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五月,我踏上了埃及那片神奇的土地(游记)

精品 【西窗】五月,我踏上了埃及那片神奇的土地(游记)


作者:一盏茶心 探花,1380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89发表时间:2014-07-18 16:44:31


   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传说,给人面狮身像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色彩。直到今天,考古学家们对她的身世也没有一个定论。但她毕竟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不管是自然的造化,还是人间的奇迹,她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我悲伤地注视着他,他的身子经过雨水的冲刷早已是沟壑横生。他的面部外形轮廓,除了那顶人们熟悉的古埃及法老方头巾,还有耳朵,以及勉强依稀可辨的眼睛和嘴巴外,整个人像部分已经破败不堪,千疮百孔,无法辩认。尤其是他的鼻子,怎么会没了?一种至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798年拿破仑侵略埃及时,看到它庄严雄伟,仿佛向自己“示威”,一气之下,命令部下用炮弹轰掉了它的鼻子。但这个说法并不可靠,因为早在拿破仑之前,就已经有关于它缺鼻子的记载了。又据一些野史说,埃及的历代法老和臣民,视这尊石像为“太阳神”,朝拜的人往来不绝。后来,风沙把它慢慢地掩了一大半,这时,一名反对崇拜偶像的人,拿着镐头,爬上沙丘,狠狠地猛凿露出沙面的鼻子,毁坏了它的容貌。还有一种说法是,五百年前,狮身人面像曾经被埃及国王的马木留克兵,当作大炮轰射的“靶子”,也许那时已经负了“伤”,鼻子挂了“彩”。也有人说,埃及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是被中世纪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朝圣游客砸坏的。
   阳光下,整个狮身人面像是那么地圆润而雄浑,看上去是那么雄壮,那么强悍。但又是那么地苍老和神秘。就像一个睡着了的雄师,令人着迷。而更奇特的是,从这个角度看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也显得更加威武与高大。
   是人面狮身像扮靓了金字塔,还是金字塔映衬了人面狮身像?这人间的奇迹,这世界的奇观,就这样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使吉萨高地变成了一个万众瞩目的地方。
   几千年来,狮身人面像一直凝视前方表情肃穆,像一个忠实的守护神,巍然地屹立在金字塔旁,守护着金字塔的秘密,也坚守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孤独的承受着,把曾经的沧桑和创伤渗透至砖块罅隙处的晦暗深处。我多想拥抱他,安抚他遍体鳞伤的身体;我多想亲吻他,唤醒他沉睡多年的梦,让他亲自告诉我人们所说的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可他尖锐、笃实、刚毅的脸上,始终坚持着一语不发。
   他似笑非笑的面孔显得有些含糊,有些不屑,有些冷漠,有些孤傲,有些意味深长,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只有他能陪伴着法老们阅尽人间无数的轮回与沧海桑田,其他的都将化为虚无。
  
   十三、后记——归来之感
   埃及十日,浮光掠影,跑马观花…… 如果说埃及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我只看了一些目录,对于内容我还没来不及真正深入地去翻阅它,去了解它,去认识它。因为,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十天的时间我几乎一直在浩瀚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来回穿越,恍惚而又迷茫,像是在梦里,似醒非醒,云里雾里。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它有着七千年的历史和五千年的文明,比中国早了两千年。公元前305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开始了法老时代的辉煌;公元前2528年,胡夫建起了大金字塔,代表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造力;公元前525年,波斯人统治埃及,开始了外族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埃及,古埃及文明的中断;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阿拉伯文明的开始直至今日。
   埃及在7000多年的历史中遭受了太多太多外来者的侵略与欺凌,它的身姿到处都是入侵者留下的印记与疤痕,触目惊心,但是它又千年屹立不倒,缘于那岩石垒起的建筑,才能保留至今。
   从古埃及文物中我们发现古埃及人对石材特别偏爱,无论是雕塑还是建筑或者其它几乎都用石头作材料。“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的艺术的。”这些作品凝聚着对永恒来世的向往。每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就如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而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往复,隔着地平线,人间与冥界在对称中共存共生。太阳在白天照耀人间,在夜晚光临冥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过渡阶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门槛。在古埃及人精心准备的来世生活中,我们看到一种追求永恒的梦想。金字塔、神庙、方尖碑、木乃伊、太阳船、画棺、随葬俑……,所有这些都是追逐这个梦想而留下的痕迹。
   在埃及,几乎每一块石头都刻着一个历史故事。而且,每一块石头都在故事里面复活,从斑驳的浮雕,从褪色的壁画,从湛蓝的清澈的天,从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里,会觉得有很多石头化着一张张面孔温柔的注视着你。这些比金字塔早,甚至比第一代法老都还要早的石头,它们记忆的碎片里与埃及的血肉相连,是它们点点滴滴地穿透岁月,走到今天,无声地告诉你古埃及曾经发生的一切。
   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了。
   消失的何止是古埃及,还有古印度、古巴比伦,四个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的文明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间断过。虽然,长久以来,来自长城外的外患不断,但这些外患或如匈奴、突厥非灭既迁;或如鲜卑、契丹、满清被我同化。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一样咬牙挺立。这是以汉字为代表的文化传统起了最关键作用!而古埃及和巴比伦的文明先后被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取代,语言被阿拉伯语取代,种族成分也有很大变化。另外,中国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中国从不远征,即使郑和下西洋也是和平出访,不远征就不会遭人报复,就不会被人毁灭种族和文化。中国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主流文化统一(儒家文化),一支延续至今。其他三个国家的后代已经是雀占鸠巢了。今日之埃及、印度、伊拉克非昔时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佛教起源于印度,但现在在印度已经看不到任何佛教的影子了,他们的种族和文化已经断档了,主流文化已经变了。
   更主要的原因,中国文化有兼容并蓄的特性,自古就本着胸怀博大,海纳百川的精神,积极汲取世界上所有先进文化的营养,并拿来为我所用,并在汲取的同时,将自己的文明成果向外播撒,比如火药之于西方的热兵器时代的到来;造纸术、印刷术之于基督文化的更广泛传播;汉文化的魅力、唐人街的泛滥等等。当然,还有孝道血脉道德的传承。中华人种的延续,在于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所建立起的独特的、顽强的生育文化。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祖宗祭祀、养儿防老、无子富不久、有子穷不长、百善孝为先等。还有,中国的巨大人口没有像古罗马那样蛮族化,没有像拜占延那样突厥化,也没有像印度那样杂化。一直以来,汉民族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入侵民族。如蒙古人曾经想杀尽汉人,但汉人太多,在屠杀四川人后就不得不停止屠杀而采取拉拢汉人了,所以中国虽屡受征服但仍然能速迅同化他们延续中华文明。
   再者,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自给自足,不会去侵略别国。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文字,让现在的我们可以像读一封信一样解读古文,而别的三个国家就不行。
   古埃及文明虽然消失了,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如象形文字、太阳历、天文学知识、十进制的计数法、阿拉伯数字、古埃及的医学……还有它的神庙,它的浮雕,它的纸草画,它的石文化,它的绘画、图腾和数不清的金字塔,所有的这些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汇总了世界最美的五十一个地方是人生必须去的,其中就有埃及。因为埃及有金字塔,有狮身人面像,有萨拉丁城堡和哈利利市场,有“埃及西安”之称的卢克索露天博物馆,有亚历山大港,有埃及艳后的故事,有地中海风情,有美丽的尼罗河,有友好的埃及人民……
  

共 54283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89101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全面解读埃及。从乘坐起飞开始,我们跟随者作者的脚步,领略异域的瑰异风光和风土人情。卡塔尔多哈机场玲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尼罗河的晚霞一江橘红;游船上的各种狂欢;卢克索神庙的奇伟瑰丽;帝王谷的神秘法老木乃伊;左眼海水,右眼风沙,一边是沙漠,一边是海水的度假天堂红海;不像首都的首都开罗,不及国内的三线城市;独具特色的埃及婚礼,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全景式展示埃及历史荣耀的埃及博物馆;用一块块巨石堆成的史诗宏篇,另世界仰望的文明巅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等。一幅幅充满浓郁异域风情的埃及历史、地理、风物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也只有在埃及这个地方,才让我们有幸能够看见这份旷世的美丽吧。此刻,我多想跟随作者的笔端,化作红海中一粒沙子,融化在埃及的历史长河里。从未见过开罗的人,就等于没有见过世界的人,埃及有的是历史,却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这句话放在埃及这样全面混乱的处境里,显得异常悲凉沧桑。也只有在埃及,脚下踏着已有些许破损的石板路,耳中听着阿拉伯人口中飞快的语速,伴着未知名的小巷中隐约传来的异国乐曲,从鼻尖经过的正是那一屡屡的幽香,伴随着作者的脚步,我走出清真寺,却走不出作者给我们精心描绘的埃及奇绝壮美的历史画卷。看完作者详尽的介绍埃及风物的文章,我们真的不用再去埃及了。上好佳作,倾情推荐!【编辑:杨疯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1900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仁者禅心        2014-07-18 16:46:55
  恢弘的巨作,全景式的描绘埃及历史、风物、民情、古迹,读罢此文,久久沉浸在漫漫黄沙的埃及古文明当中。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回复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4-07-19 14:35:42
  此次旅行回来,感觉异常疲惫,身体很久都归不了位。心也是一样,总还在原地盘旋,不管是梦里还是醒来,仿佛还沉醉在那片神奇的土地。
   经过整理、沉淀、构思、着笔,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朋友们的关注下,五万多字的游记终于画上了句话。
     有朋友说,他们这一辈子也许都到不了埃及,所以希望我这次游记写全面详细点。于是,我把游记分了十三个部分:一、飞往埃及的中转站——多哈机场;二、沙漠中的绿色长廊——尼罗河;三、尼罗河上的摇篮——游轮上的时光;四、神传说的地方——埃及神庙;五、法老的栖息之所——帝王谷;六、度假天堂——美丽红海;七、世界之母——印象开罗;八、展示古埃及文明的艺术天堂——埃及博物馆;九、在酒店,遇见一场盛大的埃及婚礼;十、在开罗,我看见信仰的旗子在高高飘扬;十一、仰望文明的高度——金字塔;十二、法老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十三、后记——归来之感。
   最后,感谢疯子编辑,辛苦了。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7-18 16:51:58
  茶心姐,很抱歉,让你久等了。前天在后台看到作品,我赶紧去打开,无奈因为工作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杨兄主动从我手里接过稿子,才开始编辑。
   一定是一篇恢宏的巨作,我会好好阅读。
   感谢姐姐支持西窗, 祝福姐姐创作快乐!期待更多精彩之作。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2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4-07-19 14:39:33
  客气了,小娴,我们是朋友。你社团开业,没有礼物相送,投一篇中篇游记表示一下心意吧。希望你满意。祝“西窗”越来越好,祝小娴越来越美丽!
3 楼        文友:墨璃        2014-07-18 21:29:31
  读这篇文章,仿佛身临其境的跟随着去了趟埃及,洋洋洒洒的文字,一路上的旖旎风光,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啊
回复3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4-07-19 14:43:31
  埃及十日,浮光掠影,跑马观花…… 如果说埃及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我只看了一些目录,对于内容我还没来不及真正深入地去翻阅它,去了解它,去认识它。因为,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感谢墨璃阅读留评,很开心。问好,祝福夏日安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