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西子村往事


作者:一朵怜幽 进士,1086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47发表时间:2014-08-02 22:59:32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妈,你怎么了?”霜霜意识到母亲的异样。
   树丛里的男人见到有人,没有再追出来,夜色和树丛掩护着他退了出去,却没能掩盖他那颗罪恶的心。
   没见有人追来,银华稍稍镇定了一点,看着二大爷说:“您怎么来了?”
   二大爷答:“霜霜说你还没回来,天也黑了我见她一个人,所以陪她一起来了,银华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摔了一跤。”银华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我们回去吧!”
   【六】
   那个夜晚,银华整夜辗转未眠,被那个男人挟持的那个画面一直在她的脑海中闪动,那低沉的一声“别动!”也一直在她的耳畔响起。这时她才明白,往日感觉有人跟踪她,在她家的窗户边晃动,并非自己的幻觉。
   到底是谁呢?银华问自己。
   二愣。对,一定是他。只有他。去镇上扛沙包只是一个幌子,他只是在为自己制造不在场的证据。
   银华默默地流着泪,越想越气愤,更觉得委屈,心里很苦,她决定把这事告诉泽龙,在这个时候,她需要泽龙陪在身边。
   太阳升得老高了,银华才出了门准备去集镇上,她是给泽龙的厂里打电话,她想让泽龙立刻马上回来。其实她早早就起了床,但是看着还在沉睡的西子村,她不敢出去,昨晚的事情历历在目,她惧怕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一夜未眠,她的精神有些恍惚,头很重,走起路来轻飘飘的。霜霜问她去干嘛,银华只是说去买点化肥和农药,她不想把这件事情告诉女儿,怕她也跟着瞎担心。
   去集市有两条路可以行走,一条经过村前的小溪石桥,然后翻过一座小山就能到达集镇,另一条是沿着村前的土公路一直走,走到柏油马路上后直行就能到集镇,只是走马路要比翻山路多上一半的路程。
   银华她出门前脑海中想象着在小山上那个男人又突然窜出来的影像,她打了一个寒颤。所以今天她选择的是大路。
   在土公路上时,银华遇见了正在锄地的黄国中。银华感觉自己的秘密正暴露在阳光下,不然从来不正眼看人的黄国中今日为何竟然盯着自己看。她为了打破尴尬,故意问候:“锄地呢?”
   黄国中愣了一下面无表情地答:“嗯,锄地。”然后低下头,继续锄地。
   到了集市的银华觉得满街的人都和平日不太一样,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她。在公用电话亭,银华打通了泽龙工厂的电话,等待了二十分钟后,泽龙回了过来。银华并没有直接告诉泽龙昨晚发生的事情,她想等到泽龙回来再说。泽龙说还有三天,三天后就能回来。银华沉默了好一会后说,好吧,我等你回来。
   如果银华能够预测未来三天的事情,她一定不会答应。天灾人祸,不是先知,又怎能躲避。
   为了让这三天平安度过,银华一直呆在家里很少出门,出门也会带着选在白天人多的时候。
   六月的天,真的是说变就变,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的时候就乌云压顶,瓢泼的暴雨从天际倾泻而下。西子村地势低,很快山上的洪流就形成一条条浑黄的溪流在西子村各家的房前屋后肆意横流。
   银华因为在暴雨前将稻谷场上的稻子堆起来盖好,忙得精疲力竭,霜霜给她盛了一碗已经用井水冰镇好的绿豆汤,她坐在门前望着大雨,心不在焉地喝着。这时银华突然想起来,光顾着收稻子了,没去将田的缺口打开,这么大的雨,刚插下去的秧苗肯定要被水淹了,还没扎稳根的秧苗到时候肯定会飘起来。虽然是下午三点钟,但是天空宛如一块半黑的幕布,将西子村严严实实地盖了起来,看不到让人心安的光亮。
   银华虽然害怕,但是她还是穿了雨衣带着铁锹出了门。
   霜霜问:“妈,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银华看了看正在一边玩水枪的儿子,对霜霜说:“我就去死塘边把大田的田口开了,其它远地的就算了,秧苗要是飘起来,等雨停了重新补。你在家看弟弟,下这么大的雨,别让他出去乱跑。”
   霜霜点点头。
   儿子跑过来对银华说:“妈妈,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要是遇到坏人我就用这个枪打死他!”说完拿着水枪朝着门外喷射水。
   银华笑着说:“乖,在家,妈妈马上就回来。”
   死塘里的水已经涨高了不少,估计很快就会漫过塘涵。银华看着死塘下方那些良田,不由得为田的主人叫屈。刚走到死塘埂,就看到了肩上搭着毛巾的黄国中撑着黄色油布伞扛着锄头从死塘的另一侧走过,他朝着银华看了一眼,继续走自己的路。银华想,他大概也是去放水的。
   走到塘涵的时候,银华下意识地看了看,果真,水离塘涵的警戒线只剩下半米的高度。她还没有跨过那个由树木搭建的小桥,就感觉到了后面有人逼近。那感觉太过熟悉,她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于是猛地一回头。黄国中面无表情地站在自己的身后,一双眼睛像狼看着猎物那样看着银华。
   银华刹那间明白了,她惊叫:“是你!”
   黄国中扔掉伞和锄头,扑向银华,银华将铁锹扔向他,掉头撒腿就跑,可是她还没迈出几步,就被泥泞滑到,栽在地上。银华回头看着已经蹲在身边的黄国中,用屁股挪着往后退,惊恐地大声喊:“黄国中,你想干什么?我喊人了!”
   黄国中并没有回答,仍旧死死地盯着银华。银华看了看四周,并无一人,她的喊声也被风声雨声掩盖。有些绝望的银华想唤醒黄国中的良知,她放低声音说:“你别做傻事,这可是犯罪,要坐牢的。”
   黄国中终于开了口,他的眼里露出贪婪和渴求,“蹲大牢我也愿意,你不知道我有多喜欢你。”
   银华的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出口,黄国中就将毛巾堵住了银华的嘴,并反剪着她的双手,从旁边的荆棘丛里扯下一根藤条,将她的手脚绑了起来,并粗鲁地拉入塘涵里。
   塘涵就像一个缩小版的隧道,银华一进入,她就知道自己今天难逃一劫了,她眼中的泪喷涌而出,做着最坏的打算,如果被玷污了,她也不想活了。但是想到一双儿女和泽龙,银华又觉得不舍,她做着最后的挣扎。
   就这这时,一声沉闷的击打声伴随着黄国中的一声惨叫在塘涵有限的空间里回荡,银华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愣来了。
   二愣在雨前就回到了西子村,他习惯性地去银华家看看情况,银华的儿子告诉他,银华去放水了。
   看着和黄国中厮打的二愣,银华只觉得漆黑的夜里突然有人掌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或许是之前的挣扎和过度的惊惧消耗了她太多的体力,一旦放松下来后,她只觉得自己软成了一滩泥,没有一丁点力气。
   雨还在下着,仿若是老天是为银华哭泣的,又仿若它是想用雨水洗涤这一天发生在西子村的罪恶。
   【七】
   二愣死了,身材瘦弱的他终究不是体形魁梧的黄国中的对手。二愣是死在了死塘里,死塘成了名符其实的“死塘”。
   黄国中以故意杀人、强奸未遂罪被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最严厉的制裁。
   二愣死之后,大雨终于停了。
   被乡亲们从塘涵里解救出来的银华,看到了死塘的塘尾处殷红的血正慢慢晕散开。她怔怔地看着,觉得那红色的血液不仅是在死塘里晕散,而是在她的眼中,还有心里慢慢晕散,她开始呕吐,不可遏止地。
   泽龙得知消息后,提前两天回来了,望着银华的样子,他心疼不已。银华好些天不敢出门,出了门看到死塘她就颤抖不已。他知道,银华得暂时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西子村。
   二愣的后事都由泽龙一手操办的,因为他是他的兄弟,也是银华的救命恩人。二愣的骨灰葬在了西子村的村口处,对着柏油马路,对着西子村外面的世界。
   安排好一切后,泽龙带着银华和一双儿女去了上海。换了新环境的银华在泽龙的关心下,渐渐好转,于是后来女儿上了寄读学校,儿子去了幼儿园后,学什么会什么的她也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那些日子,泽龙从来没有在银华的面前提过二愣,二愣这个人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过往,成为了他们彼此心底最深的一道烙痕,他们都不愿轻易提起。
   那是个下着细雨的秋日,泽龙和银华都休息在家,泽龙突然提议带着银华去墓地,银华感到很吃惊,连问着泽龙为什么。
   泽龙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以忧伤的表情看着银华,淡淡地说:“你去了我再告诉你。”
   到了墓地,泽龙在一个年轻的女子的墓碑前停下,对银华说:“她叫小娟。”
   青青的墓地隐约在细雨中,看着墓碑上那个与自己有些相似的女子的遗像,听着泽龙说完小娟和二愣的故事,银华已经泪流满面。她终于知道二愣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又为什么为了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愣当初和泽龙在同一个工厂上班的时候,认识了小娟。小娟是上海本地人,是工厂的文员,长相清丽的她得到了很多男同事的青睐,这之中包括二愣。只是二愣的外貌和长相,让他充满了自卑,除了泽龙,根本没有人知道二愣的秘密。二愣一直为小娟默默地付出,早上打好开水送到她的办公室,提前下班给她打饭菜,还有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护送她回家。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有天晚上,小娟回家的路上被一伙小流氓围堵,在不远处护送小娟的二愣挺身而出,只是敌众我寡,二愣自然不是那些人的对手,被打成了重伤,以至于左腿留下了残疾。而小娟最终也没能逃出魔掌,最后选择了轻生。
   二愣被这事打击得不轻,他将自己关在小出租屋里,整日整夜地喝酒,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回到老家的原因也是因为想离开上海那个伤心地。
   二愣离开前曾经对泽龙说过,说银华的美貌在西子村乃至整个镇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叫泽龙也要经常回家,以防不怀好意之人。泽龙当初并没有将二愣的话当回事,他认为,在民风淳朴的家乡,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他还对二愣说,我不在家不是还有你吗?你是我的兄弟,你也给我照应着。二愣答应回到家后,会帮助银华,只是要求泽龙不要对银华说他的事,他怕银华误会。
   旧事重新上演,只是二愣没有那么幸运,一年前他没能救回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一次他救了兄弟的女人,却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银华终于明白为什么二愣对自己那么关照,她为自己曾经对二愣的偏见后悔不已。她也终于明白泽龙为什么要将二愣的骨灰葬在村口,因为那个方位正对着上海的方向。
   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对着她所在的地方深情凝望。
   【八】
   时间是治愈伤口最好的灵药。
   一晃过去好多年,银华一直没有回过西子村,清明冬至回家祭祖坟都是泽龙回去操办的,银华不主动要求回去,泽龙也没有强求。
   又是一个炎炎而又多雨的夏日,银华觉得是时候了,她说她要回一次西子村。
   银华和泽龙走到村口时,在二愣杂草丛生的坟前停留了好一会。
   银华对泽龙说:“我们把二愣带去上海好不好?”
   泽龙诧异地看着银华,没有明白她的意思。
   银华一边拔着坟上的草,一边说:“把他带到小娟的身边。”
   泽龙点点头,“好,回村里和长辈们商量一下。”
   走到死塘前,银华停下脚步怔怔地看着死塘。泽龙以为那些让她伤心痛苦的记忆又袭上心头,于是拉着银华的手说:“走,我们回家!”
   银华挣脱泽龙的手,平静地看着泽龙的眼睛说:“没关系,我想沿着死塘埂走一走。”
   泽龙舒心地点点头,一个人先行回了家。
   银华走到塘边的树荫下的时候,想起了那年她去割稻的时候,二愣嘴中叼着一根稻草和一帮人在树荫底下聊天的景象,银华只觉得鼻头一酸。
   死塘埂的两边还是有很多刺槐树,碧翠的树叶在阳光底下泛着让人心柔软的淡淡光芒。行走其中,银华感觉到了旧时光的影子。
   走到塘涵处,发现已经被水泥筑高了一些,木桥也已经被两块水泥板代替了。
   突然,银华感知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
   她猛地一抬头,透过刺槐在风中影影绰绰的身姿,她分明看见死塘的塘尾处,不再有浑黄的水,也不再有殷红的血在晕散,却已然是一片荷花的世界。
   银华笑了。

共 957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子村,小家碧玉般的村落,深居四面环山的皖中地区,有着幽深意味村落也是闭塞之处,没有通畅的交通,小说开篇将读者带入了L形出入口的西子村时,那些尘土与泥泞的乡路以及死塘与塘涵也让人经过了。如一幅画一样,西子村以一种恬淡优美的笔调写意着,的确这是一幅远远望去很美的风景,这种美有很多意味在里面,她纯朴自然,不施粉粉黛,有我们内心里想眺望想亲近的东西,当然也有许多,我们说不清楚的滋味在里面,于是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足迹渐近这个西子村,也接近了西子村稻田地里走着的人们。银华的秀美是这一方村落的风景,故事便围绕着她展开,临近她家稻田的“哑巴”黄国中,长着一张困难相,与丈夫称兄道地的二楞,挑着担子去施肥的二大爷,还有大树下唧唧喳喳说三道四的翟里村人们。小说从双抢时银华的丈夫泽龙回不来帮忙起端,二楞主动帮银华双抢,她回避也厌恶他,这说着民风纯朴,也在说着民风中那种让人不透气的东西。情节的深入,小说也揭开了邪恶与凶险一面,银华被人尾随,她惊心,并判断是二楞所为,直至塘涵的惊心一幕揭开了,黄国中的丑恶,二楞内心的美,一时间全部掀去面纱。故事于高潮处渐入尾声时再一次延续了人心的美好,即二楞的恋情,以及他保护银华的真正动机。小说以一塘莲菏的身影让死塘有了生机,寓意了一个美好心向,一个对我们心中那个村庄的祝福,让人回味无穷。好文,让人一顾再顾的风景!倾情推荐,问好怜幽才女!【编辑:雪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603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飞        2014-08-02 23:05:47
  編辑一篇好文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怜幽的小说让我过目不忘!
回复1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4-08-03 08:29:00
  谢谢雪飞辛苦编审,并写下这么精致的按语。
   才女不敢当,向你学习,夏安。
2 楼        文友:静如画        2014-08-03 07:57:52
  一篇取材乡村的故事,生动感人,文字清丽舒缓,读起来特别柔软。
   读过几篇怜幽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温和细腻的感觉,喜欢。
   看到一处错误:她为了打破尴尬,故意问候:“锄地呢?”
   (二愣)愣了一下……
   这里的二愣,应该是黄国中吧!^_^
回复2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4-08-03 08:29:25
  如画用心看了,是的,错了,我去改,谢谢。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8-03 08:02:2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08-03 08:05:48
  我一向喜欢怜幽的小说,文韵淡雅,哀而不伤是此篇小说的风格。
江凤鸣
回复4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4-08-03 08:30:14
  谢谢二哥高抬,和您相比,我还有很远的一大段路要走。
   夏安。
5 楼        文友:雪飞扬        2014-08-03 10:14:02
  怜幽的小说真的是让人过目不忘,太精彩了,欣赏学习了。
6 楼        文友:        2014-08-03 16:36:41
  真是一片精彩美文,希望看到更多的乡土风情。那个朴实,能干的银花令人赞叹不已。
7 楼        文友:秀子        2014-08-04 15:50:33
  唉,这个村庄让人怀念又让人恐惧。银华心里有太多的辛酸委屈,也有太多的创伤误解。二愣是好人,可惜银华当初对他有误解。猜贼不爽贼,看似忠厚老实的黄国中却干了丧失人性的事,白搭上二愣一条命。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8 楼        文友:荒原凌波微步        2014-08-07 22:13:44
  文笔细腻、素雅,却动人,一如不施粉黛之西子!
爱诗,爱文学;正直善良,敢说敢当。信奉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9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9-03 23:18:01
  发出的那天,我认真地读了。不留字。
   我读懂了。晚安。祝你天天快乐。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10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5-12-13 15:51:23
  《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这是一个乡村美妇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忠贞与义气的故事。故事中的银华虽年过四十,可美貌仍在,有觊觎者,也有暗恋者,洁身自好的银华最终难逃一劫。但让人意外的是,作恶者原是深藏不露的,被怀疑者却因救人而丧命。银华经历惊魂一劫,随丈夫远赴上海,当初的劫难遇救成为最美好的怀念。这个故事让人感到,善与恶有时是难以区分的,唯有时间可以证明。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