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让我再拉住你温柔的手(中篇小说)

精品 让我再拉住你温柔的手(中篇小说)


作者:言多 童生,851.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18发表时间:2014-06-22 14:46:00
摘要: 内容简介: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流云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女性。她从小爱读书,特别是喜欢安娜、卡列尼娜。上山下乡时因家庭出身受虐待并与“红色家庭”出身的江帆相识并初恋过。初恋能再结合成婚的很少,但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或许是一种缘分。流云大学毕业后与成为“富翁”的前夫感情一直不好,后因“第三者”而导致离婚。三十多年后与初恋对象江帆相遇,并又相爱后再婚。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不寻常。再婚前的流云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再婚后仍传统地履行了中国式婚姻里女人与男人、与儿女,与前夫的那种善良、忠贞和付出。流云是知识分子女性,有女人的浪漫,对爱的追求,有着个性自由和丰富的感情,但对婚姻、爱情,家庭的观念是传统的。相识后的流云和江帆是幸福的,因为已到中年的人重视的是缘分来得不易。就像江帆对流云说的《廊桥遗梦》上的一句:“我们就像两只沐浴了秋霜的孤雁,沿着神注定了的目标,飞过一片片广袤的草原,用一生的时间向对方飞去。”但中国的再婚总不是那么浪漫,再婚是一个社会问题,再婚对他们来说还是经受了一场幸福的苦役,这种以初恋为基础的再婚,幸福仍是生活的主题。


   流云哭笑着说:“这还不错,我就想听到这句话,江帆你看透我了吗?我是那种把爱情和婚姻寄托在一张画布上的女人吗?!”这是江帆和流云第一次不“高兴”。
   北京的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9、爱情中的事往往是破例的。
  
   流云也如此。为了这份迟到的爱情,流云决定放弃岛城那优越的环境,那份舒适的工作和这个豪华的家。这个决定,使流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女人的事是一个全家的事。从伦理上讲,她要和母亲哥哥讲,和儿子讲,家产等问题才要和儿子协商。
   流云的儿子今年二十岁了,高中毕业被送出国外的,在日本又读了一年补习,现考入日本东京一所商学院就读,读的是国际贸易,是大二的学生了。孩子在流云眼里是听话的,她在与丈夫离婚问题上儿子没怎么表态,但他对流云是关心的。母子感情这些年怎么会没有呢,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流云像喂猫一样的养大了他。儿子在国外五年多了,现在他会更加智慧了。但在离开岛城问题上和儿子有了分歧。
   一天晚上流云和儿子通了一次越洋电话。流云首先介绍了江帆的一些基本情况,又把离开岛城的一些想法向儿子讲了出来。
   儿子说:“妈妈,你个人的生活问题我不多说什么,只要你感到可以就行,你是大人年龄又不小了,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感情的选择,只要你幸福我就高兴。你和我爸爸的事这些年我也了解,你感情生活总不如意,有个归宿也是幸福的,我愿妈妈今生幸福笑容起来……”儿子的这段话流云感动的流了眼泪,她觉得儿子懂事了,理解妈妈了,她感到欣慰和平静。但下面的事让流云不那么开心了。
   儿子说:“妈妈,你不能离开岛城和那个家。一是你在岛城生活了这么些年了,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等,半百之年改变环境对身心不利啊;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我也有人际圈子,我的生活习惯你考虑没有?我以后回家又到哪里去?万一有些什么你的退路如何?家是你的,你去那里家是你的吗……”流云是尊重任何人的包括儿子。儿子的一连串问号她也理解,但流云一时无法和儿子交流下去了。就这样这次电话不欢而散了。但决定了的事要坚持到底,她也思考得很成熟了,并不是幼稚可笑的奇想。
   流云的父亲去世多年了,母亲也已78岁高龄了,但身体还可以思维也正常。她又把自己的事和母亲、哥哥分别讲了。母亲、哥哥与儿子的想法基本一致。哥哥是一位哈工大毕业的工程师,哥哥是一位只搞业务不参与其他事的那种知识分子。哥哥和流云的关系很好,但哥哥在妹妹的这些家事上是不会发什么言论的。后来母亲总算也表了态:“我们只是建议,你自己的事自己决定,但要考虑再三,女人的后半生可是重要啊,一定要谨慎。”为了不让母亲再操心,流云向母亲保证:“今生不会再离了,妈妈我会幸福的!”儿子和他姥姥感情很好,流云想让母亲说服儿子。流云的母亲就以激励的方式说服流云儿子:“你不能再回国了,又指出国就立志在外,好男儿志在四方吗……”这样儿子也不去想那么多了就业算同意了。
   好人总会是遇上好人。流云所在医院的副院长就是位好人,“北京”问题上她没有记恨流云。但当她听说流云为了一桩婚事要离开岛城时,她还是真心想劝:例如“下去没有什么发展,”“那里生存环境不好”等等。但当她看透了流云的决心后还是很理解的,并说帮她一定把职称解决了,并为流云调动工作出力。副院长这样,也算了结了流云心头的一块浮云。
   流云为什么这么晚了才晋副高,这与她工作有关。流云虽然从事了眼科,但她对此没多大的兴趣。她认为搞眼科在国内没什么再有发展了,就是手术。在医院了眼科手术又不多,就那么几个专家“霸”着,她本人又不愿意上手术台,所以这些年来工作上也没有什么建树。她特别喜爱的是预防医学,并钻研的很深,还写出并出版了《我们帮你抗御衰老》一书。这是一本国内唯一系统介绍和预防人类衰老的科普读物,出版后很受同行专家的好评。作为预防医学,在国内尚很有发展前途,于是她一直想转行,潜心研究点事服务于预防医学,要不就和叶永烈那样写几本健康读物。
   对于儿子的问题,流云家中还有几百万的存款,她拿出了一百万打入儿子的账户,以供儿子上学用,这样儿子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最头疼的事是办理调动问题。江帆也动了些关系,准备让她到本市的市立医院再干眼科大夫。当流云知道了该市有一家外资办的健康管理公司后决定放弃专业,到这家公司应聘。结果应聘很顺利,并聘任她为该公司体检中心副主任兼眼科主任任。这家公司正在开展一项新课题即:基因检测与疾病预防。流云非常感兴趣。事情又是就是这么简单而顺利,流云马上就要上班工作。这样不走就不行了。作为江帆对流云工作的事也很高兴,道不是省了他许多麻烦,关键是流云很感兴趣又舒心,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当然江帆从内心里钦佩流云对爱情的这种“牺牲”精神,作为女人这是对爱情的一种相信和认可,一心一意不回头的表现,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在乎。江帆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好好爱护这位可爱的女人。
  
   10、儿子出车祸,三人相聚日本。
  
   流云的儿子在日本出车祸的事,打破了流云和江帆刚刚宁静的生活。
   流云的儿子驾车出游,不小心翻入高速路边近十米深的沟里受伤的。她儿子驾车去北海道看雪,正值隆冬,路面较滑,幸亏车子好,虽没搭上性命,但伤势仍很重,肋骨断了几根,胸部积水较多,要动手术。
   消息传来,江帆和流云二话没说,急办手续便登上了去日本的飞机。江帆和流云今生第一次同机出国,应该说是很浪漫的,但他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连空姐都看得出来。
   到了儿子所在的医院,儿子正在重监护室,手术前的治疗,需要输血,一时血源不足,江帆的血型正好相符,在流云一再阻止下,江帆还是献出了四百毫升。
   当晚,儿子就进了手术室,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手术也很成功。流云守着儿子让江帆回住处去休息。此时,流云的前夫也到赶了。
   这几天为了儿子的抢救,大家相处的像一家人一样。
   由于是在发生车祸附近的一家县级医院,院方强调最好转院治疗。病情稍有稳定,他们便同儿子一起转到了东京。对于儿子在转移过程中的搬抬等等均由江帆和她前夫照应,并请了一个青年帮手。转院一路都很顺利。
   日本医院的管理非常好,一切由医护人员负责,不需要陪床,有事电话通知,这样方便了许多。
   江帆,流云以及她的前夫,同住在东京一家旅社的同一个房间。
   可以说这又是患难之交。他们生活在一起一个多月,时间长了,他们也不妨谈起家事以及流云的事。有一次他们俩酒后推心置腹地交谈了些家事。酒后往往吐真言。
   “……祝贺你半路上娶了一位好女人,你是幸福的……流云确是位好女人我自始至终都很爱她……”江帆听着,不住地点头。“我们夫妻这些年,到现在我也不理解女人,更不理解流云。我们家庭的破裂,我感到是一种无意,我无能为力了……我给这个家带来了财富,不但没增强夫妻的凝聚力,她更加淡漠了,大家似乎都高兴不起来,时间长了必然口角不断……”江帆不好插言,只好默默地听着。
   “为此,关于家庭、爱情方面的书我也看了不少,我还看了《论家庭之战争》,书上说的几种矛盾现象,我们俩都对不上号啊……后来我感觉她是提前更年期综合症,就为她买药,美国进口的啊,为她请专家,有一次她竟当着专家的面摔了杯子……这日子怎么过?”“女人嘛,需要呵护……”江帆顺应着。江帆是了解流云的,了解流云的心理,夫妻间的很多事,是心照不宣为好,达不到这种夫妻关系,就很难应对了。有些事就是一层窗户纸,但就是捅不破它。
   酒后的男人说得特别多。
   “我感到她就像安娜与卡列宁的关系。女人啊,我觉得她们总是不满足,总在幻想一种她们理想的东西,女人怪怪的。知识有时越多毛病越多,越懂得宽容越不会宽容……”流云前夫一吐为快着。
   “为了她的幸福和快乐吧,我们就离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爱,人啊,有时必须改变一下环境,大家都体会一下,反思一下,有时,人就像谁的诗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缘于身在此山中啊,我还想分开过段,有机会再复婚,必竟都这么大年龄了。后来一次我在越南买了一只很名贵的鸟,精心喂养它,时间长了,和我很熟了,见我就叫,我感这鸟喂长了都有感情,就放心了。有一次不小心笼子开了,它出来,没看我一眼,竟飞了。这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双向的……”江帆听着他的这段话,好像不是自己在反思而是让流云在反思。江帆就随“鸟飞了”这话吧,哈哈,哈哈笑了起来。
   通过这段接触,江帆感觉到流云前夫这人也不错,每每想起他想和流云复婚的事,他心里总有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滋味,好像自己在破坏着人家这个家庭。他竟有点想说服流云和他复婚,为此,江帆想提前回国,但流云怎么也不同意。这样她前夫因为有事提前走了。
   两个月后,流云儿子康复回校。流云和江帆双双回国。飞机从日本田机场起飞再飞岛城,流云和江帆坐在头等舱里。
   这次回国的心情和出国是不一样了。一个多小时的航程,飞机在碧蓝的天空飞翔,不时有白云如纱飘过,他们不往地交谈着,谈到了流云的前夫,特别是谈了这次日本之行。在回国前,儿子康复期间陪他们游玩了富士山,到名古屋看了樱花,虽樱花还没开放,但含苞待放,给人更是另一种感受。谈到了下乡时,流云曾和江帆约定,以后他们共同去世界各地游玩,到缅甸看佛塔,到瑞典森林,到多脑河看城堡,到伏尔加河看船夫听俄罗斯号子……每每想到这些,流云就感到很幸福,他们商定,这个计划可能快要实现了……
   飞机一如既往地飞着,没有别的全是蓝天,天特别地蓝,云白的像棉枝上的棉朵样的白。他们有时对望着,呆呆地发笑,笑什么?……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幸福。不一会飞机降落流亭机场,传来了空姐日语,英语和中文的播报:“本次航班马上降落流亭机场,欢迎乘坐日本航空,谢谢诸位,先生们,女士们再见!”下机后,他们驱车回到了位于香港东路澳门花园流云的住所,此时正是岛城的初夜,华灯初上的岛城比白天还要美丽。他们的爱……又在这美丽的夜色里绽放………
  
   11、一首初恋诗打动流云。
   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的拥有,有的追求的是两性相悦,情投意合,有的人追求的是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关键是两个人的感受。作为中年及老年夫妻,我认为“知足心常乐”就是家庭的幸福。人生在世活一天少一天,不乐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乐!但怎样就能乐起来呢?人是靠思想活着,而不是感情,没有思想的感情是孱弱的。
   江帆是位诗人,不是妄说。他这些年在军内外报考杂志上发表诗作二百余首。他不愿张扬自己,更不愿人称他诗人。当下称谁是“诗人”好像有讥讽的成份。因为中国是酒的国度不是诗的国度。当年在部队组织曾调他到某杂志当文学编辑,成为专业诗人,他没去。他认为中国写诗的是陶冶自己,写诗的一但成了专业的就快疯了,如海子、食指,还有那些自杀了的歌者。还是做个平凡人吧。幸福的家庭离不开诗歌。结合了的他们经常因诗而更加激情。
   当年的初恋仍是他们增加快感的粘合剂。有了快感你就喊,不要压抑自己。
   “当年我们的初恋怎么后来就结束了?”流云一直压在心里,现在她要问一问江帆。
   江帆没立即回答,他想了想说:“我认为是虚荣心作崇的缘故吧?”他继续说:“当年你以全省俄语成绩第一顺利考上大学,我们确有些自卑,尤其是我,就不主动给你写信了,但从心底盼你的信,可是……”“哎,我们是一个心理,我也在盼你的信,后来就不见了。考上大学,我没什么高兴的,当年的外语题没想那么简单。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我记住了,还起了作用。我不想学医,看我妈妈干医就够了,那责任心啊,就怕出事。我想学外语,以后出国什么的,虽然还是学了医。你想那时阶级斗争还很浓,家庭出身不好,这个包袱是我在你面前自卑的主要原因。当年我们的初恋多少人砸炮,你爸爸反对,又怕影响你入党入伍……上学后很累,复习基础知识也没那么些精力了……”“我也是吧,你走后两个月我入伍了,那军训真是紧张,很不自由,男女问题是政治问题,具说写信是要查的,是我父亲吓唬我。要不是换了一个新环境,我的心遭透了,可能我僦像食指,也进精神病院了。
   食指他们是知道的,流云和江帆那时就喜欢他的诗。
   “我更是如此,心情特不好,就像无助了一样,我三个月都没来例假,就像没有起飞的雁,自己留在了那沼泽地里等待风雪……”。“我的痛苦你知道吗?有诗作证”。江帆找出了几本诗稿在看,有几首诗真地把流云感动了。当年的一首《失恋》诗是这样写的:当爱情已变为一把利剑刺进我的胸膛,我不愿拔出,让它随我一生阵痛。当爱情已变成一粒砂粒,扑进我的眼中,我不再流泪让苦涩把它揉成珍珠。当爱情已像秋天一样,成熟为满川红叶,我知道她将离我而去,因为我情感的枝头已经干枯。爱情啊,你虽离我而去,但我仍固守着这片静土因为,心中的那朵玫瑰仍暗香如故。后面写着:记于1978年3月。谈到此事流云哭了。

共 46574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10
转到
【编者按】江帆爱人去逝女儿在外读研,孤身一人的他参加了在齐鲁大酒店举行的同学聚会,这次三十年知青组大聚会,是知青组组长张晓和副组长王艳组织的,江帆在乎的流云下海成了亿万富翁可是她却离婚了,张晓现在是市旅游局的副局长,又是一位诗人,张晓借着酒劲怂恿江帆为昔日的恋人流云朗诵诗歌,组长张晓和副组长王艳想做一次大媒,也就是想把江帆和流云拧成成,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人生命题;江帆和流云的初恋就是在三十年前上山下乡插队时那段不平常的日子里,流云是黑五类家庭子女,身为干部家庭的江帆和流云的恋情遭到了组织的反对,为此江帆眼看到手的入党和入伍问题被拖延了……正当流云和江帆三次见面商讨婚礼的时候,好事多磨,流云医院的副院长给流云介绍了北京的一位局长,最终流云选择了当初的初恋,偏偏这个时候,儿子又出了车祸……历尽磨难,他们终于有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小说时间跨度大,空间开阔,再现了中国式家庭离婚再婚,儿女情感和态度,前夫复婚多出波折,也揭示在传统中国老年再婚的艰难,江帆和流云是幸运的,他们最终幸福地牵手,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引起社会的深思和共鸣,如何对待老年人的再婚,如何赡养老年人,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如何去弥补,这都是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荐读。【编辑:1121672144】【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4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6-22 14:47:22
  经历风雨的彩虹第二次的婚姻,美丽甜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