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青山远去影犹在(散文)

精品 【山水】青山远去影犹在(散文)


作者:岁月方圆 秀才,149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86发表时间:2014-05-29 17:46:33
摘要: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打着油纸伞在雨水中漫步,漫步到了故乡村后的鸷山旧址,凭吊那远去的青山。几十年啦,我都是这个样子,每次回到老家总要抽一些时间到这儿踏看一番。那是方圆十里内仅有的一座青山啊!先祖的遗骸曾埋葬在山的东坡。尽管青山已去,祖坟也不在了,可在乡愁的情怀里,那山、那树、那寺、那村……还是那样的鲜活。

【山水】青山远去影犹在(散文)
   一年后,山里来了一帮子解放军,在一位称作“部长”的大官带领下,围绕鸷山转了一圈,还钻到防空洞里去察看了一番,出来又到了大队的采石场,指指点点、嘀嘀咕咕,一会儿坐上汽车走了。采石的社员,新奇地望着来察看的解放军,停下手头的活,呆在那儿目送喷着黑烟的汽车远去。几天后,采石场贴出了“禁止开山采石” 告示。村里人在传,说是要保护鸷山上的防空洞,县里武装部来了勒令,严禁在这儿开采石头。大队里的头头们面对告示和勒令,只得下令立即停止开采。
   又过了两年,山上传来了“轰隆——轰隆——”的炮声,大块的石头崩坍下来,“封山育林”的牌子,也随之灰飞烟灭。村里人在议论,说是公社里的领导看上鸷山这个聚宝盆,把县人武部的头头说动了,正式同意在离开防空洞两百米的山坳里开采鸷山石。
   鸷山石的开采权归了公社,一场浩劫正式拉开了序幕(1966年)。公社专门组建工程指挥部,从全公社十六个大队调集上百名青壮年上山当民工,还安装了两台碎石子机,传动装置通到塘浜的驳岸上。白天,轰轰的炮声里,山崩地裂,砂石飞扬;夜晚,隆隆的机声里,一车车、一船船的块石、石子被运往四面八方,连同山上的松木、毛竹,都成了公社礼堂、学校、商店和千家万户盖屋用的建筑材料。不成材的宕碴,也被拉去填坑、铺路。
   大队里的轧米厂离公社采石场有百十米远,我高中毕业后曾在这儿当过一段时间的会计,整天能听到开山采石的隆隆炮声,还有民工们抬石、扛石唱出的河阳山歌:“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杭唷,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逐肉,嗬哟嗨!”……这古老的山歌声,代替了节律铿锵的劳动号子,山歌声里,山体也渐渐地缩小……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公社也改成了乡(1980年)。新成立的乡政府,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乡镇企业上,采石场又停止了开采。村里要发展集体经济,又没有资金、项目和技术人员,村里干部又动开了“靠山吃山”的念头。乡里不再组织开采了,就由周围两个行政村来开采。因为涉及山上的防空洞,再次开采山上的石头,需要军分区批准。时任村长的表兄,受乡、村两级的委托,和武装部的领导一起,带着礼品见到了军分区首长,申请开采鸷山石。一顿老酒、些许特产就把分区的头头搞定。申请很快被批准了,轰隆的炮声再次响彻了鸷山大地(1986年)……
  
   6
  
   山体资源稀缺的故乡,凡有山的镇、村,都建起了采石场,那些零零星星的孤山独峰被开挖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一片狼藉,激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伤,扼腕痛惜,大声疾呼: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一封封人民来信、一份份人民代表提案,句句真言,字字千金。呼吁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整治开山采石,保护山体自然资源,成为人民代表的心声!
   2000年2月,一部禁止开山采石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制定实施。一夜间,辖区内300多个开山采石的宕口,轰隆炮声全部停止了。不仅如此,而且政府还启动了宕口复绿工程,修复、保护被破坏的山体。可对鸷山来说,为时已经晚了,三十多年过去,一座好端端的鸷山——四周村民子孙万代的根脉,早已被当代新“愚公”挖没了。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现今远眺鸷山旧址,昔日青山只残留下一个土墩。在山东麓、西南隅,还能看到一些山坡状的地貌。走近瞧,整个山体变成了一只宽阔、深邃的宕口,到梅雨季节,大雨滂沱,灌入宕口,形成了百丈深渊,仿佛就是个“天池”,深深的死水,奇冷无比。这只被湮灭在轰隆炮声里的“鸷鸟”,已再也不能浴火重生了。
   走到宕口东南侧,杂草丛中确立着一座座墓碑,这儿成了杂草伴荒冢的伤心之地。墓碑中,我赫然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孙方保。那不是我小时候村里的聋哑叔叔吗?算起来他还不到50岁,怎么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个聋哑叔叔,既聋又哑,但绝顶的聪明,心有灵犀,反应灵光,别人的一举一动只要入他眼,他就明白,用熟练的手语告诉你,“谁与谁好,谁与谁在搞对象……”平时,他常乐呵呵的,谁家有事求助,他都乐意帮忙。村里人个个喜欢他。他不幸地走了,抛下了半哑巴的妻子,还有一个清丽秀气的女儿,这往后母女俩的日子咋过啊?
   村里的阿叔告诉我,还是在公社采石场的时候,孙方保为了多挣点工分,硬是要参加采石场的民工队伍,在推车拉石头时,被山炮崩下来的拳头大小的石块砸中,顿时脑浆喷发,没有来得及哼一声,当场一命呜呼!母女俩就靠那一点抚恤金过日子。阿叔还痛心地说:“那些年,在石宕里采石的民工中,伤亡、伤残的,又何止他一人啊?!还有……”
   朦胧的烟雨中,我的眼睛潮湿了,目睹着宕口里的死水、宕口外的荒冢,心潮澎湃!我借助记忆的翅膀,穿越时间遂道,去追寻,去寻找那远去的青山,还有山中的旧事。真可谓:孤鸿归来觅旧事, 青山远去影犹在!
  
   (作于2014年5月姑苏石湖小筑)

共 713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青山远去影犹在】此篇散文,作者用温情的笔墨,挥洒了乡情、乡韵、乡愁情怀。温暖的、养育自己的鸷山、村庄,田野、炊烟、老牛、牧童,还有在山上嬉戏的孩童们,这些都闯进了娴熟的笔下绘成一幅乡情风物画卷,美不胜收;具有古老历史、精彩纷呈民间习俗文化的寺庙,虽然它已是满目疮痍,记忆中却清晰可见;村庄里有一位老人,讲远古时代的先祖们的故事,生产队在打谷场开收割前的动员会,最难得的是鸷山上还有稀世珍宝--鸡血石;曾经的岁月,村人在鸷山封山育林,如今已经硕果累累,成了野生生态园,带领村民洒下辛勤汗水的老支书已不在了,可他的身影却烙在村人心里;细碎的记忆里,也有心痛的一幕:开山中,为此付出生命的人,面对遭到破坏的山体,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反思。文章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墨,勾勒了一幅乡情、乡韵、乡愁画卷,随着温情的笔墨,一个丰实的地域人文风情跃入眼帘,令人感动的画面、令人伤怀的一幕,恍如昨日再现,给人感同身受,引人深思。在回忆中徜徉,在徜徉中怀念,在怀念中反思!推荐佳作!问好岁月方圆!【山水神韵:春华秋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3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4-05-29 17:59:10
  此篇蘸满乡情、乡韵、乡愁的文字,用丰实的笔墨、独具魅力的风情,渲染了一幅令人动容的一幕一幕。在回忆中徜徉,在徜徉中怀念,在怀念中反思!佳作,问好方圆!祝福端午节快乐!
2 楼        文友:都市猴        2014-05-29 19:14:56
  好细腻,好温馨的文字,向作者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4-05-29 22:07:36
  谢市猴文友欣赏鼓励。问好,预祝端午节快乐!
3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4-05-29 21:59:02
  谢谢秋实编辑加按,如此评价拙作,给予了很大的鼓励。谢谢。道一声辛苦了,请用茶。问好!
读书,练字,写文,人生乐事!
4 楼        文友:潮仙        2014-05-30 06:39:51
  朦胧的烟雨中,我的眼睛潮湿了,目睹着宕口里的死水、宕口外的荒冢,心潮澎湃!我借助记忆的翅膀,穿越时间遂道,去追寻,去寻找那远去的青山,还有山中的旧事。真可谓:孤鸿归来觅旧事, 青山远去影犹在.佳作,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4-05-30 09:03:45
  欢迎潮仙文友前来欣赏拙作,请坐用茶。问好!
5 楼        文友:竹儿        2014-05-30 14:35:07
  问好方圆,美轮美奂的乡情乡韵,在笔下生香。
   乡愁乡味在字里留韵,好文!
   魅力家乡,魅力文字!
   学习赏读佳作!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5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4-05-30 14:47:31
  谢谢竹儿来小筑欣赏、留香鼓励。问好,预祝端午节快乐!
6 楼        文友:萧关雪影        2014-05-31 08:49:39
  浓烈的故土情怀,寄意着乡情和乡思!问好方圆!
回复6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4-05-31 16:53:20
  欢迎雪影文友来访,请坐,用茶!
7 楼        文友:米线        2015-04-30 15:33:29
  我就长在鸷山脚下南边的小山村,喜欢您笔下的鸷山,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满山的野桃花,大蝴蝶总是一对对的飞呀飞,夏天的时候,覆盘子长的又红又大,我童年的笑声都留在了山上的松林间-------山没了,人长大了,对着大坑,空留惆怅!
回复7 楼        文友:岁月方圆        2015-05-05 07:20:19
  谢谢米老师来赏读。网里遇乡知,共话家乡情。我也是山前村的,远离故乡,常怀念乡愁。欢迎来山水交流。问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