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乡的日子

绝品 回乡的日子


作者:海涛天鹰 秀才,163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38发表时间:2014-06-09 08:50:15
摘要:文章描写了一个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所发生的感人故事。作品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而难忘的特殊岁月!那时的人朴素单纯,体累而心快乐着。农村的生活,那山、那水、那绿…… 

回乡的日子
   初回乡
  
   一九七〇年七月,我初中“毕业”,告别了老师,告别了同学,告别了那个既充满温馨又留下了诸多遗憾的校园,回到了贫穷落后但我深爱的小村,开始了我的回乡务农生涯。按当时的政策,凡是农村户口的毕业生一律回乡务农,我这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自然要回到农村,没有其他选择。
   刚回来的那几天,有些不太适应,感到无所适从,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每一天过得都很开心,眼下,只有患病的母亲和两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陪伴着我,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不能呆在家里,我要参加劳动,我要用我的双手去改变我的人生!我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要去生产队参加劳动。
   自从六六年父亲去世以后,家里就没有了劳动力,自然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境贫困,生活艰难,就连母亲看病吃药的钱都是向生产队借的,再加上全家每年的口粮钱,累加起来已经欠生产队好几百元了。为了早日还清生产队的债务,摆脱贫困的家境,我舍不得在家多呆上几天,便开始投入到艰苦的劳动中。当时生产队分两个组,一个大田组一个水田组,我被分到了大田组。大田组负责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第一天上工,我被组长分配去铲地。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我一直在上学,没怎么干过庄稼地里的活,最多也就是放寒假的时候拉个爬犁拾拾粪,或者是刨刨自己家自留地里的玉米茬什么的,像铲地这样的活我从未干过。既然已经回乡务农了,就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就要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我暗暗地警醒着自己。
   铲地这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一天下来就腰酸腿疼,胳膊关节又红又肿。盛夏七月,烈日炎炎,太阳把大地晒得滚烫,刚刚长出三四片叶子的白菜苗,被阳光晒得蔫巴巴的。由于我没有经验,上身只穿了件背心,只一天的功夫身上就被晒起了一层水泡,水泡破溃以后火辣辣地痛,特别是到了晚上,感觉浑身像被火烧一样,有时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悄悄地起来用凉毛巾敷一敷,感觉会好受一些。当时我只有十六岁,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也不知如何去应对,不免情绪有些低落,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思想变化,劝我歇两天,缓缓劲,可是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有个患病在床的母亲,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他们要靠我来抚养,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全家人就指望我的工分来维持生活,我能呆得下去吗?我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出工,挣工分!
   昨夜下了一宿小雨,地里泥泞干不了活,生产队歇工一天,我赶紧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到供销社买了一个“二身板”,①以前父亲用过的那把锄板已经快磨平了,不赶活,我要换一个新的。当我笨手笨脚地安完新锄板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我给母亲做了碗面,看她吃完睡下了,就回到我的小屋,拿起了放在床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起来。这本书我不知看过多少遍了,其中保尔的名言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每当我看到保尔的这段名言时,都非常震撼,他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感动着我。比起保尔,我们要幸运得多,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建设新农村展示出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用青春的激情,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我们全部的聪明和才智。
   一缕朝霞在东方的天际边淡出,霞光洒满大地,晶莹的露珠挂在翠绿的菜苗上,在霞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今天还是铲地,由于夜里下了点雨,土地比较松软,再加上换了一个新锄板,所以今天铲起地来觉得不是那么累了,速度也快了许多。铲地的有三十多人,大家一字排开,边聊家常边干活。毒辣的日头又在炙烤着人们的肌肤,早已汗流浃背的我又渴又热,想快点铲到地头喝点水歇一会儿,于是我就加快了速度,不知不觉地把其他人甩到了身后,谁知这下可惹来了麻烦。正当我坐在地头的大榆树下迷迷糊糊有些犯困的时候,有几个人向我这里走来,其中这几天一直领着我们铲地被大家称作“打头”②的用手指着我大声吼道:“你懂不懂规矩?”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就反问道:“我怎么啦?”
   “咋的啦你不知道啊?装什么糊涂!”打头的见我敢和他顶嘴就更加生气了,大声地冲我嚷。我也被他的举动激怒了,毫不示弱地大声回应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边说边站了起来。这时,被我称做七舅的邻居走了过来,站在我们两个中间,对他说:“他刚出校门,还不懂得庄稼院里的这些规矩,待会儿我告诉他,算啦!算啦!大家赶快干活吧!”一场矛盾化解了,可是我一直没弄明白我到底错在哪儿了。中午歇晌,回家吃饭,我把这件事跟母亲说了,母亲告诉我说,庄稼院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铲地还是割地,都要听“打头”的,因为打头的是村里最好的庄稼把式,干活的时候连队长都得听他的。听母亲这样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干活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啊!
   前天中午,村支书来到我家,我正光着膀子清理因屋子漏雨摆在地上的坛坛罐罐,他看见我后背涂着厚厚的黑药膏,被太阳晒破的皮肤还没完全好,有点心疼了,毕竟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是村干部,他们天天在一起共事,我是他看着长大的,我在他的眼里还是个孩子,看见我现在这个样子,有些过意不去,他坐下来对我也像是在对母亲说:“昨天生产队开会了,经研究决定,从明天起你跟车往城里送菜。”他说送菜这个活虽然得起大早,但是和铲地比起来要轻快得多,每天只有半天的活儿,上午送完菜下午就没事了,现在有很多人都在争这个位子,考虑到你家庭出身好,又是回乡青年,有文化,所以让你干这个工作。你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他还一再叮嘱我,过秤的时候千万不能离人,一定要一筐一筐地记清楚,卸完菜以后要认真核对清楚菜站出具的收据,品种、数量和等级,他说最近有社员反映送给菜站的蔬菜数量不对,让我多长点心眼儿。
   东方的天际刚刚发白,装满茄子、柿子、黄瓜和辣椒的两挂马车,就离开了还在沉睡的小村。这几天,正是蔬菜采摘的旺季,社员们天不亮就起来“打早垄”③下地摘菜,把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运到城里的菜站,供应市民。城里离我们村有三十多里地,为了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天不亮就得出发,由于起得太早了,再加上年轻人觉多,我坐在马车上有些犯困,就躺下来想睡一会儿,可是被露水打湿的裤子和鞋被晨风吹得冰凉冰凉的,感觉浑身有些发冷,刚刚上来的一丝倦意又被赶跑了。
   排了大半晌的队总算把菜卸完了,天已近中午,我核对完票据后招呼着车老板往家返,忙活了一上午,肚子叽里咕噜地提出了抗议,也难怪,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了,连早饭也没顾得上吃,能不饿吗?我摸摸口袋,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唉!没办法,睡觉吧,睡着了就不饿了。我迷迷糊糊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感觉车停下了,睁开眼睛一看,原来车停在了路边一个小饭店门口,一个腰上系着白围裙,看样子是饭店老板模样的中年男人从饭店里走出来,热情地和车老板们打着招呼,并把他们让进了屋里,看样子他们很熟识。又饥又渴的我也跟了进去,刚才那个男人从里屋的灶房端出一壶茶,给我们三人各倒了一杯,笑眯眯地问我们吃点什么,我端起水杯一饮而尽,然后看了看坐在我对面的两个车老板说:“我不饿,不吃了,你们吃吧,我在车上等你们。”说完我起身就往外走,两个车老板相互看了一眼也都说不饿不吃了,这时那个男人拦住了我们,一再挽留说:“都大晌午了,吃完饭再回去呗,大长的天忙什么!”我坚持说回去还有事,便出了饭店。一会儿,两个车老板也出来了,他们的脸上明显流露出不快。在车上,我和叫他二哥的浦姓车老板有话没话地搭讪着,我跟他说我不是不饿,不想吃饭,而是我兜里没有钱。他见我诚恳的样子,也就没了戒心,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他们年年送菜,中午饭都在这里吃,不用花现钱,记上账就行,推销员一块来算。他还告诉我,开饭店这个人姓齐,他姐夫是菜站主任,名义上饭店是他开的,实际上是她姐夫的。哦!我终于明白了这里面的“猫腻”,原来菜站和村推销员合伙作弊,不仅压等压价,而且还钻蔬菜在地里不过秤这个空子,大量压秤,他们从中渔利!
   回到村里,我赶紧去找老支书,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向他作了汇报,并建议在地里放台大秤,明天装车的时候先过一下秤,免得出现大的差错。老支书非常满意我的工作,他夸我机灵,有出息,像我的父亲,他还一再鼓励我今后要好好干,多为村里出些力。
   这是我回乡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因为我感觉到我已经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当中,并且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赖,我暗暗地鼓励自己:一定努力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大家都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我的知青朋友
  
   这几天老天爷总是和人们过不去,天天下雨,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埋在屋里看书看得头昏脑胀的,便想出去透透气,可大雨天的上哪儿去呢?想了半天还是去村里的青年点吧!
   青年点住着十几个天津知识青年,他们都来自天津塘沽,去年三月份到这里插队。刚来的时候住在老乡家,后来生产队给他们盖了一栋平房,还派了一个女社员给他们做饭。因为都是年轻人,脾气相投,再加上听他们说话的口音挺新鲜的,所以我常去他们那里玩儿,时间长了他们也不把我当外人了,经常在一起聊天侃大山,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他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什么天津狗不理包子啦,大沽炮台啦,还有大海、轮船什么的。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海,更没坐过轮船,他们的描述把我吸引得恨不得马上就动身,去坐回轮船,看看大海。
   在这些知青中有一对亲姐妹,大家都称她们大金、小金。姐姐是老三届毕业生,妹妹和我一样是七O届的,可是她还没有毕业就和姐姐一块来这里插队了。小金和我一样大,也是十六岁,村领导见她年龄太小,瘦弱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就不让她参加劳动了,留在青年点看家,帮助做做饭什么的。小金刚来的时候水土不服,经常生病,一生病了就想家,常一个人偷偷地哭,有的时候夜里都很晚了还能听见她的哭声,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也跟着难过。二十多天前,小金得了阑尾炎住进医院,手术回来后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好,本来就瘦弱的她,更加虚弱了。
   青年点就在我家前院几步就到了。大金正在外屋洗衣服,见我来了,忙冲男宿舍那边喊:“明全,小张子来啦!”被称作明全的是青年点的点长,也是大金的恋人。他们是塘沽二中的同班同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一块到这插队下乡。明全多才多艺,不仅嗓子好,还能拉一手好京胡。晚上收工吃完饭没事了,明全、大金还有其他几个知青常唱上几段“样板戏”,打发时光。
   明全从屋里出来,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闷闷不乐,我问他咋的了,他说小金又有点发烧了,她姐姐刚给她敷上毛巾现在可能睡着了。“给他吃药了吗?”我问。
   “在医院带回来的药都吃完了,早晨就想去大队卫生所再给她买点,可是这雨一直不停,如果一会儿再不退烧,我就去买。”他说。
   “不用去了,我家有,我这就去取。”
   “不用了,我马上就去买,哪能老麻烦你呢,再说……”
   “别客气了,治病要紧。”说完我就起身回家,取来了一些退烧药和消炎药,看着小金吃下……
   回到家里,我突然感觉到很欣慰,觉得自己其实是很幸运的,如果不是农村户口,不也得和他们一样下乡吗?
   命运总是爱捉弄那些善良的人。自打小金出院以后,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发烧。手术后的刀口总是不愈合,吃了很多消炎药也无济于事,没办法,大金和明全带她去了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在她手术的刀口里留有两根线头。这是拆线的时候医生马虎大意造成的,完全是医疗责任事故。就是这两根小小的线头,让小金吃尽了苦头。他们带着这两个害人的线头,找到了当初给小金做手术的区医院。医院负责人见他们是下乡知青,态度非常诚恳,承认这是他们工作上的失误,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一再解释,是实习医生给小金拆的线,由于经验不足所致,医院愿意免费为小金继续治疗,至于赔偿,他说他们医院说了不算,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鉴定才能确定。他说医疗事故鉴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耗时费力不说,像小金这样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能给你减免一些费用而已。
   听了院方的回答,明全和大金觉得也不无道理,即便是通过鉴定都是医院的责任,那又能如何?虽然说小金遭了点儿罪,可是毕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继续追究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来纠缠这件事,还是算了吧!最后他俩研究还是同意了院方的处理意见:补偿小金误工费30元,并且开了一些消炎药,这件事就算了结了。

共 1103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回乡的日子》用朴实的文笔,回顾了作者当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一段时光里的酸甜苦辣咸,读来真是触动心灵,令人震撼。娓娓道来,感人至深。这十六个月的回乡务农生活分五个部分有条不紊的叙述,母亲有病,家境贫困,在地里干活时的辛苦,跟车去城里送菜时自己的一身正气坚持公正原则的人格,和知青的感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姐姐的孝顺懂事,中秋节的欢乐,收获季节自己经过五天的艰苦奋战,黄豆终于收割完了时的感受“这五天,是我回乡以来经受的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虽然人晒黑了、瘦了,两只手伤痕累累,但是我终于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我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还有从村支书手里接过自己劳动成果换来的四十元钱是和母亲一起的激动心情,最后被我被正式招录为供销系统全民所有制职工,结束了十六个月的回乡务农生活和母亲相拥而泣的喜悦和激动,字里行间流淌着那个年代里独具的实干、淳朴、厚道等等可贵品质,那种人性中的闪光,读来令人感慨。最后作者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这笔人生财富不仅仅值得作者终身难忘,频频回顾,也值得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多多学习,值得年轻人忆苦思甜,心怀感恩,不忘本,惜福知足。欣赏佳作,推荐佳作!【编辑: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006】【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0707第15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6-09 09:38:57
  感谢江山文学,感谢编辑老师,你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信心倍增,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回馈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朋友们,回馈亲爱的读者朋友。
把最好的作品献给亲爱的读者。
2 楼        文友:静月清荷        2014-06-11 10:07:13
  文章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暗流涌动。 文章自然流畅,读后令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好文章。欣赏并学习了。
守一份工作,做一介布衣,写几篇拙字,成半个文人,几本好书,几首好歌,几个好友,几回好梦,舒卷随意中,便足了一生。
回复2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6-11 13:34:53
  欢迎朋友,感谢您的赏评!遥祝夏安!
3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7-06 15:21:26
  保尔的话有错,已改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主要是最后的一句。倾情推荐。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3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8 11:46:39
  欢迎老师,感谢您亲临指正,敬茶,问好,祝夏日愉快!
4 楼        文友:叶赫子民        2014-07-07 20:07:35
  恭喜获绝!美文美按!
回复4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8 11:31:12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敬茶,遥祝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8 11:31:49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敬茶,遥祝快乐!
5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7-07 21:24:13
  祝贺朋友佳作获绝,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5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8 11:42:56
  谢谢!敬茶,遥祝夏安!
6 楼        文友:凡烟以落尽        2014-07-07 22:29:58
  让人感动的好文艺,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茶能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回复6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8 11:41:07
  谢谢支持,敬茶,问好!
7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7-08 15:08:07
  非常质朴的作品,有时代的影子。那些辛酸,造就了不屈的性格。那时的人们之间感情的纯洁不是现代功利的人可比拟的。欣赏朋友的作品,祝贺获绝。希望在江山玩得快乐!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7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9 17:34:25
  谢谢朋友赏评,敬茶,遥祝夏安!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07-08 20:49:4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文革时期发出的号召。这篇散文通过作者当年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所经历的锻炼、磨练,以及得到的关怀,体现了淳朴的乡风和善良的乡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成长之艰难,同时表达了一种感恩情怀。回忆过去的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应是这篇文章的内涵立意。文笔细腻而纯朴,语言朴实而真切,思路清新而明晰,情感真挚而动人。堪为绝品,隆重推出!
回复8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9 18:50:14
  谢谢江山文学各位文友、各位老师。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初中毕业就回乡务农了,每日辛苦的劳作,让我远离了文字,更谈不上文学创作了。如今我退休在家,闲适中经常萌生写点什么的念头,可是囿于浅薄的文化基础,迟迟不敢动笔。一个偶然,我结识了一位网友,她介绍我走进江山文学,在这里我眼界大开,欣赏老师们一篇篇的佳作,不仅让我大快朵颐,而且也让我树立起学习文学的信心。今天,借助江山文学这个平台,我发表了几篇拙文,没想到《回乡的日子》竟获得了“绝品”这么高的荣誉。感谢江山文学对我的支持,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关心、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回馈亲爱的读者朋友。
9 楼        文友:锦瑟柠檬        2014-07-09 09:50:51
  文笔朴实,读起来有一种安静的感觉。恭喜获绝。加油!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时有女子》
回复9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4-07-09 17:54:23
  谢谢朋友赏评,敬茶!
10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23:25
  祝贺海涛天鹰老师喜得绝品。
回复10 楼        文友:海涛天鹰        2015-07-22 11:10:09
  感谢社长关注,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梧桐增光。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