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李白为何与月有不解之缘(散文)

编辑推荐 【东北】李白为何与月有不解之缘(散文)


作者:黄亚明 布衣,2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3发表时间:2015-01-07 11:42:00

李白为何与月有不解之缘
  
   无论是读中国文学史还是读唐诗宋词,李白由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与论比的伟大成就和无可替代和崇高地位,永远都是绕不开的光辉人物。千年来这个观念已在中国形成定局,更无须我多言。
   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而又经常吟咏月亮者,当推李白。从少年读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成年后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得出一个结论,李白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李白现存的近千首诗中有三百二十余首吟咏到月亮,足见李白平生对于月亮的酷爱。结论得出了,就想着弄清原因,李白为何与月有不解之缘?
   月亮在人们的生活中,古往今来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从各个角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了一种能多方面催化人们情感的媒介。所以月在古代诗人的诗中往往被描写得意趣横生,妙用无穷。
   文人骚客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在月夜感触良多,难以说清:或思念,或喜悦,或叹自身际遇等等,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感触,他们在月下活跃的思维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这是事实。在古代爱月的文人中,李白当是其中之佼佼者,他酷爱月亮,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流传不息的佳话,甚至传说李白的死是“沉酒捉月,遂沉水中”,他于醉酒中跃入江里,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
   每一位作家在从事创作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具有自己的审美追求,从而在作品中相应地体现出审美特征。在所有李白的诗作中,涉及到月亮的占了较大的比例,他把酒问月,发千古之幽思;邀月同舞,挥洒心中之欢娱,他希望与他喜爱的月亮相会于遥远的星空中,可以说“月亮”是李白的审美追求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之一。在他潦倒寂寞的一生中,最可引为知己者,恐怕就是月亮。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他对月亮有一种本能的近乎狂热的喜欢,明月犹如知心的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生出一个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世界。
   李白为什么这样衷情于月亮这一意象呢?首先,与诗人的性格及经历有关。性格本身就是通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作家的性格对其创作风格和审美追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性格的形成又与作家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李白少年时就才华显露,有建功立业的宏伟理想,他自小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拥有着天上地下独往独来的气概。他的浪漫与天真,豪情与壮志,才华与狂傲,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李白七岁时,眼看就要正式上学读书,他的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一生酷爱读书,所以,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特别是李白的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给李白酝酿起名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便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说:“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这是一首四言七句诗,更父母吟了诗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少年时代的李白受家庭影响,广泛学习各种知识,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信奉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也造就了李白器宇轩昂,气度非凡,仙风道骨的独特个性,致使他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人格化的色彩。所以,月亮是李白最理想的化身,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显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李白生活的唐朝流行拜月的风俗,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而且唐朝的诗歌到达了顶峰,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个大唐,经济繁荣,政治昌盛,人才大批涌现,而诗歌便成了那个时期的标志。
   李白生性浪漫,才华横溢。他一生不以功名显贵为荣,却高傲自许,骨子里刻着放荡,宿命中写着流离。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的一生可谓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间竟是如此让他觉得不愉快,那么什么地方最纯洁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似乎只有月亮,才能使他得到解脱,如此看来人们传说他去湖中捉月决非偶然,不正是他追求理想的行为吗?
   天宝元年唐玄宗听取亲信的举荐,召李白进京,那一年李白二十四岁。这一次李白本以为满腔抱负可得以施展,本以为可在政坛大展拳脚,可李白错了,他的壮志在官场的现实中变成哀怨。由于李白秉性耿直,经常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他不习惯宫廷生活,更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即被迫辞官离京。
   因为,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变成了骄奢淫逸的享乐天子。唐玄宗赏识李白的绝世才华,召其进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诗章,歌颂升平,增加宫廷生活的乐趣。
   到了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说:“此天上谪仙人也。”踌躇满志的李白,误以为前程灿烂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从此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他的抱负。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为唐玄宗献上华美词章。君主高兴时,亲自为他调羹,以示宠爱。宠爱不是敬重,李白不过是唐玄宗的高级玩物。
   当李白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后,他很是痛苦了一阵子。然而,他没把这痛苦放在脸上,而是化入了酒中。虽“举杯消愁愁更愁”可除了酒,别无其他消愁的法子。他和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等人常在一起,把酒喝得烂醉,人称“酒八仙”。酒喝得多了,原本很狂的李白,现出了更放荡的狂态。
   李白是一个自视甚高之人,从来就看不起那些权贵,此时胸中有气,索性将权贵当成了他玩弄的对象。他借着醉意,斜卧于殿堂上,吆喝着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为报复,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奉诏而作的《清平调》中“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诗句将她与赵飞燕相比。于是,杨贵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实职。李白的狂态,不止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权贵。权贵大都一致讨厌李白,联手把他逼在清闲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超脱肮脏丑陋的尘世,返归天人合一、心灵自由之真美境界,是李白爱月的心境写照,这种月文化正是东方文化的一种极高境界,也正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探究终极关怀的至高境界。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谢安等古代政治家自喻,因而始终不愿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是他一生又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李白先后漫游名山大川十六年。在这期间,他为创造条件,实现宏大抱负,辗转各地,用各种方式同各类人交往,他曾为经济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讪笑,有时他也感到苦闷和彷徨,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他的政治热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由此可以看出,李白一生虽然怀才不遇,但他不屈服于黑暗势力,不苟同低俗,始终保持着傲岸不群的态度。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不畏权力,藐视权贵,
   李白的这种性格显然与平常人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有着极大的差别。这就为他的文学艺术趋向奠定了基础,为其审美追求确定了基调。月亮的明朗澄澈如仙境一般,可以说是诗人一生所向往的生活境界,而月亮的清纯和圣洁也可以说是诗人性格的外在表现。皎洁的月亮不知给了诗人多少慰藉,因此他在诗中把月亮人格化,把月亮当作亲密的友人来描写。从这个角度看,李白爱月,并把它视为挚友,正反映了他胸怀的高洁。于是,他决定一生浪迹江湖,与月为伴,遍览各地名山大川。
   李白以出神入化的卓越想象力,赋予蜀道高峻险阻和旖旎风光。他看那奔腾的庐山瀑布,写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他在那送别的桥头,吟咏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他登金陵凤凰台,亦写下“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千古名句。他是属于自然的,不属于勾心斗角的宫廷。
   李白曾在黄河、长江中下游漫游,这期间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重用。当李白离开宫廷踏上神州的土地漫游时,只有二十几岁年纪,这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段。那时的李白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是一个秋天,艳阳高照,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李白以月为伴浪迹天涯,他豪迈洒脱,他是多情的,但他是孤独的。孤独的李白,月便成了他的情感寄托,成了他的理想抱负,是他的知己。“月缺白无味,白无月不逸”。正如陶渊明喜爱菊花,陆放翁钟情梅花一样,天才诗人李白与月亮有着不解的情缘。李白喜欢借月抒怀,表现他狂放的性格,开阔的胸怀,表现他渴望自由的思想。借月对理想境界的创造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与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批判。诗中描写明月,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体现出诗人人道主义思想感情。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月亮是这样连着他的心与情。诗中塑造的是一个高洁、美好、多情、神秘、永恒的月的形象,实际上显现于李白诗作的这一月亮形象也显示了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即与诗人内在的精神品性也是一致的。
   由于一般认为月亮是母亲温馨与和谐的象征,所以,在人们漂泊他乡或是感到心灵孤寂的时候,月亮便成为我们精神寄托的对象,把自己的心情寄托于月亮之上。如此一来,月亮便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这样就引发了亘古一月两地相思的主题。
   纵观李白的一生,有喜也有悲,有愁苦也有狂放,有豪放也有孤独。在他身上兼具多重性格。当他信心满怀时,他“欲上青天揽明月”;当他壮志难酬时,“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当他忧思难遣时,他“举杯邀明月”;当他思念家中的妻儿时,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还常念念不忘明月,“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希望“常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可见,李白对月的偏爱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各种心情密切相关。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而且增添了诗的情境美。月不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且是一个见证者,并且是那样的富有人性,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由此而促成了李白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李白一生孤独,但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月下独酌》就表明了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低头思故乡”,然而李白,真的有故乡么?他生于西域,幼年随父东迁,二十即远游,足迹遍布神州;曾于长安供职,后又被贬,途中遇赦。对这样的李白来说,哪有什么故乡的概念?李白自己也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时的李白,他低头而思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址,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故乡是他曾行走的每一寸土,喝过的每一杯酒,作过的每一首诗。而最终李白抱月而眠,沉醉湖底。他回到故乡了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把古今人的直接感觉和理性思索用质疑的方式提了出来,诗也像月一样萦回在万千读者的心里,千回百转,百转千回。由于李白是典型的主观浪漫主义诗人,所以他的诗经常将感情移于外物。在李白的月光里,有一种诗意境界,使原本没有情感的月有了天真、纯洁、高尚之品质,全面构成了李白所特有的诗化人生和人格魅力。
   古往今来,月亮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月出》,抒写月下怀念美人之情,可以说是写月亮最早的一首诗。月亮是古代诗词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月亮在诗词中的基本象征意义有两个: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的温情报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月亮时暗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息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如此看来,李白一生对月亮情有独钟,也就可以理解了。
  

共 50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拜读了黄亚明老师的散文《李白为何与月有不解之缘》, 作者以诗意的结构,诗意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内涵,诗意的韵味。首先是立意上的新颖,感知独特。最大的特点是古诗词的嵌入和引用,充分体现了黄亚明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写作功底,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亮色。更难得可贵的是黄亚明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自己所掌握的古诗词素材的罗列上,而是利用从诗词中挖掘出的内涵,通过自己的融会贯通,并将它们有机完美地整合在一起,赋予了此文如此深刻的内涵。使文章的中心得以凸显。其二,材料丰富。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话在本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黄亚明老师厚重的文化底蕴令他在行文中自由挥洒,倾情泼墨,向读者展露出开阔的文化视野,给读者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美感。其三文采斐然,语言靓丽。读起来令齿颊含香,余音缭绕。强力推荐!学习共赏!感谢黄亚明老师赐稿东北!创作辛苦!问好冬安!【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朱暖        2015-01-07 11:46:35
  如此唯美的一篇散文不仅令读者赏心悦目更令读者对黄亚明老师厚重的文化底蕴顿生钦佩羡慕之情。问好黄老师!向您学习!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