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心灵】一隅书香(三)(赏析)

编辑推荐 【心灵】一隅书香(三)(赏析) ——2011年读书笔记


作者:江山水墨 秀才,13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94发表时间:2014-01-26 12:34:32
摘要:有人一生中只读过12本书,仍是真正的读书人。也有人走马观花般浏览许多作品,对任何事物都能头头是道地表示意见,但这些人的努力是白费了。因为所谓教养必须以一些可被教养的事物为前提,性格与人格即属之。如果教养没有实体,只在虚空中进行,那么也许可以获得知识,但绝不能产生爱与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尊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精神的最大罪恶之一。事实上,神圣的书籍已不复存在……书籍的神秘性也已消逝,任何人都能亲近了。这种想法,从民主的自由主义立场来看,是一种进步、一种澄清,但从另一角度来说,那是精神的价值损失、是通俗化而已。——赫尔曼·黑塞  

【心灵】一隅书香(三)(赏析)
   《发明的故事》这本书我真的希望好友们看看,我们如今所有用的,吃的,玩的等等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像常人想的那样信手拈来!而是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无数的艰难,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从而发明了各种工具,不断延伸和拓展自己的各种身体机能。于是,第一件衣服,第一根绳子,第一座桥,第一只碗,第一个盛水的杯子等等陆续出现。在书中,我们将会看见所有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艰辛而美妙的诞生历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部老书,一部曾经的好的文学作品;估计现在已没有太多的读者去关注它了。也许有好多的人还没有听过这本书的名字呢;和我年纪相仿的好友里也许会记得我们高中的语文课本了就有一篇课文出自本书。此书主要叙述了解放区土地革命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像张裕民,程仁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此书就会发现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旧农村的变化是多么的巨大呀。
   米兰.昆德拉著名的捷克作家。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的负担同事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会告诉我们。
  
   (七月)
   七月流火,一点不假。今年的夏天太热了,即使是“四大火炉”也难比得上新疆这块“热土”;7月的中下旬这十几天不知怎么过来的,虽然畅游在书海里但热浪不停的侵袭使我无法安安静静的看书;而就在这个七月,和田,喀什的恐怖袭击,红会,以及温州的动车追尾诸如如此的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频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祖国究竟怎么了?有那么善良,爱国的人民,祖国为什么就这么贱待自己的人民呢?这是民之殇还是国之殇?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已经是这样了我希望我们能重新的把《义勇军进行曲》唱出来!因为我们的祖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就在这样混乱的场面下断断续续的读书,终于度过了这个难捱和悲伤的七月。
   房龙的文章魅力确实很大,他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让读者耳目一新,即使他的文章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但我相信几乎每个读者都可以被吸引住!不信,你可以试试?
   《美洲的精神》这本书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托马斯.杰斐逊,一个是西蒙.玻利瓦尔。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制定者、美国领土的最大扩疆者、美国民主党的鼻祖,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己对生活这门艺术颇有建树的理解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本书为读者描述了这位美国民主的先驱。
   杰斐逊1743年出生在弗吉尼亚。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谙熟希腊文、拉丁文和法文。还热爱文学,对哲学也有较深造诣。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师,当律师时颇有成就,大家认为他有雄才大略,他是一个“沉默的人”,用笔多于用嘴。1776年杰斐逊33岁,参与《独立宣言》的起草,当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前又死了一个孩子。妻子正在生病。他在接受访谈时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的这一番话。是《独立宣言》全文的精髓之处。杰斐逊和他的同伴们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个日子后来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即国庆日。
   房龙用他的独特视角讲述他的一生;书中说:托马斯.杰斐逊,这位安静的蒙蒂塞洛人,美国式思维方式的创始人,以以自己对生活这门艺术---所有艺术中最难掌握的艺术---颇有建树的理解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他认为只有在共和体制下,生活艺术才得以放射出流光溢彩。而他,正是这种体制的缔造者之一。
   美国的二元钞票,五分硬币及美国国库券的百元券上都印有他的肖像。
   西蒙.玻利瓦尔是委内瑞拉的解放者,第一个提出建立南北美洲合众国构想的人。于1783年出生在委内瑞拉加斯市的一个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九岁时成了孤儿。在他成长期间,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和理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他读过约翰·洛克、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等哲学家的著作。青年时玻利瓦尔访问过几个欧洲国家。1805年在罗马阿旺丁山顶上他立下了著名的誓言:只要祖国一天不从西班牙统治下获得解放,他就要奋斗一天。
   由于西蒙·玻利瓦尔使南美五个国家(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作者通过对西蒙.玻利瓦尔的一生的讲述,让读者知道了这位英雄许多的故事;就像作者所说:尽管西蒙.玻利瓦尔孤独的走进了坟墓,但他留给我们永恒的激励,无论南美人民还是北美人民都为他欢呼。这位伟大的领袖一直英勇的战斗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胜出了。
   《我们的奋斗》写于1938年,是对希特勒《我的奋斗》的回答!房龙,一位富有道义感的历史学家、善良、仁爱的人道主义者,在“二战”中,为捍卫面临危亡的民主,变成了主战的斗士,向希特勒,向纳粹政权发起挑战,写下慷慨激昂的檄文。书中将希特勒与罗伯斯庇尔相比较,剖析了独裁者偏执心态形成的原因,很发人深省,对我们如何待人处世是有裨益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对于同龄人来说太熟悉了!重温经典,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
   读完此书让我感受到了坚强的保尔面对悲惨的人生,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渴求对革命胜利的必胜信念。是什么巨大的力量唤醒了他,使他仍然忘我的工作?那就是比钢铁还硬的坚强斗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虽然残疾了,但他的生命是永恒的。只有经历无数的磨练才会有精彩完美的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生命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我要将我的生命燃烧直至灰烬。
   地球上发生过什么大事?宇宙有多古老?地球上的生命始于何时?世界上的水来自何处?邋遢的海藻如何变成高高的大树?谁是我们最古老的祖先?等等问题;这就是劳埃德在这本与众不同的《地球简史》里提出的问题;这本书跨度137亿年,世界万象,融为一体;涉及的学科,从天体物理学到动物学。读完此书后,发现自己的旧的观点已经慢慢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同样多的收获。
  
   (八月)
   八月继续延续七月的炎热,但立秋之后气温有所降低。我的读书生活依然在继续,书看的越多真的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越感到需要了解的东西就越多。
   依旧是房龙的作品:《房龙地理》,《未完成的自传》。
   《房龙地理》:配以房龙独家绘制的手绘图片,讲述地理之上的人文,“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房龙对于世界地理的解读,不仅限于讨论地球的自然特征,他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没有堆砌深奥的名词,而是把人作为重点,来探究人的生存命运,试图寻找到人类幸福的共通之路。房龙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此书与任何一部关于地理的书不一样的地方。
   《未完成的自传》:对房龙的作品留有深刻印象的读者,可能会希望对这位独具魅力的作家的个人生活有所了解。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已强烈地感受到他独特的个性,那么晚年的房龙写一部坦陈其一生经历(包括隐私)的自传似乎是读书界所期待的。但房龙留下的唯一一部自传性作品(未完成)却会使那些在了解作家隐私方面有所期待的人大失所望。因为它更像是一部思想自传。如果上帝给房龙充足的时间,让他能够写完这部自传——贯穿其一生的思想轨迹,那它的篇幅不会只是后来读者读到的区区200页。很可能这将是一部八、九百页甚至超过一千页的巨著。
   据陪伴他到最后的吉米(他的第二个妻子,离婚后没有再复婚)介绍,《天堂对话》出版以后,房龙计划要再写一本大书。在亲友的鼓励下,1943年夏季的一天,他开始动手写自传。准确的说是他开始画画。他的写作常常从画画开始。但自传的写作只持续了不长的时间,他的头脑里好像总有新的写书念头来打扰自传的进程,再加上他的心脏病一次又一次地发作。就这样直到去世,他的自传仅完成了200页。
   朗读.
   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
   我是他的朗读者.
   从我15岁开始.
   一直到她坐牢也没间断过.
   这就是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
   《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是德国当代文学中难得的一部杰作,它从二战后德国人的“精神创伤”入手,揭示了一个超越地域、民族、时代的大问题,深刻地触及到了我们的灵魂。此书1995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世界的巨大轰动,“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小说还在2008年被改编成电影并一举获得了世界电影金球奖和奥斯卡奖。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15岁德国少年米夏·伯格因意外患病而结识了一位比他大21岁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施密茨,因性的萌动而沉浸在这位中年女人的怀抱中。他们的爱情基础在哪里?当然不在于他们所纵情的性爱,在那种超越现实的畸形的“爱”后面,其实隐含着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巨大的生存危机——在米夏的眼中,一个风情万种的成熟女人给予了他性的满足;但在汉娜的角度,小说以“失语”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怪诞的现实: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醉心的却是从身体与文化都处于生长期的米夏那里听取各种知识,她更要求少年为她朗读各种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司汤达的《红与黑》、史诗《奥德赛》、莱辛或席勒的名剧《爱米丽亚·迦洛蒂》和《阴谋与爱情》以及歌德、里尔克、贝恩的诗歌等等,朗读声成为了他们“爱情”生活的独特组成部分。
   随着米夏的长大,汉娜却在某一天神秘地失踪了。当他们再见面的时候,米夏因读法律而参与法庭实习,而汉娜却坐在了被告席上,她因为曾当过纳粹集中营女看守而成了一个纳粹战犯。这是怎样尴尬的场面!实际上,单纯、善良的汉娜并不是有心沦为战犯的,她的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和选择,其实是在掩盖一个被她视为高于一切、关乎生命尊严的真相——她是一个文盲!为了掩盖,她选择了一次又一次面对文化的逃离:离开米夏,因为这个文化少年在文化的海洋中长大了;甘心做一个纳粹女看守,其实是为了避免在西门子公司的文化拷问;在法庭上,她虽极力辩驳,终因自己是文盲,反而落入了别人构织的陷阱,最后为了隐瞒真相,不得不对本不属于她的谋杀罪予以痛苦的接受,走进监狱,失去自由……
   《苏珊.桑塔格文集》之《同时》;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囚犯事件的犀利剖析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贯通。

共 17971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隅书香》(三)一篇记录自己读书过程的赏析作品,作者运用详细地文笔把自己在2011年阅读过的书一一给予评析,有的从书中的人物入手,有的从书籍的作者入手,有的从书籍的影响度入手,浓墨重彩的是自己感到过目难忘的人或事,笔墨浅淡是一些大家较为熟悉的书籍。读书是一种好的习惯,是一种享受,是充实自己的最好办法。总之,作者认为:“从报纸或眼前所见的现代文学中,我们无法学习崇高范畴定义下的‘阅读’,只有靠读真正的杰作才能达成。大多数杰作都不像流行读物那样甜美,那样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人们认真地接受与猎取。……在我们证明杰作的真正价值之前,我们先要靠杰作来证明自己的真正价值。”正如赫尔曼·黑塞说:“因为所谓教养必须以一些可被教养的事物为前提,性格与人格即属之。如果教养没有实体,只在虚空中进行,那么也许可以获得知识,但绝不能产生爱与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尊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精神的最大罪恶之一。事实上,神圣的书籍已不复存在……书籍的神秘性也已消逝,任何人都能亲近了。这种想法,从民主的自由主义立场来看,是一种进步、一种澄清,但从另一角度来说,那是精神的价值损失、是通俗化而已。”作品笔墨流畅,具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行文大气,洋洋洒洒,笔力不凡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木石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6 12:35:33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1-26 20:50:49
  问好老师!祝好!
2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6 12:35:47
  作品笔墨流畅,具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行文大气,洋洋洒洒,笔力不凡的作品,推荐共赏!
回复2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1-26 20:51:33
  只愿这样的读书笔记能激起大家的读书热情!
3 楼        文友:木石语        2014-01-26 12:36:33
  感谢赐稿心灵,期待更多精彩点缀心灵!
回复3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1-26 20:51:50
  谢谢您,过年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