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桃园三兄妹

精品 桃园三兄妹


作者:李卢芹 秀才,271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9发表时间:2014-06-27 15:34:38
摘要:辛宽平说:“可怜哪,其他事我可以帮你,家务事,我真没法帮你。你自己想开点,多保重。” 杨雪说:“离婚算了,非一颗树上吊死。” 徐燕摇摇头,心内五味杂陈,无以回答。 辛宽平很能理解她内心的苦衷,故意转移话题说:“你来甘肃,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我。” 徐燕低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一连串的事,怕你笑话,想自己解决。” 辛宽平说:“我会笑话你?你忘记咱们结拜时说过的话了?” 杨雪说:“咱哥多好,有咱哥在,什么都不用怕,以后再有什么为难事,一定通知我和咱哥,咱共同商量解决。” “嗯!”三个人的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


   徐燕说:“走,去吃饭,没想到第一天开业就有收入,杨雪,看来我们这条路选对了。”
   大家来到对面一个饺子馆,每人一碗三鲜饺子,又点了两个凉菜,两个热菜。辛宽平抢先去付账,徐燕坚决不让。
   辛宽平说:“你刚开业,装修房子一定花不少钱,给你钱你又不要,我付这顿饭钱,就算作哥的一点心意吧。”
   徐燕只好作罢。
   辛宽平说:“你的事我放心了。杨雪,你的房有着落没有?你和王勇办的怎样了?”
   王勇说:“我学校大门口有两间门岗房,我和校长说想用,校长答应了,一两天就把门岗挪到大门里边去。”
   辛宽平说:“好,尽快,争取我从商洛回来能跟上开业。”
   吃过饭,辛宽平要到商洛送货去了,小强坐到驾驶座上,伸出头说声再见,开着车一溜烟向商洛方向去了。
   回到店里,杨雪心情还不能平静,拉着徐燕手说:“嗨呀,我真是不敢相信,像做梦一样。怎么突然间,我们就有这么好的一个哥了呢?”
   王勇说:“这不是梦,能结识辛大哥这样的人,是缘分。我们要珍惜,更要学他的为人。”
   徐燕说:“明天学校房子能腾开吗?咱们抓紧,辛哥不是说了吗?争取他回来开业。”
   王勇说:“我这就回学校催催,你不用操心,好好经营你的店,积累点经验,好传授给我们。”
   第三天,学校就把房子腾开了。
   这房看上去刚装修不久,墙、窗、玻璃门都是新的,只肖打扫一下就行。徐燕在打印火疗简介挂图和定买治疗床等用品时,直接订的是两份,所以不到三天时间,就布置好了。整体格局和徐燕的一模一样,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徐燕说:“快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辛哥。”
   杨雪说对,就拨通了辛宽平的电话,最后问到:“辛哥,我们也不看好,逢个三六九就行。后天逢九,你若能回来,我们后天开业,后天若不能回来,我们十三开业。”
   辛宽平在电话里说他现在还在古城,沿路大概要有十几个店卸货,恐怕后天回不去。
   王勇忙夺过手机说:“辛哥,你不用急,我们还有一些事情没办好,晚几天开业没事。”
   挂了电话,埋怨杨雪不懂事,不该催辛宽平。
   徐燕说:“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辛哥回来开业了。”
   令人意外的是,第三天早上一大早,杨雪接到辛宽平电话,他昨晚三点多已到灵山市,还住在东关商贸宾馆,太晚没打电话,说今天可以开业了。
   杨雪禁不住泪水盈眶,哽咽着说:“哥,你干麻赶那么紧呀,黑夜赶路,多让人操心啊!”
   催着王勇到东关商贸宾馆接辛宽平,她怕他找不到门市的地方。
   她又打电话告诉徐燕,辛哥昨晚已回灵山,今天可以开业的好消息。
   不一会,徐燕来了,姐妹两个刚到店里,把店面抹扫一遍,小强开车已到。
   辛宽平看看店里设施说:“和你燕姐的门店真像,你们也真够快的嘛。”
   杨雪说:“一切都是燕姐提前定好的,咋能不快。”
   小强又从车里拿出和徐燕一样的一块牌匾,一挂鞭炮来。
   徐燕说:“哥,你咋也恁快,咋做的,在哪里做的啊?”
   小强说:“和您那块一起做的,提前放在车里的。”
   徐燕、王勇、杨雪三人听了,都望着辛宽平,都没说话。他们不知该说啥话,只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辛宽平笑了笑说:“这没什么,我是大哥呀,做这点小事,不是应该的?十点了,放鞭吧。”
   小强就把鞭放到门口。
   王勇说:“我也买了一千头的,就放哥你这两千的吧。”
   说着点着了鞭炮。
   这时,徐燕手机响了,是一个顾客打来的,说在门口已等大半天了。徐燕不想走,让他明天来。
   辛宽平说:“顾客是上帝,咋能让顾客走呢?小强,开车送你燕姨走。”
   小强答应一声,上车打开车门,徐燕只好上车。
   在车上,徐燕想想与辛宽平和杨雪桃园结拜以来,辛宽平对她和杨雪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杨雪王勇也把自己当亲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看到王勇对杨雪,无论大事小情,都义无反顾冲在前边,这才叫爱情,这才叫人生。再想想自己与张辰结婚二十多年来,他哪里真正关心过自己。总是讥讽谩骂,嫌自己负担重,要不是为了两个女儿,早就与他分道扬镳。
   这次办门市,从筹划到开业,他都没到门市看过一眼,回到家还总是讥讽挖苦,今天挣几千元?听说有几个小白脸在帮你,是谁呀?你魅力真大呀。徐燕心中无比仇恨与轻蔑,懒得与他答一句话。
   想到激愤处,禁不住泪流双行。
   小强看到她抺眼泪,以为她是受到辛宽平关爱感动的。安慰她说:“姨,你不用激动,我爸感动人的事多了。别看他在外边为朋友花钱满大方,在家可减省了。我干妈心疼他,每次回去给他做点好吃的,他就发火。他有一个女儿,已出嫁,儿子也结婚单过,不过都跟上他学会节俭,从不浪费一分一厘的东西。他一生最奢侈的饭,除谈业务招待朋友,就是每隔几天喝一碗羊肉汤。我跟他出车十年,每次总给我弄两份肉,他自己只要一份。”
   徐燕想起那天在郑州饭馆喝羊肉汤的事,他也是给她和杨雪要了两份肉,自己只要一份肉,她当时还以为他不爱吃肉。
   小强是个爱说话的人,继续向徐燕介绍:“我爸一年到头在外边跑,不舍得浪费一天时间。这车货送完,回到家只住一夜,第二天上午装车,下午就出车。每年就是过年休息两天,还要到厂里检查车间情况,看望亲戚员工。”
   徐燕问:“那他厂里效益怎样?就你们这一个车下乡送货吗?我听说你已经结婚,又回来,你爱人同意?”
   小强说:“我爸对我太好了,教我开车,教我做人,比我亲爸还亲。他年纪大了,劝他不要再跑了,他不听。他颈椎、腰椎都有毛病,一到下雨疼得直不起腰,我不放心。这次来就是我媳妇让来的,等他找到合适人,我再回去。
   厂里效益还可以,还有七八辆车在其它地区跑。厂里四十多个员工,一年总收入也就是五六十万。除过员工工资和一切开支,还能剩下多少?他要支付需要帮助的干儿干女学费,每月还要给敬老院送米送面,买书买乐器等,建文化大院。一句话也说不完,你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他连续十五年,被评为全国扶贫捐资助教十大标兵。”
   “哦。”徐燕还想再问,已经到店门口了,有两三个顾客站在门口等。
  
   五
  
   转眼五个多月过去了,徐燕和杨雪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辛宽平又让她们把拔罐、刮痧都带上,拓展业务范围,还给她们买来器具和学习资料。她们的技能越来越高,病人越来越多,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因此,她们两个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甚至一个月都见不了一次面。杨雪还好些,有王勇做坚强后盾,照顾孩子做家务,把饭做好送来让她吃,星期天还来照看门市,让她回家休息,可是,她哪里歇得住?
   徐燕就不同了,要忙生意,还得照顾年老多病的妈妈,张辰不但不帮她,关心她,还巴不得她有个什么事故好风凉她。两个女儿都忙于上班,十天半月顾不上看她一次,有多少苦水只能她一个人咽。
   一次,张辰喝醉了,借着酒劲耍酒疯,来到店里,当着顾客面大打出手,把辛宽平送她的火罐摔得粉碎。杨雪听说后,来看她。
   徐燕说:“雪妹,我真不想在这儿了,想出去开店,离他远远的。”
   杨雪说:“你们到底有什么积怨,就不能坐下好好谈谈? ”
   徐燕说:“也说不上来。以前他与一个女的好,我问过一次,他大打出手,写好协议让我签字离婚,我不签。我不能让两个女儿重复我小时候履辙。耗着吧,反正也没感情,他与谁好,与我没关系。”
   听着她的话,杨雪直觉得一股凉意透过心底,两个没有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真是遭罪呀。
   后来听说又闹过几次,杨雪打电话,徐燕只是说没事,你不用担心,叮嘱她不要告诉辛宽平。
   忽然有一天,杨雪接到徐燕电话,说她来甘肃了,打算在这里开店,这里病人特别多,让杨雪也来。
   杨雪被这个消息震惊了,十多天没见面,怎么就到甘肃了,也不打声招呼商量一下,太不寻常了。和王勇一块到徐燕店里去看,门锁着。问邻居,都说她已经五六天没开门,不知啥情况。
   她立即打电话告诉辛宽平,辛宽平也吃一惊。立刻打徐燕电话,电话关机。预感到徐燕出事了。
   又打电话给杨雪:“徐燕说她在甘肃,但不知具体在哪里。听说天水传销猖獗,一定是被骗到那里的,咱们得去趟甘肃,把她找回来。我现在义马下货,你准备一下,我一两天就到。”
   第二天下午三点,辛宽平已来到杨雪店里。这次车上除了小强,还多了一个女的。她是辛宽平的干女儿红丽,也就是小强的嫂嫂。
   她昨天上午接到辛宽平电话,让她尽快坐火车赶到义马,陪小强去商洛送货。因为让小强一个人去,他不放心。
   杨雪已听过她的故事,看她面貌姣好,就是个子低些,走路稍稍不平。
   红丽听小强讲过她们兄妹三结义的事,落落大方地说:“雪姨,你好,听小强说过你们了。不要怕,有我爸在,徐姨不会出事的。”
   声音婉转清脆,如黄鹂鸣唱,杨雪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
   这时,王勇下课也来了,寒暄过,辛宽平说:“我又打徐燕电话多次,打不通。杨雪,你怎样?”
   杨雪说:“我也打不通,真急死人了,既然打电话让我去,为何又关机呢?”
   正在这时,杨雪电话响了,一看是徐燕电话,惊喜地说:“啊?是燕姐,是燕姐。”
   只听徐燕在电话一头说道:“雪妹,你快来,这里病人多,咱在这儿开店,一定比在家挣钱多。你来不来?你一定要来。你坐灵山至兰州火车,下车再坐班车到秦州镇下车,到了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
   顿了顿,又急切地叮嘱:“你一定要来啊!”就挂了电话。大家互相对视着,沉默一会儿,辛宽平第一个打破沉寂:“秦州镇就是天水市的一个镇。现在徐燕是被搞传销的骗去无疑了。咱计划一下,必须尽快去秦州。小强和红丽去商洛送货,看谁和我一块去天水呢?”
   王勇说:“我和你一块去,咱两个一定得把燕姐救回来。”
   杨雪说:“当然是我去好,到那儿两个女的好说话,你要上课,照顾孩子,还得看门市。”
   王勇想想也是,望着辛宽平。
   辛宽平迟疑一下说:“你要放心的话,那就这样吧。事不宜迟,今晚就坐火车走,以防万一,得多带几个手机。”
   王勇说:“你多心了,我是那小心眼人么?救人要紧。把我的手机让杨雪带上,还有一个旧的,在我办公室,就是没电了。”
   杨雪说:“你快去取,把充电器找着,在旅店里冲。”
   王勇去了,不一会儿,就把手机和冲电器拿来,交给杨雪,叮咛道:“有事打张磊手机,啥事我都会知道的。”
   王勇从抽屉里取出两千元交给杨雪,辛宽平说:“我带着钱,不用你们钱。”
   王勇说:“穷家富路,带着吧。”
   辛宽平说:“也好。出发吧,小强,送我们去火车站。”
   驾驶座带司机只能坐三个人,红丽腿脚不方便,杨雪要往驾驶座后边小床上爬。
   小强说:“雪姨,不好爬,我过去,让我爸先开一会儿。”
   抢先上车,爬到后座小床上去了。
   辛宽平和杨雪搭上晚九点到兰州的特快列车,第二天夜里到达兰州市,已凌晨两点。
   下了车,只见火车站广场上,还有很少数人在走动,深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杨雪不由打个哆嗦。
   辛宽平说:“冷吧?咱就近找家旅馆住下,明天一早坐车去秦州。”
   不远有一家“温馨”旅馆,辛宽平为杨雪登记一个30元的单间,他自己只花10元钱,在一个四人间住下。
   第二天一早,辛宽平就打电话把杨雪叫醒,他们来到火车站对面汽车站,买好去秦州的汽车票。在车上杨雪又给徐燕打电话,打不通。就给她发了一个信息,说已到秦州,快来接。
   辛宽平说:“到黑窝点只能你一个人去,我不露面。手机外边只能带一个,那两个藏起来,保持联系,但不要被发现。”
   杨雪说:“我有办法,我手提包底层破个口,东西老往里边掉。我把手机藏底层,再用个别针别住,不会被发现。”
   辛宽平说:“到秦州我与当地派出所联系一下,让他们配合。”
   杨雪捂着突突跳的胸口说:“从没经过这事,我真有点紧张。”
   这时,她手机响了,杨雪看一眼来电显示,兴奋地说:“是燕姐。”
   镇定一下,对着手机“喂”了一声。
   徐燕立即在那边答了腔:“雪妹,你来了吗?你一个人吗?”声音有点急促。
   杨雪说:“是,我一个人,再停半个小时,你到车站接我。”
   为了防止辛宽平被发现,不到站她已下了车。
   汽车徐徐进站,刚下车就发现徐燕在汽车进站口焦急地张望,身边还有一个女的。仔细一看,这不是在培训班时的同学王春妮吗?
   这时,她两个也发现杨雪,徐燕紧跑几步,紧紧抱住杨雪,只说了声:“你可来了。”两行滚烫的泪水涌了出来。
   王春妮跑上前紧拉着杨雪手说:“老同学,真想你呀。走,快回去歇歇。”就要去接她的包。
   杨雪说:“不重,我自己拿。”
   王春妮到门口挡了一辆出租,三个人上了车,杨雪想与徐燕挨着坐,王春妮已贴着她身子坐好了。杨雪看徐燕脸上表情,有一种强挤出来的笑,似有难言之隐写在脸上。
  
   六
  
   汽车东拐西弯来到一个较偏僻的一栋楼房前,她们把杨雪带到三楼上。
   这是一套大约七十平米的两居室套房,窗帘都是拉上的。室内黑咕隆咚,过了一会儿,杨雪才渐渐看清屋内的一切。靠窗两边放一圈陈旧沙发,地上有几张小凳子,大约坐有二十几个男女。见她们进来,都起来让坐打招呼,有人还给杨雪拿来一双拖鞋让她换上。王春妮给她倒来一杯开水,杨雪坐到沙发上,徐燕挨她坐下,把她手紧紧捏了一下。

共 1877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次仗义执言,使得三个人结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小团体。作为大哥的辛宽平,不仅无私地帮助了许多不相干的人,对两位素昧平生的妹妹也是如此。从筹划小店,开业,到徐燕被骗到传销组织里,他的果敢与大度,已经具有了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典范。作者的文笔简洁流畅,叙事详尽,在三个人的交往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各自家庭中的琐屑事件,使得文章有了家常质朴的味道。人生各有各的纷扰,能够遇到一些志同道合,互相鼓励的挚友实是人生之快事。文章讴歌了大哥辛宽平那种无私,大义的高尚品格,正是这品格吸引了两姐妹,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能够相知相容,互相搀扶到老。同时对于那些社会的阴暗面,也有刻意的揭露,比如文章开篇的老人撞车事件与后面的传销事件,给读者极大的警示。文章的主题鲜明,徐燕的无奈与隐忍,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对于尊老,爱老,助贫扶弱,理智择业,以及夫妻相处之道等等都有着极好的题示。推荐!【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8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06-27 15:38:17
  作者的文笔朴实无华,于质朴处彰显出了人性中的美好。那种相知与相扶,使得平淡跌宕的人生多了一份向暖的力量。祝老师写作愉快!
紫玉清凉
回复1 楼        文友:李卢芹        2014-06-29 20:19:27
  谢谢您的点评,辛苦了,祝好。
回复1 楼        文友:李卢芹        2014-06-29 20:19:28
  谢谢您的点评,辛苦了,祝好。
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06-27 15:40:29
  文章有着一种令人温暖的感觉,虽然有些事件也会令人愤怒与震惊,但那种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力量还是让人精神鼓舞。感谢带来如此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紫玉清凉
3 楼        文友:烟的烟        2014-06-28 06:05:28
  拜读!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李卢芹        2014-06-29 20:20:28
  谢谢!
4 楼        文友:李卢芹        2014-06-29 20:19:38
  谢谢大家厚爱,我也要向大家学习。
李卢芹,女,汉族,1961年8月24日出生。大专门文化,爱好文学,《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第九期学员,曾有作品发表。希望在本网站有发展学习的机会,谢谢 !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