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海燕

精品 【梧桐小说】海燕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38发表时间:2014-06-25 09:09:11


   严治中不能离开南浔镇,不过还是进了新式的学校。他渐渐长大,考进南浔中学以后,接触了大量新思想,成长为一个比自己父亲更加激进的进步青年。他在南浔镇办扫盲班的时候,爱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子,一个在纱厂的女工,她叫马莲珍。
   马莲珍是个孤儿,她是马裁缝家从育婴堂抱出来的。把她抱回家的第三年,马裁缝意外失足,跌进河里淹死了。养母带着她改嫁了,改嫁以后生下一个弟弟。马莲珍很小就要帮助养母带弟弟了。为了贴补家用,马莲珍13岁进日本商人开的纱厂做了童工。嫉恶如仇、性格刚毅,敢作敢为的马莲珍很快成为了纱厂女工的领袖人物,不止一次成为纱厂工人罢工的组织者。
   那时候抗日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于是,热恋中的这对年轻人,义无反顾离开了富庶江南,毅然投身抗日前线。
   ……
   那天夜里这对年轻的父母,抱着他们新生的儿子海燕,畅想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早一点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再遭受战争。他们美好的明天,属于自己的儿子海燕。
  
   第二天一早,严治中告别了妻子和儿子,又上前线去了。他是一线的指挥员,部队离不开他。在新四军中,有高中文化的严治中,也算一名儒将了,像他这样的干部并不多。大部分倒还是马莲珍这样的工农干部。
   1941年初。
   天又开始下雪了,而且特别冷。云岭镇东北一处民房。新四军的干部服务团三分队驻扎在这里,后院有间小屋,那是指导员马莲珍的屋子。她已经出院了。
   战友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奶妈。一个云岭本地农民的媳妇,叫于招娣。孩子生下才一周,就得了肺炎,没有救过来。媳妇哭得死去活来,一听说有个新四军孩子没有奶水喂,她立刻答应下来,马上就跟着那个找到她的女战士去了军部医院。
   孩子正好饿了,在马莲珍的怀里大哭。马莲珍正在发愁,张茜送来的一罐奶粉早喝完了,几个护士又去村子里想办法讨奶还没有回来。马莲珍真是发愁了,海燕这样下去怎么办?生下来已经第七天了。
   于招娣一进门,就把海燕抱进怀里解开衣襟,把奶头塞进海燕的小嘴。海燕立刻止住哭声,贪婪地吸吮着。甘甜的奶水源源不断被海燕吸进去,他的小肚子很快鼓起来。马莲珍笑了,生下海燕之后,她还是第一次笑得如此舒畅。
   她搂住于招娣的肩头,亲切地说:“谢谢你了,你就是于招娣吧?招弟姐,以后海燕要托付你了。”
   于招娣爱怜地看着自己怀里的海燕,满脸都是又做了母亲的幸福,她抬起头,说“莲珍妹妹,你就放心好了。我会把阿毛当自己儿子的。”
   “阿毛?”马莲珍怔了一下,又笑起来。“对阿毛也是你儿子。他吃你的奶,当然是你儿子。”
   “莲珍妹妹,我等阿毛吃饱了就抱他回去,已经和我男人说好了,他也很喜欢孩子。你知道的,我们的毛毛死了。”于招娣说到自己儿子,忍不住拉起衣角,擦拭自己的眼睛,不过很快就释怀了,低下头去亲吻着怀里的海燕,低声说:“老天爷可怜我们,就把阿毛,哦,就是海燕送来了。莲珍妹妹,你愿意我叫他阿毛吗?我们是乡下人,海燕有点拗口,我担心他叫不来。”
   马莲珍笑起来,亲切地抱住于招娣的腰,两个人一起看着孩子,说:“好啊,阿毛可以做小名啊。大名海燕,小名阿毛好了。招弟姐,你说叫海燕很拗口,我怎么看你一点不拗口啊?”
   于招娣笑着说:“我识字的,读过几年私塾。我会写海燕的名字,不一样的,屋里那个就会觉得拗口了。”
   马莲珍惊讶地看着这个清秀的皖南女子,说:“原来招弟姐识字。海燕,是阿毛爸爸起的名字。”
   于招娣微笑着摇着怀里已经吃饱的孩子,说:“海燕,很好听的。我知道是一种鸟,是海上飞的鸟。对吧?我们家阿毛,就是一只会在海上飞的鸟。他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马莲珍暗自心惊,她真没有想到这个山区女子居然懂得这么多。她开心地大笑起来,说:“招弟姐,你真厉害!居然知道海燕的意思。他爸爸就是这个意思。希望他将来可以像一只在大海上飞翔的海燕。”
   于招娣点点头,很肯定地说:“会的,一定会的。”
   马莲珍看着于招娣,忽然心里一动,她拉住了于招娣的手说:“招弟姐,我求你一件事。”
   于招娣不解地看着马莲珍,问:“莲珍妹妹,什么事儿啊?”
   马莲珍指着于招娣怀里的海燕说:“我想把海燕,哦,阿毛送给你。”
   于招娣浑身一震,说:“你说什么?”
   马莲珍非常诚恳地说:“招弟姐,好好听我说。现在世道也不太平,鬼子在中国横行霸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不赶走日本鬼子,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新四军现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消灭鬼子。海燕的爸爸和我都是新四军的人,我们要去打战,打鬼子。我又没有奶水,拿什么养活海燕?我想不如就把海燕送给你做儿子,让他跟着你过几天安稳的日子,总比跟着我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强。”
   于招娣一直默默在听,听着,点着头,听到这时候,她看着已经吃饱以后,在自己怀里睡着的海燕,迟疑地问:“莲珍妹妹,我听明白了。可你真舍得阿毛,哦海燕?孩子的爸爸会舍得吗?你还是就把阿毛交给我带着,你们去打仗好了。你们打完仗也要回根据地啊,你们回来的时候,我会把阿毛送过来。这样好不好?阿毛,哦、海燕,就是我们两个的儿子好吧?”
   马莲珍眼圈红起来,她看看于招娣,又看看她怀里的海燕,很坚决地说:“招弟姐,我和你说实话吧。最近形势对新四军很不利,不光是日本鬼子一直在对根据地围剿、扫荡,而且国民党军还一直在和我们搞摩擦。说不一定那一天就会打大仗,部队很可能会离开根据地,跳到外围作战的。我怎么能带着个孩子去指挥打仗?所以我才会想到把海燕,不,以后不要叫他海燕了,就叫阿毛,送给你做儿子。孩子爸爸也会想通的,我们是为了孩子好。”
   于招娣流泪了,她想到自己死去的孩子。儿子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把自己这块肉亲手送给别人,于招娣知道马莲珍的心里会有多难过。
   她从自己的怀里把孩子塞进马莲珍手里,然后紧紧拉住马莲珍,说:“莲珍妹妹,我知道你一定舍不得,可我也知道你这么做是为了保全孩子。你放心,我会把海燕当做亲儿子!帮你把他养大。等你们胜利了,赶走了鬼子,你再回来接他吧!他就是叫海燕,是我们两家人家的儿子。你刚才给我讲了,孩子爸爸为什么给他起个名字叫海燕?我全明白了,海燕就是咱们中国人的希望,胜利的希望,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念想!所以,阿毛一定要叫海燕!我会拼着命养活他,用我的命养活咱们大家的希望。”
   马莲珍完全被眼前这个瘦弱的普通女人震撼了。她无法想象一个仅仅读过三年私塾的山村女人,有这样深远的想法。
   她也含着泪说:“好,海燕从今天起就是我们家两家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赶走日本鬼子取得最后胜利的希望,是咱们老百姓会过上好日子的念想!”
  
   于招娣抱着海燕回到自己家里,她的丈夫曹金贵正在门口朝外面张望,看见老婆抱着孩子回来乐坏了,连忙迎上去对于招娣说:“孩子抱回来了?快、快让我看看。”
   于招娣把孩子朝怀里一缩,说:“别,你别现在看了,这么冷的天气,小心冻着阿毛。”
   “哦、哦,你说的对。他叫阿毛?”
   曹金贵老老实实地遵照妻子的话,没有去惊动熟睡的海燕,只是伸手扶着妻子的腰,很小心地搀扶她抱着孩子,穿过小院子,走进堂屋,然后进来东边的厢房,一直扶着于招娣在床上坐下来。于招娣小心翼翼地轻轻把海燕放在床上,才轻手轻脚解开抱得紧紧的包裙,让海燕露出了沉睡的小脸。
   曹金贵很想去摸摸他的小脸,看看妻子,又忍住了。于招娣仔仔细细在端详海燕的脸。海燕在沉睡,可还是看得出那对大眼睛上长长的睫毛,浓黑的眉毛,高高的小鼻子,不断在睡梦中还在蠕动的小嘴。
   于招娣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丈夫在听?
   “阿毛好漂亮啊,大眼睛、浓眉,还有高鼻梁。比我们死去的毛毛漂亮。阿贵,你说是不是?”
   曹金贵连忙答应着。“是、是,招弟,你说这孩子叫阿毛?”
   “是我给他起的小名。孩子的爸爸给起的名字叫海燕。”
   于招娣给丈夫解释。
   “海-燕——”曹金贵很吃力地说出这个名字。“好拗口。”
   于招娣笑了。
   她抬起头说:“就知道你说这个名字会拗口,所以我给他起个小名阿毛。海燕是孩子爸爸起的大名,他们都是读书断字的大人物。”
   曹金贵一面点头,一面又说了一次“海燕”,然后唠叨说:“多叫几遍就好多了。真好听。招弟,你是读过书的,这个名字什么意思?有讲究吧?”
   “当然有讲究啊。你不知道了吧?我是只晓得海燕是一种鸟,海上的鸟。”于招娣拉起丈夫的手,离开床边,两个人坐在房间一张方桌旁边,她怕吵醒了熟睡的海燕。
   于招娣把自己和马莲珍刚才商量的事儿,原原本本告诉了丈夫。有一件事,她刚才没有对马莲珍说,可她必须和丈夫好好说明白。曹金贵一言不发地听着。他是个有点木乃的老实人,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个实实在在的的好人。
   他听完之后,看了一眼安静地躺在床上睡觉的海燕,那个从这一刻就已经是自己儿子的孩子。不知道该是喜,还是忧?他是有点木乃,可并不傻。他完全可以理解,妻子把一个新四军的儿子抱回来,认作自己的儿子意味着什么?那是巨大的危险!可他不会反对妻子的做法,他赞成共产党、新四军的各种作法,尤其是他们杀鬼子,保护老百姓,他们是老百姓的希望。这一点老实巴交的曹金贵心里明明白白。妻子关于海燕的解释,他并不能完全弄明白,可他明白了,海燕就是老百姓对未来的一个念想是什么意思!
   曹金贵抬起头看着妻子,说:“招弟,你别说下去了。我知道你心里想啥。我曹金贵不糊涂,新四军流血牺牲为了啥?海燕的爸爸、妈妈,舍家弃子又为了啥?不就是咱们这样的穷老百姓吗?招弟,阿毛他妈,咱们以后就是他的爹妈。咱们不再要孩子了,咱们要好好把他养大!为了莲珍妹妹,也为了咱们自己。我能明白啥是海燕的意思了,他就是个念想。有了这个念想,咱们这些苦哈哈的老百姓,才会带着这个念想好好活下去。”
   于招娣一把抓住丈夫的手,说:“金贵,你真这么想?”
   曹金贵非常肯定地点点头回答:“放心吧。我曹金贵会豁出命去护着你们娘俩活下去!”
   于招娣动情地靠进丈夫怀里,说:“金贵,你是好人!”
   曹金贵搂紧妻子,看着床上的海燕,深情地说:“招弟,你才是好人!”
  
   又过了十多天,转眼海燕就要满月了。
   皖南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起来。战区长官顾祝同,不断责令新四军尽快北上。党中央也已经下令,要求新四军尽快离开皖南渡江北上。新四军军部终于做出最后的决策,放弃云岭驻地先向茂林一带转移,然后择机渡江北上。
   干部服务团离开云岭的前一天,马莲珍去了于招娣家里。
   曹金贵在院子里看见马莲珍在门口的一棵老槐树下面拴马,连忙对屋子里喊了一声:“招弟,莲珍妹妹来了。”
   于招娣闻声抱起海燕,走到堂房大门口招呼马莲珍。
   “莲珍妹妹,来了。外面有点冷,我不抱海燕出来迎你了。”
   马莲珍一身灰军装,腰里插着一支驳壳枪,后背插着一把飘着红绸的大刀,手上拿着一根马鞭跨进小院,一面用马鞭拍打绑腿上的尘土,一面招呼于招娣夫妇。
   “金贵大哥,招弟姐。我来看看阿毛。”
   于招娣看着英姿飒爽的马莲珍,忍不住称赞:“妹子,你这身打扮真好看!简直赛过穆桂英、花木兰!”
   曹金贵一面朝屋里让着马莲珍,一面附和妻子。“可不是,莲珍妹妹真厉害!又是枪,又是刀。难怪新四军打鬼子这么厉害,连女人都会骑马打枪。”
   马莲珍咯咯笑着走进屋子,从于招娣怀里抱起海燕,说:“来,让妈妈抱抱。招弟姐,小家伙长大了好多,也胖了。谢谢你,辛苦了。”
   于招娣亲切地让马莲珍到自己屋里坐下,又忙着给她倒水,一面说话:“看你说啥话?他也是我儿子。不是应该吗?妹子,你有日子不过来看海燕了,是不是很忙?听乡亲们说,你们天天在打仗。”
   马莲珍脸色阴沉下来了。今天她是来告辞的,已经接到命令,放弃云岭驻地,向北转移。她是连队指导员,干部团服务的指挥员会议上已经了解眼前的局面。今天的告别,也许就是永诀,就是可以活下来,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到云岭?
   她不想影响于招娣夫妻的情绪,也没有权力泄露军事机密,只能强压住心头的悲痛,一面亲着海燕的小脸,一面对于招娣说:“招弟姐,我今天就是来和你们道别的。部队要转移了,可能短时间不会回到云岭,要到外围去作战。”
   “你们要走了?”于招娣一把抓住马莲珍。
   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不需要马莲珍说明什么,已经明白了一切。
   于招娣流着泪说:“你快好好抱抱海燕吧。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看见他了。”

共 1192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含着热泪读完了《海燕》。这是一部充满人间浩然正气和大爱的现实主义好作品作者饱蘸浓情,为我们用细腻、生动、真正面实、形象的语言描写少了一段战争年代的故事——皖南事变。战争总是那样残酷,作者却并没有正面去描写这个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作者是通过一位年轻的女新四军指导员,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一个男孩,不得已只好将他送给当地一位农妇,这样一个侧面去突出了新四军为了老百姓的未来,为了赶走日本鬼子舍家弃子、流血牺牲的浩然正气,同时又通过于招娣、曹金贵夫妻大义凛然接受海燕,愿意为养活海燕不再生育,为保护海燕背井离乡的人间大爱。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海燕——高尔基长诗的预言和含义,让这个名叫海燕的男孩子,成为当时中国老百姓对未来的念想,成为年轻的新四军战士对未来的希望,充分正面展示出一个感人的主题。感谢对梧桐文艺的支持。【编辑:春花格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5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花格格        2014-06-25 09:10:09
  非常感人的好作品。
喜欢文字的女孩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25 22:51:04
  春花辛苦
2 楼        文友:老百        2014-06-25 09:40:00
  恭喜铁鹰老师新作发表。听老师说过,文章中人物都有生活中原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写得很好,尤其是环境描述随着情节发展而恰如其分,果然是创作高手。另外,没想到海燕海鹰的父母是新四军一支队的干部,与陈老总及夫人张茜有深厚的战友情,真是根正苗红呀,致敬!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25 22:51:40
  谢谢老白鼓励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6-25 09:54:32
  学习师父佳作,间晚田边踱,红霞衬夕阳。
   似诗不是画,宜咏赤宜觞。
   不叹黄昏近,唯歌国运昌。
   赐钱怜老朽,免费检安康。
   感德铭方寸,承恩载俚章。
   已空尧舜世,默颂寿无疆,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25 22:52:08
  徒儿辛苦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6-25 17:32:52
  欣赏江南老师佳作,学习了,远握!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25 22:53:08
  谢谢吴社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6-25 20:17:01
  祝贺江南老师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祝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25 22:53:37
  谢谢晚霞
6 楼        文友:彩霞满天        2015-04-10 21:57:29
  主编写的可以拍成电影了,太感动人了!像老一辈的革命家们致敬!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