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老疙瘩的爱情故事

精品 老疙瘩的爱情故事


作者:林儿 探花,15764.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31发表时间:2009-04-10 20:10:04

老疙瘩的爱情故事
   疙瘩奶奶说:“放下,洗脚水我自己倒。”
   “不,我倒。我要帮你倒一辈子。”疙瘩爷爷端着洗脚水出去了。
   一会儿,疙瘩爷爷提着一张芦席进来了。疙瘩奶说:“你要干啥呀?”
   “睡……睡觉啊。”
   “你不上床睡觉,还在地上睡?”
   “床让给你睡;我睡地上,中、中的。”
   疙瘩奶奶笑着说:“你还想在地上睡一辈子呀,傻瓜。”
   疙瘩爷听了疙瘩奶奶的话,高兴得从芦席上跳起来,一步冲到疙瘩奶奶身边,刚伸出双手想抱住她,可手伸在半空不动了。
   “愣头愣脑干啥哟,怕我吃了你?”
   “巧珍,我不是在做梦吧,我是哪辈子修来的福,苍天把你这个大美人托给我。”疙瘩爷爷说着说着,忍不住热泪盈眶。
   “看你,还是个男人呢。不过我有个条件,就是这辈子你必须好好劳动,好好待我,受苦受穷我不怕,千万别让我受罪。”
   疙瘩爷爷激动地说,“巧珍,只要我有一口气,就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疙瘩奶奶羞涩地闭上了双眼;疙瘩爷爷勇敢地扑了过去……
   从此疙瘩爷爷安心过起小日子。村里人都说疙瘩爷爷变了,再也不是那个好吃懒做,偷鸡摸狗,酗酒赌钱的老疙瘩了。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里,疙瘩爷爷从早忙到黑,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天还没亮,疙瘩爷爷犁地的吆喝声就冲破了乡村的宁静,犁起的黑土地在他的吆喝声中平铺开来,像一匹黑色的锦缎。凡是粗重的农活,他从不让疙瘩奶奶伸手,待疙瘩奶奶真是敬如贵宾。
   疙瘩奶奶发现,疙瘩爷爷不仅为人坦率豁达,还是一个直爽乐观的男子汉。他从不考虑自己,大事小事都让着她。不仅仅是对她这样,对村人的人也是这样,不会为小事和别人争吵计较,很少为自己打小算盘。她也从心里喜欢上这个老疙瘩。
   那时候农村生活非常枯燥,既没有电视,也不通电,更不谈什么文化生活。乡里人累了一天,吃完晚饭不是赌钱,就只有睡觉。自从疙瘩爷爷安心在家后,只要天一擦黑,大人小孩就都聚集在疙瘩爷爷家门前的大槐树下。在秋虫唧唧、凉风徐徐的槐树下听疙瘩爷爷摆龙门阵。疙瘩爷爷虽然识字不多,可讲起故事却是幽默可笑,振憾人心。特别是讲《三国演义》、《西厢记》等,真是让人百听不厌。每讲到精彩之处,疙瘩爷爷总是手舞足蹈,本来就很小的眼睛,现在就成了一条细缝,那奇丑的脸上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天书,让人啧啧称奇,心满意足。
   这个时候,如果疙瘩奶奶再给疙瘩爷爷倒上一碗热茶,他会兴致勃勃地取下挂在墙上的唢呐,仰起脖子为大家吹上一首《社会主义好》或者《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乐曲。有时也会即兴给大家唱一段家乡的自由调。说到疙瘩爷爷的自由小调,大家特别喜欢听他自编自唱的家乡版《孟姜女送寒衣哭倒万里长城》。
   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呀红灯
   人家有人把灯点
   孟姜女点的是白呀纸灯……
   疙瘩爷爷唱得完全进入了角色,他唱得泪声俱下,听唱的乡亲们也个个是泪流满面。最后疙瘩爷爷总是说:“对不起,让大家都陪我流泪了;要不,我再给大家说一段小笑话吧。”每次说起笑话时,疙瘩爷爷总是红光满面,疙瘩奶奶却羞羞答答地说:“死鬼,看把你美的。”每天晚上大槐树下的聚会总是在一片欢声笑中结束,这给经济生活贫困、文化生活枯燥的村里人带来无尽的欢欣。
  
   (五)
  
   村子里的女人都羡慕疙瘩奶奶找了一个好男人。疙瘩奶奶只是笑咪咪的,露出一张满足的笑脸。
   突然有一天,几个男人讨上门来要债,原来那是疙瘩爷爷没结婚前欠下的赌债。疙瘩爷爷半句话也不敢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偷看着疙瘩奶奶。
   半天,疙瘩奶奶问那些牌友:“他一共欠你们多少钱?”
   “一百捌拾三块。”
   “这么多呀,疙瘩你说,是不是一百捌拾三块?”
   “是……是的。”疙瘩爷爷惶恐不安的说。
   “如果你还是一个男人,你就给我说清楚了,以后还赌不赌了?”
   疙瘩爷爷连忙点着头说:“我要是再赌钱,就不得好死,”他怕疙瘩奶奶不信任他,看了一眼疙瘩奶奶微微隆起的肚子,又发誓说:“如果我再赌,就让我断子绝孙。”
   疙瘩奶奶转身走进房间,打开箱子,拿出娘家陪嫁的一百陆拾块钱,数来数去还差二十三块钱。疙瘩奶奶又向大伯借了二十三块钱,把钱递给疙瘩爷爷,指着来人说:“从今以后,他们不再是你的朋友,让他们滚远一点!”
   讨债人走了,疙瘩奶奶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滚滚而下。
   “巧珍,你别哭。你有气就打我几下吧,千万别伤了自己的身子。”
   “疙瘩,你说话可得算数。”
   从此疙瘩爷爷更疼爱疙瘩奶奶了。几个月后,他们喜得贵子,小日子过得更加甜美了。
   俗话说:“天有莫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疙瘩爷爷尽心服侍做月子的疙瘩奶奶时,一场没有预兆的灾祸向他们袭来。疙瘩奶奶突然又抖又颤,昏迷不醒。疙瘩爷爷伸手一摸,妈呀,比锅炉还烫。连忙请来大队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看了说:“你们赶快送她去公社医院吧,她可能是产后感染了,体温持续不退有生命危险的,我先给她用一点退烧药。”疙瘩爷爷连忙请人把疙瘩奶奶抬到公社医院,医生检查说疙瘩奶奶得了“产褥热,”必须住院治疗。那时候穷人没钱去医院生小孩,都是在家里请一个当地的接生婆,她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消毒,断脐带时还要用割柴的镰刀越锈越好,说用锈镰刀断脐带将来孩子的胆大。愚昧的旧传统观念和贫穷害苦了疙瘩奶奶,连刚生的儿子也没奶吃了。住院需要钱,疙瘩爷爷就去队长家里,给队长会计磕头,借钱给疙瘩奶奶治病。自己又当起奶妈。可他这个奶妈没有奶水,也没钱买奶粉,就把姐姐家送来的米粉熬成米糊糊,放点糖精,喂儿子吃。儿子虽然不会说话,但精得很,发现米糊糊没有奶好吃,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大哭大叫,日夜不停。疙瘩爷爷的几个姐姐也要天天出工,离疙瘩爷爷家太远,也只能偶尔来帮一把。疙瘩奶奶住在医院里,疙瘩爷爷请大妈帮他照看一下儿子,自己做好饭给疙瘩奶奶送去。在疙瘩奶奶住院的半个月里,疙瘩爷爷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疙瘩奶奶心疼地拉着疙瘩爷爷的手,流着泪说:“疙瘩,你辛苦了。”
   疙瘩爷爷笑着说:“应该的,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只要你好了就中。”
   疙瘩奶奶总算出院了,一算账,还差医院4百多块钱!那时的4百多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好几万吧。
   从此,疙瘩爷爷家成了生产队的超支大户,年年分红没有钱进,年年口粮吃不到春三月。这样艰难的日子,直到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三年才慢慢好转,直到1986年才把医院的欠账还清。
   疙瘩奶奶非常感激疙瘩爷爷,听到有人在背后笑她“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她嘿嘿一笑:“我这泡牛屎可是金不换哩!”疙瘩爷爷听了也乐呵呵地说:“牛屎有什么不好?他们为什么娶不到大鲜花?就怪他们不是牛屎,底肥不足啊。”
   疙瘩爷爷家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一家人过得总是乐乐呵呵的。
  
   (六)
  
   疙瘩爷爷不仅人勤快,还特别会捕鱼。每天他从队里下工回来时,总到小河去捕一些小鱼小虾。回来后,疙瘩奶奶都把小鱼小虾分一半给大妈家。可我还是喜欢到疙瘩爷爷家里去吃饭,虽然没有什么好吃的,只是普通的菜粥菜饭,我却吃得特别香。吃饭时疙瘩爷爷不仅会讲一些小故事和小笑话,我还可以和他们家的小叔叔小姑姑们抢着吃,我总认为疙瘩奶奶做的饭比大妈做得好吃。
   “好吃丫头,总往疙瘩奶奶家跑,我看就把你送给他们家算了。”大妈总是这样说。
   “小孩子嘛,隔锅饭香。”疙瘩爷爷笑着对大妈说。
   特别是夏天时,疙瘩爷爷带我们到小树林里去捉蚂蚱,抓蜻蜓,高兴得我手舞足蹈。因而每次假期结束回家时,我最舍不得的就是疙瘩爷爷一家人。我赖着不想走,疙瘩爷爷却背着我送了一程又一程……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对老家的留念也渐渐淡薄了,可是我仍然想念疙瘩爷爷。
   工作以后我去看过他几次,他仍然是那么开朗风趣。
   最后见疙瘩爷爷是1984年,那年他已经老多了,本来就瘦小的身体佝偻着,长满老年斑的脸上沟壑纵横,眉毛褪尽了,牙齿掉光了,两腮深深地凹陷进去,像个瘪了气的皮球。不过精神还算好。我心中便陡然生出一丝同情和伤感。
   疙瘩爷爷拉着我的手说:“丫头,还没忘记疙瘩爷爷和疙瘩奶奶?”
   “没有,真的没有。”
   疙瘩爷爷和疙瘩奶奶真的老了,他们的儿女都早已经成家了。
   当我九五年再去老家时,大妈告诉我说,“老疙瘩爷爷已经去世五年了。”我一阵心酸,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大妈说:“疙瘩奶奶八九年生了一场怪病(老年痴呆症),整天痴呆呆的不说一句话。疙瘩爷爷整天陪着她,喂她吃饭,帮她洗脸、洗脚、洗澡,照顾得可好了。村里人都说,要说这十里八乡的,就数他们是真正的恩爱夫妻了。”
   九零年三月初八的早上,疙瘩奶奶终于丢下疙瘩爷爷先走了。
   疙瘩奶奶下葬那天,疙瘩爷爷悲痛地为疙瘩奶奶吹了一天一夜唢呐。他反复吹着家乡戏《三代仇》中的一段“悲汉哭妻”。那凄凉忧伤的旋律吹得全村人心凄凄惶惶,显得格外悲凉。仿佛是一个哭泣的汉子,在述说着心中无法承受的悲痛,断肠声声,在夜空中飘荡……
   大妈说:“那天谁也劝不了疙瘩爷爷,他说舍不得让疙瘩奶奶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躺在这块坟茔地里,疙瘩奶奶胆小会害怕的,他要陪着她。”
   儿子说:“爹,我留下来和你一起陪陪娘。”
   “都走吧,谁也不用,你们都回去,让我和你娘说说心里话。”大家没办法,只好先回家,让他一个人陪着疙瘩奶奶。
   第二天早上,人们才发现疙瘩爷爷就在疙瘩奶奶坟墓旁的那棵大槐树上吊死了……
   听了大妈的话,我心中堵塞得透不过气来。大妈叫我吃饭,不知是为什么?我不想吃饭,就想哭!疙瘩爷爷和疙瘩爷爷的身影一直在我眼前回放,就是电视剧和电影中,演绎的“倾城之恋”、“旷世恋情”、“永恒的爱情”,也比不了疙瘩爷爷和疙瘩奶奶的情真意长!
   我想他们就是《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外形丑陋无比的教堂敲钟人卡西莫多与美貌绝伦的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的化身吧!
  
   (林儿,2009年3月27日)

共 889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不惜笔墨中在描述疙瘩爷这个乡村老汉,平实、真切,读起来很的亲切。编者自小生活在农村,对这样的一个老人,印象尤为深刻。语言是小说的外衣,人物是小说的身体。人物充实而饱满,小说的看点就自然凸显出来了。疙瘩爷就是一个平凡充实而饱满的人,他的外形,他的内心,他的言行举止,都通过作者的细致而生动的描写,活泛在读者眼前了。小说本来就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复制,越是切近生活,切近大众,也就越能切近读者的心灵与视觉感受。我想,这篇小说的功效,做到了这一点了。【责任编辑:寒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11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槐花乡人        2009-04-10 21:50:38
  值得一读的小说,学习了!
一个行走在梦中之人,喜欢从文字中寻找乐趣。
2 楼        文友:84286888        2009-04-11 10:02:31
  品读欣赏了第一页。精彩!有时间再赏。问候林儿。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晚枫
3 楼        文友:林儿        2009-04-11 10:08:19
  谢谢乡人的阅读和评点,学习中。问好乡人!
4 楼        文友:林儿        2009-04-11 10:09:08
  谢谢84286888 的评点,谢谢。问好!
5 楼        文友:夏冰        2011-05-30 18:14:13
  好鲜活的人物形象。作品寄寓了作者真诚的思考。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