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士兵兄弟父子情(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士兵兄弟父子情(散文)


作者:西岳秋阳 布衣,37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72发表时间:2014-07-26 20:07:47
摘要:临别的时候,全中队三十几个战士没有一个不是泪眼迷离,艰涩的“再见”两个字难以说出口,拥抱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尽管大家知道此次分别不是天涯海角,但是依依不舍之情仍让警营泪雨弥漫。抢险的时候,每次都冲在最前边,慈父呵护爱子般把安全留给战友,虽然每次都是赴汤蹈火历经生死考验,每次凯旋不是骄傲成功完成任务而是欣慰战士们毫发未损。训练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和战士一样摸爬滚打,闲暇之余像亲兄弟和战士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样赢了不依不饶输了从不打赖,战士们一点情绪波折都在零距离接触中心细如丝的牵挂在心。休憩的时候,在部队的时间总是比家里时间长,他牵挂着战士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侠骨柔肠点燃失学孩子希望之光,却有过因战备紧忙碌半年没回家的“劣迹”,以至于孩子见了他都陌生不让他抱。他平凡,他就是把生命融入橄榄绿的一名普的通消防官兵;他伟大,他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的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他感动了身边所有人,他是海城好人——尚尔旭。


   爱的力量总是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在爱的濡染下,全中队战士都在爱的奉献中体现自己青春的价值,把这份爱的接力传递下去。最难忘记中队全面装修的那一时刻,为了节省装修资金,战士们主动要求不找力工,自己干。
   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没有住的地方,门窗都是用塑料布遮挡,都是青春热血的汉子,他们甩开膀子大干,战士们消耗体力很大,尚尔旭也和战士们一样整天出现在装修的现场。那些瓷砖很重,都得用纤维袋子装着往楼上扛,就算是带着手套双手也磨得火辣辣的疼,战士们没有一个有怨言的,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装修的过程中,战士们学会了使用电镐电钻,很多技术活战士们通过努力都掌握得很娴熟,这为他们今后回到社会又增加了一项生活技能。
   尚尔旭是从基层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了解战士们的需求,能体会到战士们的心里感受,一切从战士的利益出发,维护战士们的权益,使铁东中队凝聚力得到空前提高,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由于他们爱岗敬业的全心付出,海城铁东中队在支队全年来下发的各类督察快讯中分别在政治工作、日常管理、落实执勤战备及岗位练兵等诸方面都受到了多次表扬。一年以来,由于担负着中队翻新重建等诸多不利因素,在中队干部少、火场多、任务重的客观条件下,尚尔旭牢记使命,坚持中队干部团结一致,扎实肯干,充分体现了极强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得到了支队、大队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十二运安保期间,全体官兵舍小家为大家投入到安保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合同制消防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当代军人的使命感。
   通过全体官兵不懈的努力,在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方面、强化执勤训练和部队管理工作中软硬件设施均达到中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中队完成了中队营房翻建装修工作,翻建后的海城铁东中队焕然一新。无论从硬件上的配备(如高标准数码影院、洗衣房、荣誉室、军人俱乐部)还是软件的建设上堪称鞍山星级中队。
  
   三、情系人民,爱岗敬业涅槃浴火凤凰
  
   尚尔旭扎根基层十几年,历经三千多起火场,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这些不是简单的数字,这数字后边写着他为消防事业勇于献身的那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十多年来,尚尔旭出火场几千次自己都不记得了,多少次惊险的救生行动他也都忘记了,只是每次回来后看到被解救的人员安全无恙,看到自己的战士们能安全凯旋,这就是他最大的欣慰了。然而,他不记得的事情海城人民都记忆犹新,即使时光的流水漫过岁月的门窗,那些逝去的往事仍然在百姓的心中记忆犹新,那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还记得2009年海城市八一路小府肥牛火灾事故的情景,熊熊大火喷着滚滚浓烟,远在几公里的地方都能看到冲天的烟雾。接警时候报警人说二楼有十几个人被围困在火海中,小福肥牛起火点在二楼,三楼是宿舍,火场温度非常高,消防栓的水喷到玻璃上反弹回来都是很烫人的温度。因为二楼有着大型的鱼缸,浴缸因高温爆裂到处都是玻璃渣子,整个大楼到处都是烫人的高温,浓烟滚滚楼上根本进不去。报警说二楼有十几个人被围困,他们在浓烟火海中搜寻没有找到人,当他们再次冲进火海的时候,忽然听到三楼宿舍有人呼喊救命,群众的生命安危牵挂着他们的心,尚尔旭毫不犹豫和战友们合力冲上去。他和攻坚组的几位战友迅速进入火场内部,面对高温和危险,这几个战士奋不顾身的与火海搏斗,幸运的是被围困的这13个人所在的位置比较集中,很利于解救。完成了最危险、最艰巨的解救任务后,大家便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灭火行动中,大概有2个多小时火情才得到控制。
   在营救13名被困者时,由于人员吸入有毒浓烟导致昏迷,口吐白沫,难以通过两节拉梯自行爬至安全地带,尚尔旭看事态危急带李大伟同志组成人梯将昏迷者一个接一个运送到安全地带,移交给120急救中心。消防车返回的途中,有个战士看见尚尔旭的手在滴血,这时他想起在解救被困人员的过程中,房间的玻璃因为受到高温而破碎,为了保护被困人员,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了一下,手上被落下的玻璃划伤。救援当时左手受伤浑然不知,衣服袖子全是鲜血,最后是战士帮忙送进医院。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带伤坚持抢险救人,他说“当时自己也没想那么多,就想尽快把被困人员救出。”多么朴实的话语,没有一点豪言壮语,但是那种只想尽快把人救出来的念头就是一个消防战士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就是一个军人时刻牢记的为人民服务职责。
   难忘2012年“8?4洪水”惊险救援,百年不遇的洪灾袭击了海城东部山区,造成多处道路损毁,房屋倒塌,通讯中断,人民群众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场风雨同舟的抗洪抢险中,尚尔旭始终冲锋在前,带领中队15人辗转作战在海城的城里城外,经受了洪灾面前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当接他们到海城析木镇达道峪村沙场有8人被困的求救电话以后,尚尔旭立即带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救灾前线实施救援。尚尔旭回忆说,当时途中多处道路积水、桥梁坍塌,救援现场非常复杂。消防车根本进不去,只能想尽办法淌水过去,水深流急,路况不明,随时都有跌入坑中的危险。当他们奋不顾身来到现场,看到河里房子都没了,只剩下沙堆,8名被困者挤在一台铲车上被洪水团团围住,滚滚的洪水正不停的冲刷着这台铲车,被困人员情绪激动,救命声哭喊声不绝于耳。尚尔旭看到铲车位于巨型沙堆下方,旁边有两棵大树遮挡,如果不及时救援容易导致洪水冲击沙堆塌方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或者因为时间的延误,洪水继续上涨,这台孤岛般的铲车和被围困人员就会被洪水吞噬。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尚尔旭冷静地制定救援方案,积极组织救援人员先将安全绳索系在附近的铁轨上,以确保在施救过程中的自身安全。随后便带领几名主动请缨的班长,在熟悉现场地形地貌的村民配合下,面对浪涛滚滚的洪水强行横渡。洪水中随时冲下来从上游漂移下来的水毁物,当时连大卡车都顺着洪水漂移,一旦被重物击中就有生命危险。但是,面对着这八个亟待救援的生命,他们没有犹豫,没有后退的选择,战士的责任让他们顽强地横渡成功,顺利地将救生衣、安全带、安全挂钩全部送达到河对面,架起了一条“生命通道”。完成了这生命通道的铺设,救援工作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多方人员的配合下,8人成功获救。
   2014年春天,海城某建筑工地因为施工操作失误,几十米高的塔吊发生倾斜,有一个工人被困在上边,塔吊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尚尔旭接警后,和战友迅速感到了救援现场。现场上情牵一线危在旦夕,塔吊的横梁已经弯曲,救援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塔倒人亡的事故。当时尚尔旭身体不舒服,但是看到这样的危险情景,自己不顾身体的虚弱率先爬上了塔吊。塔吊复杂的情形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五个人一起参加救援,通过大家的努力协作,终于把被困人员安全地救助下来。他们救援结束后,三个人自己跑下来,一个人摔倒了,他强撑着脚踩到地下的时候,看到战友们都安全下来了心里才踏实。
   当笔者问他救援时候怕不怕,他笑了,说不怕是假话,但是怕也得上,因为险情就是命令,更何况还有那待救援的人员等待着我们去解救,所以就顾不得怕了,但是下到地面的时候,回首有些惊险的救援工作,说实在的心里还真有点后怕。
   笔者问他,那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说,还能怎么办,上呗。平时只要一听到啦铃声,听到情况时候精神就高度紧张,警笛响起战斗情绪就空前高涨。只要一看到有人遇到危险时侯就想干,就来不解多想,一心想完成任务。每次救援回来时候,看到自己的努力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抢救了人民群众的财产,那时的心情就特轻松。
   这些年,挽救年轻男子欲跳楼轻生,处置疯狂“钉子户”引爆煤气和汽油桶爆炸的自杀袭击,挽救情感纠葛女子七楼割腕自杀等数不清的救援工作,挽救了无数条生命。鞍山电视台、海城电视台、《鞍山日报》、《千山晚报》、《辽沈晚报》(鞍山版)《海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连续深入报道,消防官兵被海城市人民誉为老百姓的保护神。他也因为努力工作,在2014年被海城文明办授予“海城好人”的荣誉称号。
  
   四、心存善良,大爱无形写就生命华章
  
   尚尔旭心里有着一个最大的牵挂,那就是远在岫岩的一个大哥哥。自从他从岫岩来到海城中队以后,只要有机会,总是要跑到岫岩去看看这位大哥哥,说起和这位大哥哥的情缘,还得从几年前他在岫岩当兵时候说起。
   尚尔旭在岫岩当兵的时候,一次执行任务,偶然就认识了这位大哥,他高位截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又有两个双胞胎女儿,生活真是雪上加霜,过得那叫个艰辛。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孩子们缺衣少穿,看得尚尔旭的心揪得一阵阵地疼。他掏出兜里仅有的一点钱全部给了这位大哥,并且承诺今后多多照顾帮助他们。几年时间过去了,尚尔旭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经常找机会过去看望照顾这位大哥哥,资助他多次,为他们买来了日常生活用品。他知道,靠输血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来支持他。通过他的奔走呼吁,通过协调政府的帮扶工作,政府为他办理了出租车的营运手续,并且为他改装了出租车,让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自理生活,解决了燃眉之急。
   海城中队以后,还过去看过几次,现在这位大哥哥已经基本达到了生活自给自足,孩子们也都有了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尚尔旭欣慰的同时,还经常和他们电话联系,鼓励他们的孩子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多年来,尚尔旭一直默默资助两名贫困学生,每年每个孩子两千元,遗憾的是至今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名字。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回报,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真诚,那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精神崇高。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深厚国学内涵一部分,良好的家风让尚尔旭从小就承受着感恩的教育。记得在很小的时候,
   母亲抱着她回娘家北河村,因为家里距离娘家十多里路,走到土台子村的时候途中遇到大雨,母子两个人无处避雨。母亲怕年幼的他被雨水淋病,就到一户人家敲门避雨。那家主人不仅热情地让他们进屋避雨,还主动给他们做好吃的。要知道,那时候农村还很贫困,细粮也不是天天能吃到,因为主人的善良,因为心疼他年幼,这份深情厚谊母亲时时挂在心上。平时母亲总是告诉他,有机会到土台子村去找到这户人家,报答人家的恩情。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这样一颗善良的种子,把帮助被人当成自己的快乐。
   他心灵影响最大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他童年的时候,自己家里条件不太好,父母为人很宽厚慈善。那时候家里后墙道路窄,那次邻居搬家的时候拉活动房的把他家里的墙刮倒了。邻居要给他们赔钱,尚尔旭的父母死活都没让那家人赔钱。没想到,那人强扔下七百元钱走了。多少年过去了,他的父母一直在找这个人,想把这笔钱还给人家。经过了几十年的苦苦寻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年前那个人终于找到了。遗憾的是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只找到了那个人的儿子,父母就去那个人所在的村子看望他们,给了那个人儿子一千元钱,还给他们买了很多东西,这颗心才放松下来。
   谈到家庭的时候,尚尔旭的情绪突然低缓了起来,他说他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爱人了。这么多年来,对家里歉疚很多,由于在基层中队,很多工作都要事无巨细的亲自抓,所以就有很多时间必须留在部队里和战士们在一起,也就忽视了媳妇的感受,以至于有时候媳妇开玩笑的时候也抱怨地问他在部队的时间长还是陪她时间长。
   每当说起自己的媳妇,总有一种愧疚之情涌上心头,那份愧疚的后边浓郁了是他对妻子由衷的爱。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工作和个人感情方面,他只能是以牺牲家庭的代价换来战士们的快乐幸福,因为家里毕竟还有双方父母能帮忙照顾,中队的孩子们缺了他是不行的。说到中队,媳妇怀孕生孩子期间正好赶上中队营房装修,每天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每天几乎都是睁着眼睛睡觉。装修的档上正值党的十二代召开期间,单位安保工作也很繁重的,加上还得救灾抢险出火场,单位的战士每个人都恨不得有分身术长着三头六臂。尚尔旭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家中还有一个也期待着他照顾温暖的妻子。单位装修期间,战士生活条件不好,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尚尔旭牵挂着战士们的生活,整天都和战士们轱辘在一起,同甘共苦,这样感染了战士的热情,使装修工作尽展迅速,提前了工期。在装修最艰巨的时候,最长时间半年没看到孩子。
   说到对媳妇的愧疚,他的眼睛也是有点湿漉漉的了。别人的媳妇要生孩子的时候,准爸爸都是每天围前围后的转,生怕有一点闪失,每天都是嘘寒问暖,极尽呵护之至。自己媳妇生孩子时侯,正赶上中队任务紧张,自己没时间多往家里跑,只能在生孩子的头一天才张罗让媳妇住院待产。
   都说是好人一生平安,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平安守护神,所以上苍就眷顾他们,让他们平安顺利,这也给了他极大的安慰,他更是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交谈中,他多次都说自己喜欢部队,喜欢自己的战士,每当他回到战士们中间,就会忘了一切烦恼,忘了家里的一切,他把自己的生命已经都融入了这个集体中来。在家里的时候,心里还时刻惦记着部队,生怕战士们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怕他们在抢险中遇到什么危险。
   每次出火场后,看到惨遭损失的灾民他都很同情,总是能用真诚安慰他们,和他们亲切交流,告诉他们消防知识,尽力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这么多年来,不光是救火的勇士,更是防火的宣传员,很多隐患都在他的排查和督促下消灭在萌芽中。作为一名消防兵,出火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人们对消防队总是有认识的误区,开的时候是不敢打消防报警电话怕被罚钱或者花钱。知道了消防兵义务救火以后,很多人钥匙遗忘在房间里也打消防电话,猫上树了也打消防电话,每次接警后战士们就要出警处置,很多时候战士们都是在超负荷运转,这些事情找开锁公司或者找邻居帮忙都能自己解决的。消防队出警一次不光是浪费人力财力,更容易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这些出警分散警力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希望大家理解消防兵的苦衷,正确利用好消防队的防火救灾的职能。
   军人的使命就是在战场上,军人的选择就是奉献和牺牲,消防兵的牺牲不光是情感上,更是生命的代价,他们是以命换命的职业。当我们看到上海消防兵扑救中受轰燃热气浪推力影响从13楼坠落,他们在坠楼的一瞬间还紧紧拉着手,那分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兄弟情深让我们理解了尚尔旭对军营的感情,理解了他为了战士们甘愿付出的那份真情。
   在尚尔旭的榜样力量影响下,铁东中队新一届领导班子信心百倍,在2014年各项工作中紧紧围绕支、大队两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继续强化执勤战备意识,严格落实部队管理。力争在超高标准的硬件基础上,加强中队软件建设,全力争取引领合同制中队名列前茅,努力把海城铁东中队打造成为一支高规格、星级标杆合同制中队。
   望着眼前这个普通的消防军官,平凡的走进人群你就很难找到他,平凡的融入战士们中间你就难以分辨他,但是,他是伟大的,他用伟大的胸怀为战士们铸就了温馨的家园,他用无私的奉献为人民营造了安乐的家,他是普通一兵,他是海城好人。
  
  

共 11199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士兵兄弟父子情】这篇散文,作者以丰盈的笔墨,以饱满的热情,为读者呈现一位普通的消防官兵不平凡的贡献。尚尔旭八零后军人。年轻的军官,却有着成熟干练的处事风格,有着火一样的心肠,有着海一样的大度,有着山一样伟岸。爱兵如子,用心拴人见证战友情深。提干后,他对每个战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情同手足,爱同父母。和战士们心贴心,关心战士的思想,观察战士的动态,每个人战士的喜怒哀乐他都了如指掌。哪个战士家里有困难,他也会慷慨相助,小战士有了病,他会送来温暖,陪伴身边......尚尔旭就是这样一位知冷知热的好官兵。用心做事,扎根基层诠释青春无悔。尚尔旭全身心投入到消防工作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战士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最难忘记的中队全面装修的那一时刻,为了节省装修资金,战士们主动要求不找力工,自己干。少花钱多办事,自己能解决的事情绝不麻烦上级领导。用心做事,扎根基层诠释青春无悔。尚尔旭作为一个军人,他的梦想就是不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丢脸,做一个合格的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在战场上,军人的选择就是奉献和牺牲,消防兵的牺牲不光是情感上,更是生命的代价,他们是以命换命的职业。而尚尔旭舍小家顾大家,就连妻儿都没有时间照顾,一心扑在他热爱的事业上。他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但他对得起铁东中队,对得起中队的战士,对得起海城的父老乡亲。伟大的胸怀,谱写绚丽的诗篇,为战士们铸就了温馨的家园,无私的奉献为海城人民营造了幸福安乐的家。他是战士心中的父母官,他更是海城人民眼里的好人。通篇文字体现正能量,讴歌了军人的光辉感人的形象。文笔流畅,主题突出,人物刻画细腻,创作风格独特。值得品味和欣赏!感谢赐稿!向消防官兵学习致敬!遥祝节日快乐!问好秋阳老师!倾情推荐!【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4-07-26 20:11:36
  他是战士心中的父母官,他更是海城人民眼里的好人。通篇文字体现正能量,讴歌了军人的光辉感人的形象。文笔流畅,主题突出,人物刻画细腻,创作风格独特。值得品味和欣赏!感谢赐稿!向消防官兵学习致敬!遥祝节日快乐!问好秋阳老师!创作愉快!致安!
林雨荷
2 楼        文友:铁禾        2014-08-13 13:43:00
  一篇美妙的散文当有精神的见解和优美的意境,当有高超的语言手段和表达艺术,化文采于清新隽永、质朴无华。来读美文,享受心灵的瑜伽,问好文友!
铁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