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江南】王小六惊魂记 (小说)

精品 【江南】王小六惊魂记 (小说)


作者:决决流冰 秀才,2644.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32发表时间:2014-11-28 11:28:44


   王小六“喏”了一声,摆头不语。
   这“三殇堂”说是堂其实是一片开阔地。王小六和鬼医令穿过牌坊,径直往前深入,走了大约三百丈,眼前是一大片稀疏灌木,那些灌木丛中,有无数的黑影浮动,走进灌木,再一看如蚂蚁窠般。有的喃喃自语,有的痴痴傻笑,有的嘤嘤低泣。王小六跟在鬼医令身后,走进黑影之中,再认真一看,着实吃了一惊。有无双眼的,有只剩半边耳朵的,有鼻梁深陷的,有鬼脸上全是密密麻麻褐红色斑点的,有脚跛一瘸一拐的,有痨症大口吐血的,有身上恶臭流脓的,有形如猿猴长毛拂拂的,有面色晄白浮肿的,有形容憔悴只看到骨头凸起的,有身溃烂长蛆的,有肌肤皲裂冒出腥红血水的,有口角长出黑泡流涎的,有骨节膨隆如兀石的……
   仿如走进了一座残疾加工厂,王小六看得魂飞魄散。正沉思间,只见众多魅影向他涌来,或挤眉弄眼,或傻傻呆笑,或手舞足蹈,有称“小六子”,有称“六儿”,有称“六指大夫”,有称“小王医生”,有称“老王先生”,有称“竖子”“小儿”,难以悉数。王小六看到这些魅影,声音都有些熟悉,莫非这都是前世那些自己诊疗过的病人?
   一阵骚动以后,只听鬼医令竖起乌指向上“嘘”了一声,片刻就安静了下来,死一般寂静。那些魅影又慢慢向四周散去。王小六心中自然明了,当日在红尘之中,特别是在当村医和在公社卫生院时,每每治病,几乎众病一方,全是“三菜(素)一汤(糖)”,无论感冒发烧,头痛脑热,咳嗽腹胀,高血压低血压,风湿骨病,中风肢瘫,不分病毒细菌,不讲病因机理,不论有无感染,差不多约定俗称,所有医生上的都是一样。那些病家只要当时有效,不讲日后隐患,就是好医生。今看到这些残花败絮,实在有些怔怔不安,心中自愧。原以为还算比较清明的医生,不想有这么多后果。
   鬼医令仿佛窥见了他的心思,也不明言,慢慢带着王小六离开了“三殇堂”。
   [十二]
   再现一副光景,那是乙丑年。
   乙丑年,王小六记得特别清。那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起点。那一年,三十多岁的王小六正是医生的全盛年代。
   乙丑春早,还未冻雷惊笋,到处已经百花盛开,万物峥嵘。那一年二月,王小六参加县卫生局的一个流脑培训会,听大学同学余磊说,亭洲医院新建成一栋三层的住院部,正好要人。要不活动活动?王小六自然巴不得离开亭川,毕竟乡下一抹带十杂,不利于业务进步。
   会后,王小六找到了主管医疗的副局长林天博,对林局长讲:现在年轻,精力充沛,正是大干事业的时候。孩子也要读书了,乡下条件也不好,希望能到亭洲来。
   林天博思忖一会儿,说:“这个,也不是不可考虑。”又说:“我再问问局长老谭的意思。”王小六和林天博还算熟识,他们好歹也算校友,不过林天博要高几届了。
   三月初,王小六就接到了一纸调令,处理完手头的事后,就到亭洲医院报到了。这事就是这么简单,连一包大前门的烟也没花,不比以后。
   调到县城的王小六又开始过起单身生活。虽然有了公社卫生院积累的经验,但在亭洲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王小六因为来自乡镇,还是感到低人一等,总感觉身后有人窃窃私语。王小六自然也不甘被轻视,在中医科埋头干了起来。慢慢也就积累了一些人气,特别是亭川找上来的病人多了起来。
   乙丑年秋月,天气大旱,八月已过,还未见桂花盛开。这一天下午,王小六坐在诊室中正烦闷的时候,亭川公社肖家洼的肖思明找上门来,说是专门请他瞧瞧。
   肖思明的女人刘巧珍两个月前因感冒服用磺胺后全身出现紫癜,后来又发展到鼻子牙齿出血,反反复复地治疗,时好时坏,就是不去根。过多星期前,月经来后,不仅量多,又出现了发热、畏寒和头痛,身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散在的出血点。王小六量了一下体温,38.4,看了一下舌苔,也摸了一下脉。
   王小六对肖思明说:“嫂子的病是血毒未尽,又感染了风寒。我开6副药,先把寒散掉,以后再调养。”
   说罢,大笔一挥: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川芎10克,荆芥15克,防风12克,诸如等等,用的就是那个麻黄汤加减。
   肖思明和刘巧珍很感激地离开了医院,王小六也到下班的点了。
   王小六再次见到刘巧珍时是五天之后,人已经奄奄一息,药还没服完,发烧加重,鼻子、牙齿、皮下、大小便都出血,人也烦躁不已,口干舌燥,耳红目赤。
   王小六心想:怎么像热入营血?王小六对肖思明说:
   “嫂子的病看来还是血毒又复发了,我上次就是开的解毒药,无奈像以三八大盖打飞机一样,血毒太严重,所以效果不好。这情况还是赶快住院救治吧。”
   “你说的给裸气!”肖思明骂了一句脏话,对王小六说:“我不懂什么血毒不血毒,我只知道六副药喝了五副,一天天的重,是不是你的药不对症?”
   “老兄,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的药对症的很,是嫂子那个血小板紫癜病被感冒带发,不信你拿着方子去问别人。”
   “那现在么办?”肖思明看王小六这么信誓旦旦,口气明显松了下来。
   “住院吧,也许还有一丝希望。要是钱带的不够,我先去打个招呼,住下来再说,明天你再把钱补上。”
   王小六和肖思明把卡黄卡黄的刘巧珍送到了内科住了起来。刘巧珍还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三天后,刘巧珍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一天正是她三十五岁生日。
   王小六看到肖思明哭哭啼啼,只好安慰道:“医生只能诊病,但救不了命,还是节哀吧,欠的药费我再跟院的讲讲,看能不能抹掉?”
   肖思明不置可否,就含泪将巧珍拉回家了。这事后来虽有些议论,但过了几天人们就遗忘了。
   生活依旧。王小六想到了还是外出学习一段时间,最好是进修一个专科,后来活动了一下,就到省城专修了一年心血管内科,这是后话。
   老实讲,这个断片早在王小六的记忆中遗忘,现在突然看到了它,还有些惊愕。
   鬼医令定定地望着王小六,片顷,说:“先生可有感触?”
   王小六说:“时隔多年,已经忘怀。那时的各方面条件也就那样,放在今日,也许还有些办法。”
   只听鬼医令一字一顿地说:“昔张天师有言‘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又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巧珍虽有风寒之症,但毕竟出血在先,血虚津亏为本。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以麻桂重剂,鼓舞血行,势必加重出血,似不合法度。治当凉血止血,养津生液,再加入少量轻透表邪之品,或当有救。”又说:“况属秋日,正是津亏血燥之时,一唯辛燥,当生变证。”
   王小六说:“当日就诊时,一派寒象已是非常明了,原想待寒去再清血毒,不想生此变故。”
   鬼医令说:“今红尘中之所国医不昌,除所施药物拔苗助长、粗炮滥制外,还在其只高谈‘辨证施治’,而实则以病定方,见是病就用是方,不从变化。有些医家,一生治疗感冒就只用一个小柴胡;治疗咳喘,只知麻杏石甘;见胸痛就断定是瘀血、见痹症就用羌独乌附、见眩晕只知天麻钩藤、见胃痛腹胀全是柴胡枳壳,不辨阴阳气血,不分寒热虚实,不思正邪消长,不察舌苔脉象,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故代无建树,光亮日暗。”
   王小六连忙点了点头,说:“深有同感。然尘世畅行的是能够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赚钱为大,创效为先,至于其它,就一般般吧。”
   鬼医令不再言语,他们又继续前行。
   [十三]
   桐花正盛,紫白色的花瓣如喇叭朝天鸣放,一群凤鸟翠鸣枝头,嫩绿的桐叶如蒲扇般硕大,王小六和鬼医令慢行其间,像两个游学的士子,说不出是惊异还是其它。
   这时候远处有如筝似瑟的声音传来,断断续续,王小六当然是不明白为何意。只见鬼医令停了停脚步,对王小六说:“此去原是绕行黑枫寨到薄命坞,现卞城王传音身体有恙,本令要前去察诊,王先生可右行插过小径,直接上黑枫寨一游。黑枫寨也是薄命之鬼,但与王先生毫无关联,可放心前去,不会伤害先生,本令事毕,自当前去会合,再到薄命坞。”话毕,魅影一闪,就不见了踪迹。
   王小六转头右行,信马由缰般匍匐在一条尺宽山路,两旁生长的藤刺不时旁逸出小径,扎在身上。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山路陡峭起来,王小六小心攀越,就这样紧爬慢赶,登上了山顶。
   说是山顶,其实是一块平地。王小六站在这里,已累得气短如丝,吁吁作喘。一阵寒气吹来,身上的缟衣随风飘拂,不禁打了几个寒噤。王小六不敢多待,再走百多丈后,但见像一处山门,深黑色的霉墙长满了各种爬行植物,有些开出了紫红色的小花,红黑相较,格外耀眼。这山门像尘世中普通佛院的侧门,高不过六尺,这就是黑枫寨。那三个大字镶嵌山门正中,两边各有一联:枫叶萧条,明眸尽幻初时影;红尘薄命,朗月难堪旧日颜。
   王小六走进山门,只见院内首先映入的是成片的枫树,高矮参差不齐。那枫树皮、干、叶全是黑色,有三角枫,也有五角枫。王小六有些不明究竟,在尘世中,枫差不多都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才一片丹红,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黑叶枫之类。
   王小六正沉思中,见一身着缁衣的老妇人走来,一只手还拿着一把竹笤帚。老妇人打量了一下王小六,说:“先生是新来的么?”
   王小六笑了笑,道:“吾本亭洲人氏,向日为医,今奉鬼医令之命,来此观瞻,实有叨扰。”
   那老妇人“哦”了一声,说:“请先生随老妪前来。”说罢,就带着王小六从枫林中走去。
   那老妪一只脚明显痿小,走起路来也一高一低。王小六不禁好奇地问:“婆婆腿上有病?”
   “哎,”那老妪叹了一口气说:“余幼年之时,身患贴骨流痰,脓水四溢,于乡土之中,注射药物,不慎伤及筋脉,后遗此患,直至终了。使余一生颠沛流离,饱受冷遇。到了阴曹之中,还是不去,实在有些不公。今余在黑枫寨中,消孽去过,指望来世再投好胎。”
   王小六听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注射药物后伤及了神经,这在尘世之中,实不罕见,很多因为注射时伤到了坐骨神经,遗下终身残疾。虽非伤性命,但的确带来了一生遗憾。
   那老妪又说:“这黑枫寨中,像余一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先生一看,自会明白。凡前生无大过,又因药毒所害者,聚在一起,也好有些照应。说起来还是阎君恩典。”
   二人边走边说,这时候有一年轻少妇正向枫林走来。老妪指着她对王小六说:“她叫阿好,长的白白净净,漂漂亮亮,按说应该命好。遗憾的是那年腰闪了下,痛得不能起床,她的老娘,找了一位很有威望的老先生开了几贴药,药方中有川、草乌,有川、草乌其实也不打紧,药房把川、草乌单独包在一起,说是要分剂先煎,也不知是药房人没讲清楚还是那老人糊涂,回家后,老人看那两包药要少点,就心想先赶少的煎的喝,哪知阿好喝了那一剂药后,就恶心呕吐,人事不知了,后来虽然捡了一条性命,却把肾搞坏了。以后,哎,就没有好日子了。”那老妪说的头头是道,一脸的惋惜。
   王小六问:“您怎么搞的那样清楚?”
   “我们是一个村的邻居啊。”
   王小六向那老妪点头示笑,那阿好一双眼睛也望着他,稍停一下,又擦过跟前向黑枫林继续走去。苍白的脸上还有一些浮肿。
   那老妪又说:“我到这里来还听说一件奇事:有位在阳间很有财势的人,总是感觉身体很虚。那一天找一位很知名的江湖郎中,那江湖郎中说:‘无它,脾肾两虚,嘱以上好的人参、鹿茸泡酒,喝了两个星期后,就突然大出血,躺在手术床上就再也下了不来。按说人参、鹿茸都是好东西,我看都没看过,怎么也送了命?”
   王小六说:“谚云‘砒霜治好病,甘草毒死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凡事需要才是好东西。那些富贵之人,每日吃的是膏粱厚味,饮的是美酒佳醇,饱暖淫欲,体内本来就有湿热,再加上一派甘温助阳的药,不出血才怪。”
   “啊,当初那老种和我说起这档事时还以为是编的,现在看来真有可能。”又说:“说到砒霜,还有一个更奇的。有一位癞痢,苦于找不到媳妇,听人说砒霜能去顽癣,就找来砒霜和药涂敷,最后癞痢差不多好了,命却没了。”他每每讲到这时,就特别懊悔。
   王小六说:“砒霜乃剧毒之品,日久天长自然蓄积中毒。这不奇怪。”
   二人就这样细说慢侃,不知不觉来到一片开阔地。地上绿草如茵,牡丹、月季、杜鹃、栀子、狗尾草、牵牛花应有尽有,盛放在绿草之中,蜜蜂、蝴蝶、蜻蜓穿梭其上,真是一处美丽的花园。在这些百花丛中,有身着黑白两色的老翁老妪,也有穿戴靓丽的壮汉少妇,还有一些矮小的童儿稚女,这些魅影,或漫步花间,或垂荫草地,或欢跳石径,或修枝剪叶,或浇水施肥,看上去漫不经心,非常自在和恣意。
   看到老妪领着王小六,那些魅影慢慢地移了过来。只听老妪说:“这是王先生,奉鬼医令之命特来黑枫寨,和大家一起娱乐娱乐。”
   那些魅影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王小六连忙说:“打扰了。”说完施上一礼。
   老妪指着其中的一位稚儿说:“这是阿仔,一岁多时因为一次腹泻,医生用了标准量的庆大霉素,结果导致了耳聋,家长也无可奈何。后来耳聋的阿仔,在路边玩啥时,因听不到车子的喇叭声而殒命。实在可惜!”

共 36170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情节别致的小说,不由得对作者奇妙的构思折服。小说的开篇,是主人公王小六死了,对人间的一些遗憾让他变成鬼了也耿耿于怀。接着,在王小六的面前,便呈现出了传说中的地狱中的情景。十八层地狱,阎王殿,众多人间炼狱真切的出现在王小六的面前,让人惊心动魄。因为王小六生前是一名医生,可以说,是以救死扶伤为本分的,所以也就踌躇满志地以为,不会再阳间留下太大的罪状,再加之,王小六多少也是经过拼打之人,谙熟人情世故,所以,几把毛毛钱就搞定了牛头马面,加之,牛头还是熟人。当阎王质问王小六的罪状时,王小六起先还信誓旦旦。但登上望乡台一睹,心下胆颤,后又在鬼医令的带领下,游遍了地狱各处,也看到了自己在行医过程中不慎或者经验不足造成的冤魂,也有一些在行医过程中,无辜遭受到的误解或者说冤屈。另外,在王小六游历的过程中,他人生中的一幕一幕情景也尽数展现,特别是王小六的恋爱经历,他因为利欲之心的促使,辜负了初恋的情人,也曾被新的女友甩掉,后来与之结婚的对象,也是为了彼此的利用而结合在一起。但总的来说,王小六也是一个凡人,一生并无大过,不过,他的经历展现给我们的,虽然是在地狱里,在没有喝孟婆汤的情况下,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回顾。但也不得不说,这也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也许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实,地狱如此,阳间更是如此,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鬼。在情节的设置上,作者匠心独运,故事可谓是起伏跌宕,妙趣横生,也惊险刺激,惊心动魄。另外,就人物的设置和语言描写上,也体现出了行医之道者的品行,而且,对一些行医方面的术语的描写,也足以可见作者知识的广博精深,也同时个这篇气势磅礴的小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欣赏并倾情推荐。——责编: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9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11-28 12:05:13
  问好流水,感谢你给江南带来的精彩,祝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4-11-28 14:47:22
  作为一名医生,写这篇小说的初衷,是对当前某些医疗行为的思考。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11-28 12:06:41
  构思精巧,情节引人入胜,一篇非常难得的上乘之作,欣赏了,期待更多精彩!
哪里天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