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独行记(随笔)

精品 【笔尖】独行记(随笔) ——一个人走过的记忆


作者:喝饱水的游泳者 秀才,113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3发表时间:2014-05-09 22:06:08
摘要:离开老妈家时,父亲给我装了一瓶酸醬装在背包里,我背在肩上回家,这瓶酸醬比起酒,我感觉更重了一些。


   一路无话,过雅红桥网友门店不入,沿着走过的高架桥往北行去玉田县城,才上桥发现路被阻断了,跟老乡打听路已经不通,只能顺着乡村土路绕过去,我没别的路可走深深浅浅的跟着一辆卧车钻进村路。来之前一天才下过雨,泥泞的土路很不好走,曲曲拐拐走了几个路口,乡村里的狗立在泥塘边上向我吠了几声。村民好奇地看着我,我无暇顾及他们的眼神,打着群旗折向村出口。走了十公里我已经看到高高的楼,马路上的汽车渐渐多了,玉田县城就在近前。和中国的城市类似,玉田县城延城市中心轴线往两侧第次变矮,越往边缘你越能体会到城市最普通的民众平淡的生活状态,轴线两侧高大的建筑即便挡住了繁华背后的暗淡,可那些隐在高楼阴影里的人生琐事都和我们的生活类似,每间青瓦房的屋檐下都是一个家的单元,每天平凡地活着,奔波着。夜晚的霓虹下大多数人波澜不惊,与世无争。
   进了县城,街道上人匆匆忙忙,接到我电话的“槐子花”开着一辆摩托来接我。和照片不太相同,他本人略微显老,不像能写出优美文章的样子,我转念想了想自己,我也不是跟他一样,也有人说我不像会写字的人。七拐八转,他带着我到了他的书馆,和他寒暄了几句,赶紧去拜会旭宇会馆长许玉田。馆长热情接待我,还送我了几本书,我收下。时间已经不太富裕,我急急出馆按照槐子花指给的方向朝北去找麻山。
   这座县城和全国的城镇一样也在拼命长高,不过和一些资源丰富的县城比较,还是差一大截。槐子花说玉田矿产资源很少,能有现在的样子已经不错。
   五公里的路很快就到,不远处就是麻山,这座山应该不能叫山,我认为它不过是一块硕大的石头和土堆成的包包。山包东边一个选矿厂也许是炼铁厂,黑色和红色的矿料堆在厂里。我往北转过山包看到一条奔向山顶的路,目测单车能上去。山包长满类似灌木的绿色植物,风从身后吹动我的队旗,旗帜扬向山顶。半路我下车徒步向上,一个人感觉像个英雄经过跋涉终于要把旗帜插在山顶。
   山顶是一大块平台,岩石发着白玉色,一块石碑立在平台中间,驮石碑的赑屃头已经断了,据说是文革时砸掉的,碑曾经修补过,“玉处”两字像是填补进去的一块方石。看质地不像新修补而是被人抠去以后又拿回来重新安好。
   我单骑90公里为了看这块传奇石碑,却没想到这样破败。
   山南的矿场还在生产,山东边新建起一座麻山寺,崭新金黄的屋顶闪着金光。
   麻山古人种玉于此,伯雍孝感天下,希望这块种玉处能被很好的保护,我说的保护不是违背自然建造伪善,为了铜臭而开发百善孝为先的精神,把这种精神歪曲成可以靠金钱能买到的东西,如果这块石碑将来被围起来,用房子囚在里面不见天日,我大概不会太想再来了。
   回到会馆我和槐子花找了饭馆边吃边聊,我无意中发现他的手指残缺,我不好意思细问别人的秘密,也许这是他生活中的一点儿故事,能不能说给人听,随他自己。
   馆长许玉田送我的书中有一本《种石成玉》,我希望玉田能种石成玉,种木成林。
   再见麻山。
   提起今年三月中旬一个人去山叶口,心里挺惭愧,这次独行属于履行自己对父亲的承诺,我从去年就许愿去迁安贯头山给父亲打酒,一直过了一年还停留在口头上,新年后我又说起贯头山的酒好,有时间给父亲打几斤,父亲笑笑说:等你带酒回来再说吧,我这脑子你不是不知道,啥事让我知道都急,你买回来我尝尝就行了。母亲从厨房出来,用铲点着我:你啊,都一年了,光说不干,你看着办,你爸不缺你这口酒。听母亲说完这些花我和父亲继续喝酒聊天,不过心中的滋味已经和刚到家不一样。
   回家后我闷头睡了,第二天一早收拾行装跟媳妇打了招呼,打定必须还愿的主意,我骑上新买的小折叠奔山叶口去了。早上出发前给老妈通了电话,告诉她我今天的目的,老妈一再叮嘱不要专门跑一趟。
   山叶口景区和贯头山酒厂相隔不是太远,我计划游完景区后,回程顺路去贯头山。去山叶口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从古冶一直走迁曹线上莲花院大坡后见路标右转。另一条要走102国道转万太线,虽然比我今天走的迁曹线(迁西到曹妃甸)近一些,但是因为路上采矿和钢铁水泥企业太多景色不如我走的这条路。
   三月,山里的树木还没有萌芽,除了常青的马尾松桃树、杏树、梨树等等还光秃秃的。路边的耕地里落了一冬的寒冷逐渐被阳光驱离,有的地方微微发潮,有些勤快的人开始用犁耕地,虽然还没有播种,也许这些人想等一场雨过后让土地更蓬松,等时节到了就可以种下庄稼。过杨柳庄后路开始有起伏,渐渐离山近了,城镇的喧嚣离我逐渐远了。
   一只蝴蝶翩翩地从我眼前飞过,白的翅膀。
   我喜欢莲花院南坡下路右的水坝,两年前的夏天我跟炫风骑车经过那里,两个人脱了鞋袜 在泄水口冲凉。水冰凉冰凉的,后来我俩拼命爬上蜿蜒的大坡,像两只蜗牛。
   莲花院坡顶竖着大牌子,这里是滦县和迁西的分水岭,坡顶有人摆摊,卖的都是山货,如果赶上苹果,梨等山果收获的季节,小贩用条筐装着它们卖,我们可以尝几个。
   经过一冬,夏天漫过路面山水已经细成一条线,它还在顽强的顺河沟往下淌。熟悉的水坝还在往下泄水,不过没有夏天的澎湃。我开始爬莲花院大坡,一个人低着头,听自己的心跳和有节奏的呼吸,没人和你较量,只有自己的执着存在心里,它支持着你走下去。上到坡顶看见小贩们刚开始摆摊,三轮车上的货物还有一半没搬下来,他们忙着干活没空搭理我这个独行者。站在坡顶四下望,四周的山坡种着栗树,野生橡树参差和飞播的马尾松缠成一坨坨,只不过马尾松绿色。
   我的脚因为骑行时间长了已经冻得发木,跺跺脚活动几下,缓过来后我骑上车溜下坡。太阳从东方一点点头顶转,站在山叶口景区的标志下逆光自拍一张照片,阳光从头顶耀着,我的脸不太清楚,这些不影响我的心情。
   山叶口村口有一潭水,老乡说这是挖矿留下的,水潭里的水碧色,一眼看不到底。
   因为还是封山防火期,景区没有正常开放,我拿着年票给看门的老大妈看门的大妈提醒我不要带火,我从不吸烟,哪来的火种。今年我来的早些,景区山阴里还有冬天的冰,人工修建的水渠没有水,再过一个月,这里又绿色葱荣,流水潺潺。因为要赶中午回老妈家交差,交差这个词不应该用在这里,应该说成为我自己圆一个承诺更好,我出景区奔贯头山骑。
   贯头山酒厂坐落在村子里,成名于田中角荣访华,以前来酒厂参观听讲解员说,当年日本侵华时期田中驻扎迁安,一天晚上喝贯头山酒作坊的老酒,大醉后第二天一早耽误了部队出发,巧的是那天出发的日本兵全军覆没,田中侥幸活了下来。访华时田中角荣跟周总理提起想喝贯头山酒,可惜贯头山酒厂已经停产。在后来顺理成章,酒厂重启,到现在成了文化产业旅游示范企业。
   野史不足为信,但是田中角荣既然访华询问贯头山酒,一定和它有渊源。就像净觉寺,也是田中提及,然后得以保护重修。我去过喜峰口大刀园,那是我们抗日宣传旅游景点,当年二十九军刀劈鬼子兵就在这一带,我在景区里见过一面纪念墙,上面刻满日本企业名字还有一大片日本人的名字。我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一个抗日宣传景区还有一块这么多日本的企业和人留名的纪念墙。我闹不懂日本人来这里到底做什么,纪念?祭拜?还是更深一层的东西在里面?看过一个节目,在缅甸有很多日本人自发建的碑,有的就是一匹马的墓碑。我还看过一个报道,曾经埋着抗日英雄的墓地被征用做了开发,附近的村民把棺材板捡回去用来烧火。
   我不想说什么了。
   给父亲打了十斤酒,原来二十八一斤的酒涨价变成三十五,十斤酒拎在手里沉甸甸的。
   酿酒作坊里工人们往晾晒板上撒原材料,热气腾腾,车间里弥漫着酒糟特有的气味。另一个发酵厂房里一个工人正在用很像水泥的东西封盖装满的窖池,我用手捻了捻,窖泥发沙,类似细沙的感觉,不过比细沙更软。我新奇地拍了几张照片,一个技术人员摸样的跟我搭话,还给我说明酿酒的过程,我其实不懂但认真听着。聊了一会,抬头看表发现时间已经不早,我背起酒往家返。
   长路无轻担,刚开始我没觉得十斤东西有多重,半小时后越来越感觉肩膀发疼,后背像缀着一块大石头,可是路还是要走的,不去想他,一个人走吧。风挺给力,一路顺,路上老妈给我打了几次电话,问我到哪里了,我告诉她不要着急,一会儿就到家,从万台线转到102国道,离家越来越近,我骑上王家岭长坡,舒了一口气,再往前走不多远,我可以放下书包,围在老妈摆好的饭桌前和父亲喝贯头山酒了。
   到了老妈家,我赶紧放下背包,压在我身上的重量一下去掉,从里到外觉得轻松。和父亲喝酒的时候,父亲一直说:以后别专门跑一趟,记住啊。
   离开老妈家时,父亲给我装了一瓶酸醬装在背包里,我背在肩上回家,这瓶酸醬比起酒,我感觉更重了一些。
  

共 851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认真细致地看了《独行记》这篇游记性散文,描述作者三次独行的所见所闻,从而抒发作者内心对自然、对人文、对地域、对文化以及对一些历史典故和经典传奇的看法。其实更多的是感慨人生的无常,岁月地无情和人变地变化,我们每个人何不都是生活中的独行者,在岁月流失中一天天变老。文中引古论今,把传说故事巧妙地引述进来,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独游净觉寺,详细描述了在文革时期推破四旧,哼哈二将的塑相推不倒,用绳拉不倒的传奇故事。看似讲传奇,但传奇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塑相时,人们就地取材,将此处两棵树桩直拉塑在泥相当中。对于玉田这个地名,作者不保交待到玉田独行的经历,而是将笔峰详细描述田土地名的来游。在每次独游中,作者能够将房屋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发展讲述其中,反映了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的新面貌。作者对自然风景大加赞叹的同时,也无情地鞭策了如今人为地破坏行为,把风景区围成一小块一小块,为了经济利益,盲目制造景观的丑恶。作者神来之笔是最后一块,描写独行山叶口之行。作者答应给父亲打当迁安贯头山打当地酒坊制造的酒,然而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前往。文中虽然不直接描述此酒如何有名,如何爽口,但从一个小故事中却将酒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本鬼子侵华时,因在当天晚上饮此酒而大醉,第二天误事未能按时出发而全被歼,唯有头领田中活着。解放后,田中访华,还念念不忘此酒。作者打上了十斤酒,尽管中远,尽管很沉,但作者依然将酒带回家,这是作者独行的爱心和孝心。在作者比父母家离开时,当母亲给作者装上一瓶酸菜酱时,作者感到比十斤酒的重量更沉重,那是对母亲爱无法回报的歉疚。一篇非常不错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了缘无尘】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512004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方鹰        2014-05-09 22:07:04
  《独行记》脉络清新,文字细腻。缺陷是文无重点,给人以拖沓之感。谢谢作者赐稿笔尖。问好作者。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09 22:17:42
  我个人觉得也是这样,事情表述的太多,三件事统在一起主次没办法分开,可是想到哪写到哪,我再修剪一些无关重要的文字,谢谢编辑
2 楼        文友:你猜        2014-05-09 22:28:04
  欣赏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2 07:28:44
  问好,噶嘛很感谢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5-10 09:37:55
  到了老妈家,我赶紧放下背包,压在我身上的重量一下去掉,从里到外觉得轻松。和父亲喝酒的时候,父亲一直说:以后别专门跑一趟,记住啊。欣赏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2 11:23:38
  好,希望你更好
4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4-05-10 18:05:05
  问候作者,创作辛苦啦。欢迎赐稿笔尖为暖社团。
处处与人为善,时时修身养性,伸手相助需助之人,不逞强,莫逞一时口舌之快。
5 楼        文友:你猜        2014-05-10 21:29:42
  好文章,再次拜读。祝福作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江冰        2014-05-11 14:14:22
  拜读泳者老师文章,仿似跟随作者做了一次短暂旅游。欣赏,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2 11:22:16
  谢谢谢谢,我这乡土文字,感谢你拜读
回复6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2 11:26:58
  有时间一个人走走,挺有意思的
7 楼        文友:航帐        2014-05-12 09:56:39
  天马行空的思绪,土得掉渣的语言,深沉厚重的情感,特立独行的行为,简单深沉的主题,成就本文的流光溢彩!兄弟,你本来就是一个独行者,广阔的荒漠是你放逐心灵的舞台。走累了,记着到笔尖驻足小憩。祝一切随心顺意!朋友,好运!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回复7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2 11:21:10
  永远为曾经是笔尖的一员而骄傲,愿笔尖长青,祝好
8 楼        文友:你猜        2014-05-12 23:58:04
  祝贺泳者老师作品加精。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3 08:34:37
  谢谢,希望这是我为社团最后的礼物
9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06-26 09:54:55
  真佩服你强健的体魄,也十分欣赏你的文字,洋洋洒洒,想到哪就写到哪。
土著不土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