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风风火火又十年(散文)

精品 【心音】风风火火又十年(散文) ——我的打工生涯


作者:傅冬 秀才,1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52发表时间:2014-06-21 16:02:46
摘要:这是我1995至2005年打工时的遭遇和一系列的故事。


   丛兴文大学毕业以后,在家乡借朋友50元钱来闯深圳,从当环卫工掏阴沟开始,到做电子元器件生意,积累了一批资金。所以,我认定至少在目前他不是一个投机商人,更不是官商勾结的蠹虫。在彭道军三寸不烂的巧舌鼓噪之下,上了当,一下子把钱砸进了这个陷阱。当然,产品吸引人,市场看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丛兴文没有想到的是,美女虽然漂亮可人,却是很难得到的啊。无论是丛兴文会血本无归从此一蹶不振,还是他将来会成为我所痛恨的资本家,我无法确定。但是,不管以后会是什么结果,为了我喜爱的节能灯,为了我们的几个孩子,目前我必须吃这个苦,冒这个险,对他施以援手,拉他一把。
   十一
   从晟旺回来以后,我和老伴离开住了多年的家,第二次来到丛兴文这里,履行我的诺言。
   为了儿女,我们不能留恋这个家。我们身体还好,就再吃一点苦,为他们再挣一些钱,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比我们好。我们这个民族的老人们大都是这样,为了儿女会不惜牺牲自己,我们辛苦劳累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一天,老伴含着眼泪送走了饲养多年的猫咪,踏上了征途。我们没有多想旅途的辛苦和凶险,也没有思虑即将面临的生活和工作的艰难,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次经历。
   丛兴文在他的生产基地,为我们租了一个房间,比上一次的好多了。但是和我们那宽敞而温馨的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生产,才是我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当我再一次看到这条所谓的生产线的时候,责任感使我的心情比上一次沉重得多。
   元器件插板和焊接是还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方法,早已淘汰不准使用。因为那种全部包着引线的焊接,会引起极难查到的虚焊和接触不良,那光亮美丽的焊点里面往往包藏着意想不到的祸端。但是我发现,要想改变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操作,却远不是我想象的一声令下就可以解决的。所谓总工只不过是对外宣传和炫耀的一个名号,刚来这里我连一个师爷还不如。因为人家还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节能灯专家;已经溜走的那两个个绣花枕头专家教授人家领教过了,现在凭什么要人家相信你这个高级工程师?
   指挥生产的是丛兴文的一个亲戚,刚从技校毕业的小周,他认为这样做很好,不能改。我找到几个实例来证明都没能说服他。工人们也已经习惯,说再改我们又要从头学起,也很不愿意。再说,要改成露尖焊点,必须有最起码的工模夹具,最好是流动槽。而这不是几天就能做到的。我无奈地默认了现实,但这是一个原则,不能让步,必须尽快解决,不能拖。否则,后患无穷,那简直就是我的罪过,是自己找苦吃。
   电路板焊好以后的初测,方法落后,也很不安全。带有220伏电的几个夹头,夹住几根软兮兮的电路板引线,一旦忘记断电,用手去拔引线或者插引线,那是很危险的。或者一旦走神接错了插头,烧坏板子不说,还会造成跳闸事故。这样的测试,无异于负薪救火一样的愚蠢;更不用说这种老牛拉破车的测试速度了。任何一个电子工程师都不会干这种险事蠢事,彭道军当然也懂得。他不是不能解决,而是钱眼攻心,只想骗了钱走人,把安全当儿戏。我当即确定,火急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测试的问题,安全第一,其他问题再重,都可以缓一步。
   我给自己定下两天的期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两天,我老戏重做,老调重弹,到生产线上帮工人当下手,帮他们加工零件的引线,看他们测试,和他们谈心,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一个人独坐着冥思苦想,而是在和工人的共同劳动中寻求良计妙策,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晚上,我查看电路板和灯的结构,彭道军没有任何改进,原封不动地搬来。问题太多,我太不满意,必须大动干戈,动手术,甚至推翻重来。我还给自己订下了今年剩下的几个月里,我能做到的事。
   终于柳暗花明,在小周的抽屉里我看到了彭道军留下的霓虹灯电源的一个部件。我眼睛一亮,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来得全不费工夫。用专门的测试触针来代替那几个接头!我在晟旺用过的。我怎么到现在才想起来?不错,人在火急的时候,也许会迷了心窍的。这一下,我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精神大振。
   因为心里有了底,不再焦虑,一下子心血来潮,我随手拿起现有的工具和材料,不到一小时我制作了一个最简单的零件引线成型的小夹具。我用它成型出来的零件,工人都说傅工加工的零件“真好插”。这是一个启发,也是一个开端,由此一步步走过来,最后他们买了引线成型机,这是后话。
   紧接着第二天,我和丛兴文及小周到市区买回了触针等全部材料。制作远比晟旺的那台艰难得多。因为板子太小,触针距离自然就很小,垂直度和位置的准确度要求都很高。我仔细的测量和设计,细心而精密的制作,虽然失败了几次,但是最后没能难住我。我不仅流了汗,也流了血,手指几处被弄破。我和小周分工合作,连做了几台,解决了测试的安全和速度的难题。
   考虑到丛兴文经过这么一折腾,资金肯定困难,我没有叫他在设备和工模夹具上投入太多。先帮助他土法上马解决问题,稳定质量和提高效率,逐步提高产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以后再买先进的。
   他们现在引线成形的方法是最原始最落后的,用手指直接进行扭曲。工人手指疼痛自不用说;那成形出来的零件不仅难看不规范,而且难插;占据的空间位置太大。本来体积小就很拥挤,如此就更显得密集,引线很容易相碰短路造成损坏,我已经发现多次了。这个彭道军太混蛋,我实在看不下去,在解决了测试问题之后,我接着就为他们制造手工操作的成型模具。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改进,逐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用手指扭曲要快几倍,手指也不疼痛,产量成倍地翻了上去。做这些东西,我的手指也没能躲过被划破,流汗那就不用说了。车间里没有空调,只有几台电扇,出来的还是热风。
   这之后,我又杀回电路板的焊接上。用手工制作了一个插件模,露尖焊的目的是达到了,速度却上不去。但是,我和小周都看到了希望,下决心要造出一个几米长的插件活动槽来,一个更加艰巨和精细的工作又开始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权威和声望已经确定无疑了。我这个高级工程师级别的作坊师爷,绝不是徒有其表的花花枕头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专家。
   十二
   自己制作插件槽,是我的全力推动,也是形势的需要。在我的启发下,小周终于意识到,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一旦突破了禁锢,聪明才智就像火山爆发那样喷了出来。他实际上是个很聪明的小伙子,互相讨论的结果,我采用了他的方案。他的方法很巧妙,利用两种6米长的铝型材和树脂版作为基础材料,材料费在那时还不到200元。我们先有了最初的设想,接着就边设计边做边改进,失败了就再重来。虽然已经进入10月的天气,深圳仍然很热。我们在沉闷的房间里,虽然不是挥汗如雨,气温也不是很高,但是湿度很大,非常的难受。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好几种节能灯,考虑到今后会更多,我提出插件槽的宽度应该可调,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路板,并提出了调节的方法。这样,一条槽可以插多种规格的电路板,否则就要做多条插件槽。目前不仅没有必要,车间里也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我们没有精细加工的设备,只有靠我的钳工手艺一锉一锉的慢慢磨。有五条调节的勾缝,必须同步。简单的加工设备使我们无法一次达到目的,必须用钳工来慢慢磨合。这当中自然少不了要被察皮破肉流血,紧张的时候,我们竟忘记了吃饭。一周以后,我们带着欣喜而又有点忐忑的心情,到车间试验了。小周用一个空电路板,在槽的一端用手指一弹,它沿着轨道风驰电掣般的到了另一头落了地,一次试验成功!我们一阵欢呼——要知道我也是第一次制作这个东西,又抱着多么大的希望啊!
   插件槽制作成功是标志性的。它淘汰了使我耿耿于怀的、最落后的插件和焊接的方法,突破了最狭窄的瓶颈。以前是一个人包一个板子一插到底,现在是流水作业,不仅速度快而且不易插错,提高了质量。虽然它还不是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但是它的功能并不差,只是模样土了一些。可以说,这个生产作坊因此向现代化工厂迈进了一步。此后不久,丛兴文买来了先进的引线切脚机,如虎添翼,日产机芯可达2400只,提高了20多倍,人员却没有增加。
   真正提高产量还有几个瓶颈要突破。小周的精神振奋了,我给他出些主意,交给他去解决。我把目标转向提高和稳定质量;改进电路和电路板;对生产线继续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的产品……
   我向丛兴文和小周指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提高和稳定质量的关键。然而毕竟是金钱第一,能赚到钱就是先进,他们对我从电子公司带来的那一套正规化没有兴趣,不愿意花那个钱。所以,直到我离开那里,他们始终没能真正地成为现代化工厂,我也一直是个名义上的总工程师。
   但是我还是尽我的所能为他们继续进行技术改造。
   我对圆形电路板放在灯头里耿耿于怀,一直想把它拿出来放在外边。他不仅是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影响产量的瓶颈。它更是一个质量关卡,因为在里面拥挤不堪,热量散不出去,三极管过热,是造成损坏的主要因素。把它取出来变成方形板,变得疏松利于散热;又便于插件和安装,少了几道工序和许多麻烦,其中包括用绝缘胶带包裹电路板这种看上去老土的极不正规又容易出事的办法。
   小周用几个主要大件比划了一下,认为可能。我想,你比划什么呀,用不着的,我绞尽脑汁拼死也要把它们挤上去。
   原来被分成两部分的零部件,现在要盘踞在只有四平方厘米的板子上,有的地方还要安排220伏的引入端和荧光灯管的接线端,不能安排零部件。集成电路是不能考虑的,那时它太贵,灯的成本现在已经很高了。我白天和晚上不停,还要和小周,和丛兴文,甚至和工人商量。因为我要求买最小和最好的零部件(价格自然就贵了),还要考虑插件的方便,等等。几天下来,腿肿了,腰痛了,颈椎病(那时我还不知道)严重了。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绘图用的一大块新橡皮被用去了一半。
   但是,样品试用的结果失败了:零部件和连线,离那几个接线端太近。
   改?谈何容易,只有推倒重来。把那几天的辛苦再重复一次。
   以后,根据使用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我又重新排制两次。虽然不是推倒重来,哪怕只改一个零件,也会牵动荷花带动藕,波及一大片。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一个善良的责任心,那是根本做不到的。彭道军拉的第三个摊子和第四个摊子,他的产品还是老样子。他曾以高新请我去帮他收拾,被我拒绝了。我不是傻子,我也不不会被钱财迷了我的心窍。如此,这个微型灯的电路板我前后改了达六次,还是不尽如人意。
   至此,我终于腾出手来拨弄另外一个我以往不曾注意的工艺:灯管与塑料件的粘结。我自己产节能灯的时候,它就曾经是我的痛处。因为数量很少,我没有研究,也不在乎。现在我没法回避了,必须解决这个瓶颈了。即使在现代化的大工厂,这个工艺也没法机械化自动化,还是靠手工,靠模具。这方面我没有长处,不如小周,也不如工人,只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满腔的热情。人多主意多,全靠有心人来领路。我和他们一起动脑筋做实验,探讨又快又好的粘结方法。最后,一分钱没花,找废物利用做模子,请以往的黏胶能手带领,辅以计件和奖励,产量和质量终于赶上来了,解决了又一个卡脖子的梗结。
   这时已接近年底,正是节能灯的销售旺季。我暂停技术改造,协助小周,开足了马力,最高日产达千只。
   小周向我的老伴透露,多亏得傅工来了,老丛今年赚了二三十万!虽然这样,丛兴文的老本还没有收回来,但是已经看到了曙光,起死回生了。
   十三
   每天晚饭后,我总是和老伴出去漫步,以消除我俩一天身心的疲劳。
   工厂所在的村子,早已面目全非,原住居民已寥寥无几,只有靠着山脚下的一侧,有一排房子,一条老街,还能见到他们的一些身影。这些昔日面对红土背朝天的穷苦农民,如今家家富得流油。我们曾几次在这一条街上溜达,街上人烟稀少,房子也很不出色,大概都是原来的老屋。我们伸头探望,屋里面富丽堂皇,现代化的家具和电器,应有尽有。在这条街和山脚之间,还留有一大块空地,稀稀落落地长着香蕉等热带水果,已经不成气候,无人问津。那东一片西一片的零星田块,有气无力地躺着一些蔬菜,大概主人没有施肥,营养不良。想起来就随手拔来了吃,再也不需要用他们来换取油盐酱醋了。
   远处,那威震世界的华为公司在晚霞的红光里还隐约可见。此时我想起前几日在报纸上看到当时的市委书记张高丽视察华为的时候,问一个副总的工资是多少。这位副总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他一年交的所得税是170多万。如此算来,他的年工资应该是上千万了。那正总又交了多少所得税呢?当时报上没有透露,想必比副总又要高出许多了。

共 53664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9...11
转到
【编者按】“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看了本文后从我脑海中冒出的东坡先生的词,傅老已年逾古稀,回首自退休这十年来的生活变迁,从一个在国企工作,不深谙世事的工程师转而为生计奔波,投入社会,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历经十余年。十余年的亲身经历了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社会的变迁,人心的变更……展示了一个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发展的资本家营造的资本市场,展现了灯红酒绿繁华背后的阴暗面,表现了在资本、金钱的社会下人性的复杂多变……太多太多。善良的傅老先生和夫人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为了子女奔波的感人的父母之爱,为了朋友毅然出手的友爱,为了不相识的远在千里的陌生老板的大爱令人为之动容。编者都觉得所有的赞叹在傅老面前显得暗淡失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第一的社会,不只是资本家,几乎所有人都在为金钱而失去了本真,傅老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这种思考社会的思想也值得我们反思!向那些还保留着本真的人致敬。【编辑:洛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2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傅冬        2014-08-25 20:05:23
  谢谢高原的天空文友的光临,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得知你有又建了家庭,恭喜你。生意做的好吗,身体好吗?你现在在写什么?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