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柳】刘大妈进京(短篇小说)

精品 【杨柳】刘大妈进京(短篇小说)


作者:大智若愚玉 秀才,1406.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9发表时间:2014-07-16 18:23:56
摘要:刘大妈有钱舍不得自己花,几次进京到儿子家后,终于明白了……


   农村讲两家订婚得会亲家,这城里都是两个小年轻的说了算,可两家家长总得见见面呀 ,所以在结婚前,石家请方心如的父母来家吃一顿饭。说是在家,饭菜都是饭店给送来的。方心如的父母年龄比老石头老两口大两岁,长得可比老石头老两口年轻多了。一看就是城乡之别。一唠嗑,相差就更悬殊,人家彬彬有礼,老石头老两口子竟说大老粗话、大实话。酒桌的主题,自然是围绕着结婚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刘大妈首先表态:
   "我们农村人,也不懂城里的规矩,亲家你们看咋好就咋好,我们没意见。"
   “亲家母太谦虚了。我看这样,现在都讲时尚,新的东西我们年纪大了,也跟不上,还是听听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在适当提点参考性意见。前进和心如你们先说说。”
   方心如说:“我们俩是这样考虑的:人生结婚是一件大事, 又赶上好的时代,我们要讲点排场,风光一次,好好办办。花两个钱就花两个钱吧。这个基调你们同意吧?”
   方心如父母首先表态:“ 没意见。”
   刘大妈心里不同意, 可方才话已说了,也只好说:“同意。”
   那好,我们就具体说说。于是方心如就把结婚的具体安排一一说了一遍。说得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刘大妈哪里知道方心如是请了婚庆公司来具体安排的。方心如说完,把个刘大妈听了个稀里糊涂。咳,你们乐意咋整就咋整吧,反正钱也给你们了。刘大妈心想,于是说:
   “城里的事,我们也不懂,你们和你爸妈商量,我和你叔没意见,吃饭吧,我都饿了。”
   “我们也没意见,你们安排的挺好,咱们喝酒吃饭。” 方心如的父亲说完,拿起了酒瓶,给石老蔫倒一杯,自己也倒一杯,然后说:
   “咋俩老亲家第一次见面,得喝一杯。来,干了这一杯。”
   老石头慌忙站起,两位老人共同喝了这一杯。石前进一看四位老人都没意见,就说:"那好吧,咱们喝酒吧。我来倒酒。”
   于是大家便开始喝酒,谈唠家常。
   三天后,婚礼按方心如说的方案 顺利进行。场面豪华,隆重,大气。老两口也一顿风光。点烟钱按风俗是百里挑一,老两口一合计,咱得多拿点吧,来个万里挑一吧。方心如接过这一万零一千元钱的时候,乐得多喊了好几声妈。
   婚结完了,老太太不想回去了,在这多享福哇!可是不行啊,眼瞅着到秋忙了,家里还有一大堆活呢,再说钱还得挣啊。所以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北京的儿子家。
  
   5
   老两口回到家,正是秋忙的时候,家里的地得收,鱼池里的鱼也得卖,外边的活来雇车的也不少。这一忙活早把享福的事忘到脖子后去了。老两口就是这样,只要一挣起钱来,再累再苦也高兴,要不怎么叫挣钱不要命呢。
   一转眼 半年过去了,儿子来电话说媳妇要生孩子了,刘大妈高兴了!要抱孙子了,能不乐嘛。大妈知道媳妇没结婚就怀孕了,所以冬闲这几个月,刘大妈就忙活开了。干啥?给未来的小孙子做准备呀,小衣服做了好几件,大被小被做了好几套。刘大妈又把旧衣服裁了一块一块的,洗了又洗,煮了又煮,消毒啊。又叠的板板整整,作尿介子。准备了一大包。老太太心里美!等我进京伺候月子时,儿媳妇一看,一定高兴,还说不定怎样夸我呢。刘大妈一切都准备好了后,第三次启程进京,准备伺候媳妇月子。
   说刘大妈来的还真是时候,到京第二天,媳妇就分娩啦,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把刘大妈乐颠馅了。急忙给老头打电话,老头一听也乐够呛。抱孙子了,光乐不行啊,得拿钱那。拿多少,老两口一商量,给孙子拿六万吧,六六大顺吗。石老蔫第二天就把钱打了过来。
   在医院里住了七天院,方心如就出院了。
   刘大妈寻思,这回可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得在儿媳妇面前好好表现表现,让你看看你这个婆婆有多么优秀。坐月子你们年轻人可不懂,这里边规矩多了。 你婆婆是过来的人,这里边的规矩我懂。于是,这几天刘大妈就老在心里琢磨坐月子的规矩:什么喝小米粥啊,吃煮鸡蛋啊,红糖水啊,别洗澡啊,别开窗啊……一样一样她在努力回忆着自己坐月子时要注意的事情。刘大妈拿稳劲要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和媳妇处好关系,为以后住在一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这几天有一件事,一开始刘大妈挺糊涂 ,家里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的,媳妇啥事都问她,都让她整,根本不用刘大妈插手。一开始,大妈寻思是儿媳妇的姐姐,后来大妈一问儿子,才知道是花钱雇来伺候月子的月嫂。放着自己的妈不用,一个月花八千元雇人,这不是精神病吗?更让刘大妈不解的是,这个月嫂根本不按坐月子的“规矩”来,竟“别出心裁”,人家坐月子自古以来就是得吃小米粥煮鸡蛋,可她倒好,鸡鱼蛋肉,青菜水果,啥都给吃,可到全科。人家自古以来,坐月子不能开窗户,通风,不能洗头,洗澡,可她倒好,不管这一套,你不整出毛病才怪呢。刘大妈实在憋不住,偷着问儿子,儿子也不听她的,还说这是在科学指导下做的,不是瞎来。说她那些是老一套。更叫刘大妈生气的是,刘大妈辛辛苦苦做的小被,小衣服,一大包尿介子,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板板整整,可人家硬是没给你用,扔一边了。都是用花钱买的。现在也能出新裁,叫什么尿不湿?咳,这不是败家子吗,气死大妈了!白瞎我的功夫了。这可好,名是来伺候月子,可一个月干呆。
   可下满月了,月嫂走了。刘大妈想,这回该轮到我了吧。可是儿媳妇告诉刘大妈,她不上班的,休息半年。刘大妈一看,人家不用我呀,那我还在这干啥?这一个月把我呆的,又憋气又窝火,还不如回家呢。于是刘大妈就和儿子说:
   “方心如也满月了,暂时也不上班,我在这也没啥事,家里活还挺忙,你爸一个人也忙不开,我还是回去吧,等心如啥时候上班,我再来。”儿子一听说: “也行。这半年你先休息,让她先哄着。等她上班时你再来,再来你就常住这吧。让我爸爸把家里的地包出去,房子和拖拉机卖它,你们就在我这哄哄孙子,享受晚年吧。”刘大妈说:
   “ 行,我先来,帮你们照看照看孩子。你爸先不来,到时候再说。”就这样刘大妈又回来了。
  
   6
   一晃半年过去了,儿媳要上班了,可儿子并没来电话让老妈去给照看孩子。老妈掂心是个事,打电话一问,说是亲家母给哄呢。刘大妈一寻思,那咱就别去了。 还是抓紧挣钱帮儿子还贷款吧。这老两口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方心如半年后上班了,孩子放在了她妈家。依照石前进想让自己的老妈来,可是方心如说啥也不同意。她从内心里不同意刘大妈来,一是刘大妈太土,她的那一套,方心如打心眼里看不惯。再者让她带孩子,啥孩子不都让她给带坏了?斗大的字不认识两个半,说话都不是标准北京话,我才不用她给带呢。心里是这样想的,可嘴里不能这样说呀。她是这样跟前进说的:
   “ 老公,这看孩子,可不是几个月的事,托儿所,幼儿园,一看就好几年。妈在这,他爷在家,咱把人家老两口给分开了,那能行吗?我爸妈退休没啥事,家在附近,让他们给看几年,又方便咱又放心多好。过几年等他们不干活了,老两口一起过来那多好。”石前进一听,老婆说的在理,也就同意了。
   这一晃就是五年,刘大妈一趟北京也没去。
   头二年过年小两口抱着孩子回家过年,虽然刘大妈没去北京,可年年都回来在一起过年,闹哄个几天也挺好。前年回来时刘大妈就藏个心眼,撒撒谎,苦苦穷考验考验他们。他总觉得这个儿媳妇有点不靠谱。于是就告诉儿子儿媳说:
   “ 我们老两口也确实有点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地也不能包了,拖拉机老坏,也开不了 啦,卖也不值钱了。我们手也没钱了,你爸妈攒的这几个钱也都给你们了。我得说给你们,你们的房贷就别再指我们了,你爸妈没有能力帮你们还了。你们过日子一定要节约呀!”儿媳没有吱声,儿子说:
   “爸妈你们对我们的帮助已经不小了,不啥你们就上我那去吧,让我们好好孝敬孝敬您们二老。”
   " 行,行。过二年我们一定去。"
   去年过年儿子没有回来。老两口有点犯嘀咕:儿子是好儿子,这儿媳妇有究竟咋样说不准。 咱这两个钱没都给他们,留点后手就算对了。刘大妈和老伴合计:
   “咋俩一年一年老了,确实也有点干不动了。咱得琢磨琢磨晚年的事。我先去儿子那待一段时间,看看他们对我咋样,要是好,咱就折腾折腾去那和他们一起过。要是不行,我们就上福利院。这两个钱先不往外舍。留点后手。”
   “老头说:是得长点心眼。那你就去吧。”
   就这样刘大妈第四次来到北京儿子家。
   刘大妈这次来,还给孙子带来 不少好吃的,李子、沙果刘大妈是挑好的大的拿的。花生、瓜子,是炒好的。还有咸鸭蛋、咸鹅蛋,白条鸡……装了两大包。
   她想孙子想儿子,恨不得一步就飞到北京。这次来,刘大妈没给儿子事先去电话,他想给儿子、媳妇、孙子一个惊喜:一开门,是老妈来了,孙子像小蝴蝶似的飞过来,抱住她的大腿,儿子接包,媳妇倒水,说着笑着把她接进屋那情景,该有多幸福!
   来好几趟了,这道记住了。下了火车,刘大妈也咬咬牙,打了个出租车,把她直接拉到儿子小区。她背一个包,拎一个包,几步一歇上到五楼,敲开了儿子家门。 门开了,开门的是儿子,一见是老妈,埋怨道:“咋不来一个电话呀!”
   刘大妈没看出儿子高兴的表情。孙子在那玩游戏,头都没抬,媳妇和她妈在那看电视,儿媳妇一看是老太太,不屑一顾 地说一句:
   “给她拿一双鞋,别把地踩脏了。” 还算好,只有亲家母说一句:
   “ 亲家母来了。”随着这句话说完,一切又恢复到从前,人们原先干啥还干啥, 刘大妈在道上想的情景没有出现。刘大妈确实是累了,站在门口,把包放在了地下。方心如一看忙又说:
   “别放在哪呀,多脏啊!前进,把它拿到阳台去。”
   刘大妈脑子里一阵晕眩,她几乎晕倒,双手扶住了门框。这时石前进过来把他妈扶进了屋里。
   “ 妈还没吃饭吧?”
   "我不饿,我倒一会。"刘大妈说。刘大妈倒在里屋床上,心里翻江倒海,痛苦地想:“看来我的到来是不受欢迎啊。”
  
   7
   刘大妈心里已经有点感觉,那也得住一段时间看看哪。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大妈说:
   “ 我这次来就不走了,过几天你爸也过来。咱家那个破房子也不值钱 , 卖了一万多块钱,让我来前住院全花了。 我有病住院也没告诉你们,知道你们忙又太远。现在好了,没大碍。”石前进一听忙说:
   “ 咋不告诉我,啥病啊?” 刘大妈心想:“都是我瞎编的,我告诉你啥。”嘴里却说:
   “ 急性脑淤血,当时就上医院了,半个多月天就好了。没告诉你们。”
   “ 咳,多悬。 以后可得注意啊。”
   “ 明天孩子我接送,别再麻烦你妈了.。” 刘大妈对儿媳妇说。
   “先不用,我妈他们也没啥事 ,你先歇两天。”方心如说。刘大妈也没争取,心想我在这能不能呆长还不一定呢。
   晚饭后刘大妈招呼小孙子:
   “小石头,奶奶给你拿那么多沙果,李子。你咋不吃呀?”
   “我吃了,不好吃。没有我妈给我买的蛇果好吃。” 说完,小家伙跑到厨房,开开冰箱,拿出两个,跑到奶奶面前,在奶奶面前一晃:
   “你看,比你那个好吃多了,又大又甜。”
   “ 我姥姥还给我买荔枝了呢。” 说完又去拿荔枝。石前进喊住他:
   “别显比了,把苹果给你奶一个?”
   “ 不。我留着给我姥姥呢。她吃她的沙果吧。”
   就这一句话,刘大妈的眼泪几乎没掉出来, 她强忍住。几乎带着哭腔说:
   “奶奶不吃。”
   刘大妈在家,就爱看电视连续剧,特别是家庭伦理剧、情感剧,老大妈看得直掉眼泪。这不,在家正看的《 咱家那些事》这也看不上。媳妇玩电脑,孙子看动话片,儿子玩手机,老太太干坐。坐了一会只好进屋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刘大妈就起来了 。在家时她就开始干活了,先上小园去薅薅草,背背垄。再回来做饭。现在干啥呢?下楼遛遛弯吧。刚来也找不着公园,在楼下逛了一会,看一家卖大果子的开着门,刘大妈想,买点大果子,早上省着做饭了。一问买十根多给一根,买二十根多给三根。刘大妈一看便宜呀,那就买它二十根。刘大妈高高兴兴的拎回来,一进屋看见媳妇正要做饭,忙说:
   “ 我买大果子了,你不用做了。咱吃点现成的。”儿媳妇一看说:

共 1276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刘大妈和老石头老两口辛辛苦苦拉扯大儿子,在北京的儿子,要结婚了。结婚就要买楼吧?老两口拿出了几十万给儿子买楼。这新楼刚装修完,儿子又要结婚了,刘大妈和老石头一合计又拿出十万给他们操办婚礼。这一生的积蓄都给了儿子媳妇。还不落好,孙子出生后,儿子媳妇宁肯花八千元一个月请月嫂伺候月子,也拒绝刘大妈伺候。刘大妈感到很委屈,自己和老伴口挪肚攒,可是现代的年轻人却大五大六的造!这还不算,孙子大一点,刘大妈寻思由她来带,可人家媳妇子让她自己的妈来照顾孩子,刘大妈几次进京,在儿子家里都遭到了冷遇,媳妇的无知和霸道让刘大妈气晕了。儿子将刘大妈送进医院,媳妇子跑回了娘家,为了还他们小两口一个清静的空间,刘大妈重新回到了老家。问题是刘大妈和老石头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人老了,落叶归根,这一次,他们商量好了,自己在北京距离儿子家不远的地段买了一套楼房,虽然房间很狭窄,确实属于自己的家。但不管咋说,老两口算明白一个道理:必须自己有个窝,不和他们搅和在一起;必须自己得有两个钱,还要攥住;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好心态;啥事别完全靠别人,要靠自己。必须要享受生活,千万不要亏待自己。拜读完大智若愚老师的作品后,我思考了很多,这是一篇反应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老有寄托,养儿为防老等一系列尖锐问题的深度小说,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该如何度过余生呢?真的希望天下做儿女的,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爹娘,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你的今天!推荐大家赏读,建议加精!【编辑:雅苑琼林】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17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7-16 22:58:04
  明日推荐申报!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7-17 15:38:15
  祝贺作品加精!期待作者继续赐稿杨柳!
3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7-17 15:40:21
  根据杨柳社团开通专栏要求,在杨柳发文超过五篇精品,即可开通专栏作家。您已符合杨柳社团专栏作家要求。在今后发文时请在标题前加【杨柳作家专栏】字样。期待您继续赐稿杨柳!
4 楼        文友:大智若愚玉        2014-07-17 17:39:17
  感谢社长及编辑对我的提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