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我的牡丹情愫(散文)

精品 【天涯】我的牡丹情愫(散文)


作者:潇男 进士,769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40发表时间:2014-02-26 22:29:43

【天涯】我的牡丹情愫(散文)
   当我们走到园中两尊亭亭玉立的汉白玉牡丹仙子面前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向我们走来,她说是这里的园艺师。接着她动情地说:这两位牡丹仙子一个叫“葛巾”,一个叫“玉版”。他们和凡人结为伉俪,留下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聊斋志异》中记载:河南洛阳人常大用听说这“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神往。有一年春天专程来曹州观赏牡丹。在寓所,有一牡丹仙女葛巾晚间和他私会,两人结为伴侣,并同回洛阳,后来葛巾的胞妹玉版,又嫁给大用的弟弟大器。两对夫妻男耕女织,恩恩爱爱,日子过得挺美满。一年后姊妹俩各生下一男孩,全家欢喜。但大用不知怎么起了疑心,来曹州查访底细,发现葛巾和玉版都是牡丹仙。天机泄露,夫妻感情破裂。葛巾和玉版一怒之下离开常家回到曹州。这就是“葛巾”和“玉版”两种牡丹的由来。后来牡丹乡人民在牡丹园中心专门修建了“葛巾”和“玉版”亭。在青青的垂柳掩映下,游兴之余在此小憩别有一番情趣。
   曹州百花园,是菏泽牡丹的别一洞天。园内的玉翠荷花,花粉色、荷花型,此花系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工部尚书何应瑞家花园培育。该株高丈余,冠5米。每年着花达400余朵。目前为中国牡丹中株型最大,株龄最古老的牡丹树之王。看到此等人间奇葩,我们个个欣喜若狂,赞不绝口,纷纷在“牡丹王”身旁留影纪念。
  
   (四)
  
   历史常有转折,人生偶有奇遇。和国画大师、“牡丹皇后”王世英的相识,使我对牡丹的情愫更加根深蒂固。那是2010年的金秋,我和好友沁香一瓣一起去参加王世英老师的生日庆宴,席间我赠她藏头诗一首,她十分喜欢。王世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被誉为“牡丹皇后”,可谓艺术问鼎的人物。她平易近人、热情豪放的品德,不折不挠、自学成才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王世英老师是山东济南人,我是青岛人,怀念故乡的情缘,游子的共鸣思绪,让两个老乡一见如故。王老师精于绘画,善长书法,又喜欢诗词。和喜爱艺术、痴于舞文弄墨的我,更是灵犀相通。沁香看到我们沟通融洽,交谈愉悦,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提议说:“潇男在大型企业重要岗位工作多年,人脉关系广泛,重情重义,喜欢文学艺术,不如让他当你的助理。”王世英老师爽快地说:“好呀,非常欢迎。”沁香开玩笑说:“空口无凭,要给法定手续啊。”说时迟,那时快,王老师迅速找来纸笔,落墨写下了“兹聘任潇男先生为王世英艺术创作室助理”的聘任书,使我受宠若惊,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下午,王老师热情邀请我们参观她的艺术创作室。这是处在闹市区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普通居室,但它的清新整洁和浓厚的艺术气氛,让人有进入“书香门第”之感。只见,墙上挂的,地上立的,除了国内国外比赛的奖状,就是绚丽夺目的花鸟绘画,最吸引人的是牡丹。工笔牡丹,栩栩欲动,以假乱真;写意牡丹,含情欲诉,活龙活现。一个小时下来,只看了个“蜻蜓点水”。王老师看我这等喜欢牡丹,就信手挑了一幅中型牡丹画,微笑着对我说:“拿着,就算是我给助理的见面礼。”我激动得不知所措,心想我们仅是萍水相逢,友谊刚刚开始,就送我如此珍贵的礼物,实在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对王老师的重情和仗义,我只有用心声来表达,于是即兴赋诗一首:
  
   人杰名盛心平凡,问鼎大师亦坦然。
   淡泊金钱重情义,德艺双馨女英贤。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蛇年。新年伊始,春寒料峭,万物萌动,我随王世英老师,赴革命老区盐城市便仓古镇《枯枝牡丹园》采风游览。这是王世英老师多年的夙愿,她说:我观赏过洛阳和菏泽千姿百态的牡丹;画过七彩绚丽的各色牡丹;唯独未睹过枯枝牡丹的芳容。早就听说过“舍命不舍花”的枯枝牡丹,但她像“藏在深宫人未识”的少女,不知身在何处。正好我盐城有个好朋友叫王柱虎,是盐城的一名民营企业家,他说盐城便仓古镇就有此花。王老师是个急性子,说走就走,在王柱虎先生的热心安排下,我们驱车四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枯枝牡丹园”。
   这是一个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花园,建园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原是卞氏的私家园林。走进园内一看,还有一个几分地的“园中园”,这就是枯枝牡丹的藏身之处。几十株铁灰色的枯枝牡丹在寒风凛凛中昂首屹立,并冒出大大小小的花骨朵,据说这花蕾绽放时单枪匹马放彩,没有一片绿叶护卫。“此花只应天上有。枯枝牡丹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内涵,闪耀着绚丽的文化色彩。”随着漂亮女讲解员亲切的导游语,我们又弄清了此地枯枝牡丹的来历。原来,当年牡丹在长安遭武则天焚烧后,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寒风凛冽,依然挺立,被誉为"焦骨牡丹"。有几株辗转被卞氏后人带到东溟便仓古镇安家,元末大将卞元亨将其植入宗祠之花园中,就传留下了这片“枯枝牡丹园”。这枯枝牡丹铿锵铁骨,不屈不挠,每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她苦恋故土,不舍不离,只在这块地方生长开放。移到“园中园”之外,必死无疑。明朝有个盐官叫杨应广,钟爱此花的奇异和灵气,自卞氏宗祠移植几株至官署,但栽而不活,遂弃之。卞氏后裔捡回栽于原地,竟然枝舒叶茂,生机勃发。就是在本花园内的“园中园”外移栽,亦是枯死。更神奇的是,她应天时、顺民意、通灵性、懂仁和,国幸时盛开红花,国殇时痛开白花,与民同悲同乐,实属罕见。且皆为反季二度开放。
   出于对牡丹坚毅精神的敬佩,我当即赋诗一首赞之:
  
   天寒地冻仍挺拔,只见铁骨不见花。
   待到阳春四月天,枯枝奇艳放光华。
  
   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也诗兴大发,迅即和诗曰:
  
   “枯枝铁骨牡丹花,顶风傲雪发嫩芽。
   待到谷雨春光日,再去拜访描绘她。”
  
   (五)
  
   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去年“五一”前夕,“牡丹皇后”王世英牡丹画展,在盐城枯枝牡丹盛开之时,于滨海县《艺舟美术馆》拉开帷幕。三百幅精品牡丹画纷呈登场,让这个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蓬荜生辉。我作为本次画展的策划人和牵线红娘,以及王世英老师助理的身份出席了展览会。
   县委、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文广局、书画协会的鼎力相助,民营企业家王柱虎先生的全力操办,使这次画展绽放出了空前的魅力。一千多平米的大型展览馆,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牡丹,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你看那:凝露沐雨的牡丹,晶莹剔透;风和日丽的牡丹,五彩鲜妍;燕鸣鳯和的牡丹,鸟语花香;蜂亲蝶吻的牡丹,情意绵绵;喜娃拥抱的牡丹,吉祥如意;仙女相依的牡丹,美洒人间;千年传承的牡丹,国色不改;中西合璧的牡丹,开创新篇。看不完的牡丹美,道不尽的国花鲜,整个展厅变成了牡丹的世界,花卉的海洋。真乃是:
  
   牡丹海洋牡丹天,牡丹仙子舞蹁跹。
   百花之王舒广袖,国色天香现奇观。
  
   此次展出的三百余幅精品牡丹画,是王世英老师一生心血的结晶。她从七岁开始就喜欢画牡丹,在画坛整整跋涉了半个多世纪。为了画好牡丹,先后多次到洛阳、泽荷、盐城枯枝牡丹园等地观看牡丹花,倘佯在牡丹花海,观看晨雾和晚风中,雨露和阳光下现实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牡丹花。感悟出深、浅、浓、淡、阴、阳、向、背的立体感和层次。在她的妙笔下,牡丹幽雅风姿,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画坛泰斗吴冠中先生生前这样评价:“王世英的画独特、创新,天然之笔,堪称一绝。”
   滨海牡丹画展,轰动苏北,影响全国。媒体和网站争相报道,书画爱好者奔走相传。不仅光大了牡丹文化,又使盐城枯枝牡丹和洛阳、荷泽牡丹一样名扬四海。也大大提高了滨海文化艺术之县的知名度。滨海县领导高瞻远瞩,因势利导,决定在古黄河畔的风水宝地筹建《牡丹皇后王世英美术馆》,作为弘扬牡丹文化和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
  
   (六)
  
   牡丹的历史悠久而厚重,道路坎坷曲折而辉煌,是世代人们公认的“花王”。早在清朝时就曾被定为国花,解放后被洛阳和菏泽定为市花。1990年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但这一结论至今仍没有被国家所肯定。而在国民的心目中,牡丹永远都是国花。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亦十分钟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中央其他领导去延安万花山观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几十年来,我随同单位南征北战,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赏尽了天下的奇花异草,但使我最心仪和刻骨铭心的还是牡丹。遍览洛阳、菏泽、盐城便仓三个牡丹故乡的亲身经历,使我终生难忘。受到“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的青睐和信任,更让我感到三生有幸。王世英妙笔生花,是“播洒红尘第一香”的“牡丹天使”,是“带到人间都是美”的“牡丹皇后”,我为有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画坛巨匠朋友而感到骄傲。
   蛇年正月初一,正好是我的生日,这是千载难逢的双喜临门的日子。王老师为了褒奖我这个助理近两年来的“突出”表现,更是为我生日的祝福,特赠送我一幅《寿字牡丹图》。这是她和一位著名书法家的联袂作品,昂首挺立的寿字由一笔书写而成,洒脱而苍劲;周围由六朵盛开的牡丹相拥,鲜艳夺目。可谓翰墨生辉,丹青放彩,相得益彰,美不可言。我手捧字画,如获至宝。找最好的裱帧社,用最好的纸张加以装裱,挂在居室中堂,并赋诗一首由书法家书写后挂在旁边,作为拥戴红花的绿叶。其诗曰:
  
   寿比南山不老松,富贵花开岁岁荣。
   牡丹仙子灵气在,一生平安福满盈。
  
  
  
  
  
  
  
  

共 895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的牡丹情愫》这是一篇恢弘巨幅的有关笔者和牡丹情缘的工笔散文巨作。笔者用大手笔勾勒线条,彩绘繁花枝叶的艺术技法展现了自己从小与牡丹的相识,了解,探访,赞颂的过程。并且特别交代了与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的相识相交,和与之通过牡丹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友情和对牡丹文化的传承。我想这篇文章写了自己和牡丹的情缘,更是向读者展示了牡丹的产地故乡以及其性情和品格,具有更加深广而非凡的意义。她让我们了解到了有关牡丹的一些性情品格的同时,也融入了很多凄美雅致的有关牡丹的故事,更加撩拨了读者对牡丹的向往崇敬之情。都说牡丹代表着雍容华贵,是典型的富贵之花。晋陶渊明独爱菊,曾以牡丹反衬,委婉的批判过牡丹,谁会想到原来牡丹是最讲正义,最遵循时令和自己意志的最典范的花之佼佼者。我也曾无数次告诫自己不要做哗宠取宠的牡丹花,以向日葵女子自居。今天读了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在暴力和暴君面前,牡丹是坚强的,最有品的!这哪里是花呢,她简直是战士!她是国人心目中的花魁,是我们的“国花”当之无愧。徜徉在这篇文章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洛阳牡丹甲天下”,也仿佛看到了“曹州牡丹的绝世无双”;还看到了“便仓古镇枯枝牡丹园的神奇秀姿”。我仿佛看到了阳春日牡丹花开香满神州的景象,你看啊,那些红、黄、绿、白、黑、蓝、粉、紫等各色牡丹竞相开放,妖娆了杨柳枝头的春意。我是一个牡丹的盲众,我除了见过牡丹画作和图片之外,基本没有见过牡丹花真正的尊荣。虽然我距离着菏泽也不过几百里地,但是至今还没有和她晤面,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我曾那么渴望自我培植一棵牡丹,可是常常是空想,并没有实地去做。老师的这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手法恢弘给人多方面多方位的知识和信息,由花写到人,每种花都不是自甘寂寞的,我想作为国色天香的牡丹遇到了欣赏并且懂她画她的画家,谁能不说是牡丹的幸事呢?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一生相知牡丹,丹青描绘“天上人间第一香”的花容,谁能不说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呢?我们广大的读者分享了老师的牡丹情缘,且徜徉了如此秀美的牡丹文章,谁敢说这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呢?老师的此篇文章内容厚实,融入了传说神话故事和大量的诗词使得文章更加熠熠生辉!我敢说没有厚重深广的阅历不会写作如此大气凝练的文章,馨儿欣赏学习了,倾情推荐加精阅读共赏!感谢老师辛勤撰稿,为您敬献一份最真挚的祝福!祝您一切如意吉祥,亲切问候!【友情编辑:馨语馨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217003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4-02-26 22:30:44
  《我的牡丹情愫》这是一篇恢弘巨幅的有关笔者和牡丹情缘的工笔散文巨作。笔者用大手笔勾勒线条,彩绘繁花枝叶的艺术技法展现了自己从小与牡丹的相识,了解,探访,赞颂的过程。并且特别交代了与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的相识相交,和与之通过牡丹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友情和对牡丹文化的传承。我想这篇文章写了自己和牡丹的情缘,更是向读者展示了牡丹的产地故乡以及其性情和品格,具有更加深广而非凡的意义。她让我们了解到了有关牡丹的一些性情品格的同时,也融入了很多凄美雅致的有关牡丹的故事,更加撩拨了读者对牡丹的向往崇敬之情。都说牡丹代表着雍容华贵,是典型的富贵之花。晋陶渊明独爱菊,曾以牡丹反衬,委婉的批判过牡丹,谁会想到原来牡丹是最讲正义,最遵循时令和自己意志的最典范的花之佼佼者。我也曾无数次告诫自己不要做哗宠取宠的牡丹花,以向日葵女子自居。今天读了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在暴力和暴君面前,牡丹是坚强的,最有品的!这哪里是花呢,她简直是战士!她是国人心目中的花魁,是我们的“国花”当之无愧。徜徉在这篇文章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洛阳牡丹甲天下”,也仿佛看到了“曹州牡丹的绝世无双”;还看到了“便仓古镇枯枝牡丹园的神奇秀姿”。我仿佛看到了阳春日牡丹花开香满神州的景象,你看啊,那些红、黄、绿、白、黑、蓝、粉、紫等各色牡丹竞相开放,妖娆了杨柳枝头的春意。我是一个牡丹的盲众,我除了见过牡丹画作和图片之外,基本没有见过牡丹花真正的尊荣。虽然我距离着菏泽也不过几百里地,但是至今还没有和她晤面,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我曾那么渴望自我培植一棵牡丹,可是常常是空想,并没有实地去做。老师的这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手法恢弘给人多方面多方位的知识和信息,由花写到人,每种花都不是自甘寂寞的,我想作为国色天香的牡丹遇到了欣赏并且懂她画她的画家,谁能不说是牡丹的幸事呢?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一生相知牡丹,丹青描绘“天上人间第一香”的花容,谁能不说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呢?我们广大的读者分享了老师的牡丹情缘,且徜徉了如此秀美的牡丹文章,谁敢说这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呢?老师的此篇文章内容厚实,融入了传说神话故事和大量的诗词使得文章更加熠熠生辉!我敢说没有厚重深广的阅历不会写作如此大气凝练的文章,馨儿欣赏学习了,倾情推荐加精阅读共赏!感谢老师辛勤撰稿,为您敬献一份最真挚的祝福!祝您一切如意吉祥,亲切问候!
馨语馨愿
2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2-27 00:05:40
  大笔如椽,国色天香,峥嵘崔嵬,大唐气象!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回复2 楼        文友:潇男        2014-02-27 10:47:07
  才女赞誉宠若惊,
   须眉哪有巾帼行。
   古有文君诗飘香,
   今有午荷一朵红。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02-27 07:42:00
  春意盎然百花开
   又逢牡丹放异彩
   友谊情深荡幽香
   挥笔增辉锦自来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3 楼        文友:潇男        2014-02-27 10:52:24
  美诗赞誉不敢当,
   还是沁香文最靓。
   精品绝品一片红,
   散文大家美名扬。
4 楼        文友:薇梦儿        2014-02-27 08:19:35
  牡丹本就是花中之王,老师的大气之作更让人对牡丹生出很多的敬意!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潇男        2014-02-27 10:55:58
  谢谢薇梦儿来我寒舍看望、留墨。祝春安!
5 楼        文友:潇男        2014-02-27 10:37:13
  谢谢馨儿不辞辛苦、废寝忘食地为我编文,让我感动万分。真乃是:
  
   挑灯夜战忘时光,
   呕心沥血编文章。
   播洒繁花天涯美,
   文字天使不愧当。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6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4-02-27 11:20:11
  老师出口成诗,馨儿才敬重您呢,您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馨语馨愿
7 楼        文友:潇男        2014-02-27 12:31:53
  昨夜发文今点精,
   江山作风雷厉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
   只争朝夕奔前程。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