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苦涩

精品 【梧桐小说】苦涩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0发表时间:2014-08-28 10:33:07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每次都是崔秀兰领唱,我们三个合唱。多好听的一支歌,每次唱起来,我们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实在想不明白,里面究竟有什么小资产阶级情调?难道就因为“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样两句吗?
   崔秀兰还喜欢唱《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她的歌声就像内蒙古大草原的百灵鸟,真是动听极了。
   我曾经私下问过小兰,她的歌为什么唱得这么好?小兰告诉我,她的爸爸和妈妈原来都是总政歌舞团的,爸爸是作曲家,妈妈是独唱演员。结果爸爸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妈妈成了黑标兵。小兰自幼受到家庭影响酷爱唱歌。我从心里替她惋惜,多好的一棵歌唱家苗子?居然弄到这里的食堂做小工!实实在在是暴殄天物。
  
   食堂的小工常常需要做很多粗苯的体力劳动,除去择菜、洗菜,还要挑水、刷锅、洗碗,搞卫生。后面这些活不是叫帮厨干的,都是食堂小工分内的工作。九连的知青都经常看见崔秀兰挑着两只大水桶,从井台上往食堂挑水。崔秀兰是个苗条身材,虽然不算瘦小,也不像林妹妹那样,风一吹就会刮跑,可毕竟是个姑娘。一副过百斤的水桶,压在肩膀头上,扁担都弯了。她却是腰不晃、腿不抖,脚下步子稳稳的。大家路过食堂,经常听见小兰在里面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崔秀兰的那种豁达、乐观和吃苦耐劳精神,经常为她赢得连队的表扬。
   崔秀兰就是九连一朵最美丽的雪莲花。
   食堂是属于连队的后勤排。后勤排除了管着食堂,还有牲口棚、菜地、猪圈、杂务班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单位。管后勤的有个司务长,另外还有个后勤排长。连队的司务长是个挺奇怪的职务,算排级,却是要参加连领导会议的,因为他管钱。连队啥不要花钱买?所以司务长也不管后勤排其他事儿,管事儿的是排长。
   九连后勤排长叫赵春生,是呼和浩特市二中一个高中生。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挺俊。他是排领导,免不得要找自己下面的战士谈谈心,做做思想工作。
   那时候有很重要的一种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学毛选”。不仅要自己自学,还提倡互帮互学,结对子。全团都在热火朝天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学毛选”活动。
   赵春生是连队培养重点,是全团第一届知青学毛选积极分子。他就和崔秀兰结成了对子,经常去帮助崔秀兰干些重体力活,有时候也会看见他们两个人在营房旁边的小树林里散步谈心。
   他们具体谈些什么不知道,也许就是一些学毛选的心得体会?或者是关于人生、理想、扎根边疆的大道理?只是对于一个16、7岁,情窦初开的姑娘,又怎么能不把这样一个男孩子,当做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
   偏偏那年冬天发生了一件事,就更加让崔秀兰芳心暗动了。
  
   为了给食堂剩下点煤炭钱,排长赵春生向后勤排发出一个号召:每人收工带回一捆柴。
   那时候食堂用大灶,都是两用的,可以烧煤炭,也可以烧柴火。内蒙古的冬天常常是冰天雪地,那地方又不是大小兴安岭,哪里去找这么多柴火?其实,也就是在那个年代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方式而已。多数战士也就是头一天敷衍了事一下,随便在连队什么地方弄几根棍子,或者一抱秫秸杆交差了事。崔秀兰可不是这样。
   那天下午,崔秀兰看看食堂没有什么活了,就带着一根绳儿,一把镰刀离开了营房,朝南边走去。她知道南边大约十五里外,有个小土山,山上是一片灌木林。
   天阴沉沉的看上去要下雪了。崔秀兰走出营房前,正好遇见了杂务班的老大姐张芳。
   “小兰,你去哪儿啊?这天可是要下雪。”
   崔秀兰甜甜一笑,说:“张大姐,我去南边那片树林子弄点柴火。”
   心直口快的张芳皱着眉头阻止她:“你这孩子,赵春生的话是圣旨啊?拣根鸡毛当令箭。别去,听大姐的回去歇着吧。看样子下晚的雪不会小。”
   崔秀兰却摇摇头,说:“没事儿,我跑快点,一会儿就回来了。”
   崔秀兰不听张芳的劝阻,还是出了营区朝南走了。
   黄昏前一场大雪终于下了,雪势很猛,还夹着西北风,看出去只有白茫茫一片。崔秀兰却还没有回来。
   开晚饭的时候,食堂发现崔秀兰不在,才想起下午她离开营房的事儿。赵春生这下急了,到处询问崔秀兰的去向,才从张芳那里知道了,崔秀兰去了15里外的小土山拾柴火。
   赵春生二话没有说,抓起一支手电筒顶着大风雪朝南而去。
   有人向连队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指导员马上又从一排派了几个男战士出去找人。
   赵春生一路朝南走,一边走,一边喊着崔秀兰的名字。
   一直迎出去十多里,终于在昏黄的手电筒光里,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有个人影。
   赵春生大声朝她喊:“是不是小兰?”
   身上背着一大捆干树枝,顶着呼啸的西北风,打着脸上生疼的雪粒子,崔秀兰在艰难地朝回走,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丝光亮,耳边隐隐约约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崔秀兰喜出望外大声回答:“春生哥,我在这儿。”
   一句话说完,精疲力尽的崔秀兰一头栽进雪地里。
   赵春生冲过来,一把抱起了崔秀兰,搂在怀里大声呼叫:“小兰、小兰、醒醒。”
   崔秀兰勉强整理一下眼睛,虚弱地说了句,“春生哥,把我拾的柴火带回去”人又昏过去。
   赵春生又喊了几声,然后解开自己的大衣,把崔秀兰裹起来,朝营房跑。走了两步,想起崔秀兰刚才的话,又退去,把那捆柴火甩上肩头,抱着崔秀兰就走。刚好一排的几个战士也到了,赵春生把那捆柴火交给他们,自己抱着崔秀兰加快脚步朝营房去。
  
   这件事让崔秀兰一夜之间成为了巾帼英雄。连队汇报给团部,崔秀兰的行为成了她在赵春生帮助下,活学活用毛选的具体表现。崔秀兰和赵春生成了全团“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一帮一、一对红”的标兵。
   崔秀兰当夜被送到团部医院的时候,已经受了严重冻伤,局部达到了四度冻伤。身体很多部位出现水疱性冻伤,两只脚、双手和脸部出现组织发生坏死。总算是抢救还是及时,医生判断不会造成深层组织和骨骼坏死。
   崔秀兰在医院醒过来的时候,护士告诉她,如果她没有及时被救,后果会非常严重,很可能双足、双手要终身残疾。崔秀兰心里很感激赵春生,是他在第一时间赶去援救自己,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当护士告诉她,她已经是全团活学活用的标兵,是英雄模范的时候,崔秀兰却是无动于衷一般。她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做了一件让心中爱人重视的事儿。护士还告诉她,因为她负伤了,现在是赵春生代表他们两个,在全兵团巡回介绍他们这活学活用的一对红,是怎样通过认真学习、刻苦改造,把学习到的体会,落实到自己行动上的。
   光辉的花环在赵春生头上闪烁,他已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且更大的荣誉还在不断降临到他头上,赵春生的光辉形象还在每日飙升。小护士问她有没有想过入党?崔秀兰腼腆地摇摇头说,自己连个团员都不是。小护士很为她感到抱屈,要知道毕竟是崔秀兰为了给食堂节约煤炭,去拾柴火被冻伤了,怎么能把所有功劳记到了赵春生头上?
   崔秀兰才不这样想,在她心里,因为拾柴火是春生哥的要求,她才会去拾柴火。她就是为了赵春生才去的。因为她在大风雪里拾柴火迷路了,赵春生不顾自己的危险,冒着大风雪救了自己。他当然就是大英雄,自己心甘情愿做他的陪衬。
   小护士还有一件为崔秀兰特别感到遗憾的事儿,那就是崔秀兰的声带受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以后别说是唱歌,恐怕就连正常发声说话都有困难了。
   一个酷爱唱歌的女孩子,从此和唱歌无缘,真该是一件多么叫人伤心的事儿?草原的百灵鸟再也不能用她美丽的歌声,让人们为之倾倒了。
   我们在连队听到这个不孝的消息都在为崔秀兰伤感,可住在医院里的崔秀兰就连最初听到这个消息,都并没有太多震撼。
   她只是淡淡地说:“歌是可以放在心里唱的。”
  
   大约三个月之后,崔秀兰终于伤愈归队了,团部派车将她送回九连。九连的指战员给了她英雄归来的荣誉,全连指战员站在营房主干道两侧夹道欢迎。
   我站在欢迎的队伍,看见走下吉普车的崔秀兰,却似乎对这一切都没有放在心上。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充满一种殷切渴望,她的眼神在寻找一个人。
   她还不知道,赵春生已经离开了九连,随着一级级组织给他的奖励,还有一顶顶桂冠戴上了头,赵春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被提升为九连副指导员。还不等到九连走马上任,师政治部一纸命令,赵春生被越级提拔为师宣传科副科长。不到两个月军区兵团部,又下令将赵春生调升到了兵团部,成了兵团政治部的副主任。
   我们大家都知道赵春生是再也不会回到九连来了。
   团部也奖励和提升了崔秀兰。
   先是九连团支部批准她成为共青团员,团部给她记了二等功,并且授予她“扎根边疆好青年”称号。连队把她从食堂调出来,就接了赵春生的班,被任命为后勤排排长,还给她专门安排了一间宿舍。
   当天晚上,我去宿舍看她。
   看见我,小兰挺高兴。可我还是在她身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小兰的眼神里多了几缕淡淡的忧郁,话更是少了许多。
   我最初以为是因为她的声带关系,便热心地对她说:“小兰,你的声带应该会慢慢恢复的。对了,我在呼市认识一个蒙医,他说你这种情况他有办法给你治愈。”
   “谢谢孟姐。”
   小兰的声音低哑,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不过叫人幸运的是,崔秀兰的容颜和肢体,都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后遗症和疤痕。
   崔秀兰突然问了我一个始料不及的问题。
   “孟姐,你谈过恋爱吗?”
   那是个说不清算是“封闭”,还是“封建”的年代?兵团有严格规定,我们这些到边疆不满五年的新兵,不得在兵团内外谈恋爱。尽管崔秀兰叫我一声“姐”,其实,也就比她大几个月,那年才满18岁。
   崔秀兰这个问题,让我臊得粉脸通红,拼命摇头否认。
   谁知道崔秀兰却还是沿着这个问题谈下去,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孟姐,你在咱们连有喜欢的男生吗?”
   我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自古有句古话:谁家女儿不思春?上百号年龄相仿的男男女女天天朝夕相处,你叫谁会不在心中泛起涟漪?
   我是呼市来的当地知青,自从九连掺入了来自北京的知青。他们带来的那股子首都大都市的风采,早就深深地钻进了我的心里。其实我应该用的是“他”,而不是“他们”。这两年来,我的心里的确偷偷藏进了一个男生,可却和谁也不敢提及。
   此刻,崔秀兰的单刀直入,将我问得哑口无言。
   幸好,崔秀兰并不是真要来盘问我的心中秘密,她只是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在向我倾吐心声。
   “孟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爱?我心里装着一个男生,心甘情愿为他做一切。”
   我忍不住插嘴说:“小兰,你是不是喜欢上赵春生了?”
   崔秀兰红着脸点点头。
   那天夜里,崔秀兰一直在和我谈她对赵春生的感情……
  
   其实,这几个月来,在我们九连,崔秀兰和赵春生的事儿,就是最大话题了。
   大家伙从那天发生的事情到关于他们究竟算什么关系,特别是赵春生竟然会利用这件事,让自己成为了一尊神,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评价。
   最初大家对赵春生第一个去寻找崔秀兰,还是充满敬佩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个并没有什么特别关系。就算是崔秀兰是为了响应他的号召,才会拾柴火遇上了大风雪,可毕竟并没有逼着她去。谁也不会让赵春生承担什么责任。他是出于对战友生命的关心,对自己是排长的责任,主动出去寻找崔秀兰的。
   在我们内蒙古冬天遇上这样的白毛雪,谁都有危险。赵春生不顾自己的危险,顶着白毛雪去找崔秀兰的行动,叫人还是佩服的不行。救回了崔秀兰,也是他立刻冒着大风雪和几个男战士在第一时间,把崔秀兰送进医院。所以,当九连上报了赵春生不顾自身安危救人的行为后,他和崔秀兰都被团部树为标兵立功受奖的时候,大家都挺佩服他。
   人们的变化是从以后发生的。
   赵春生的行为开始在各种层面被宣传拔高起来。为了满足不同层面的宣传需要,赵春生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高大起来了。当大家从不同渠道,知道了赵春生在不同场合所做的报告内容以后,他的形象在九连反而暗淡起来。
   太多的虚假,让这些曾经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无法接受一个人造英雄。尤其叫大家气愤和无法容忍的是,不少报道为了突出赵春生的作用,竟然把过去的崔秀兰写成一个非常落后,表现极差的消极青年;用大量虚假事实去炮制了赵春生通过“一帮一,一对红”,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帮助崔秀兰转变的过程。

共 1172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世上的情有千千万,真正带给人欢乐的,又有几个?这篇小说,照例也是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与爱情有关的故事,美丽漂亮、勤劳能干、爱说爱笑,有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和百灵鸟般歌喉的北京知青崔秀兰,默默而又深深地爱上了后勤排长赵春生,然而赵春生的眼里,却只有前程、只有升官,离开九连后的他,再也没有回来过,小兰的苦恋,注定如入海的泥牛,又如竹篮打水,什么也得不到。终于,小兰得了青春型臆想症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并且就此无人问津。多年以后,做了爷爷的春生,离开了人世,而精神病治愈后的崔秀兰,则开办了一家私立的叫做“北京春生音乐学校”的学校。只是世易时移,春生只是记忆中的春生,而小兰,也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小兰了。非常感人的一篇小说,推荐品读,感谢赐稿梧桐。【编辑:灿若舒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829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08-28 10:46:41
  精彩感人的一篇小说,推荐共赏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8-30 00:02:05
  谢谢了编辑很辛苦。
2 楼        文友:诗词        2014-08-28 15:01:59
  欣赏佳作期待精彩呈现。
   <<甘草子>>荷露,翡翠凝珠,璨耀瑶池暮。淼渺水云间,轻坠兰舟处。回首此生来时苦。海天雨,平湖朝雾。坎坷沉浮红尘度。夜寂寒蛙诉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8-30 00:02:31
  谢谢徒儿
3 楼        文友:反方向的钟        2014-08-29 23:19:54
  很喜欢看以那个特殊年代为背景的故事。说不上来文中个人的悲剧是小兰的性格使然或是与时代有关,读后只觉几分苦涩。很好看的小说,文笔流畅,欣赏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8-30 00:02:52
  客气了谢谢鼓励。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8-30 09:14:18
  祝贺江南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8-30 20:49:45
  谢谢晚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