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相依为命

精品 相依为命


作者:梦想依依 布衣,3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47发表时间:2014-05-25 20:46:17
摘要:都这么大岁数了,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都给了爱情,也不枉活一回,现在,就是想和疼自己的人相依为命。


   “那怎么行,就我一辈子都没出过门,北京那么大,真能把自己丢了。”
   “要不你就在家找个,反正不能这么单着,找个伴,好有个照应。”
   秋华张张嘴,却又咽回去。细心的秋菊看出来了,
   “有啥事吧你,和我还不说啊。”
   秋华停顿片刻,
   “说出来怕你笑话。”
   “我能笑话你,你就是找个八十岁的老头我都不能笑话你。”
   "我正想找个八十岁的老头."
   秋华勇敢的说出来,心里敞亮多了。
   啊,看你像个闷葫芦,肚子里还真有经来,物色好了,谁啊,哪个老头这么有福气,不会是你邻居孙大哥吧吧。”
   “就是他。”
   秋华就把老孙头的事讲给秋菊听了。
   “其实我不知道大哥是啥意思,或许是大哥可怜我吧。”
   “我的个天,大哥还不得乐坏了,得此美娇娘,哈哈哈。”
   “竟瞎说,还说不笑话我。”
   秋华好像生气了.
   “开玩笑,小心眼,不过你真挺勇敢的,你一点也不嫌他岁数大?”
   “以前一点也没想过这个事,就从我这次病了,大哥到医院看我,我才考虑清楚了,生死路上无老少,这次我要嘎嘣没有了,也说不定啊。和大哥知根知底的一辈子了,小时候大哥对我比谁都好,现在也是孤零零一个人,我想和大哥搭个伴,还有从实际出发,大哥的退休金挺高的,即使大哥先走在我头里,按照国家规定,我一个月还有一千多块钱的抚恤金,我这是听他们说的,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就不是真的,我也想和大哥一块搭伴过日子。就不知孩子能不能同意,街坊能不能笑话。”
   秋华一口气说出了心里话,秋菊有点诧异地看着秋华。
   “你太棒了!华,你的思想真的很好,我这还担心你呢,你比我都看得开。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夫妻年龄相差悬殊的,不都书写了传奇,马克思夫妻,梁思成夫妻,鲁迅夫妻,余秋雨夫妻,还有李双江夫妻,都差十几二十几岁,华,你都赶上名人了。”
   “都这么大岁数了,我一生把情都给二贵了,也不枉活一回,现在,就是想和疼自己的人做伴,要是再找别人,人家什么脾气也不知道,还得在一块磨合,好了行,要不好,更上火。”
   两人就这么说着,不觉间夜已经深了,秋菊真是对秋华刮目相看了,从小就觉得秋华不简单,现在依然如此,真是个睿智的女人。琢磨着自己要在走之前,把这层窗户纸给两人捅破。
   要说无巧不成书,两天后的上午,老孙头居然到秋华家来了,手里提着水果,这是秋菊这次回来,第二次看见老孙头,下意识的好好观察了一下这个近八十岁老头,只见老孙头近一米八的个子,腰不弯背不驼,两个大耳朵很显眼,剃着个小平头,脸色也很好,看着还真是很精神呢,因为这一辈子在矿上当官,也没下过地,还真是像个城里人,气度不凡呢。
   老孙头有点囧,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哎呀大哥,您怎么来了?秋菊回过神来,赶快招呼着孙大哥。
   这时秋华从屋里出来了。
   “快进来吧大哥,外面怪冷的,有事么?”
   “哦,这不钥匙一直没给你么,别搁我那再弄丢了,老长时间了也碰不上你,赶集买点水果,一块拿过来了。我就不进去了,回了。”
   说着,把东西和钥匙递给秋华,转身就走。
   “再坐会呗大哥。”
   “不了,快晌天了,别耽误你俩做饭。”
   姐俩把老孙头送出了门。
   “有意思,有意思,华,还真行,这老头一点不老呢。”秋菊高兴地说。
   "你这嘴,什么老不老的,都这把年纪了,还去讲究什么,快吃个香蕉吧,堵着你的嘴."
   秋华笑骂着秋菊。
   第二天一早,秋华一转眼的功夫,秋菊不见了,以为又拿着相机去拍雪景去了,也没找她,过了能有一个钟头,秋菊笑眯眯的回来了
   “华,猜猜我上哪来?"
   秋菊有点暧昧的看着秋华。秋华一下明白了,
   “还用猜,你有几根肠子我不知道。"
   原来,秋菊真的到老孙头家去了,先试探性的问了问他对秋华的印象,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在秋菊的坦诚中,说出了实话,说毕竟自几年龄比秋华大了十七岁,怕拖累秋华,经济上倒无所谓,养活两个人不成问题,可顾虑也是在孩子们身上。
   “这个问题交给我,不行我就再多住些日子,一定给你两把这个事办明白了。”
   秋菊感觉老孙头真不错。
  
   五
   很快进腊月门了,小巷里时不时会传出一两声咔咔的响声,调皮的孩子在提前放小鞭,迎接春节的到来。集市上更是一番熙熙攘的景象,说笑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这个寒冷的冬日好像热了起来。
   大喇叭裹着花围巾,背着袋子,和三婶一起穿梭在集市间。
   “三婶,这小黄花不错,洗吧洗吧一炸,现成一个菜,口还挺好的来。”
   “嗯,是不错,秤五斤就差不多了。”
   大喇叭讨价还价的本事就是高,愣是每斤讲下五毛钱,得了多大便宜似得,嘴咧到了耳后。
   “唉,这虾仁不错,个头挺大,三婶,你看看。”
   “行,挺好的,多少钱一斤?”
   摊位跟前好多人,大喇叭不管那一套,硬往前挤,一位戴帽子的女士有点发怒,看了大喇叭一眼,大喇叭想发火,一看是老孙头的女儿,把头巾一撸,
   “哎呀妈呀,出汗了,这不是爱琴么,你也买虾仁啊?”
   “嗯,婶啊,我给俺爸买点过年。”
   “恁城里那大超市什么样的没有啊,来这小集上拣贱啊。”
   爱琴不再搭理她,自顾自的挑着虾仁。
   “爱琴,你不给恁爹找个老伴啊,现在可时兴了,恁爹又不是没钱,有个人伺候,还用你来家忙活啊。”
   大喇叭还在不识趣的叨叨着,爱琴咧着嘴笑笑,交上钱走了。
   “啧啧,城里人,臭了不起,还不是从农村走出的啊。”
   大喇叭被晾了,老没面子了。三婶劝着她,别管闲事了。
   “橘子便宜了,瞧一瞧看一看了,不甜不要钱。”
   “刚到的新货喽,又好又便宜,千万别错过。”
   商贩自制的录音一浪高过一浪,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年味越来越浓了。
   爱琴大包小包的回到家,见锁着门,心想爹肯定也赶集去了,掏出钥匙自行进门,唉,自从妈没了,怎么就感觉家不像个家了。多次让爹到自己家里过冬,爹就是不同意,犟得要命,爱琴因前几天感冒,能有十几天没回来了,来到厨房一看,锅碗乱七八糟的摆放在锅台上,餐桌上,一碗咸菜,都干干了,爱琴心内一酸,眼泪不由掉了下来,妈妈的笑容又浮现在面前。妈妈活着的时候,蒸的那大馒头,又软又香,隔几天一锅,儿子总也吃不够。唉,再也吃不到了。妈妈走了两年了,想起,心还生疼!
   爱琴收回情绪,挽起袖子就收拾起来。
   老孙头回来了,爱琴一看,不对劲。
   “爹,您上哪来?”
   “回来了,出去趟。"
   爱琴看到了爹左手上的创可贴。
   “爹,您怎么了,这是打吊瓶了去了,感冒了么,怎么也不给我打电话啊?”
   “没事,感个冒不是小病啊,谁没个头疼脑热的。”
   “您看。也不点着炉子,这数九天多冷啊。”
   “我在家时,开会空调就行了,白天到小商店看打扑克的,用不着点炉子。”
   爱琴边收拾边数落着老爹。
   “叫你去也不去,就你这样,俺哪能放心。不爱麻烦,你就开着空调,又不是没钱,病了不得遭罪啊。”
   说着,泪又掉了下来!
   老孙头头晕晕的,脱下外套到床上躺下了,爱琴和面剁肉,准备给爹包一锅包子,一个人吃包子方便,不用现炒菜。
   一会功夫,老孙头睡着了,爱琴在厨房就听到了鼾声,回家一摸爹的头,还烧着呢,一抬头,看见了妈妈的照片,心内又一阵酸楚,妈妈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爱琴心里内疚得很,妈妈就自己这一个女儿,临走的时候自己还不在身边,没能最后看妈妈一眼,和妈妈说最后一句话。
   这时,传来了敲门声,爱琴抹了抹泪,迎了出去,看到这个人有点熟悉又很陌生。
   “快进来吧,我爹躺下了,您是?“
   “哦,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秋菊姑姑呀。"
   “哎呀,姑姑,您怎么还这么年轻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好长时间了,在你秋华姑家住着,这不退休了,有时间了。”
   原来,秋华也感冒了,秋菊到医务室给她拿药,看到老孙头在那打吊瓶,回到家后一说,秋华不放心,说让秋菊过来看看。
   秋菊心里盘算着,还真凑巧,正好今儿爱琴在家,何不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爱琴哪,你今年也得有五十多了吧?"
   “可不,五十二了,都有孙子了,姑,您有事么?”
   “哦,你秋华姑说你爹病了,让我来看看,人老了,身边没个伴还真是不行。”
   说着,俩人来到厨房,开始做起了包子,秋菊把她的想法慢慢说给爱琴听,爱琴很是诧异,她曾经也盘算过如果有合适的,倒是可以给爹找个老伴,可是没想到,秋华姑那么年轻,居然不嫌爹岁数大。
   这层窗户纸算是捅破了,秋菊没想到爱琴的态度还没有太激烈,就是不知道老孙头那几个儿子是什么态度。
   晌午时分,爱琴喊爹起来吃饭,爹的烧退了,有了点精神,勉强吃了一个包子,这要是平时,这么大小的包子,老孙头得吃四个,爱琴看着爹,想着秋菊姑的话,心里有了决定。随即拿起电话,告诉家里的今晚不回去了,要在家里照顾爹爹。老孙头赶紧推辞,不让她在家里呆,说自己没事了,爱琴都急了,不由提高了分贝,老孙头才没再让她走。
   饭后,爱琴收拾完毕,给爹倒上一杯白开水,看着爹把药吃了,又到床上躺下,抬脚就往大哥家去了。
   “嫂子,我今天包的包子,给您带过几个尝尝。”
   “你上午回来的,快坐下再吃点。”
   “不了,哥,少喝点酒吧,多吃点饭,看你瘦了又。”
   大哥放下酒杯,
   “咱爹今儿赶集了?”
   “没呢,咱爹病了。”
   “哦,昨天在小卖部看见还好好的么。”
   “昨晚发烧,今天去打吊瓶,退烧了,在家躺下了。”
   “也不打个电话,真不知道要手机干什么。”
   大哥责怪着爹,又倒了一杯酒。
   嫂子开始叨叨起来,大哥不耐烦的站起来,饭也不吃了。
   “琴哪,你有事么?”
   “嗯,和您商量个事。”
   爱琴就把秋菊今天和她的谈话告诉了哥嫂,哥哥一听,蹭的站起来,
   “不行,村里早就有风言风语了,大喇叭成天戳戳,还真有这事?”
   大嫂接过话茬,
   “琴,昨晚山东综艺台演了个节目,你没看么?”
   “我一般不看电视嫂子,啥节目?”
   “就是关于老年人再婚的事,老人家也是快八十了,几个孩子为了财产阻止老人家和保姆结婚,都闹翻了,我看了触动很大,你看我们也都是六十岁的人了,恁侄在烟台,一个月才回来一次,还不得靠老伴互相照顾着,不是孩子不孝顺,总的工作养家吧,恁哥别不过弯来,我和他纷争好几次了,也听不进去。”
   “嫂子,我真没想到您能这么想,我还以为您会反对呢。”
   “琴哪,咱都有自己的小家,咱爹那人又要强,肯定不能住养老院,更不能到咱姊妹们家住,我想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找个老伴,老人一个人住就是不行,别像咱妈样,走得那么突然,咱都没看见最后一眼,还不是咱爹没白没黑的伺候着,送咱妈走完最后一程么。”
   “是啊嫂子,想到咱妈我就不好受,要是咱爹自己一个人住,说不定哪天发生点意外呢,昨天发烧就很重,他又不肯拖累儿女,秋华姑人不错,身体也行,和咱家又知根知底的,我看行。”
   大哥此时一句话也不说了,吧哒吧哒地抽起了旱烟,眼望着门外,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门口那棵梧桐越发粗壮了,只是这个冬日,干枯的枝桠,斑驳的树皮,独自承受着寒冷。
  
   六
   秋华和老孙头是幸运的,摊上了这些通情理的儿女,秋菊得知这个消息后,比秋华还兴奋,脑子里竟然构思起了文章:相依为命,很好的题材,他要把秋华和老孙头的故事写出来,传播一种正能量,呼吁社会上的一些不孝儿女像这一家子学习,抛开个人利益纷争,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号召人们摒弃一些旧思想,旧观念,一切以老年人的幸福为重,那么这个社会将更和谐。
   四月十六日,真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初夏的小村子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喜鹊在枝头欢快的歌唱,“有喜事喽,有喜事喽、、、!”
   在秋菊的怂恿下,秋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婚纱。瞧那老孙头,小平头染了黑,身穿燕尾服,挺直的腰杆,喜悦好像从每个细胞里往外蹦,深情款款的看着轻施粉黛的秋华,这个场景以前只在梦里出现过,秋华恍惚了,好像看见二贵在远处笑眯眯的看着她,给她送来祝福,又好像听见大嫂的嘱托:“华,替我照顾好你大哥!”
   秋华哭了,那眼泪有一股咸咸的甜。
   老孙头高调迎娶秋华,三乡四邻好事的人都过来看热闹,
   有的说:“看人家真有钱,这排场,不比年轻人差。”
   有的说:“真不知害臊,土埋半截了,还风流。”
   有的说:“你看人家秋华,后半辈享福喽。”
   有的说:“这世道,真变了。”
   大喇叭在心里说;“要不是我给恁撺掇,还不一定能成来。”
   落霞看着妈妈幸福的样子,在心里对爸爸说:“爸,您放心吧,俺大舅会对俺妈好的。”
   老孙头的儿女们,侄孙们,忙前忙后地招呼着亲朋。
   喜宴开始前,证婚人秋菊拿出了一张纸,操着一口京味的家乡话;
   “各位乡亲,下面我替孙大哥宣布一件事,请大家静一静。”
   人们很好奇,这又是哪一出呢?
   原来,老孙头当着众位亲朋的面,把他的家事公开了,他名下的存款,均分给四个子女,自己的工资供自己和秋华支配,自己百年后,秋华拥有这套房子的产权。两人百年后,各自和原老伴合葬。
   人们又开始交头接耳了,
   有的说:“大喜的日子,读遗书,丧气。”
   有的说:“这老孙头,头脑就是不一样,这事,处理得漂亮。"
   有的说:“比电视剧还离奇。”
   有的说:“把隐患防患于未然,才能安心过好小日子,准是北京来的秋菊出的招。”
   我说:“只要老人能过好余生的每一天,怎么都行!”
   你说呢?

共 1559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让人备受感动的小说,读来眼眶有一种湿润的感觉。秋华和老孙头是幸运的,他们都有知情达理善良孝顺的儿女,使他们的黄昏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人上发出深深地祝福。小说行云流水般地叙述了这个发生在农村有许多好人相助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人物都是善良和宽厚的,而且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包括陪衬人物像大喇叭等等都形象鲜明,足见作者驾驭情节、塑造人物的深厚艺术功底。【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25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05-25 20:53:27
  小说传递的是美好和善良的正能量,是一篇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2 楼        文友:梦想依依        2014-05-26 17:07:15
  谢谢秋水老师的按评,您辛苦了,敬茶!
虽年已不惑,梦想依然在
3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05-28 17:15:39
  贴近现实的文章,以寻常家庭的寻常事例,引导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亲情,爱情,友情,情情入心,使人感动。文章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支持依依,期待你更多精彩!
紫玉清凉
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05-28 17:17:40
  依依的文章跟开始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现在不仅在内涵上值得推敲,在行文风格以及用字凝练等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加油,祝福依依!
紫玉清凉
回复4 楼        文友:梦想依依        2014-06-03 17:00:14
  您是我的带路人,紫玉老师,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