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笔尖】老人和狗(小说)

绝品 【笔尖】老人和狗(小说)


作者:云静水闲 进士,6717.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53发表时间:2014-07-05 14:32:05
摘要:“麻脸西施”见秋生咬定一个价不松口,就摇着她那水蛇一样的腰,一步一晃地走到秋生身边:“大爷,你看我们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笔尖】老人和狗(小说) “麻脸西施”见秋生咬定一个价不松口,就摇着她那水蛇一样的腰,一步一晃地走到秋生身边:“大爷,你看我们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卖给别人价格高一点没事,卖给我总得少一点吧!”一边说一边挺着她那对硕大的奶子往秋生身上靠。秋生毫无防备,被她“靠”了个正着,当下呆了呆,一张老脸刹那间红到了脖子根。他狼狈地退了两步,像避瘟神一样避了开去,用手指着“麻脸西施”:“你……我……”一时话也说不利索了,好像吃东西噎住了似的。
   秋生使劲吞了两口口水,忽然头一扬:“我不卖了!”说完弯腰挑起竹畚箕。“麻脸西施”讨了个没趣,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见秋生要走,忙拉住他的扁担,说:“生什么气嘛,不就是嫌价格低吗?你看我一个弱女子也挣不到什么钱……好,我算你五元钱一斤。”秋生闻言,背对着“麻脸西施”站了一会,重新放下竹畚箕,说:“你要买就快点,我还要到镇上去卖菜。”听秋生这样说,“麻脸西施”笑了起来,一脸麻子都开了花。她返身走到屋里,拿出了一个塑料盆,在秋生的竹畚箕里捧了些辣椒。秋生从扁担头上取下一杆小秤,把装满辣椒的塑料盆放进秤盘里。“麻脸西施”一见,忙抢过秤,说:“桃癫子(疯子),你眼睛不方便,让我来称。”秋生也不和她争,满不在乎地说:“你来称就你来称,谁称还不都一样。”
   “麻脸西施”右手提秤,用右手拇指关节悄悄压秤砣这边,左手慢慢把秤砣往前面移:“好了,三斤一两。三五一十五,十五元钱,一两就不要算了吧。”
   “才三斤一两啊!你称错了吧?我来称称看。”秋生说。
   “不信你自己看。”“麻脸西施”把秤伸到秋生面前。
   秋生把脸凑过去,眼睛离称杆大约五厘米的样子,看了好一阵子,还是不信:“你让我自己称称。”
   “麻脸西施”不情愿地把秤给了秋生。秋生把秤称准了,用眼睛在称杆上“摸索”了一会,说:“这是五斤四两啊,怎么相差这么多?”
   “五斤四两就五斤四两吧。这个死桃癫子,装得像个瞎子一样,其实眼睛亮得很!”“麻脸西施”一边小声嘀咕一边掏钱。
   “你可别欺负我年纪大眼睛又不方便。”秋生接过钱,满脸得意之色。
   趁秋生收钱的时候,“麻脸西施”飞快地从秋生的竹畚箕里捧了一捧辣椒准备放进塑料盆里。可辣椒还没离手,一直守在旁边的那只大黄狗忽然“汪汪”叫了两声,一下冲了过来,一口咬住了“麻脸西施”的衣角。
   “妈啊!”“麻脸西施”猝不及防,吓得惊叫一声,手里的辣椒撒了一地。秋生转过头,用眼睛朝那边“摸索”了一阵,说:“你这个麻婆,还说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偷我的辣椒啊?我这‘老黄’可比人还管用呢!”
   秋生嘴里的“老黄”是一只黄色的狗,很通人性。这只狗是秋生唯一的伙伴,人和狗一起相依为命,已经十几年了。
   秋生今年七十二了,身体倒还硬朗,就是眼睛不好使,几乎看不见东西。今早,秋生在地里摘了两畚箕辣椒,带了“老黄”,准备到镇上去卖,经过“麻脸西施”屋前时,被她拦住说要买辣椒。这“麻脸西施”虽也是乡下人,却不种田也不种地,像城里人一样,一切生活所需都靠买。她本来认为秋生人老眼睛不好,想占点小便宜,没想到先在秤上栽了跟头,后来又在“老黄”身上吃了亏,闹了个大红脸。
   秋生挑了竹畚箕沿着乡间公路继续往前走,“老黄”撒着脚丫在前面领路。这畜生,快活得很,一会冲到前面在路边嗅几下,一会回头看看秋生,跑回去在秋生的脚上舔舔,一副媚态。
   秋生在村部停了下来,站在马路边等车。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像一个淡白色的球,不耀眼。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天气却热得出奇,闷热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走了过来,见了秋生,径直走到他身边,眯着眼瞧了好一会,忽然握着秋生的双手:“哟,这不是‘妇女队长’吗?这么多年不见,差点不认识你了。”
   秋生把眼睛凑到那老太婆面前“摸索”了好久,还是没认出来,一脸茫然地问:“你是……”
   “我是当年的‘阿庆嫂’,还记得不?”老太婆倒是快人快语。
   “阿庆嫂……”秋生努力回忆着,“哦,哦,想起来了,我们当时一起演戏,你演阿庆嫂……”秋生终于想起了这老太婆是谁,咧开嘴笑了起来,露出了一嘴残缺不全的牙齿。
   秋生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又被人叫“桃癫子”,又被人叫“妇女队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说起这两个外号,个个都有来历。
  
   佘湖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山脚有一条叫蒸水河的小河,河不宽,河水清澈见底,终年水流不断。河两岸绿树成荫,奇花异草缀满河堤。田野里稻花飘香,瓜果满枝。小河源于衡阳和邵阳交界处的群山,最终汇入湘江。
   小河的左岸——佘湖山的对面,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山村里住着百十来户人家,世代靠种田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与世无争的日子。也许是沾染了湖湘灵气,这一年,小村出了一个大学生,而且是就读清华。这个小伙子叫秋生。当时村子里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大伙都说是秋生祖上显灵,秋生祖上葬了块风水宝地。
   几年后,秋生又回到了村子。不过人已完全变了个样:头发整整齐齐往后梳着,还抹了油,乌黑发亮;脖子微微往左歪,头往上仰,嘴巴紧闭,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上身穿一件灰白色的老式中山装,上衣口袋插着一支英雄牌钢笔;走路的时候把双手背在后面,一摇一摆地走。回家那天,他父母像接待远来的贵宾一样,煮了荷包蛋。吃饭的时候,村子里一大群孩子围着看热闹,一个小女孩说:“快来看,大哥哥呷饭了。”他马上放下筷子,望着那小女孩,一本正经地说:“不能说‘呷饭’,要说‘吃饭’,请讲普通话。”
   秋生刚回家那阵子,也不去队上出工,生产队长摸不准他的来头,不敢得罪他。秋生每天闲在家里,就当起了孩子王;每天带着一大帮孩子,教他们说“应该你死”,说“八格牙鲁”“米西米西”。那些孩子学不会,秋生就一遍又一遍地教,教了大半天,还是学不会,秋生就急了,扬起眉毛,用手指着那些孩子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桃木脑袋,不可教也,不可教也!”孩子们听不懂,可意识到秋生在骂他们,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就回敬道:“什么桃木脑袋,你才是桃癫子呢!”那些孩子一听,个个拍手叫好。秋生被弄得哭笑不得,涨红了脸,把食指和中指弯曲起来,扬在空中,做势要打:“你们这些没家教的,吃一‘栗颗子’,我打!”孩子们一见,“轰”的一声,四散而逃,一边逃一边还回过头来喊:“桃癫子,桃癫子!”
   “桃癫子”这个外号就是这样叫出来的。开始还只在孩子们之间叫,渐渐地,大人们也开始叫了。
   说起秋生的学历,当时方圆几十里都无人可及。他成了当地有名的文人。文人就可以不干体力活,每天记记工分,算算帐,写写标语,或为人写些对联什么的,日子过得倒也轻松惬意。
   这天大队召开群众大会。大队干部喊了一通口号之后,秋生倒背着双手摇摇摆摆地走上台来。他往台上一站,先环视了一下会场,然后挥一下手,清清嗓子,说开了:“同志们,今天向大家报告一件事,我是县长……”说到这,秋生停住了,仰头望着天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台下一阵骚动,“啊,他是县长,他说他是县长!”
   停了一会,秋生接着说:“派来的!”
   这下台下的人们听明白了:他是县长派来的。
   秋生又接着往下说:“专搞妇女……”说到这秋生又停住了,眼睛望着台下。
   “啊!”这次台下的骚动更厉害了,一些妇女还发出了尖叫。
   秋生接着又不慌不忙地吐出三个字:“工作的……”
   当台下的人还一愣一愣的时候,秋生嘴里又蹦出了四个字:“妇女专干。”
   原来是上级派他来大队搞妇女工作。这个秋生,真的是得意洋洋,把一句完整的话分成一段一段地说,害得大伙虚惊了好几次。一些男子就冲台上喊:“什么妇女专干啊,不就是个妇女队长嘛。”
   “哈哈哈哈……”台下哄笑开了。秋生可没笑,紧抿着嘴,一脸严肃,那模样,好像他真是县长似的。
   从此,秋生这个“妇女队长”的外号又传开了。
   秋生的生活就这样充满小幽默,而又平平静静地过着。如果不是因为陈二狗,秋生这一辈子也许会儿孙满堂,幸福美满。
  
   秋生结婚了。新娘子是方圆几十里最美的桃花。当时桃花和那个外号叫“阿庆嫂”的姑娘都是大队业余文艺队的台柱子,号称胜利大队两朵花。
   那个时候择偶对象最重要的是阶级成份和“颜色”。秋生是贫下中农出身,又是“又红又专”的大学生。桃花和他结婚那真是郎才女貌、佳人配才子。这桩婚姻在当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就像当年秋生上大学一样。
   嫁过来的时候,桃花穿一件白色衬衣,草绿色军裤。我记得余秋雨说过:“漂亮是一种遮盖不住的能量,再远再隔,也能立即感受到。”桃花很美,不管她穿什么样的衣服,她的美都能显露出来。桃花当时随意把衬衣系在裤子里,那种装束,英姿飒爽,又不失妩媚性感。单说那一根系裤子的帆布腰带,就引起好多小姑娘大媳妇的羡慕和模仿。当时农村的女子都是肥衣大裤,用布条系裤子,谁也不敢把衣服压裤子里,让花花绿绿的布条在腰上招摇。
   桃花人长得俏,歌也唱得好。她的歌声婉转,柔和,像一只百灵鸟。没事的时候,秋生吹笛子,她唱歌,俩人一唱一和,场面又温馨又幸福。桃花还有一个特点:勤快。秋生一身书卷气,平时只动嘴,不动手,家里的事都是桃花和父母做。秋生规定:灶台上不能有一根草,饭桌上不能有一丝灰。桃花都做到了。
   在村里,有一个人一直对桃花垂涎欲滴。明里暗里,他那一双色眼总是在桃花身上溜来溜去。这人就是陈二狗——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大队书记是一方土皇帝,在那个年头,想玩一个女人,谁也不敢吱声不敢不从。陈二狗和秋生从小一起长大,年龄差不多,按辈份他得喊秋生叫叔。
   晚上,月光如水,凉风习习。桃花带着业余文艺队的姑娘媳妇们在村里的公共堂屋里练唱歌。陈二狗的家就在堂屋旁,他躺在床上,听着隔壁的歌声、欢笑声,辗转难眠。尤其是桃花迷人的声音,搅得他口干舌燥。他满脑子都是桃花丰满的胸脯,身体的某个部位无耻地膨胀着。他重重地翻了个身,把床板压得“吱吱”作响,嘴里嘀咕着:“女人啊,他妈的女人……”
   第二天傍晚,父母在屋里忙着饭菜,秋生坐在门口的凳子上吹笛子,等着桃花回家。桃花下午收工后挑了一担谷子去大队机房碾。
   天很黑了,桃花还没回家,父母催秋生去接一下。大队机房离家也不到二里路,桃花去了很久,这个时候应该回来了,秋生坐不住了。他在家里拿了个电筒,一路寻去。
   夏夜,星月无光,只有萤火虫提着灯笼到处乱飞。到蒸水河边时,只见河岸上有一担碾好的米。那箩筐秋生认识,正是自家的。可不见桃花,人呢?哪去了?
   四周静悄悄的,一片无尽的黑暗,只有蒸水河水面泛着幽暗的光。
   秋生用手电筒在河岸和路两旁乱照。不远处有一段人工建的河堤,堤下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长满了野草。秋生走到堤上,用手电往下一照,只见沙滩上有两个白花花的肉团叠在一起,上面那个肉团还在动。见手电光照到,上面那个肉团往旁边一滚,拿起地上的衣服就跑。
   秋生叫了一声:“桃花!”
   下面那个肉团似乎刚想起身,听到喊声,身子又倒了下去。
   秋生走到堤下,见桃花半倚在河堤上,头发蓬乱,脸上流着泪水,衬衫被撕破了,内衣掀到了脖子上,裤子在脚脖子处。秋生气得身子发抖,说不出话来。良久,他一巴掌打过去,嘴里骂着:“你这个不要脸的臭婊子!”
   在乡下,像这种的事,一旦暴露了,那就是天大的事。
   第二天,桃花跳了蒸水河。桃花的娘家人来找麻烦,说是秋生逼死了桃花。秋生没有了往日的洒脱,跪倒在岳父岳母的面前,也不分辩,一个劲地打自己嘴巴,说:“我不是人,是我害死了桃花……”最后还写了悔过书。
   可真正害死桃花的人却没惹多大的麻烦。按当时乡下人的说法,这事是个“朦胧月光”。秋生当时没看清逃跑的人是谁,事后气昏了头也没问桃花是怎么回事,只是在桃花的哭骂声里偶尔听到有“陈二狗”“畜生”这两个词。大家隐隐约约知道是陈二狗干的,可到底是不是?是通奸?还是强奸?已经死无对证,也没有人来调查。因为当时陈二狗的叔叔在县里当书记,他又是大队书记,谁也不敢惹他。不过听说陈二狗后来还是受了一顿“内部批评”。

共 1137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采用明暗线双管齐下,借明线秋生上集市卖辣椒引出路遇“麻脸西施”,借由西施一个靠字秋生“狼狈地退了二步,像避瘟疫一样避了开去”话也说不利索,凸显一个木讷、憨厚、淳朴甚至有点迂腐的老人形象。接下来,故事继续围绕西施买辣椒叙述,西施两次想占便宜,却被秋生和老黄破坏,路边等车却偶遇旧识两件事牵出“桃癫子、妇女队长”的绰号。故事在这里,采用顺序、倒序的模式,将桃癫子、妇女队长的绰号由来略作解释,经由教孩子识字和生产队会议上的说话,将一个“头发抹了油,乌黑发亮整整齐齐往后梳着,脖子微微往左歪,头往上仰,嘴巴紧闭上身穿一件灰白色的老式中山装,上衣口袋插着一支英雄牌钢笔,走路的时候把双手背在后面,一摇一摆地走”的“现代孔乙己”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将秋生的过去和现在一对比,给人留下这样“年轻时候算得上是风云人物的人,怎么老了这么凄苦”的疑惑?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原来秋生是有老婆的,还是一个和她一样有着让人羡慕的娇妻。牵出暗线,秋生和陈二狗个人恩怨:桃花跳了蒸水河,桃花的娘家人来找麻烦,秋生跪倒在岳父岳母的面前,一个劲地打自己嘴巴,最后还写了悔过书。可真正害死桃花的人却没惹多大的麻烦。明线继续,秋生到了集市卖辣椒,大姑娘、小媳妇他少一分不卖。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二十八斤辣椒,一百零一元钱,三元六一斤,还补二角钱”倒是卖了。更有意思的是,老黄一声嚎叫,男人腰包里掉出一打百元大钞。两件事,将秋生这样一个人物给刻画的淋漓尽致,使人对他更加映像深刻。同时,更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做了一次推往高潮式的铺垫。故事继续,先是低保户的名额一让再让,再来大雨倾盆而下,彻底的将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推上巅峰。“老黄像一只饿狼,一口咬住了秋生的腰带就在秋生掉进水里的那一刻,陈二狗一只手抓住了拴狗的绳子,一只手在秋生的肩上一按,把秋生按在了水里,借势一用力,脚踏上了秋生的肩头,接着双手抓住绳子,双脚一蹬,爬上了岸”本该是老死不相往来、有着夺妻之恨的两个人,为什么就能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喝酒,为什么就能下意识的伸手攥住陈二狗的手腕,到最后成了成了他跳出河流“陷阱”的垫脚石?直到最后,将善良的人们在相互传递着的信息和电视中出现的新闻一对比,想起秋生从衣锦归乡的清华大学生到桃花被害之后他成为农村的不能再农村的农村人,顿时明白:原来,秋生和陈二狗恰恰是两个不同人物阶级的一个缩影。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偏偏这个时代,赋予了秋生这样人物的是注定悲剧的官奴主义思想。讽刺意味很浓的小说,毒辣、独特、简练,每一句话都是在为文章的最后高潮做铺垫。欣赏,阅读。【编辑:青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52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0718第163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4-07-05 16:15:06
  很精彩,欣赏了。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5 18:21:07
  谢谢你猜老师鼓励。哪天请我喝茶,要么喝点小酒也行。不过我这人沾酒就醉,还是喝茶,来点小点心,至于茶嘛,铁观音就好。
2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5 18:17:22
  这篇拙作从构思到成型,我其实很矛盾,其中的一点小“心机”都被一默一一识破。是的,一明一暗两条线,一明一暗两条狗,博你茶余饭后一笑。谢谢一默美按,辛苦了,敬茶。
云静水闲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7-06 10:03:39
  在XX市XX村,村里的老书记和一位孤寡老人还有一条狗冒雨赶路,结果在河边遇到塌方,掉落河中。危急时刻,老书记不顾生命危险救起了孤寡老人,遗憾的是,那条狗被大水冲走了......”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6 12:56:27
  谢谢潮仙老师关注,很欣赏你的文,问好!
4 楼        文友:诗词        2014-07-06 22:32:37
  欣赏学习佳作,遥祝写作快乐,旭日东升起,无私照世间,光芒谁匹敌,希望满人寰,
   【梧桐——诗词】跟评。
回复4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8:00:42
  谢谢老师点评。祝文丰笔健,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欢笑的眼泪        2014-07-06 23:02:10
  一明一暗,两条线;一明一暗,两条狗。老支书,老妇人,一条狗。忽遇塌方,二人与狗都掉进了河水了,支书拼命就起了老妇人......感动。精彩。拜读佳作。学习。【杨柳:欢笑的眼泪】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回复5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7:59:12
  谢谢老师品读。向你学习问好!
6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7-06 23:26:32
  最具讽刺意味是一句就是收尾那句,真是让人笑过,却久久无法走出这种凄凉。这位老人,这条狗,这是一幅别样的风景,同时,也是一群人的代表,而他们的未来难道就真的注定如此吗?我不知道,但会祈愿,这一切都只是小说,现实会是温暖阳光的。可我自己都不相信。
   看过收获很多,欣赏并学习了。
   【逝水流年】——平淡是真
回复6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7:57:57
  谢谢老师留墨,世间善恶,自在人心,祝好!
7 楼        文友:天龙        2014-07-07 00:22:17
  老支书,老妇人,一条狗,动物与人,人与人之情,尽在那一瞬间彰显,狗对主人的忠诚,老支书对老妇的关怀,让人看后感慨万分......【荷塘月色:天龙】
回复7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7:55:40
  谢谢老师品读,向你学习问好!
8 楼        文友:静尘        2014-07-07 06:21:04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小说,把书记陈二狗的丑恶嘴脸披露的淋漓尽致,他的人品还不如“大黄”,而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桃癫子这个人物塑造的很成功。结尾很好,把故事情节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读后耐人回味。
   ——星月诗话
回复8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7:54:11
  谢谢老师鼓励,顺祝夏祺!
9 楼        文友:宇蓝        2014-07-07 06:31:2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小说人物性格刻画得精准,情节跌宕,耐人寻味。到底是时代造就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作为?
   【绿野跟帖】
回复9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07:52:13
  谢谢老师支持,遥握,问好!
10 楼        文友:绿之音        2014-07-07 10:15:33
  一个从清华大学衣锦还乡的大学生秋声,在现实生活中成了比农民还农民的孤寡老人,只有一条老黄狗陪伴他,连低保也领不到,反映一个现象:国家的低保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中还存在问题,亟待届决。秋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救自己的仇人陈二狗,而披着人皮的陈二狗却为了自己的活命害死秋声,但是新闻报道的违背事实让人寒心,这种现象还能让其继续吗?这个带着讽刺利剑的小说,引人深思。[新诗部落——绿之音]
青莲水芙蓉,小荷绿之音。
回复10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4-07-07 12:25:02
  谢谢老师留墨。人性永远有其善良的一面,有些人永远只能做他人的垫脚石,为他人活着......
共 36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