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真定传奇》4

  《真定传奇》4 ——第四回 红事白事同日行 一家悲喜两重天


作者:傲雪红梅 举人,332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14发表时间:2009-05-09 19:56:41
摘要:贾老板赶到家,见老娘生命垂危,忙请大夫调治。老娘用药不见效,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更让贾老板发愁的是女儿二梅的婚事。二梅许给县城开绸缎庄的周家,婚期已定。周家听说贾母病重,担心婚期不能按时进行,两家商议提前举行婚礼。就在二梅出嫁这一天,老娘过世去了。


   二梅早已穿戴整齐,上穿缀花大红小袄,下穿红绸子棉裤,外罩绣花锦缎石榴红长裙,脚蹬绣花鞋,头戴鲜花,脸上略施粉黛,柳叶弯眉,轻点朱唇,婉如仙女下凡。二梅坐在床沿儿,单等吃了“离娘面”,三声炮响过后,抬上花轿。
   秋花今个儿要跟着二梅去“送饭”,也特意换了一身新衣裳,上穿粉红小袄,下穿翠绿绣花裤,足蹬一双小巧细致的绣花鞋。如果说二梅是西施转世,那秋花就是出水的芙蓉,真是一对漂亮的姊妹花。
   “嗵!嗵!嗵!”三声起身炮过后,有人为新娘二梅盖上了鸳鸯红盖头,抬进红布装饰过的圈椅,由两个长辈男人抬着二梅送进花轿。就在二梅弓身往轿内钻时,大梅的孩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看热闹,不小心竟碰掉了二梅的一只绣花鞋。大家一见愣住了,心里清楚这上轿掉鞋可不吉利。大梅一见挺生气,忙拾起鞋递给二梅,上去揪住孩子,照着孩子的屁股蛋子打了几巴掌,孩子哇哇大哭起来。
   贾老板一见,抱起孩子,训了大梅几句,便打发二梅上轿。然后又清点了人数,看女方的两对男女送客,还有两个“送饭”的姑娘秋花和小翠(小翠是二梅的姨表妹)分别上了花轿。这才招呼鼓乐大作,迎亲队伍起程。贾家送嫁妆的车队一拉溜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
   贾老板看着迎亲队伍渐渐远去,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贾氏假装着抹眼泪儿,其实心里在为闺女嫁了个好婆家高兴哩。
   这时,一个小伙计慌慌张张跑到贾老板跟前,小声说,老太太过去了。贾老板一愣,慌里慌张往老太太的屋里赶。贾老板跑到老太太跟前,上前抓住老娘的手,手冰凉,早已没了脉。把手伸到老娘鼻子底下一试,已没有了呼吸。“哎呀!娘啊!”贾老板惊叫一声,泪哗哗地淌了下来。贾老板哭了几声之后,转身问身边的小伙计,老太太是什么时辰过世的。
   小伙计说,俺也说不清,大厨吩咐俺到老太太屋里取个杌子一用,俺进屋见没人,叫了两声老太太没答应,就想老太太可能过去了,才跑出去喊老爷。
   贾老板长叹一声:“呜乎!可怜老娘离世,儿子不在跟前,真是个不孝之子,惭愧呀!惭愧。”
   李氏一直守在娘身边,就在二梅要上花轿时,她想出去送一送侄女,就离开老娘出来了。老太太一见屋里没了人,魂魄出壳跟着闺女走了出去。二梅上轿一走,人散去,来捉拿老太太的两个小鬼儿一见,便架起老太太的魂魄就走,去阎王那里复命去了。
   李氏一见娘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娘啊,你撇下孩儿走了,让孩儿如何活在世上。”李氏哭诉的是真心话。这老娘一离世,闪过年哥哥就要出门做买卖去了,亲人一去,嫂子更会加倍难为她,没了娘罩着,她还能在这个家呆下去吗,那离开娘家,娘俩儿又要去哪里呢。丈夫一去无音信,儿子被抓充军,家烧没了,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呢?李氏真是伤透了心,她不仅为娘哭,也为自己哭,哭得是混天黑地,一沓糊涂,众人劝都劝不住。
   贾老板掉了一阵子泪,冷静下来,说:“今个儿是二梅的大喜日子,都不要再哭了,咱按老规距办,先办喜事再办白事。”大家听贾老板这样说都止住了哭声。贾老板然后吩咐下人,准备东西,先为老太太净身穿衣。
   老太太病了多日,寿衣早已备好,贾老板亲自为老娘擦洗了身子,换上了寿衣,然后按原样将老太太放在炕上,盖上蒙单,暂时停尸在老太太的屋里。一切安排停当,贾老板对大家伙说,不要把老太太过世的事声张出去,今个儿先办喜事,明个儿再办丧事。说完,让大家伙全都出去,一把大锁锁了门。
   再说秋花,秋花应着“送饭”的名义随着迎亲车队进了城。进得城来,她是高兴的不得了,不时从轿子里探出头来,东看老鸹西看燕,她感到哪都稀罕,哪都好玩。秋花长这么大没进过几次城,记得还是小时候爹带着她进城赶过庙会,正月十五看过花灯。在她的印象中,县城好大,人好多,好玩的去处也多,只是住的离县城远,进一次城不容易。小时候要想进城只能让大人领着,长大了自个儿能进城了,这成德军又来了,进驻了县城,城门有大兵把守着,她一个黄花大姑娘,爹娘更不会让她轻易出门进城的。
   随着“落轿!”一声高喊,迎亲花轿落在周府门前。秋花和小翠早已下了轿,来到新娘子二梅的轿子旁,履行保驾护航的任务。只见新娘的花轿前铺下猩红毛毡,两位大嫂笑着掀开轿帘,嘻笑着将红枣、花生、栗子、五色线等东西洒在二梅身上,边洒边笑着说,日子红红火火,早生子,花搭着生。洒完了之后,搀着新娘踩着红毡一步一步往家走,秋花和小翠跟在后面。
   新娘进大门前要先迈过马鞍子,再越过火盆,以示日子平安、过得红火。进到堂前,新郎周公子手挽弓箭,面对新娘做射箭姿式。秋花和小翠没见过这阵势,看周公子的姿式有点滑稽可笑,不由得掩面而笑。周公子是个文弱书生,哪会拉弓放箭,只不过是做做样子。新娘二梅由男方伴娘接过去后,秋花和小翠算完成了任务,闪到了一旁,看新郎新娘拜天地。
   两个伴娘将红绸各一头递给新郎新娘,拉新郎新娘至堂前拜天地。周老板和夫人端坐堂前,笑纳新人的跪拜。新郎新娘拜完了天地、高堂、亲朋,然后将新娘送入洞房。因为新娘要回门,娘家路途又远,新娘只能象征性地在洞房坐了坐,吃过饭,然后起程回门。
   回门的路上,秋花和小翠跟姐姐、姐夫开着玩笑,说说笑笑往家赶,但她们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变故,老太太过世去了。这正是:欢歌笑语一路行,不闻家里放悲声。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共 721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无论写关于哪方面的知识,文化的底蕴都比较深厚准确,不会让精通的人挑出毛病来,这点非常难得,是大手笔的构架。小说的叙事风格细腻流畅,脉络清晰,章回体的形式,让小说的情节步步推进着。而且拓展的空间余地也比较宽,让小说的涵盖面自然广泛起来。人物上,需要在以后更突出特色来。【责任编辑:寒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青环儿        2009-05-14 16:05:38
  在二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老太太去世了,李氏痛哭不已,是哭老太太的离世,也是哭自己的凄苦命运;贾老板也痛哭失声,他是才办了喜事又要办丧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