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儿时的小景致(散文)

精品 【心灵】儿时的小景致(散文)


作者:峨东老农 童生,99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1发表时间:2014-01-23 16:16:06
摘要:现在回想起来,昔日的记忆依然清晰,如今的校园却已改做它用,变成了村里的幼儿园。园中一丛修竹,金竿翠个,葱郁清雅。幽篁侧畔,时常传出稚嫩的儿歌声。聆此童音,就再一次勾起我对这魂牵梦萦的小校园的回忆……


   与很多地方的河流一样,小河的旁边也曾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故而那个地方就叫做龙王庙子。我记事时小庙早已不在。不知是否也是“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们大砸一空?没人说过,我也就不知道。我见到的已变成了生产队的羊栏,就在老龙王庙的原址上建造。三间北屋,坐北朝南,倒是很符合庙宇的方向。那时队里的羊有专人放养,早上赶出去,傍晚撵回来,一路上就洒下像当地出产的软枣一样的颗颗羊屎蛋。再后来,实行了责任制,解散了生产队,羊也分包到户,羊栏自然也就闲置不用了。等到我偶尔回家,再到河边看看,河已不再是原来的河,羊圈也不再是原来的圈。屋里飘出缈缈白烟。我凑到门前往里瞅望,墙边摆起供品,香烛高烧,老屋又变成了善男信女祭飨老龙王的所在,就像与历史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小河与桥之于我,还有更亲近的故事。我在家排行老大。大弟弟出生在农历八月,正是河水暴涨的时节。一场大雨把我家的猪圈泡塌,将一只喂养数月的半大子猪砸死。可惜归可惜,在那个年代却正好犒劳一下“坐月子”的母亲。
   父亲带人将猪抬到河里扒洗。奶奶和姥娘让我去取猪蹄,准备炖给母亲吃了催奶。我兴冲冲地跑去,望见雨后的河水泛着浑浊的浪花翻滚,河边围着一大堆人,正在给猪扒皮。见到人多,打小胆小的我,不敢上前催要猪蹄,只站在桥上远远地看。家里的人等“蹄”下锅,左等右等,不见我来,据说连锅里的水都开了好几遍。姥娘等不及,到河边一看,才知道我只站在桥上,连拿猪蹄的任务都没敢向父亲说。这次活虽没干好,事情却牢牢记在了心里,成为有年代可查的回忆。脑海中有许多幼时的影像,大多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分不清孰早孰晚。大弟弟小我四岁,所以这次事情就算是有确切年代的记忆吧!
   待到小弟弟两岁的时候,我已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背着弟弟到河边玩。走到桥上,想放下他休息一下。我背对栏杆,打算将他放到桥头上。可一松手,弟弟一下子掉到了桥下。河水虽不太大,这么小的孩子还是被水慢慢冲走。我急得大喊。好在大人就在附近,赶忙跑来将弟弟捞起。等到弟弟长大,说起这件往事,我戏称弟弟“捡了一条命”。他笑笑,说,不然,你就成了“杀人犯”!
  
   【小树林】
   小时候奶奶家有一个园子。那时候不让种菜,里面栽着树,实际上是一个小树林。
   林子位于家的南面。面积并不大,仅为小小的一片地,旁边依偎着一池水。园子和水共同组成儿时的乐园。
   园里有多种树木。最大的是车梁树,当地俗称赤梁。结一种紫黑色的小果,成刷成串,类似花椒,却比花椒的个头大。小果也叫赤梁,果实能榨油,但赤梁油不好吃。那时村人缺油,也就吃它,现在已没人再用它榨油了。
   车梁树高大,高过旁边的房屋,且枝桠众多,绿树成荫。树上就有了鸟窝。掏鸟蛋,摸小鸟,可能是孩子们的共同爱好。所以,树上的鸟窝,不但每个孩子都想上去看看,且是经常爬上去看。只要发现有了鸟蛋,都想偷偷把它摸下来。这时就需要我们一伙的“头领”维持秩序,不准谁偷鸟蛋,要等小鸟“抱”出来,然后再分。小鸟兄妹也排行,先飞出来的就叫“头飞”,依次称为“二飞”、“三飞”……当时常听见大人称呼谁家的孩子“大飞你”、“二飞你”……我就想,人的孩子与鸟的孩子一样叫法,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确是不一般。实际上在自然环境方面,很多地方人也确实是应该向鸟类学习的。
   小的树中有桑树。桑叶绿得放光,是喂蚕的好原料。孩子们最钟情桑椹。小小的桑椹果从豆粒大小就被调皮的孩子偷偷摘尝。只有树梢上够不着的地方最后才有熟成紫色的桑椹留下来。上学后读鲁迅先生写的百草园景色,知道他家的园子里也有桑椹,还曾经自豪了一大阵子。
   最有趣的是大柳树。斜着长成歪脖子,足有两三搂粗,却最是难爬,原因就是它的斜身子。若是从树干的上侧攀爬,树干光滑没有抓手,且用不上力,一不小心就会滚下来。如果从下侧爬,由于树太粗,两手抱不过来,加上身体往下坠,只能靠着胳膊的力量往上窜,也是极其费劲的。越是难,孩子的征服欲也就越大,越是想攀上它。不过,大柳树也不是好惹的,时不时就会给你点“颜色”瞧瞧,你爬到它斜伸的脖子上,一不小心,就把你从身上“掀”下来。掉到水里,你就成了“落汤鸡”。
   旁边的榆树约有两丈高,分三股大树杈,形成稳稳当当的大座椅。这可是小伙伴们最悠闲的“金銮宝座”,一直是争夺的宝地。谁先来谁先上,晚到的只能等人家坐够了才有机会上去试试。所以榆树就有了催促集合的功能,相当于无声的钟声。
   水面形成小小的湖。水是由村里的小河改进一股来。这湖不属于奶奶家。但那时候,不允许有现在的经济头脑,园子也好,湖水也好,都是闲着,并不种这养那,孩子们可以随意进出玩耍。水里天然滋生着小鱼、小虾,自然也为儿童提供着逮鱼摸虾的场所。最吸引人的是青蛙,我们叫它“崴巴”,或者“崴子”。一听到崴巴“呱呱”地叫,大家赶紧到水边找,往往几个人一齐看见,一齐伸手,而青蛙也往往在手抓到它之前的一刹那,双腿一蹬,“扑通”跃进河里。孩子们就一齐“唉——”的一声,表现出天大的惋惜。
   后来,园子里盖起了房子,园子变成了院子;再后来,旁边的小湖也被填平,变成了商店。每当我经过此处,每每驻足辨认,但已无从寻找当年的模样。这时,心中总飘起淡淡的惆怅。
  
   【小古街】
   老街穿行在村庄的中间,不知走过了多少遍……
   两行石墙早已斑驳,高低参差错落,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石缝罅隙流出细土,偶尔还有胖乎乎的屋檐草。地上一排石子地面平铺开来,这就形成“三维石空”,头顶蓝天白云,旁依绿树婆娑……
   老街就这样延伸开去。慢慢转过一道弯,隐藏于无尽的想象中。前几年曾看过一个电影镜头,一溜石墙很像老街的样子。据说那个地方极具特色。
   老街少不了石碾。碾砣和碾盘磨成了光滑,黑色的碾管芯也成了亚腰葫芦。水井与石碾朝夕相伴。井台滑滑,绳印道道。井水汩汩,石碾悠悠,二者相依,共同鸣唱着无尽的岁月。
   老街的石墙后不时露出一截老屋的山墙。老屋已坍塌,山墙犹独立,上面枯黄着长长的油穗草。而老街的石墙上常见大小不一的方形墙龛,大的是农户的猪圈,小者为囤屋的架坑,这仿佛是老街的眼。
   小马扎,石头墩,山墙下坐着一溜老人。男人谈天说地,女人家长里短。不时地,老人把目光落在一伙写生的学生身上。支起的画夹,水墨的图画,还有稚气的娃娃脸。老街在画上,画中有老街,分不清哪是画,看起来都是街。
   老街的一头连着斜坡路,路旁倚着老槐树。老树肚皮迸裂,张着黑乎乎的大窟窿。老人说,那是朱元璋栽下的。秋天的时候树下时常停着小推车,车上装载着秋的收获。农民停下来歇歇脚,也为了等人给拉拉车。不论是谁,总是帮忙拉上陡坡,纯朴得连谢谢都不用。
   柿子树牵着另一头。满树的柿子红了,挂满了累累的硕果。伴着那树杈上的串串苞米,垒成一座座黄金塔。
   我看着老街,更赏着美景。偎在老街身旁,舍不得离去,任由女儿给我和老街合影。
   “咔嚓”一声,镜头却定格在一个小光腚身上。我回头一看,原来一个孩童冷不防钻了出来,后面跟着银发苍苍的老奶奶。孙子摇摇晃晃,似倒不倒;奶奶颤颤巍巍,小脚摇摆。一个跑着,一个撵来。惹得女儿前俯后仰,我也恣得哈哈大笑。
   一下子,仿佛老街也活了起来。
   这是老街的生命吗?我想是的,他们就是老街的魂。有了魂,老街就活着,而且生生不息……

共 802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儿时的小景致》一篇集写景、叙事、与抒情一体的散文。这种来自心海深处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流淌岁月源头的回忆和感恩。散文首先给我们带来了小校园:现在回想起来,昔日的记忆依然清晰,如今的校园却已改做它用,变成了村里的幼儿园。园中一丛修竹,金竿翠个,葱郁清雅。幽篁侧畔,时常传出稚嫩的儿歌声。聆此童音,就再一次勾起我对这魂牵梦萦的小校园的回忆……接着又为我们回忆了自家的小菜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初春韭菜碧绿,秋末白菜结实。芸豆挂满了架时,南瓜则爬满了秧。秋天种上大蒜,陪莴苣苗一起过冬。开春掀开覆盖的碎草,就能见到最早的春色。仔细察看长出的嫩韭,叶片扁厚,色泽紫绿,掐一小段,韭香馥郁。等到盛夏,蔓爬的南瓜开花,朝开午谢,招引蜂蝶飞舞,这花也是蝈蝈的美食。细观花心,连蚂蚁也在品咂花蕊。掀开碧绿的瓜叶,或长或圆的囊瓜,盘坐叶下。你刚想伸手抚摸,一不小心,旁边就会跳出一只青蛙。这时,淘气的弟弟,就会撵着逮青蛙去了。小河,似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村庄, 小河十分美丽。它从山腰的一眼井中涌出,顺流而下,逐渐形成一道溪流。然后从村中纵穿而过,将村子分为东西两片。且不说它的欢笑与清脆,只是弯弯曲曲、顺流而下的模样,就很是惹人喜爱。小河到达我家附近,地势下陷,形成瀑布。而那个小林子位于家的南面。面积并不大,仅为小小的一片地,旁边依偎着一池水。园子和水共同组成儿时的乐园。村子中的老街就这样延伸开去。慢慢转过一道弯,隐藏于无尽的想象中。前几年曾看过一个电影镜头,一溜石墙很像老街的样子。据说那个地方极具特色。散文语言沉稳,笔墨流畅,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惜之情,同时也把曾经的家园再现给了读者,似泛黄的画卷展示在读者面前,值得回味的文字,推荐共赏!【编辑:木石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124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3 16:17:24
  感谢赐稿心灵,心灵因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峨东老农        2014-01-23 21:44:14
  十分感谢木石语编辑的审核与评论! 拜年问好!
2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3 16:18:59
  童年的时光就是一种幸福,童年的岁月就是一本画卷,值得品味的散文!
3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3 16:20:24
  期待更多佳作点缀心灵!
4 楼        文友:峨东老农        2014-01-24 21:44:59
  感谢推荐加精!
不敢忘却桑梓之情,故而自号峨东老农。
5 楼        文友:孙方之        2014-01-25 19:28:42
  小中见大 别样情怀 情真意切 酣畅文字
回复5 楼        文友:峨东老农        2014-01-25 21:27:04
  哈哈,向孙主席问好!提前给您拜年!马年吉祥!
6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1-25 21:20:18
  放佛又回到了那段时光里......
祖籍江南,军垦二代;喜欢胡杨,喜欢雪山,喜欢沙漠......
回复6 楼        文友:峨东老农        2014-01-25 21:28:05
  感谢江山水墨文友的阅读!祝您马年快乐!
7 楼        文友:星空下的蝶舞        2014-01-26 14:57:27
  恭喜美文成精,心灵因你而精彩,再接再厉!顺祝新年快乐!
8 楼        文友:雨春        2014-01-27 09:11:10
   恭喜你佳作成精!心灵因你而更精彩!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