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山水】晚一列客班(影视文学)

编辑推荐 【山水】晚一列客班(影视文学)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6.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47发表时间:2014-09-02 21:47:23
摘要:S市公安局35岁女作战科长陈茜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下落不明。法院书记员温玉成出于感情报复,利用工作之便,乃至不惜卖身海外,对英雄及英雄丈夫S市陈副检察长不断施加政治陷害,制造冤案、冤狱,英雄女儿历经磨难。丹青历历,记载着两代人的凛冽青春。


   众男孩:“好!好!”
   歌声。热闹着的孩子叽叽喳喳,品头论足,又渐渐静下来,结果,竟听得呆了。
  
   16、刘家门前。雨。
   刘嫂给孩子们拍打着,正好书包,将一把黄油布伞给静晓撑起来。二姐将一块塑料袋皮给阿牛披在身上,自己戴顶斗笠。三个孩子上学去。
  
   17、刘家。晚上。
   上了中学的二姐灯下为阿牛和静晓小姐弟俩补课。母亲坐在一旁就着灯光给孩子们裰补衣服。
  
   18、故道黄河的春天。仿佛才真正是春天。当大地上的一切造物还没有在冬的淫威下完全苏醒,或者正在做着自己绿色的梦的时候,这里早已是一片盎然了。看吧,铺天盖地的茅茅草举起了一朵朵穗形花束,秘密地紧挨着,一簇接着一簇,一丛连着一丛,连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浩瀚的雪的海。和风渐送,海面上逐涌起层层碧波,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抚慰着这洁白的世界。
   海面上,张扬起一张张白色的风帆。千帆竞发,在高远的海天游弋----那是故道黄河岸畔农家孩子的风筝群。
   静晓坐在大沙滩上,手里拿着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目光在面前的大海深处寻觅,不远处的大楝树的投影印在她身旁。
   小阿牛举着一束花儿,从大海深处的风筝群里跑来,兴奋地朝她喊着:“安静姐——”
   小静晓姗姗地迎了上去。
   阿牛跑到静晓跟前跪坐了下来,一边拈剥着手中的那束茅草花,一边兴高采烈地给她数家珍:“静姐你看,每年这时候,我们这儿可美了。有扁鳅、鸡溜子、白蘑菇、野雀蛋……还有,你瞧,这刚刚笋出头儿的茅草花,可好吃啦。给,你尝尝。”说着,将方才剥好的一支递给静晓。
   静晓将风筝搁在一边,接过阿牛递过来的一支嫩茅花萼朵儿小心嗅着,怯怯地送到唇边。
   阿牛:“不怕,你出好了。”边说边将才剥完一半还护着鞘叶儿的茅草花抢先放进自己嘴里。
   静晓细细地咀嚼着,开心地笑了:“---好吃,凉丝丝的,甜津津的,真好吃,就像我们城里的奶油酥一样。”
   阿牛又给她递上一支,自己也剥了几支一并送进了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十分得意地道:“当然好吃罗。不单好吃,妈还说,吃了它,一辈子心里都不会生病的。”
   静晓听了,咯咯笑起来……
   阿牛把剥下的都留给了静晓,又从衣袋中鼓捣出一扎线来,拾起静晓身边的那只断了线的风筝接了起来。
  
   19、刘嫂家。夜。
   刘嫂坐在床前灯下做针线。
   做完活儿,刘嫂准备休息,掌灯来到大女儿房间。静晓谁在大姐怀里,小胳膊探在外面。
   刘嫂将孩子的胳膊塞进被窝,掖好被子,注目孩子许久,方才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
  
   20、黄河故道。大沙滩头。
   静晓伫立滩头,向西北方向远眺,面容悲戚地。
   滩下,阿牛悄悄找上来。他想吓唬一下姐姐,于是隐蔽摊后摄手摄脚往上爬,然后一下子跳到她面前。
   “我可找到你了。原来你都是在这儿!”
   静晓呆呆地没有理他。
   阿牛愣住了:“三姐,你这是怎的啦?”
   静晓又未理。
   阿牛拉着静晓的手:“姐姐,怎么,你生了我的气啦?”
   静晓仍未理。阿牛急了:“姐姐,我有什么不好,你只管骂我,打我,怎么都行。”
   静晓还是没有理会。小阿牛眨巴着眼睛,没趣地走开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静晓好像才从梦中惊醒过来,惶急地从后面追上来,连忙喊着:
   “阿牛弟弟——”
   阿牛止步。静晓来到他的跟前,蹲下,紧拉住弟弟的双手。
   “姐不好,姐向你赔礼!”
   阿牛赌气地:“你干嘛不理我?”
   静晓:“我没听见。是姐不是。”
   阿牛:“没听见?你说谎。我就站在你面前叫你,还拉着你的手呢!”
   静晓鼻子一酸,泪水涌了出来……
   “三姐,你怎么啦?”阿牛问着,忽而小眼珠子一轮:“姐,你想家了?”
   静晓索性痛哭起来……
   阿牛将胳膊攀在姐姐的肩上,不无焦急地问:
   “阿姐,你到底是怎的啦?”
   静晓止住哭,幽幽地道:“我想爸爸。”
   阿牛:“爸爸?”
   静晓撇着小嘴点头应着。
   阿牛困惑地:“这么说,你还有妈妈罗?”
   静晓喃喃地:“我没有妈妈。”
   阿牛越发困惑起来:“那,那怎么会呢?”
   静晓:“爸爸说,我妈早就死了。”
   阿牛:“你妈是怎么死的?”
   静晓:“我不知道。那时,我还小。”
   阿牛:“你不能问问你爸爸吗?”
   静晓:“他不告诉我。他说,他也不知道。”
   阿牛抓耳挠腮,他想不到姐姐还有这么多令人费脑瓜的事。这时,他看到静晓泪水涟涟的样子,真巴不得那位不认识的爸爸马上出现在姐姐面前,于是说:“姐,明天我带你找爸爸去!”
   姐姐倏尔破涕为笑了,“看你能的,你自己的路还不知咋走呢?”
   阿牛不服气,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给你找到爸爸!”
   静晓:“到那时,怕爸爸早就把我带走了。”
   “姐姐,你要走了?你真的会走么?”
   “爸爸说过,他到北京,一回来就来接我。”
   听了姐姐的话,阿牛居然自己哭了。
   轮到静晓急了,慌慌地哄他:“不走,姐不走,姐不走。”
   阿牛搂着静晓的脖子:“姐姐不要走,姐姐不走,和我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
   静晓俯首答着,阿牛含泪笑了。
  
   21、刘家。午。
   一位陌生人出现在门口。
   刘嫂从院内走出来,茫然地望着来者:“你是——”
   来人从身上掏出一封便笺交给刘嫂,和主人客套了一番,刘嫂让进,客人辞谢去了。
   刘嫂急惴惴回到屋里,将短笺交给丈夫。
   丈夫启开信封,露出款头:
   “尊敬的刘嫂,如晤”
   一个深沉凝重的男中音【画外音】:“屈指算来,分别三载有余日。弟身陷囹圄,且身染沉疴,所系之事难以纸上言表。弟虽死无憾,唯念小女娇弱,又卑内足身未知何寄,怙恃皆去,而幸得承蒙尊嫂膝下,则余心安矣。愿费心教之,使之成材,不辜鞠育之望,羁身没齿感激!弟目下境况不佳,所期难遇。若再不见我信,则小弟长眠于地下矣。不复秋望。此嘱。谨致潭第钧吉陈铮1969年7月7日”
   放学了。小阿牛和静晓欢快地跃进门来,未放下书包便去抢风筝。刘嫂双双把孩子领过来:“孩子,吃饭吧。”
  
   22、刘家。夜。
   明月高悬,风凉如水,小院凄清,秋虫唧唧。
   刘嫂跪在院中央,双手合十,虔诚祈祷:
   “苍天在上。老城是好人,看在一个没娘的孩子的面上,千万保佑老陈无灾无难的……”
  
   23、放学路上。
   静晓和阿牛手挽手从学校走来,突然发现路旁的景物变了。每天路过的D镇人民医院门牌换了,锃新的油漆牌面上书着四个醒目的隶体大字:回春药房。路旁两边的市面上新辟出一块块一顶顶花花绿绿的商棚、钱行和布庄。洋袜子、小瓷人、土著花布,各色奇货异品应有尽有。卖黄花鲤的鱼贩子,嚣叫老鼠药的江湖人,扛葫芦把子的小做家,卖唱的少女老儿,魔术师、卜卦先生、嶙峋的乞丐各色人等招摇于市。阿牛拉着姐姐向一丢人群挤去。
   赶集人正在入神地各取所需,杂技班的刀山下围得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突然一声尖叫,从东南方向上空袭来两架重型轰炸机,黑黑地向人们头顶压来,随即不知哪里一下子冒出来的一群兵,一边鸣枪射击,一边嚎叫着朝这里冲来。
   “铁桶”立即炸开。人们像决堤的水四面奔逃。静晓护着阿牛在慌乱的人俑中夺路奔走,阿牛吓得哭了。
   没跑出几步,迎面又出现几个兵。姐弟俩慌里慌张折回来,向另一条胡同口踅去。
   弟弟藏在姐姐腋下,张皇地望着姐姐。姐姐不时地回顾弟弟,似乎是在鼓励他,然而自己也是禁不住阵阵战栗。这时,躲在隐蔽工作掌面上的摄影师立即调好镜头,将频频闪亮的片门转向这里,迅速摄下这一镜头。
  
   24、长影厂临时工作棚里。
   大胡子导演正在审拣镜头。他的目光在惶悚不安的姐弟俩胶片前不动了。
  
   25、刘家。
   大胡子导演:“对不起,谢谢!让你们受惊了。”
   珍珍扶肩静晓和阿牛,不无钦佩地。
   刘嫂扶丈夫德韶老汉坐在病床上十分客气地道:“没什么,看说到哪里去了,一家人嘛。”
   德韶老汉:“还得感谢你们呢!大家都高兴死了,说你们能选中我们这地方,是看得起我们呢,俺这里祖祖辈辈受穷,特别是临解放那阵子,可不,真比前天你们电影演的还要惨着呢,”
   大胡子导演:“是的,老乡们受苦,历朝历代乡亲们受苦。可今天,我们是主人啦,正是为了不忘记过去那苦难的日子……”
   二姐插进话来:“弟弟妹妹真幸运,上得电影了。”阿牛傻笑。
   导演亲切地微笑着,问静晓:“孩子,上电影好不好?”
   静晓不好意思地抿口一笑,脸蛋羞成了一朵娇艳的粉荷,就像刚被雨水淋洗过似的,半天才怯怯地说:“叔叔,你在开玩笑。”
   导演:“哈……,不,不是玩笑,叔叔看中你啦!”说着,高兴地朝摄影投去一眼。
   摄影师:“你叫什么来着?”
   “陈静晓。”
   “多好听的名字。……你能再来一个么?”
   静晓望着摄影叔叔,分明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又好像十分难为情的样子,说:“你是说——”
   “再给我们表演一个好么?”
   静晓羞怯地摇了摇头。
   大胡子导演鼓励他:“不要怕。试试看,来,不要紧张。比如说,这里有一只蝴蝶……”
   导演说着,随之将自己手中的烟蒂放在面前小木桌的一只反扣的碗底中。
   烟头上,一缕青烟袅袅升腾……
   静晓全神贯注地看着面前的这位满脸胡须的叔叔,脸上罩着一层淡淡的云,一双敏锐聪颖的大眼睛不停地忽闪着。
   随着说话人的循循善诱,孩子的心境渐渐开朗起来,脸上的云慢慢消失。现在,她向客人微笑着颔了颔首,意思是明白了。然后扭转身去,面对着那只“蝴蝶”,定一定神,悄悄地凑了上去……
   一小阵惊风蓦地从门口吹进来,冉冉升腾的烟束忽而打了个旋儿,似乎这只厄运临头的小生命忽然得到神灵的佑护而展翅欲飞了。小静晓立即紧张起来,一只小手附趁着,另只伸出去的小手食、拇指间张开一个小小的钳口。迅捷地向那轻轻蠕动着的“蝶翅儿”捏去——倏尔,不知是想到这里是乔装作假,还是真的怕被烟火烧了,就在刚要把那只“蝶儿”拈到手中的一刹那间,那只渐渐合拢来的小手却又慢慢无力地缩了回来。
   周围人紧张地看着静晓。大胡子导演和摄影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下,又同时将目光投向孩子。
   “叔叔——”孩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滚,一下子扑进大胡子导演怀中……
   大胡子导演感到很诧异,将孩子扶起来,心疼地问道:“怎么了,孩子?”
   “我想,这只蝴蝶……”
   大胡子导演直视着孩子,显然是希望她说下去,——似乎又不肖说了,惊喜地扶着静晓站起来,将他那粗重的右拳朝左掌里一砸:“好!”
  
   26、刘家。
   一家人聚在堂前,阿牛和静晓齐肩站在刘嫂的左右侧怀中。大胡子导演站在一旁调度,摄影举起了相机……
  
   27、大沙滩头
   静晓一个人来到野外,面对着蜿蜒绵亘空旷清寂的故道黄河,在一片大沙滩上临风站着,默默地向西北方向凝望,心中默念着:“爸爸,女儿去了。你现在在哪儿呢?”
  
   28、【特写】静晓从地下砂砾中捡起一块陈年贝壳,在一株大古楝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29、刘家门前、晚上。
   阿牛:“姐姐,你去的那里远吗?”
   静晓:“……不远。”
   阿牛:“你真的还会回来吗?”
   静晓:“会回来的。我到那里上学,等学完了课一定回来看你。”
   阿牛:“静姐,你跟我说过,你不走的。现在……,以后我会想你的。那怎么办呢?”
   静姐:“我可以回来看你。你长大了,也可以去见姐姐。”
   阿牛:“姐姐——”
   两个孩子都不说话了,紧紧地抱在一起哭着。
  
   30、刘家。
   一家人为静晓送行。
   刘嫂将一块未来得及做的细毛布塞进孩子的人大提袋里。旁边的一只网篮里满盛着干荠菜、咸鸭蛋、花生米等。
   静晓来到德韶老汉的床前,向老人家道别。
   老人挣扎着下床,孩子未依。老人在孩子的头上深情地摩挲着。
   大姐二姐走过来,紧紧拉住妹妹的手。
   阿牛坐在远处的一隅里,双手托腮,呆呆地望着窗外。
   刘嫂走过来,扳着静晓的脸长时间瞅着,一汪泪水注满双睑,哽咽着道:“孩子,这几年……”
   静晓:“阿姨,别说了。……你不要哭。我这去,不就就会回来看您,看伯伯。”
   “不。我们好歹都在一起,不用你牵挂。你还是个孩子,”刘嫂将静晓的衣襟理理,“到那里一切都听你胡子叔的。好好学习,好好练功,做个争气的孩子。啊?”
   静晓泪眼模糊,开不得扣,艰难地点着头。

共 37648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影视作品主要是通过画面语言直接与观众见面。因此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十分重要,生动的剧情可以引人入胜,人物性格的突出还可增加作品的感染力。这篇作品围绕着陈茜蒙冤给家庭造成的悲剧为主线展开剧情,穿插了静晓与编剧、剑兰、温馨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以及为了使陈茜冤情大白于天下,整个剧情复杂有序,戏剧冲突感强烈,动人心弦。作品时间跨度大,涉及政治因素、人性美丑、正义与邪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通过这些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表演和系列感情纠葛的生动演绎,让我们感受到这部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正义的力量。感谢作者赐稿,推荐赏读!【山水神韵编辑:九井居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4-09-02 21:51:46
  这篇作品内容较多,作者没有编列人物介绍列表,编读起来很麻烦。这是一部戏剧性很强的影视作品!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1 楼        文友:郭永涤        2014-09-03 09:05:48
  谢九丼君,编辑辛苦了!
   大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