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风暴中的朦胧岁月

编辑推荐 风暴中的朦胧岁月


作者:凤凰宝贝 秀才,1404.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06发表时间:2014-11-06 11:20:51
摘要:一个顽皮的少年,在风暴中成长的故事。


   赵凤宝同学,你已被我校录取,请在1968年6月28日来卫国道中学看榜,7月1日报到。天津市卫国道中学
   6月28日四姐陪我看的榜,我被分配到七连十五排。所谓七连十五排就是,七年级十五班,再明白一点就是初一(十五)班。
   七连十五排,一个新的班级,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十二)
   本来想上中学了,在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里,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愿望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之中,而我们的学校不可能是清净之地,虽然党中央提出了复课闹革命,可是面对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广大的红卫兵小将,岂能做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踊跃地投身到文化大革命之中去,可是我们中学生的使命。虽然我的家庭出身很高,而我的革命热情丝毫不比那些红五类的同学差。来到中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根据我的个人表现,我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卫兵。
   初到学校的时候,我们也学了一些文化课知识。我们学校教授的是俄语,那时候,前苏联和我们国家已经交恶,彼此互为死敌。每天我们都是呼喊着,打倒苏修帝国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所以我们学的俄语也是紧跟形势的。
   我们学习的俄语主要是непозволилидвигаться(不准动)!поднялруки(举起手来)!чтобысдаваться(投降)!Мыпреференциальныйрежимдлязаключенных!(我们优待俘虏)!Сдатьсвоеоружиенеубивает!(缴枪不杀)!这是一些在战场上对苏军的常用语言。
   而我们在中学期间所学的全部外语,也就是这么五句话。至于其他的文化课,我们根本就不学,虽然学校里也安排了学习文化课,但是那时候没有课本,老师也不知道教授给我们什么。所以就在那个时候,我学到了有生以来,唯一的一篇古文文化课——《扁鹊见蔡桓公》。
   当时的情况是,学校的革命委会成员都去区里开会了。校领导通知各个班级自行学习文化课知识,所以我们班主任郭老师,用粉笔写了一黑板,并且告诉同学们,不允许抄写,只能听老师讲解。
   现在想想那就算是发牢骚吧,说重点就是含沙射影的抨击文化大革命。三十年以后,我们分别后第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问及郭老师那年为什么要教授我们《扁鹊见蔡桓公》,而郭老师只是淡然一笑地说:“那时候有那时候的想法,现在我老了,没有那时的激情了,而那个年代却耽误了你们大好的前程,这是国家的……
   由于我的家庭出身是资本家,所以在红卫兵队伍里是属于特殊的人物之一。那时候的红卫兵都是根红苗正的红五类,而我一个资本家出身的子女,却成为了一个红卫兵,在当时的学校里我是出了名的学生了,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是有我们学校的同学,他们都会指着我说,这就是我们学校哪个被教育好的子女。我不管他们在议论我什么,我的原则是,努力学习,刻苦工作,听毛主席的话,紧跟党走就一点错误也没有。
   中学的学习也就是三年,而在我的三年里,只是闹革命了,至于文化课知识,与我们好像无关,因为我们听信了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还有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知识分子,而他们的头上都顶着一个大帽子——‘臭老九’。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不当臭老九,我们要向张铁生学习,我们要向黄帅学习,学习他们交白卷的精神。三年的大好时光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并不遗憾因为我们为革命付出了我们的热情。
   正当我在学校闹革命的时候,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主席向我们青年学生发出了伟大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毛主席的一声令下,全国的两千多万青年学生,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广大的农村和草原,他们青年人的革命热情和城里人的意念带到了农村,也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到了广大的农村。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197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于过去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将近十亿人,尽力了那场浩劫。
   1976年,那是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年月。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逝世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全世界自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大地震,24万同胞在那次地震中罹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
   1976年,党中央宣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1976年,党中央宣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彻底的取消了“阶级斗争”。
   1976年,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正在努力的复兴。
   1977年,恋爱五年的我,结婚了。新娘子就是我现在的老伴——春儿!
  
  
  
  
  
  
  
  
  
  

共 1769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场闹剧,骇人听闻、荒唐可笑,那便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文革”。作品以“我”——一个顽皮少年的成长经历和所见所闻见证了那个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乱象百出,群魔乱舞的年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以写实的笔触重现那一段波及到全国从城市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给国家造成满目疮痍、灾难重重,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伤痕累累的的十年动乱与浩劫的历史,把读者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中,我和我的家人虽然逃过了劫难,我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品历史画面的重现,给新一代人带来思考与警醒,拜读,欣赏,推荐共赏。【编辑:蝶梦子逍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蝶梦子逍遥        2014-11-06 11:23:41
  多谢赐稿,问好作者,创作愉快!
钟博,钟情的钟,博爱的博。矛盾乎?钟情于伊人,博爱于世间的一切真善美也。
2 楼        文友:蝶梦子逍遥        2014-11-06 11:33:13
  那段历史,在新一代人的眼里是多么不可思议、荒诞不经!
钟博,钟情的钟,博爱的博。矛盾乎?钟情于伊人,博爱于世间的一切真善美也。
3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11-06 13:10:08
  朴实的文字,丰厚的生活底蕴,欣赏,问好。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回复3 楼        文友:凤凰宝贝        2014-11-06 14:23:09
  谢谢
4 楼        文友:诗词        2014-11-07 09:26:44
  本文构思独特,感悟深刻,文风清新自然,表达舒展流畅,意境优美,语言清丽,句式优美富有变化,挥洒自如。书写功底不凡、精湛佳作一篇欣赏问好友期待精彩呈现。
   笔尖轻点吐流娟,
   墨染行云情意绵。
   纸韵千秋琴瑟奏,
   砚书万代美文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