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如初(征文散文)

绝品 【酒家】如初(征文散文) ——平凡的父亲


作者:单培文 进士,838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28发表时间:2014-06-12 19:37:06
摘要:父亲还没出生,爷爷就到了世界的另一端,这注定了父亲一生命运的悲苦。奶奶带着父亲,另嫁了后爷爷,相继又生了几个子女。

【酒家】如初(征文散文)
   每年10—11月,油茶花盛开。我们也常常到油茶林中,摘花吃。油茶花花瓣白色,5—7片,花蕊黄色,倒卵形。我摘下花,并不是整朵吃,而是小心翼翼地扯下蒂,吸食里面的蜜汁,甜津津,凉沁沁,绝对是我生命里的“山珍海味”。
   现在的我,走出了乡村,成了无根的城镇人,经常在夜晚,油茶走进我的记忆,油茶花也盛开在我的梦乡。
  
   父亲的旱烟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闻两种味道,一是拖拉机过后的尾气,一是父亲抽的旱烟味。
   村庄地处偏僻,拖拉机尾气一年难得闻上两回,父亲的旱烟味却可以常常闻到。
   父亲是个地道的烟民,从成年后,就一直抽旱烟。香烟他也喜欢,但在以前,那是富人的游戏。父亲买不起。旱烟不贵,还可以自己种烟草。“吧嗒”几口,烟雾弥漫,淡淡的烟草味回荡在嘴中。那感觉,父亲说:“太爽!”
   旱烟筒是竹根特制而成。竹子细细的,家乡称之为“水竹”的那种,直径约1.5厘米。连根带竹挖回来,削掉枝叶,留30厘米左右,通空竹管,在竹根部打洞,两洞相连。好的旱烟筒制作往往废时良久,选材不易,打洞艰难。父亲的旱烟筒有五六根之多,他满意的只有一根,常年随身携带,别在腰间,休息时拿出来抽上两口。
   父亲吸烟时,常拿出黄裱纸。这种纸薄且便宜,家乡话为“盲肠纸”,多用来祭祀。他把纸捻成细细的卷筒,用火柴点燃。抿嘴吹一口,火光熄灭;再轻吹一口,火光又起,用来点旱烟,出奇的好。我曾好奇,拿来憋足了劲吹,直吹得头晕眼花,也只见暗火不见明火。
   改革前,烟草是农民自种。烟草易活,种法却讲究。要注意“掐苗”,注意火候掰烟叶回家晾晒。否则抽烟草时,或者淡而无味,或者辣得太戗,不合抽烟人口味。如今,香烟已走入千家万户。父亲却抽得少,一是不习惯,二是嫌贵。他一辈子节俭惯了,当然舍不得。经常回家时,我们买条香烟,被他一顿好骂,后来改成旱烟,他才笑呵呵地接受,放在灶台之上。那里干燥,烟草放多长时间都不霉变。
   小时候,父亲有事没事,都抽袋旱烟。我坐在边上,常笼罩在烟雾里,狠命地用鼻子吸。父亲看我的傻样,把旱烟筒塞进我嘴中,让我也吸一把。我想:“烟味这么好闻,抽起来肯定更过瘾。”狠命吸一口,结果被戗得鼻涕眼泪一把,还咳个不止。母亲走出去,朝父亲凤眼一瞪:“小孩子,让他抽烟,到时学坏了怎么办?”我却觉得挺好,因为从小到大,只是看到父亲劳作的背影,很难见到他笑。他一笑,我心宽了,可以趁机躺在他怀里撒娇一把。
   父亲老了,身体不太好,经常胃痛。2012年去医院检查,是胃溃疡。医生开了许多药,父亲带回家,按时按量服用,效果却不太好。我知道原因,该是多年吸烟,损害了身体机能。我们兄妹劝他戒烟,以免伤身。他笑了:“我这一生,就这点嗜好。把它剥夺了,我活着还有啥劲?”劝不过他,我们就把旱烟筒藏起来。他也懒得去找,换一根,接着抽。
   面对他,我们很无奈。也许,这如同网瘾,怎一个轻松能戒?
   看来,我们还得另寻良策!
  
   父亲的衣服
   09年腊月,我和妻子喜结连理。礼堂上,父亲笑容满面,穿着黑色夹克,褐色裤子。这是五年前,大姐买给他的。他一直没穿,压在箱底。正逢小儿人生大事,父亲高兴,本着不能掉价的心理,翻找出这件他最像样的衣服。衣服已有些褪色,折痕清晰可见。
   记事后,父亲就没给自己买过衣服。小时候,村中有个裁缝,口碑不错。每逢过年,父亲都会从牙缝中抠出钱来,给我们五兄妹每人做上一套新衣服。过年,踩着满地的鞭炮碎屑,我们穿得花枝招展,满村庄去寻找快乐。父亲呢?换上干净衣服,照样过大年。
   父亲平时辛苦劳作,手拿肩扛,衣服耗损自然大。这里破个洞,那里断了纱。看到衣服又破了,父亲叹口气,脱下来交给母亲,母亲洗干净,晾干后拿出针线,一针一线地缝好。父亲接着穿,上山下地没觉得不妥。破了补,补了破,衣服补丁缀满,像极了百布兜。特别是衣肘、膝盖、肩膀等处,更是补了一层又一层,让人分不清衣服原来的模样。
   一件衣服穿上三五年,破得母亲也摇摇头,表示没法再补,父亲才不再穿。扔是舍不得的,农村人,总能物尽其用,破衣服是母亲纳鞋底的好材料。
   我们兄妹身体长得快,外出上学,又不能穿得太寒酸,以免被人笑话。因而,每年都能淘汰下不少衣服。有穿小的,有磨破的。父亲就从中挑挑拣拣,找出像样的,合适的,不管男女穿上身。有次,父亲与邻居一道上山砍柴,邻居指着父亲的衣服纳闷:“这不是女人的式样吗?”“是的。”“那你怎么穿起来?”“衣服吗?不就是块遮羞布,管它,能穿就行。”邻居乐了整整一天。此后,他还经常以此为笑话,揶揄父亲。父亲一笑淡然。
   我们的破衣服,父亲穿不了的。他就将它们打包,交给村里的裁缝,让他帮忙改改,改成合适的。如此只需付点加工费,布料钱省下了。父亲常为此乐呵不已,赞叹自己的绝妙想法。
   慢慢的,我们长大成人,都有了各自的工作。经济不再紧张,一大家子吃得饱,穿得暖。看着父亲破旧的衣服,寒酸的模样,我们总有些不落忍,先后买些衣服回家,让父亲穿。父亲开始时还换上,衣服笔挺,人都年轻了好几岁。第二天起床,我们再看父亲,他又穿回了“百布兜”。看着我们不解的眼神,他说:“旧衣服穿着合身,习惯了。”再后来,我们买来新衣服,他从箱子里找出原来那件,说新衣服还在,不用再买。让我们留着自己穿,或者干脆退了。我们说商家不给退,衣服也不合身,没法穿。父亲慎怒:“别再浪费那钱了,你们买来,我也不穿。你们看着办吧!”
   从此,我们不再买。父亲破衣蔽体,过了一年又一年。
  
   父亲的木讷
   母亲常骂父亲:“你上辈子,就是一根木头。”对于这话,我们赞同。父亲的确过于木讷,一天难得说上几句话。
   母亲生性泼辣,浑身长刺,因为芝麻绿豆类小事,常和人吵架。遇上非常时期,动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2010年,因为怀疑母亲在村中乱嚼口舌,坏了名声,一位邻居叫嚣上门,先是站在屋前破口大骂,继而捡起石头砸门。母亲忍无可忍,出屋与其对骂。“恶语伤人六月寒”,你一言,我一句,谁也不让谁。对方动了手,把母亲推向了墙角。母亲不甘示弱,捡起石头还击。一来二去,架打得有点空前绝后。邻居们闻声而来,都尽量劝阻。父亲也在家,只是闷在椅子上抽旱烟,至始至终没有迈出家门一步。刺耳的吵架不管,轰烈的打架也不管。木讷到如此地步的男人,世上真不多见!
   2000年,村里修公路。包工头是邻村的。他修路时投机取巧,把我家的菜地给修没了。由于他与村里签订了合同,责任自负。母亲只能找包工头,经过一番协商:他同意用自家的一块茶地补偿。
   几年后,事过境迁。包工头心生悔意,硬是讨要茶地。母亲不肯,包工头告到了村委会。村委会居中调停,父亲与包工头坐在一起。包工头否定之前一切承诺,还口口声声说父亲强占,除要求归还茶地外,还必须赔偿损失。他边大声谴责,边擂桌助威。父亲坐在一旁,还是一言不发。结果可想而知,包工头占尽了上风,如愿以偿把茶地讨回。赔偿事宜,还是村委会出面,他才算罢休。不然的话,我估计,习惯木讷的父亲最后只能剩下乖乖掏钱的份。
   1998年后,耕牛事件告一段落。父亲颓丧了一阵,每每看到束之高阁的耕田用具,都莫名地伤感。
   1999年,村里旱地改造,需要耕牛犁地。父亲心痒,和村主任谈好条件,改造旱地,每亩二百元。于是,父亲到外村租牛。他出人工,收入与牛主人各得一半。经过五天努力,工程圆满结束。工钱却成了一大问题,村主任不从自己口袋里掏钱,村里账上有点钱,但出纳不愿给付。父亲与牛主人要了好几回账,都无功而返。
   父亲打算偃旗息鼓,牛主人可不是善茬。第二年采茶时节,牛主人做起了生意,贩卖茶叶。贪图方便,父亲也将茶叶卖给了牛主人。当时没给现钱,都记在账上。几天后,父亲拿到了茶钱,与原价大相径庭。一问原因,牛主人说要扣除租牛的费用。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父亲辛苦改造旱地几天,一分钱没赚到,还倒贴几百元钱。有天理否?木讷的父亲真就忍了下来。
   回头细想,也许,木讷就是父亲的处世之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一世,本如浮尘,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又何必太过斤斤计较。惟有这样,心平气和,寿比南山,比什么都好!
  
   父亲的题外话
   曾经看过一段文字,女儿年过不惑,回家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想拍几张照片,给以后留个念想。结果,她又是选择角度,又是调节模式,又是把握细节,拍了无数张,皆觉不满意。后来,她开起摄像功能,简单地记录父母一天的生活,音容相貌点滴呈现,遂觉本该如此。
   我是文字爱好者,喜欢用纸笔记录一切。父母无论在他人眼里如何,都是我心底最伟大的人。如今,我也为人父母,深知养育之恩。总担心某一日,他们不在,我该如何去怀念?如何去找寻心底最真的记忆?某一日,有了想法,写下父母的一点一滴,不论好坏,不管卑微,摒弃虚假,绝不拔高,遵循真实之原则,因而有了这些文字的由来。
   在他人心中,父亲无疑是弱小的。从小到大,受人欺负惯了。小时,被弟弟妹妹欺负;长大后,受邻里乡亲嘲讽。在我看来,他是高大的,以单薄之躯承担照顾一大家子的责任。他就是我们的天,就是我们的家。二哥幼时多病,我多灾。父亲曾在夜里背着二哥去三十之外求医,曾陪着我在医院养伤一月。几兄妹都非文盲,读书最少是大姐:五年级;读书最多是我:中专毕业。那些年,学费奇高,既要交纳几个子女高昂的学费,又要避免一家人挨冻受饿,非强人之所不为。
   的确,父亲一生太过悲苦。爷爷死得太早,不苦他苦谁?听母亲说过,爷爷死时,父亲的奶奶还在世。后爷爷入赘我家后,几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同住屋檐下,都打着各自小算盘。我的太奶奶想多照顾下父亲,有次偷偷藏了个鸡蛋,煮熟后塞给父亲。恰巧被后爷爷看到,他勃然大怒,从鸡窝里抓出母鸡,狠狠地掼死在地上,嘴里直骂:“让你吃,让你吃!”父亲和太奶奶只能无声地在一旁落泪。
   悲苦的父亲是坚强的。父亲结婚不久,整个村庄失火,房子被烧得一干二净。父亲在白天,出去赚取工分,晚上上山扛木头,二三百斤的杉木,一晚要扛回两根。房子盖了起来,而且竟然陆续盖了三所。按农村规矩,三个儿子每人给一所。文革后,各家单干。父亲开荒种菜,开山种玉米,开林种茶叶。经过几年努力,家里的水稻、玉米、茶叶等产量,在村里绝对数一数二。靠了这些,我家才走过了艰难,趟过了贫穷。
   父亲也是幸运的。出生后,有太奶奶照顾;太奶奶死后,太姑婆接了手。太姑婆是太爷爷的妹妹,看着自己哥哥就一根独苗,惟有尽心尽力。她一生未嫁,省了点钱,全都资助了我家。太姑婆死后,大哥已成年,已能分担不少责任。正是有他们的支持,父亲的腰背才没被艰苦压得太弯。
   这些年,我每年回家,都感觉父亲在逐渐苍老。以前割稻子,父亲一袋稻谷,大概五十斤重,一把掼上肩,轻松过田坎,上公路。如今,一袋稻谷,他要么先放在打谷机上,借势上肩;要么在母亲帮助下,驮上肩头。他的头发,现已落尽,变成纯粹的秃头,不得不戴顶帽子以遮羞;额头上皱纹遍布,深如沟壑,时间的刀终究没忘了他。
   父亲,你老了。唉,我该用怎样的笔,才能把你记录完整;该用怎么的文字,才能对得起你付出的爱;该用怎样的篇章,才不至让你遗忘在岁月的风尘中?

共 1466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让人深深感动的散文!长长的文字,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平凡父亲的形象,用大量的事实展现了父亲真实的生活,让人读来感动不已,品味着一个男人的艰辛,一个父亲的伟大。散文中的父亲,一生勤劳,从小便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用他的朴实坚实地走着人生路。他的正直、他的勤劳、他的老实、他的善良、他的努力、他的隐忍、他的聪明、他的平凡……让一个平凡真实而伟岸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在一件件小事里品读生活,品读真实的人生,品读艰难岁月里的不易!风雨之后的彩虹是美丽的,但父亲依然是那个平凡真实而善良的父亲,他依然执着、勤劳,让人肃然起敬!散文情感真挚,用心抒写着父亲,也抒写着伟大!推荐。【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33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1024第237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6-12 19:39:28
  让人感动的散文,真实自然,塑造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6-12 19:39:56
  这篇文一定用了很多时间。
   问好单兄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2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06-13 08:40:37
  跨时几个月
3 楼        文友:山泉        2014-06-13 08:13:23
  父亲节的日子,读这样的文章,总是勾起人很多的感慨。
   问好单老师!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3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06-13 08:40:50
  谢谢.
4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6-15 09:24:48
  写了几个月啊?呵呵,感觉得出这篇文章情感浓烈,很细致,文章没有纰漏,写得真好。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5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10-24 21:27:41
  前天改了小半天,不知道有遗漏之处没有。
   终于绝品了,值得祝贺,很深情的文,欣赏。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5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10-25 07:58:14
  谢谢故事。
6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10-24 21:34:20
  【酒家*喜讯】热烈祝贺单培文《如初》获绝http://www.vsread.com/bbs/topic-2527-534886.html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7 楼        文友:聆听花香        2014-10-24 21:35:53
  单倍文的文字一直是朴实的,注重以情感人,注重细节描写,他脱却了花哨的架构和辞藻,情感直达人心。在他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实、可敬、可爱、忠厚善良、聪明勤奋,吃苦耐劳又有几分执拗的父亲形象,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文章的最后,作者也不忘叮嘱大家:人老去西风白发,善待老人,要孝顺请趁早。推荐阅读。
聆听花香
回复7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10-26 10:53:55
  真实的父亲,真实的情感,没有一点拔高,谢谢赏评。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10-24 21:37:56
  单倍文的文字一直是朴实的,注重以情感人,注重细节描写,他脱却了花哨的架构和辞藻,情感直达人心。在他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实、可敬、可爱、忠厚善良、聪明勤奋,吃苦耐劳又有几分执拗的父亲形象,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文章的最后,作者也不忘叮嘱大家:人老去西风白发,善待老人,要孝顺请趁早。推荐阅读。
9 楼        文友:冰凌        2014-10-25 15:22:37
  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一些些琐碎而常见的农家事儿,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一颗善良为家为儿女的心,让人体味到了父亲这个字眼儿的意义。非常欣赏!
回复9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10-26 10:53:43
  真实的父亲,真实的情感,没有一点拔高,谢谢赏评。
10 楼        文友:未名书屋屋主        2014-10-25 17:31:49
  字里行间浸淫对父亲的深深的爱,感染每一个读者。欣赏!学习!
喜怒哀乐,人生百味皆成文。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
回复10 楼        文友:单培文        2014-10-26 10:53:33
  真实的父亲,真实的情感,没有一点拔高,谢谢赏评。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