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天涯】民女于佳(小说)

编辑推荐 【天涯】民女于佳(小说)


作者:海淼 举人,4083.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6发表时间:2014-04-14 18:57:42
摘要:于佳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又找了个了负债累累的婆家……


   于佳说完起身就走。
   庆的父亲含着泪拦住了于佳:“孩子,谁走你也不能走。今天这事我说了算:一切从简。谁要不同意,谁就把人拉到他家里去出丧。早干嘛去来?人活着都不凑边,死了都想起心疼来了!”
   婆婆死后一个月,庆的大姐、姐夫开车来了。叫了院中和村上管事的人,姐夫当众宣布:“身为长女,爹妈又为我抚养了一个孩子,妈死了,我们不忍心再看着爹受苦,请大家作证,我要接爹去城里享福,养爹的老。”一屋人举杯换盏,酒足饭饱后大姐带着父亲启程。
   公公走后,于佳的家里每天都有人来。有人开门见山,有人吞吞吐吐,也有人说一大堆前提,但都是要账的。于佳一一笑着接待,说只要有了钱就马上还。
   自幼害怕农作物上的虫子,整地时看不出高低的于佳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她还买来了鸡、猪、牛、羊精心饲养,也利用农闲时候为村里人加工服装。村里小卖部的人,连续三天来于佳家里坐着。于佳很奇怪:她是个忙人,从来不无故串门,就一再询问,来人终于说出实情。原来于佳生孩子时,家里人在小卖部里赊了卫生纸和红糖,共计五元钱的东西,现在已过了好几年,想问问是没钱还,还是忘记了,又不好意思开口。于佳吸了一口凉气,从几元钱到几百元,要是公公不去大姐家,她还真不知这个家庭到底欠了多少账。也难怪人们一见到她和庆就哭穷,是害怕他们再张口借钱啊!
   努力,争气!
   于佳鼓励庆,也鼓励自己。
   总算还清了债务,第一次不用粜光粮食,就留出了买肥料的钱。
   庆的大姐捎信来,说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要借一千元钱。庆说:“把咱买肥料的钱先借给大姐,等咱用时她会及时地给咱。”于佳沉默了一下说:“随便,只要不再去别人那里借就行。”
   听说于佳的玉米已收好晒干,庆的二姐夫开着三轮车来了。
   二姐夫抽着烟、叹着气对于佳说:“祥去当兵时在我那里拿了六百块钱,你姐一直不让我在你面前提。现在你条件也好了,有句话说:亲兄弟,明算账。祥还没成家,钱是他姥爷在我那里拿的,也只有给你要。都不是外人,也不能计较那么真,给我几袋子玉米就当把这事结了。”于佳笑了笑没说话,庆为二姐夫装了十袋子玉米拉走。
   冬去春来,庄稼该撒肥料了。于佳让庆去大姐那里拿钱。庆回来说:“大姐说盖房时咱爹在她那里拿了一千块钱,咱借给她的钱正好顶账,不能给咱了。”“还欠她钱吗?”“不知道,咱姐没说。”“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有空我问问咱姐,不管新帐旧帐咱都给她清了,也不用再挂着。”
   于佳一夜未睡。她想了很多,想起在母亲怀抱里外公说的话,想起开始上学时外公的反对,想起走出学校后的不甘心和刻苦自学,想起结婚后自己发的要做好媳妇的誓言。她觉得命运嘲笑和愚弄了她,让她事业上一事无成,生活中一塌糊涂。她没能做一个好女儿,结婚后没给父母一点回报,反而让父母为她的拮据挂心;她也没能做个好媳妇,浪费了七八年的青春也没让这个家庭脱离贫穷。
   于佳想得烦烦乱乱的,她突然想做一次平常的家庭妇女,有一次平凡女子的真实体验。天将明时,于佳这样想:“如果我没发过要做一个好媳妇的誓言,如果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女子,来到这样的家庭,碰到这样的事,我会怎么对待?今天我就去试验一下,看看有什么结果。
   于佳带上家里仅有的五百块钱,把孩子舍给庆,骑上自行车,去了五十里地外的大姑姐家。大姐和姐夫见到她愣了一下。大姐问:“这么早,有事吗?”于佳答:“当然有事。我听庆说以前咱爹借了你不少钱,今天来给你和姐夫算算,把账清了。”“又没人来给你要账,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欠账还钱,负债子还,天经地义的事。你和姐夫说个数就行。”“有钱了?”“对。”“哪来的钱?”“把牛卖了。”“为什么卖牛?”“为了还你账。”大姐不知于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说话了。姐夫说:“先坐下,让你姐给你做点饭吃。”“不用,你们做生意的人时间金贵,别耽误了你们挣钱。我姐不说你说,算算还欠你多少钱。”“于佳,你今天的表现很奇怪,慢慢说,怎么突然想起还账来了?”“早晚要还,早还早清心,姐夫,你尽管说就行。”姐夫转移了话题:“大老远来了,好好在家与你姐聊聊,我有事先出去一下。”说完走了。
   大姐不高兴了:“你犯了什么病,大清早来还什么账?有事快说,没事就走,别在这里气我!”于佳也恼了:“怎么不识好歹?还你账倒有错了!你又没说不欠你,你说不欠你我就不还了。姐俩两清账。”“你是故意来气我的是不是?滚出去!回家让庆来。”“我的事没办完凭什么走?想见庆自己回家找!”“庆这个没良心的,他妈死后我就给他养着一个爹,他不答情还让他媳妇来气我!”“庆这个没良心的,他妈病时我就给他养着一个外甥闺女,没落下好,还让他外甥闺女的娘欺负我!”“你别在我家撒泼,给我滚出去!是不是我给你侍奉爹侍奉的?”“想滚你滚,那是你的爹,现在还能给你帮着干活,不能动时才叫侍奉。我觉得是我给你侍奉孩子侍奉的!”
   于佳和大姐吵起来,互不相让,越吵越凶,不能收场。
   姐夫回来了。大姐哭着出去。
   姐夫说:“这么多年的好姊妹,有事好好说,吵什么?”“我知道你们做生意不容易,好心好意来还你们账。大姐却让我滚出去,姐夫你说说,我错在哪里?”“借账是我们和他姥爷之间的事,那时你还没结婚,我们不会向你要。”“现在我和庆是一家,向庆要和向我要是一样的,要到的都是我们共同劳动的结果。”“于佳,你要冷静一点。你想想,你结婚后伺候婆婆,照顾孩子,一直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还给我带了四五年孩子,别说你没给我借过钱,就是借了不还也是应该的。我常和你姐说,现在是手头不宽裕,有钱了第一个要帮的就是你和庆,我们做姐夫、姐姐的还没答谢你给我们带孩子的人情,怎么好意思要你的钱?消消气,来城里一趟不容易,一会让你姐给你做点饭,吃了饭带你出去转转,给孩子买点东西带回去。”
   于佳转身出门,推起自行车往外走。
   姐夫跟出来。于佳恨恨地说:“既然还你钱你不要,就不欠你了。你和我姐记着点:庆的父母欠你们的,你可以给我要;你们欠我的,我不要。欠不欠我,你们心里应该清楚!”
   于佳骑上自行车转回家。
   实践证明,于佳朝婆家人第一次撒泼后并不轻松愉快。她感到自己越来越平庸,事业无望,生活低俗,没了青年人的朝气。
   既然生不如意,何必苟存于世!于佳灰心地想:“外公的话没错,母亲错疼了我,她不能沾上女儿的光;外公的话没错,我当年闹着去读书并没有用。我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像任何一个农村女性一样,嫁夫生子,做一个家庭妇女,为家务琐事缠身烦恼?我有什么了不起,少年时的志向已不复存,年复一年为孩子和生计奔波,没有知心的朋友,没有对理想的追求,一个人在迷茫和彷徨中徘徊,哪里是岸,何处是边?难道就这样迷迷糊糊,终此一生!”
   于佳开始极度悲观。晚上当庆和孩子进入梦乡,她一个人打开门坐在大门口,望着门前小河里清清的河水,产生了奇怪的念头:“账还完了,孩子也大了,庆还年轻,这个家没我也可以过了,我何不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重新投胎转世,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世界上少我一个人不会有改变,骨肉亲人也只是当时难过一阵子就过去了。父母还有两个孩子,庆还可以娶妻成家,儿子贝在爸爸和后妈的呵护下一样茁壮成长。我还留恋什么?我为什么不跳进水里一了百了?”
   于佳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泪水在她瘦弱的脸上悄然滑落。莫大的世界,她的存在是可以被忽略的。她站起来,不自禁地向前走了一步。
   “妈妈------”儿子的一声哭叫传过来。于佳打了一个冷颤,她定定地站住一动不动。庆出来奇怪地拉她回了房间。
   庆含着泪说:“我知道你来到我家受了不少苦,为我的家人付出了太多,是我不好连累了你。但现在我们熬出头了,你是我和孩子的主心骨,你想怎么生活我都依你,别再这样折磨自己。孩子都做噩梦了,求你别这样吓我。你没能实现你的理想,但你还年轻,还有许多的机会,还有我和孩子,还有你娘家爹妈。你可以摆脱一切去享清静,你忍心把无尽的痛苦留给关心你的人吗?”
   于佳说不出任何话来,她不自主地放声大哭。来到这个世界上三十多年,她一直赢赢弱弱的,还没有大声地笑或哭过。现在她毫不保留地大放悲声。庆抱起被惊醒的儿子,含泪注视着她。泪水冲走了于佳少年时的轻狂,泪水冲走了她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孤僻,泪水冲走了她甘当贤妻良母的儿女情怀,泪水冲走了那个三十年后,仍不知怎样在人生路上迈步的于佳,泪水冲出了一个新的于佳站在世人面前。
   ------
   于佳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她决定从家务琐碎中举拔出来,用自己的劳动走一条自己的路,证明自己的价值。
   于佳常听在城里上班的人发牢骚,孩子放学后或星期天没人照管,上运转时牵挂着家,不能安心上班。她就在城里租了两间房子,成立了一个托管所。庆来给她帮忙,儿子贝也带到城里上学。
   祥复员后和在大姐那里打工的一个女孩子楠结了婚,也生了一个儿子,用在部队上存的钱买了房子。
   公公自被大姐接走后,一直给大姐帮忙,替大姐一家买菜做饭,干些零活,只是过年时和于佳在一起过几天。于佳和大姐闹了那次不愉快后再没人重提此事,还像以前一样不冷不淡地相处。
   楠的孩子乐出世后,楠把乐送给公公看,自己找了个工厂上班。时间长了大姐一家不愿意了,公公不但不能再给大姐帮忙,反而加一个孩子添乱,为乐赔上吃喝。公公看着大姐一家的脸,心里不好受,祥和楠也不说接他去家里住,他左右为难,找到于佳。
   公公对于佳说:“你兄弟在城里稳住了,我想一个人回家种地。”于佳不解:“我们做晚辈的不种地了,您为什么回家?您自己能种得了吗,您想让谁陪您回去?庆还是祥?”公公说:“我不想让别人陪我回去。现在我能动,别人还能勉强容忍我,等我不能动了,就没人要了。还不如趁早自己回家。”于佳说:“现在谁想要您您就跟着谁,等没人要您了,我和庆养您。”公公走了。
   楠和祥把公公接回家。楠说:“爹是孩子的爷爷,给我看孩子是应该的,反正早晚是当儿的养老。”
   于佳不管这些,她的心全在托管所里。
   半年后楠不干了。公公两个儿子,凭什么只住在自己家?祥回到家楠和颜悦色,祥出了门,楠就一刻不停地数落公公:“你有两个儿子,我是做兄弟的,老大带头养你才是正理。我和祥又不种地,吃的粮食都是买来的,添一个人添一半的花销,一年半年的还行,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您做爹的要心中有数,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偏向。你要叫上哥哥、嫂子,把话说开,一家养一年。我不是不孝顺的人,您光住在我家体会不出我的好,到你在哥哥家住絮了,就能想起我的好处来。”公公经不住楠三番五次地说,又找到于佳,说楠非要把养老的事说到大面。
   于佳轻轻一笑,让公公不要做难,她会随楠去选择。
   于佳来到楠的家:“楠,你想怎么办说就行。”楠答:“瞧嫂子这话说的,怎么是我想怎么办?是咱爹有想法要找你说。”“那让咱爹说。爹,您想怎么办?”公公说:“我现在老了,不能只拖累一个人。我在祥的家里住几天,就在你的家里住几天。我是十月二十号被祥接来的,我要到十月二十号到你家去住。一家住一年,在谁家也不多住一天。”于佳说:“好。十月二十号我来接您。”
   于佳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既然公公要来住,她就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又找亲戚借了一部分钱,买了房子。
   十月二十号,于佳让儿子贝用三轮车把公公接回家。
   二十一号,祥和楠双双来到于佳家里。
   于佳不在家。楠对公公说,她当初要和嫂子分开,只是走走过场。在一起处得长了,并舍不得公公离开她家,要再接公公去她家住,如果她今天不上班的话,她也不会让贝把公公接过来。
   公公左右为难,说等于佳回来说明原因后再回去。
   于佳听了公公的话越想越别扭,就对公公说:“您可以回去,但是我不会再去她家叫您。这叫什么事?在那里住着非要分开,分开了又再叫回去,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公公不言语。
   第二天,公公把楠的儿子乐领来了,说于佳不让他回去,乐没人看,楠就让他把乐领来一起住到这里。于佳没防备,她沉下脸来说:“您这当爹的还真公平呢,当初为大姐看孩子,现在为祥看孩子,真是不偏不向。可我怎么就想不起您为我看过一天孩子?”说完进了卧室。
   二姐来了,要接公公回家住一段时间。
   公公再回来后对于佳说:“都是我糊涂,你妈病时不能给你看孩子,你妈死后又去了你大姐家,没帮过你,没照顾过贝,让你受苦了。可是现在我不能看着祥和楠不管,乐是我亲孙子啊。”

共 11969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农村女子于佳面对生活磨难的坚强形象,以及对家庭困难的勇于承担和孝敬老人的善良表现。于佳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好学的于佳只能带着弟弟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于佳终于在九岁入学。初中毕业五年后,父母开始操心女儿的终身大事,于佳不甘心自己就这么碌碌无为地嫁人,毅然重返学校参加高考,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一个新的起点,再次落榜后的于佳选择了嫁人,婆婆的病让本来就清贫的家更加负债累累,于佳带着孩子求医生给婆婆看病,承诺钱有自己还。婆婆离世时婆家舅舅的刁难和两个姑姐的推脱,是于佳忍辱负重安葬了婆婆。随后又面临着两个姑姐的各种如意算盘,于佳只是大度地笑笑,依旧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生活总是或多或少地给人带来苦痛,只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不屈服的精神,我们就能看到生活的美好!小说虽然平铺直序,却对人物描写细腻,文风朴实无华,值得赞赏。真诚推荐!为于佳祝福,为所有坚强的女性祝福!【编辑:云舞蓝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舞蓝天        2014-04-14 19:07:11
  欣赏作者小说,期待更多佳作!问好!
2 楼        文友:海淼        2014-04-14 20:11:24
  谢云雾蓝天编辑细心审阅,谢谢您的问候,辛苦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