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山水】黑包公民间微访记(小说)

编辑推荐 【山水】黑包公民间微访记(小说) ——法官维权为哪般


作者:愚者 秀才,1722.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9发表时间:2014-05-30 19:15:25
摘要:“路漫漫兮其修远”,中国的司法制度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共同呼吁,不懈努力,全力争取,唯有如此,依法治国的社会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到那时,社会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太平盛世才会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也急了,与院长大吵一架。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单位上下热议的焦点。
   案子最终被拖下来。
   自从出了这事之后,这个平时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成了让领导头疼,同事们惟恐避之不及的另类,他日渐感觉到了自己的孤独。
   这个平素看似文弱且有点内向的小伙子,骨子里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倔强性格。妻子的冤情得不到申诉,而自己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心中憋闷,气愤难平。
   最后一次与院长交涉终因双方分歧太大不欢而散。
   “如果中院不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办理此案,我只好越级上告了。”临走,他撂下了这样一句话。
   诉状递到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高院的领导同样劝告他要识大体、顾大局,不要感情冲动,以免耽误个人前程,云云。结果案子又被退回到市中院。他不服,据理力争,坚持法律诉讼,结果高院领导也恼火了,直接下达指令,今后他再来上诉,门卫挡驾,不予接待,看你小小助理法官还能闹出天来,真是不识时务!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求告无门,让他枉费心力,徒叹奈何;面对天天以泪洗面的妻子,让他如何轻言放弃。
   单位这边,由于妻子的事情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全力投入,又由于他的执拗跟领导闹得僵持不下,不可开交,大家见了他唯恐避之不及。最后领导郑重找他谈话:“鉴于你目前的状态,已经无法完成正常工作,先回家休息,静心反思,等哪天想清楚了,写出书面申请再来上班。”
   等于下了逐客令。事情明摆着,要么屈从,要么就此下岗,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逢打头风”,这是把他逼上了绝境。
   他彻底崩溃了,这才有了河边寻短见的那一幕。
   年轻法官的遭遇让包拯等人震惊不已。可叹时光岁月已迈进二十一世纪,华夏神州雄风再起,人民当家,太平盛世,一切鬼魅魍魉早该隐身遁形,销声匿迹,如今竟然还有这等恶魔,披合法外衣,干龌龊之事,公然为祸百姓,强男霸女,真是可气可恨;更有某些地方官员食国家俸禄,享纳税人银两,不去惩治恶人,为民做主,反倒与狼为伍,为虎作伥,弹压善民,愚弄百姓,真个是乾坤颠倒,时光倒流也!
   包拯一面令公孙策将此事件记录在案,一面竭力安抚年轻人:“你这遭遇我等了然于心,不要问我是谁,总之从今往后始终与你共进退便是,望你也要振作精神,勇敢面对,切不可再寻短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了。”
   年轻法官感激万分,对着包拯等人深鞠一躬,以表谢意。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南州市中级法院门前经常能看到一位年轻人,身穿法袍,双手高举白色条幅,上书一个大大的“冤”字,周围聚拢许多人,纷纷上前打探。有保安摸样的人在那里极力劝说,那年轻人不为所动,不停地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围观的群众报之于同情的目光。
   一连好几天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评头论足,议论纷纷,更有记者摸样的人们在那里拍照,记录着什么,成为南州市街头的重要一景。
   随后南州市各报纸及网络媒体纷纷刊登文章,题目叫《法官穿法袍喊冤告状》,在当地一时造成不小的影响,市中院派人劝解未果。
   不久,各种报刊网络上关于这则消息被彻底封杀。
   再说那个郑发财郑大老板,自从强暴女下属事件曝光后,闹得满城皆知。本来凭着自己财大气粗,在南州市呼风唤雨几十年,大风大浪经历的多了,此等小事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不就是花点小钱摆平了事的嘛,谁承想,阴沟里遇到了难缠的鬼儿,那年轻法官是个一根筋,软硬不吃刀枪不入,一次一次地申诉上告,没完没了,大有不把自己弄进局子里不罢休之势,连市里主要领导都对自己有看法了,实在可气可恼可恨。如今那不识相的年轻人不知受了何方高人指点,竟然变换了新花样,穿法袍闯法庭,引得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有那些可恶的媒体网络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不负责任”地报道一通,搞得自己臭气熏天,似乎一夜之间俨然成了十恶不赦的魔头。幸亏自己英明果断,不惜花大价钱暂时摆平此事。可这终究也不是长久之事啊,怎么办?
   那郑发财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条毒计。有了,自古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看来不使点真功夫,那不识相的还不知马王爷有几只眼!
   想到这里,他连夜召集手下爪牙,研究计策,布置任务。
   “叮铃铃——”“是姓马的小子家吗?有人花钱买你的狗命,识相的赶紧收起你的把戏,让大家都消停点儿,否则……”这是接到第几次恐怖电话了,他自己也记不清。此外,近些日子隔三差五地总在夜间听到自家门前有异样的响动,昨天夜里靠阳台的窗玻璃无端被人砸碎,搞得小两口胆战心寒,惶恐不安。幸亏有几位恩公暗中相助才没闹出大祸,但已经让他们无法安宁度日了,照这样下去,恐怕自己维权不成反遭毒手,这可怎么办?放弃吗?岂不是虎头蛇尾功败垂成,反倒助长了恶人的嚣张气焰,这社会还有公平正义吗?不放弃,下一步怎么办?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不知该如何应对。
   另一方面,包拯等人虽然日日小心,时时谨慎,行事不可谓不缜密,毕竟强龙瞒不过地头蛇。郑发财盘踞南州几十年,根深蒂固,耳目众多,连日来他四处撒网,广布喽啰,终于打探出几位“神秘人”的下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位暗访归来,刚刚走进住处所在的胡同口,突然迎面冲来几位黑衣蒙面人,个个手持铁棍,不由分说劈面就打,幸亏王朝马汉等神勇,经过一番苦战,打退来敌,几位惊出一身冷汗!
   目标暴露,此地不可久留,包拯等人紧急磋商对策。鉴于目前的情势,如果再拖延时日,不仅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甚至连自家安危都不能保障,后果不堪设想,为今之计走为上策。可究竟去到哪里较为稳妥呢?公孙策建议,直接去省城,活动地点转移到省高级法院门前,一则那里超出了郑发财势力范围,相对安全些;二则到那里展开活动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如果因此引起更高层注意,则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实为两全其美之策。包拯经过权衡,采纳了公孙策的建议,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接到包拯向省城转移的通知后,年轻法官一面悄悄把精神近于崩溃的妻子送回乡下老家,一面打点行装,暗暗准备。
   这一次他是铁了心了,有几位侠肝义胆的恩公全力相助,他心里极为踏实,意志更加坚定,决心与邪恶势力抗争到底。
  
   省高级法院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着装奇特,言行出位,引来众多人围观,正是年轻的法官马兵。按照事先的商定,这次他仍以法袍披身,径直闯入刑事庭,接待人员见他这等装束,大为吃惊,知其来着不善,故而不敢怠慢,好言稳住他,上访材料很快送达厅长办公室。
   次日,厅长接待他,虽言辞较之前稍有缓和外,态度却与上次大同小异,仍是老俗套,无非是劝其顾大局,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耐心等候上级处理意见,云云。这次他表现得十分冷静,知道再争执下去也是图费口舌,浪费精力,因此面对领导的敷衍推脱,他只说了一个“谢”便平静地离开,这让领导大惑不解。
   以后的几天里内,他每天法袍加身,高举白色横幅,或站立或静坐,斗大的“冤”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窃窃私议;各路新闻媒体更是抓住焦点,纷纷拍照录像,采访询问,忙得不亦乐乎。
   炎炎夏日,太阳火辣辣的毒,他无暇顾及,尽管被烤灼得汗流浃背,头晕目眩,但身负莫大冤情,他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凭着必胜的信念和超然的毅力他坚强地面对着这一切。法院方多次派人劝解,他一口咬定坚持法律诉讼,其他一概免谈,弄得领导们头痛心烦,却也拿他没辙,最后干脆听之任之,爱咋地咋地吧,拖着你不办理,看你能闹到几时。
   要不说如今的官场啊,有时候就像一架破旧的老爷车,拖拖拉拉默默唧唧,寻常民众上个访申个诉,您不闹他个鸡犬不宁、天翻地覆,不会有人搭理你,因为您既没权又无势,不会动摇领导的根基;您没有雄厚的财力在潜规则里周转斡旋,又不会影响到领导们的形象工程GDP,谁会真正把您的冤情当回事。
   几天下来,年轻法官精疲力竭,黑瘦憔悴,几次晕倒在高院门前,他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俗话活得好: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撒不了油。看看实在打动不了领导们的恻隐之心,他干脆豁出去了,凡是进出省高院的高级轿车,一律跪地拦车,大声喊冤,管你级别高不高,任你会议重不重要。这一招果然厉害,委实让领导们头疼不迭,真是遇到了难缠的冤鬼,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随着各大报刊陆续报道此事,尤其那醒目的标题《披法袍上访的年轻人》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眼球,而且互联网各大网站亦纷纷头版头条转载此事,引起最高层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严责尽快查办此案,还当事人以公道,消除社会影响。
   轰动一时的法官维权案,在年轻法官的的不懈抗争和包拯等人的暗中协助下,借助媒体网络的宣传推动,终于走上了正常的司法途径,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
   事后年轻法官不无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这法律知识白学了,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简直是在拿命来赌啊!
   这期间当然少不了对方当事人明里暗中的骚扰甚至威胁,还有各方神圣的游说劝阻,兹不再赘述。总之,风雨之后见到彩虹,神清气爽,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总算有了一个向好的结局。任务完成,不便久留,几位仙家辞别年轻法官,一路谈笑风生,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且慢,别以为事情就此完结,你觉得挺爽,可人家哪经过这等窝心事。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郑老板虽然被控制,可人家的基业尚在,众多的爪牙尚逍遥在外,岂肯就此善罢甘休。果不其然,就在几位行进在一条盘山公路的转折处时,突然一辆卡车风驰电掣迎面而来。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围人烟极少,就算几位命丧此地,顶多也就是一起交通意外,有谁会为几个外乡野鬼出庭指证,将那肇事者绳之以法呢。
   闲话少扯,几位仓促间已然躲避不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眼看性命不保,恍惚间一道闪光从远处射向车窗,那司机就像着了魔,猛然间很打方向盘,倏然间卡车偏离方向,直接冲向山崖而去。
   几位侥幸躲过一劫,惊出一身冷汗!可怜那司机一念之差小命呜呼,做了一个冤死鬼。
   正应了那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诚是斯言!
   事后,王朝马汉等不解,问是何故,包拯抿嘴不言,却无半分惊讶;倒是那公孙策微捋胡须卖弄着关子:“天机不可泄露”。这事闹得。
  
   愚者感言:呜呼,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前进,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依法治国、依法从政的理念按理说早已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以官员阶层更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保证国家的法制建设尽快步入正常轨道。然而,受几千年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官员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愿放弃权利魔杖,总要想方设法凌驾于法律之上,致使中国的法制建设举步维艰、涩涩难行。一个法官为维护自家的合法权益尚且被迫出格出位,走封建社会特有的“拦轿喊冤”之路,而况普通百姓,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边缘人群等,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之时,又有谁去为他们鼓与呼?
   “路漫漫兮其修远”,中国的司法制度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共同呼吁,不懈努力,全力争取,唯有如此,依法治国的社会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到那时,社会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太平盛世才会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想,这,应该就是习总书记所倡导的那个绚丽无比的中国梦吧!

共 960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代名人新传.黑包公民间微访记】作者以独特新巧地构思,依托包公微服私访,古事新说,讲述了一个年轻法官艰难维权的故事。以激烈地矛盾冲突和扣人心弦地情节发展,刻画了一系列官场人物,他们或弄权好色、或官官相护、或结党营私……虽机关算尽,最终难逃道德地审判,法律地制裁。作者语言功底深厚,文笔洗练,用语古雅,善于以简洁而传神的环境描写烘托气氛,以恰到好处地议论点拨小说的时代意义,以洞穿时弊的笔力,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强音,鼓励着人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欣赏佳作,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赐稿山水!【山水编辑:朔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朔风        2014-05-30 19:27:25
  第一次编辑老师的作品,敬佩于老师精妙构思和入木三分的笔力,如有解读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2 楼        文友:愚者        2014-05-31 09:42:42
  谢谢朔风编辑给予的这样的评价,其实我只是一位业余作者,平时关心时事多一些,有时候不甘寂寞,面对诸多社会问题喜欢评价一番,真的谈不上语言功力,您的评价让愚者汗颜,同时倍觉压力,没别的,多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与大家共享吧!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5-31 10:08:49
  “路漫漫兮其修远”,中国的司法制度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共同呼吁,不懈努力,全力争取,唯有如此,依法治国的社会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到那时,社会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太平盛世才会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欣赏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愚者        2014-05-31 15:31:47
  谢谢谢谢,端午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