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墨香】育海拾贝(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墨香】育海拾贝(杂文随笔) ——忆女儿成长点滴


作者:要亮剑 布衣,13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6发表时间:2014-06-12 22:19:28
摘要:回顾女儿的成长历程,再环顾一下今天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真是感触重重,忧虑多多,似有“美在流逝中”的感慨。我的感慨,也许是杞人忧天,也许是自作多情;也许是无事生非,也许是自寻烦恼。或言情或行义,总会留下痕迹;或去烦恼,或留缺憾,那就任人评说好了。愿那些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将要迎来龙凤降临的准父母们,将要喜得下一代的老年人们,看一下此文,或许会对你们有所益处。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心愿!


   感悟:善于引导,锻炼能力。张扬个性,展现实力。
   贝壳6、小女趣事
   从以上可知,孩子是较为聪明的。但即便是聪明伶俐的她,也有冒一些“傻气”的时候。
   “傻气”一:孩子小时候的方位感欠佳,东西南北的概念模糊不清。从单位的家到奶奶家,也就横穿不足半个城市,我们领她走了无数遍,而且还一次次详细指点给她,等下一次再走时想叫她给我们指一下方向?嘿嘿,“没门儿”!她不是上下左右乱指一通,就是没鼻子没眼地胡说一气。待看到我们的一脸无奈状时,她更是满脸的不解,一头的雾水,眨巴着一双迷茫的眼睛似乎在问:“我很迷糊吗?”
   “傻气”二:小女虽早认男女二字,但生活中却不辨男女性别,让人好生可笑。一次在外婆家,问起舅舅是男是女,答曰:女的。那老爷呢?仍答曰:女的。众人大笑后问其故,她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舅舅和姥爷的头发那么长,咋不是女的呀?你们还笑,笑个啥嘛!”一副理所当然,少见多怪的口气。
   “傻气”三:女儿三岁开始,我们利用暑假带她天南地北的游玩起来。从武汉三镇到九江庐山,从天堂苏杭到上海西安……火车、汽车、轮船,旱路、水路、爬山。一路艰辛,一江汗水;满怀喜悦,满目见识。记得上海南京路上,孩子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兴奋,因为她正走得疲惫不堪呢。在拉着我的手欲走还休时,她突然冒出一句“唉,真是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啊!”猛听后,我和妻奇怪地看着她问道:“说啥呢?在哪儿学的?”她回答道:“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是这么说的。”
   哈哈,男女性别还分不清的小女,居然把书上学的东西活学活用到这儿啦!我高兴地一把将孩子抱在了怀里。
   “傻气”四:电视剧《济公传》热播大江南北时,也让女儿陶醉了一把。成天摇着一把破扇子,不管什么场合都敢载歌载舞的表演一番。带她到乡下探亲时,她面对老少众人的一阵“卖弄”,博得个满堂喝彩;带她去杭州虎跑泉“拜见”济公时,由于她兴奋异常,三蹦两跳不留神失足落入泉水里。吓得我灵魂出窍,她却一骨碌站起身子,用手摔一把脸上的水,爬出水坑继续朝济公走去。(大热之天,我被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水浅,难得的是,她不慌不忙地爬起来。也许真的是济公显灵!哈哈哈!)
   就是这么一次有惊无险的亲身经历,就是这么一次身临其境的小儿游戏,让孩子在小学五年级的全市作文竞赛中,以此为素材写出了《盼济公》一文。不但荣获市一等奖,而且刊登在市里编辑的优秀作文集之中!
   “傻气”五:不知别人家的女孩是否如此,反正我女儿虽然一直都声称“很怕我”,但却和爸爸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她从小在家里见不得我有一会清闲,一看到我清闲且有好的脸色,便往我身上攀爬起来。之后或她给我东拉西扯一通;或我给她谈天说地一番。总之,不让你轻松片刻,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她上小学四年级。我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她在操场见到我,如一阵旋风跑来抓住我吻了一口,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又一阵旋风而去……
   感悟:人无完人,天性使然。莫求完美,择优发展。
   贝壳7、通情达理
   那一个父母不深爱自己的孩子?那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不是最完美的?不是有句这样的话吗:即便是刺猬,在它父母眼中也是光滑溜圆的!现在一些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的确让我望尘莫及。
   如:孩子是家庭的第一主宰,说一不二,“小子”天下第一;孩子想要啥东西,就倾尽全力满足之,不管需要与否有益与否;随着现在社会交往中酒席宴日益曾多,孩子跟大人出席并不为奇,但席间孩子缺乏教养,抢吃强占,而大人却听之任之,更有的以一句“孩子不听我的话”为自己找下台阶了事;还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要去亲自教自己的孩子,似乎交给别人会委屈了孩子;孩子上小学了,多是大人给孩子背着书包,亲自护送到教学班里,好像怕累着自己的宝贝;还有的家长,甚至该孩子卫生值日时,由大人亲自操笤帚替代打扫;更有一些家长当孩子和小朋友偶发矛盾时,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冲锋陷阵为孩子“保驾护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此,我的确望尘莫及且甘拜下风!因为我虽然同样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我的孩子决没那么“金贵”。首先,家里来客人摆酒席,孩子绝无上席之理,都是给她选一些菜在一旁一吃了之,然后该干嘛干嘛去了,更不要说外面的酒席宴;其次,不管家里买什么好吃的东西,孩子拿着第一口肯定是要叫大人先尝的,大人不吃她决不答应;再次,不论是家里来客,还是外面遇客,只要孩子在场,不用交待她也必然会,见时先“问好”,离别道“再见”;还有,在外人面前,从来不提任何无理的要求,更别说“撒泼胡闹”,即便是她很想要的东西,她也只是眨巴着眼睛看我们的眼神行事,只有我们同意了,她才敢要……
   为此,孩子的姥姥和舅舅没少替孩子“鸣冤叫屈”,并对我们提出“强烈抗议”!因为,他们带孩子上街,出于爱心肯定要给孩子买些东西。可是问孩子想要啥?孩子一概称“不要”,并把我们抛出来作“挡箭牌”,说:“爸爸妈妈不叫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气得姥姥与舅舅回来和我们“算账”道:“看孩子让你们管得严的,我们又不是外人,要我们的东西咋了?给她买个冰糕她都不敢要,以后我们再带她出来,不管买啥,你们不许说她!”
   看了上面的内容,也许有人觉得我们当大人的对孩子要求太过严厉,甚至有些不近情理。其实不然,我就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通情达理,必须知书达理!因为孩子的所有不良习惯,无一不是从小娇惯出来的。人们也许都懂“纵子如害子”的道理,可是真正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却忘记了这句话,反而去纵容、娇惯起来。因此上面所述的那些“凡此种种”的例子就不足为奇了。可是最终将会有什么结果呢?大概只有天知道啦!至于说到我的“不近情理”,上面的还不算什么,下面一节里还有更甚的呢!
   感悟: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如何施爱,仁智分明。
   贝壳8、受父严责
   世间常理,人人皆知:爱的趋势,总是向下流动的,谁都会关爱自己的后代。但,爱不能没有原则,更不可没有底线。
   有一件至今想起都让我心疼不已的往事,或能说明这个道理。那是初入小学时,某天孩子和妈妈上街拣了5分钱。(那时的5分钱,可以买两三个糖稀沾大米制作的“花米团儿”)妈妈为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便让她到学校交给老师。谁知第二天课间,孩子手拿三个“花米团儿”兴冲冲跑到我的办公室,要让爸爸先吃一个。(这是她从小的养成的好习惯,有好吃的长辈都要先吃第一口。)我当时见她拿着的东西,没有细想,冲那拿“花米团儿”的小手就是一巴掌。顿时,东西滚落一地,孩子一脸喜悦的小脸霎时惊恐万状,两行豆大的泪珠也滚落下来……见此情景,我心头一疼,一圈同事们都对我进行强烈地谴责。但我沉默了片刻,还是厉声说道:“去,捡起地上的东西,扔到厕所!”她听话地照爸爸的话去做了。回来后站在我面前,低头无语。这时我才心平气和地问她哪儿来的钱,孩子不无委屈地说:“是和妈妈上街时拣的,妈妈让交给老师,我交了,但老师不要,还说是不是拿家里的,让我给妈妈,于是……”听此一说,我无言以对。我立刻俯下身子,抚摸着孩子红肿的小手,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记住孩子,以后你想吃什么对爸爸说,能买的爸爸一定给孩子买。你买那东西多脏呀!吃了容易生病的。还有,你要记住,今后不能随便花零钱!需要买的,爸爸妈妈不论多贵也会给孩子买的。知道吗?”听了爸爸的话,孩子一边应着一边点着头,离开了办公室……待孩子离开后,同事们对我大加“讨伐”一番,认为我有点小题大做。过后,我也觉得过于严厉,有点不近情理,心里也对孩子心疼不已!
   但是,从那以后,孩子真的再也没有随便花过一分钱!这个优良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孩子你可知道,直到今天爸爸每当想起此事,心中尽管痛疼不已!但是,更多的还是欣慰,无限的欣慰!!
   孩子!这是时至今日爸爸第二次对你大打出手。这也是我记忆中的最后一次,此后再无发生!这,也许就是你一直都“怕”爸爸的原因之一吧?让我欣慰的是,没有把你打坏!
   感悟:把握关键,当机立断。心疼一时,幸福无限。
   贝壳9、自强自立
   说到孩子对爸爸的“怕”,不知是否还与“怨”有关。由于我从事的是教育职业,按理说她上学应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然而,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却给她“约法三章”:
   1、书包必须自己拿,别指望爸爸;
   2、不管和同学发生什么矛盾不许找我,先自己想办法化解,真解决不了,再请求班主任帮助解决;
   3、平时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不允许依仗爸爸在身边,有丝毫的特殊感,优越感。
   此举,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说到这个话题,其实在她更小的旅游时我就曾与她有过“约法”。当时出发前我告诉她:“出来旅游,你要自己走路,不能动不动就叫大人背着抱着的,需要背你时我们才背你。不然以后就不带你去了。记住了吗?”孩子点了点头。果然,途中孩子即使在庐山“仙人洞”景区,那么崎岖难走的山路上,也奋力地跟我们向前边跑着。最后,也许是导游看着可怜,或是嫌小孩子走得慢,干脆抱起她向前走去。
   再说本次的“约法三章”,我说过后,真的做到了。孩子听到后,也记住了。更可贵的是还落实到自己日常行动中去了!她的书包从小都是自己整理自己拿,我从不插手;在班里有啥事,也从不告诉我,更不找我的麻烦;与同学的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没有因和同学发生矛盾找过我。有一段孩子数学成绩略有下降,我告诉她班主任,是否不让她再当班长,想让她好好学习。后来班主任李老师无奈地对我说:“班上改选,你孩子几乎全票。那一张恐怕还是她没投自己。”此例可见,孩子与同学的相处真的很和睦的,也足见班主任的教育引导对孩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班主任李美荣老师和教孩子数学的刘强老师,在她成长的历程中,功不可没!在此,我深表谢意!!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爸爸当年的“约法三章”是否过于“残忍”了点?我至今也不知道,当年在孩子心里是否有些“怨气”?我只知道,我孩子真真切切的没有占我的多少“天时地利人和”,反而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全市最好的中学,开始了她新的求学历程。
   感悟:学会自强,才能自立。如若不然,恐难独立!
   《后语》
   以上只是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花絮,却被我视为一个个小小的贝壳当成宝贝珍藏着。我不想让这,我认为“美好”的东西“流逝而去”。特拿出来展现在灿烂阳光之下,让一些感兴趣,或觉得有用的读者品味一二,看看这些“宝贝”,还能否熠熠闪亮,还能否称为宝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孩子,必须从幼儿进行严格的、有针对性且不失时机的教育。对孩子“严在幼童,宠在成年,”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尽可能早一些——
   树立孩子的是非观念。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磨练孩子的坚韧毅力。
   陶冶孩子的美好情操。
   当孩子从小具备了以上这些可贵的长处之后,身为家长,在今后孩子教育方面,将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更会省去很多的心血!我所说的这些,不知诸位读者以为如何?但愿能给你有所启发。
   对上述所言,希望诸位大可不必追究。有同感也好,有反感也罢,我自当“文责自负”的。
   最后要告诉读者的是:我看到孩子是块儿读书的料,于是在她初、高中6年里,我便用5年半的时间“天南地北”地挣钱去了。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一旦考入大学,父母能供养得起。孩子没让我失望,更没让我的心血付之东流,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国著名的中山医科大学!之后爸爸更是“南征北战”地挣钱,和妻一起全力以赴地支持孩子求学!
   在孩子身处南国大都市学习的几年里,我们对孩子从小的正确教育与引导,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良好作用。小小的年纪,就只身遥远的南方,完全脱离了大人长辈的呵护关爱,自立自强,勇于担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对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以自己顽强的精神,克服遇到过一切艰难险阻,很多事情都是过去之后,孩子才轻描淡写,三言两语说了便了。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夜班,白天在家独睡,耳听有动静,披衣起身到外屋查看。却是一个撬门入室的盗贼早已进入了屋内。见状孩子大声惊呼,恰巧盗贼刚刚进入室内,正好打一个照面。这一声惊恐的呼叫,可以想象一下有多么令人震撼啊。因为,居然把盗贼吓得发愣,进而转身撒腿逃窜!(也正好惊动了同一单元居住的邻居)发生了如此惊心动魄的事情,孩子当时并没有告诉身在中原的父母。而是叫来同学,马上对被撬坏的防盗门进行拆换,加固,并和同学果断的处理善后事情。待到全部处理完毕了,才对我们细说了原委,并反过来安慰我们,不要为她担心,她自己有能力处理任何事情。还有更艰难的事情,就不再一一细说了……
   苍天不负!
   大地有情!
   如今孩子成才了,在南方那人才济济的大都市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拓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如今她正在为自己更加美好的前程而上下求索着……
  

共 1039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然而,只有心愿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这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本文《育海拾贝》是作者育儿成功的经验之谈,也是作者良好的写作心愿。全文没有添加半点渲染。都是生活中点滴的积累。有叙述,有总结,有哲理,有警言。有情,有趣,有理,有义,有方法,有思想……可谓是上好的育儿经呀!其中不乏妙语连珠,不少真知灼见。在流畅的文笔带动下,令人在轻松愉快中收获智慧的结晶。真是难得的文字,真情文字!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表者该当如是。谢谢!欣赏学习了。力荐共赏。【责任编辑:空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悟        2014-06-12 22:34:15
  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谢谢要亮剑老师!墨香有你更精彩!
人生在于悟,活到老,悟到老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6-13 08:39:38
  如今孩子成才了,在南方那人才济济的大都市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拓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如今她正在为自己更加美好的前程而上下求索着……欣赏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要亮剑        2014-06-13 22:06:42
  感谢支持!
3 楼        文友:钟爱一生        2014-06-13 14:09:10
  有父如此,女亦骄傲,有女如此,夫复何求,欣赏佳作,更欣赏你的教育方式,敬佩。
做真实的自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