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孤啸】老家的柿树(散文)

精品 【孤啸】老家的柿树(散文)


作者:云盖山 秀才,161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4发表时间:2015-01-23 08:56:48
摘要:由著名书法家对字的自喻,引出对老家柿树及柿品的回忆,引出对三年灾荒的回忆和思考,作者对柿树的感情,在回忆和思考中深化。

我不欣赏河南著名书法家陈天然的字,但却十分欣赏他老人家对字的自喻:我的字就像老家的柿树。
   我是农家出身,我理解天然老对柿树的感情。大概有着老辈子情结的人,都会理解天然老对柿树的情感。
   柿树对农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对老一辈子的农家来说,种柿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一种是像我爷爷,种柿树是为了尝鲜,是一种点缀。他种的柿树是当时的好品种八月黄,八月黄烘柿甜,好喝,漤柿脆甜,爽口,所种的柿树也只有那么一两棵。爷爷说,金秋八月间,八月黄的烘柿就像挂在树上的红灯笼,好看;等到深秋,一树红叶就像一把大火炬,更好看。
   一种是像我姥爷,种柿树是为了防年馑,所以种的柿树多,品种也齐全。在南沟的后拐,地边上,沟坡上,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柿树。品种自然有八月黄,还有面黄蛋、牛心顶、鳖盖柿。姥爷说,柿子的好处多得很,可以晒柿干,可以制柿饼,可以烘烘柿,都是庄稼人的好吃食。柿皮还可以做柿糠,是上好的猪饲料。姥爷还说,种柿树品种得多,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口味,有不同的成熟时节,品种多了,能接上趟,几个月都有鲜柿子吃。
   秋冬甚至春天,到姥爷家吃柿子,成了我的一大享受、一大嗜好。
   最好喝的哄柿是“老鸹叨”,其实就是老鸹叨过的烘柿。姥爷说,老鸹鼻子尖,哪个烘柿好吃,它一闻就知道,老鸹就专拣好喝的烘柿叨。“老鸹叨”确实最好喝,有一种清冽的甘甜,老鸹叨过的地方,结出一层茄。
   确实如姥爷所说,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口味。面黄蛋哄柿的甜,醇醇的比较悠长。牛心顶的甜,有甘蔗的味道。鳖盖柿的哄柿特别稀溜,咬破个口子,叽溜溜一口气就能吸干,直甜到心里去。
   柿子的另一大吃法是漤成漤柿。就是在煤火灶边栽埋一沙罐,沙罐着半罐子水,把柿子放进去泡,就叫漤。漤上三天,就能吃了,又脆又甜。什么品种的柿子,都可以漤了吃。由此,我和同伴们尝试用河水漤柿子,把一兜柿子泡在上学路上的小河里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泡上四五天,漤出来的漤柿居然比温罐里漤出来的柿子更脆更甜。
   姥爷为这一大片柿树特别的尽心。下地回来,有事没事总要到后拐看看。五八年大炼钢铁时好多家无论什么树都被砍了,姥爷的柿树却安然无恙,一颗也没有损失。喜欢说话的大妗子告诉我,当时,平日绵绵善善说话都不会起高腔的姥爷,抡着一把镢头,堵着南拐唯一的通道,凛然地警告由大队干部带领的伐树队伍:“谁先上,不是我放倒你,就是你放倒我,放倒我后再踏我的尸首去伐树。”
   伐树的队伍一下子惊呆了,没有人会料到绵绵善善的姥爷会为了几棵柿树拼老命。我们那里有一句俗话,叫一个人拼命,一群人不敢动。真要拼命,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勇气。
   那些天,姥爷的警惕性特高,时常坐在院子外打量着周围的动静,身边一直放着一把镢头。姥姥说,柿树是姥爷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姥爷的苦心造诣,被特会过日子的姥姥尽心地表现着。
   在姥姥的交调下,平平常常的柿子成了家里的宝物。在后院搭起一架棚子,棚子上铺上几领席片,席片上匀匀地摆上一层柿子,再用玉米杆盖上,就成了烘柿棚,任由柿子烘去。等到冬日雪天,拂去厚厚的积雪,扒开变色的玉米杆,拣几枚烘柿,洗净了喝下去,肚子里有说不出的快感。
   姥姥的得意之作是做柿饼。把成熟的柿子削了皮,晾晾晒晒,柿子的表面泛出一层白白的柿碱,柿碱有一种淳淳的甜,我常常忍不住伸出舌头去稍稍沾上一点点,优先品尝柿饼的鲜味。柿饼醇醇的甜则更胜一筹。我们那里有不少人家,逢到春黄不接,柿饼就成了渡饥荒的胜品,既顶饥又可解渴,能及时补充能量。平常,柿饼就成了招待客人的点心。我吃过不少人家的柿饼,都没有姥姥做的好吃。
   姥姥还会做大量的柿瓣。就是把柿子刨成四瓣,摊在席子上或者干脆摊在麦地里晒,晒成半干,柿瓣变得黑黑的,就成了,其作用和柿饼差不多。柿瓣比柿饼好做,省工,但没有柿饼好吃。柿瓣、柿饼交替着,一年都有柿品可吃。我非常喜欢和姥姥一起刨柿瓣,很有成就感,一会儿就能刨出一片。
   做柿饼削下来的柿皮,也不会扔掉,可拿来做柿糠。就是把糠和柿皮一起拌,拌得匀匀的,再晒,一直晒得干干的,平常就掺杂着喂猪,剩下的再垛起来,就以备不时之需。姥姥家垛有好大一垛柿糠,三年灾害时,派上了用场,帮助姥姥家也帮助我和妈妈弟弟渡过了饥荒。我常常在星期天到十里外姥姥家,先把饥饿的肚子填饱,下午半晌时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从姥姥家扛回一袋柿糠,尽可能地绕过有人的地方,快要到家时在背地里磨蹭到天黑透,偷偷地溜回家里。铁锅大炼钢铁时被公家收走了,妈妈就用搪瓷茶缸当锅,把柿糠煮熟,当晚,一定是一顿不错的佳肴可以果腹,妈妈和弟弟夜晚睡觉时也不再是饥肠辘辘。
   由此,我曾责怪爷爷太过浪漫太不勤快,怎么不也多种些柿树,就只管把柿树当风景树?要是多种些柿树,也少饿些肚子。爷爷长叹一声,沉默了许久,才心情沉重地说:“我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从心眼里感到还是新中国好,新中国就不会再有年馑饥荒,就不会再饿肚子死人了。谁知道……嗨!”
   爷爷的话,爷爷的感慨,当时我觉得怪怪的,并不大懂。好多年后,才明白爷爷感慨的含义。说三年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七分的代价,太过沉重,那是几千万人的性命啊!
   所以后来听到天然老的自喻后,我告诫自己:你尽管可以不欣赏天然老的字,但不妨在欣赏他的自喻时产生共鸣。对柿树的情感,我觉得和天然老在心灵上是相通的,和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是相通的。再看天然老的字,顺眼多了。

共 22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一个书法家的字,不欣赏,但因其将自己的字比作老家的柿子树,再看他的字就顺眼多了。是什么的力量迅速改变了看法?是柿子树,也就是对柿子树具的那种感情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那么普普通通的柿子树具有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呢,在作者和那位书法家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地位呢?这篇文章做出了完美的解答,特别是让年轻的读者了解了曾经的年代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今天,被人看不上眼的柿子,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美味珍馐,不仅仅提供的是一饱口福的美食,更重要的是作为食物的补充,驱散难以忍受的饥饿。文章详细地写了柿子的不同品种已经各具特色的味道,让人馋涎欲滴;写了加工制作柿产品的过程,与读者分享快乐;也写了帮助渡过饥荒的柿糠。在优美而深情的文字,深厚的文学功底外,更有对那一段与柿子密切相关的往事的回顾,而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柿子树已经融入到生活中,与人休戚相关,怎么能不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者5012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5-01-23 09:22:58
  老家的柿树不单单是树,也不单单结出一种叫柿子的果实,它是生活的一个缩影,是往事在心底存留的一种形式。
北极主人
回复1 楼        文友:云盖山        2015-01-23 10:37:21
  好多往事的记忆,都成为过去生活的一个符号,连接着以往的历史,激发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谢谢!
2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3 12:30:16
  纯朴而精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这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口气读完,连声称赞 妙文!妙文!向远方的文友问好!再阅你们下篇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云盖山        2015-01-23 14:33:40
  细细碎碎说往事,谢谢朋友的评点。
   问好!
3 楼        文友:青叶        2015-01-23 17:54:34
  真挚感人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柿子树的深情回忆。爷爷的话语重心长,多少年后才得到诠释。珍惜今天的幸福吧。
   问好作者!祝老师创作愉快!
青叶
回复3 楼        文友:云盖山        2015-01-23 19:31:50
  三年灾害留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好多儿时的回忆都离不了这三年,它着实使爷爷的浪漫情结碰了壁。
   问好青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