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走读双溪

绝品 走读双溪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38发表时间:2009-04-20 12:39:02
摘要:南国总有雨,一行雨燕衔了二月的春风,剪着枝头的鹅黄浅浅而来。这些古诗词里不住跳动着的精灵,有如清波里流动的情韵,就这样楚楚地生动你冬愁后的眸子,活跃你疲惫的神经,于是一种脱离蛰伏之累的快慰与欢娱油然而生。

走读双溪
   傩愿戏最突出的特点是演员均戴着假面具出场,好象今天网民的网名一样。出场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造型纸面。如“阎罗大王”狰狞可怖,“玉皇大帝”平和高贵,“将军”威武,“小鬼”猥琐,纸面均直观地表现出性格来,令人一目了然。明清时期,京剧曾大量吸收了傩愿戏的表演技巧,京剧的脸谱化,恐怕与此颇有些渊源了。
   傩愿假面,作为一种人类美好意思凝固而成的物化形态,曾与原始的狩猎活动、图腾崇拜巫术仪式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
   朋友,你见过舞龙吗?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你见过板龙吗?双溪还流传一种称为中国一绝的板龙灯。板龙灯在常德市桃花源国际桃花节上几度表演,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曾实地拍摄过。
   板龙,不象平常所见的龙灯。它是用一块块枫木、楠木制作的长2米宽0、13米厚0、03米连接起来的木板龙。玩龙人不用手舞而用肩扛。
   相传元朝末年,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双溪一带以莲花禅寺(现官坪村附近)为集合点,罗、沙、黄、彭、何、廖氏等族首议定以元宵节玩龙灯为名,称莲花禅祖托梦曰板龙出山,凡男子皆舞龙板。这种龙板合则为龙,拆则为器,并约定灯笼、火铳为号。元宵节主事,罗鼎公等10余名族首殉难。起义失败后,板龙灯作为对先人不屈精神的纪念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日战争时期,漆河等地耍过200余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
   舞龙一般在元宵节前后,那时的双溪河柳畔有一巨大空地,可容2万余人,犹以夜龙腾舞最为精彩。入夜,板龙灯开始。一声“点灯”号令,只见玩板龙灯的男女“咔嚓”点燃自己面前的4支蜡烛。顿时,河滩上数百盏彩灯恰似天上的群星,倒影落入水中,交辉相映,把个岗陵河滩照得如同白昼。
   灯火中,头扎白巾,身着缀有龙图和寿字大红背心的舞龙人列好队,在一声紧一声的鼓点中虔诚地按惯例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即,踩着唢呐悠扬的曲声回到各自的位置。一声“起”的号令,把刚才还围成一个圆、静卧的板龙,瞬间变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在激越的锣鼓声、震耳的铳炮声交炽中狂舞。玩伞的男子轻摇手中竹竿,将一把绫罗缎绣成的神伞,旋转得如同彩蝶翻飞;玩珠的小子更显神气,一根银棒舞得密不透风。一会儿身若游龙,一会儿捷如猿腾,逗引着板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观众常便被那刚猛地舞龙人,诙谐地玩珠小子逗得捧腹不止,双溪便溢满了欢乐地笑声。
   板龙玩到尽兴处,在铿锵地锣鼓声中,便引来一阵阵“嗬嗬”地呐喊。时而腾空疾飞,时而逶迤蛇行,时时演变各种队形,令人目不暇接。两岸的叫喊声喝彩声此伏彼起,煞为壮观。
   双溪地处湘北,与湘西居住的土家、苗家兄弟的生活习俗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地流传元末明初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一统江山,在湖南追杀农民军首领陈友谅、陈友杰兄弟,陈氏兄弟为桃原双溪人,一部分人躲进了湘西。不知道是汉民族影响了土家、苗家兄弟,还是汉民族融入了土、苗文化,一部双溪习俗简直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土家大典。
  
   (四)
  
   走进双溪,不仅为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所陶醉,那兀立在双溪河上的两座新桥和修桥引出来的故事,更令人钦佩。
   双溪桥始于何时,已无从可考。最原始的桥,只是放些石头在水里,形成一条线,然后蹑步而行。然后出现了用树木搭的桥,而建桥便是近代的事了。
   当人们跨入21世纪,当小康之梦逐渐幻为现实,双溪人渴望旧桥复建的愿望愈加强烈。2003年10月27日,离、退休老干部76岁的王庆南,72岁的朱建国,72岁的何正立,80岁的沙云彪4人一拍即合。为人民谋利益,为家乡献余热,担纲建桥,这就是被双溪人誉为四老出山的一段佳话。
   10日29日,一个以老干部、老职工、土居老居民组成的13人建桥指挥部成立。他们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名字:王庆南、何正立、朱建国、魏益胜、沙云彪、袁惠阶、李永昌、杨昌桂、鲁巨清、刘金林、杨宪林、王德英、李志明,双溪人永远记住他们。13位老人来自不同岗位、不同战线,退休返回故里的老同志和老居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王庆南,这位从部队转业退伍的老军人,这位原漆河区副区长,始终保持军人的旺盛的战斗意志和雷厉风行地战斗作风。他是桃源60年代水利建设的功臣,而今他面对的是一支既无资金又缺技术的老黄忠、佘太君们。筹建建桥资金时,为减轻群众负担,居然提出了三不要的则:一不向群众强行集资;二不要指令单位捐款;三不依靠政府拿钱。笔者先是疑虑,当听到半年后,居然筹集到了资金,有的只是佩服、敬重,为老年人的精神击掌!
   离休老干部、80岁的沙云彪,第一个出去找女婿,筹资到了2万元;60多岁的居民王德英老人,春节期间走东家串西家,居然募捐1万多元。就这样,由13位老人发起,找在外工作的双溪儿女,找自己的亲朋好友,成就了双溪民间筹资建桥这一老百姓的事业,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精神!
   双溪就这样幽远博大,生生不息地双溪人,群星闪烁!湖南电视人的领头人魏文彬,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溪清鹤自舞,花笑鸟当歌!我只能借此文送去对故乡的祝福,永远,永远……

共 1215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妙笔绘双溪,风物再现,人情再现,穿插历史的演变过程,文笔老到圆熟。【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42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方鹰        2009-04-20 13:04:25
  妙笔绘双溪,风物再现,人情再现,穿插历史的演变过程,文笔老到圆熟。【编辑:邬海波】东方谢谢编辑评论。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2 楼        文友:李笑凤        2009-04-20 14:53:01
  东方散文具有深刻的理性美。正确、新颖、独创的思想意蕴,是文学作品美好的灵魂。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渗透着理性的力量。东方散文具有诗情美。强烈地感情,笔下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东方散文具有图画美。“诗情”与“画意”总是仅仅联系在一起的。“状难写之景在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是于言外。”他能仅仅把握住最富有特征的东西。柔毫饱蘸着丰富色彩,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图画。读《走读双溪》,你会觉得好似跟作者去游览了一趟双溪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留恋往返。
回复2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06:58
  东方 谢谢李笑凤关注品读,谢谢经典评论!
3 楼        文友:月光下的小屋        2009-04-20 14:55:53
  瑰丽的景观,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勤劳上进的百姓。感谢作者把这幅美丽的双溪图展现给我们。东方美丽潇洒的文字令人神往和遐思。
回复3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08:08
  谢谢月光下的小屋关注支持,东方问好文友,远握!
4 楼        文友:哈哈童子        2009-04-20 15:06:36
  真是且行且歌,且歌且行啊!非常有文化气息的散文!文章文笔流畅细腻,成熟练达。作品仿佛一幅美丽而朴素的人文风景画,作者对双溪的热爱之情跃然其上。文章吸引我也想去双溪这个地方看看呢。欣赏了,期待作者更多佳作!
藤萝掩映,一弯碧玉
回复4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09:08
  问好哈哈童子,谢谢关注评论!
5 楼        文友:东方鹰        2009-04-20 15:13:19
  “东方散文具有深刻的理性美。正确、新颖、独创的思想意蕴,是文学作品美好的灵魂。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渗透着理性的力量。东方散文具有诗情美。强烈地感情,笔下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东方散文具有图画美。“诗情”与“画意”总是仅仅联系在一起的。“状难写之景在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是于言外。”他能仅仅把握住最富有特征的东西。柔毫饱蘸着丰富色彩,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图画。读《走读双溪》,你会觉得好似跟作者去游览了一趟双溪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留恋往返。”东方谢谢李笑凤评论。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6 楼        文友:84286888        2009-04-20 16:51:15
  溪清鹤自舞,花笑鸟当歌!我只能借此文送去对故乡的祝福,永远,永远……
  
   用赤子情怀演绎的故乡恋歌!为你的家乡祝福。问候东方友。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晚枫
回复6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10:25
  问好84286888,谢谢关注评论!
7 楼        文友:泰安山人        2009-04-21 08:04:00
  语言优美鲜活,东方老师好文墨!
笔者,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诗协、齐齐哈尔市诗协、依安县诗协会员。本人有诗稿杂文散见于中国诗词等一些文刊。笔者希望借此文学平台交流更多朋友,通过互动提高自我。
回复7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13:04
  谢谢泰安山人关注支持,东方问好文友!
8 楼        文友:泰安山人        2009-04-21 08:08:41
  文字优美鲜活,东方老师好文墨!
笔者,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诗协、齐齐哈尔市诗协、依安县诗协会员。本人有诗稿杂文散见于中国诗词等一些文刊。笔者希望借此文学平台交流更多朋友,通过互动提高自我。
回复8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12:06
  谢谢泰安山人关注支持,东方问好文友!
回复8 楼        文友:东方鹰        2013-08-23 08:12:31
  谢谢泰安山人关注支持,东方问好文友!
9 楼        文友:东方鹰        2009-04-21 12:52:21
  “瑰丽的景观,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勤劳上进的百姓。感谢作者把这幅美丽的双溪图展现给我们。东方美丽潇洒的文字令人神往和遐思。”东方谢谢月光下的小屋点评。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10 楼        文友:东方鹰        2009-04-21 12:53:25
  “真是且行且歌,且歌且行啊!非常有文化气息的散文!文章文笔流畅细腻,成熟练达。作品仿佛一幅美丽而朴素的人文风景画,作者对双溪的热爱之情跃然其上。文章吸引我也想去双溪这个地方看看呢。欣赏了,期待作者更多佳作!”东方谢谢哈哈童子评论。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