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失去的记忆(中篇小说)

精品 【梧桐】失去的记忆(中篇小说)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01发表时间:2015-01-30 21:01:41

【梧桐】失去的记忆(中篇小说)
   有人给介绍了帮楚华带孩子的工作,对文英母女已经是老天爷的恩赐了。可楚华第一次来后,就没有了回音,文英知道一定是听到了什么。现在楚华居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真是让两母女喜出望外了。
  
   龙眼村在香草坝的最南部,再朝南就离开了香草坝,到了这一带景色最美的龙马潭。这个村子是整个坝子上最平整,也是最富庶的地方,村里村外都是龙眼树。龙眼,学名桂圆,是这个地方的特产,全国各地都有人过来买龙眼,龙眼村富裕也就不奇怪了。香草坝上,除去几个内迁厂的家属区,只有这个龙眼村的屋子都是新瓦房。村子的南边有条路直通龙马潭,村子的北面就是长起厂的南大门,一条水泥马路一直通到不远处的长江渡口。
   那时候,这一带没有修大桥,过往车辆只能在这个渡口摆渡过去,也就很自然在渡口形成了一个集镇,这个集镇可以一直延伸到龙眼村。楚华租下的小楼,就在村子北面的一条小巷子里,位置挺好,出脚又方便,打开楼上南窗可以看到龙马潭的美景,从小楼走到长起厂南门,最多也就是3分钟路程。小楼背后还有个挺大的小院子,出了院子门有一大片竹林,过了竹林就是一望无际的桂圆树,真是个雅致的去处。
   楚华领着文英母女搬过来之后,又帮着安顿了一下,然后折回厂区去接李梅和孩子了。楚华的母亲有些不放心,坚持要跟过来看看。看见这座小楼,还有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文英,心里踏实了。还专门和文英说了几句,夸赞了几句。她猜得出这房子一定是儿子租下的,临上车离开的时候给了儿子一笔钱。楚华不愿意收,老太太生气了,说这是给孙女的钱。楚华无奈地收下,总算把老太太高高兴兴送走了。
   李梅对这个安排也挺满意。她在厂里上班已经很累,又不会带孩子,也不像楚华那么喜欢孩子,要真是让她又带孩子又上班,真是要了她的命。如果楚华还在厂里也罢了,反正孩子已经断奶了,他完全可以一个人,把孩子的事儿处理得利利索索的,连带给一家三口弄顿饭吃。
   自从楚华考上大学,李梅就有点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幸好一怀上孩子,就被送回婆婆家,生下女儿后,家里也有人照顾。她给闺女喂了一年奶,把女儿留在奶奶身边自己回厂上班,倒也没有什么。楚华的学校离着不远,一个星期可以回来一次。就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心里一直不乐意。什么事儿啊?结婚了,孩子都有了,连个家也没有,还要住集体宿舍。
   她和楚华说过,不行就在外面先租个地方。楚华一直没有同意,说租了也没有意义,他还在读书,又不能天天回来。这次老太太把孩子送回来了,楚华不得不这样考虑了。楚华找了文英母女一起住,为的是照顾孩子,当然对自己也有好处,起码以后回家有个现成饭吃。还有,楚华不在家的时候多,多个人说话也不错。
  
   四
   楚华送走了母亲,安顿好了孩子,就赶回学校去了。还有半年要毕业,他已经耽误好几天的功课,再不回学校真要被老师骂。楚华仗着自己学习好又是班干部和老师关系也好,这次女儿回来,他一个星期没有到学校,可再不去就有点不好交代了。
   楚华人回到学校,其实心还是在江对岸。学校就在厂对岸的市区,自从考上大学之后,楚华很少回厂去。就是妻子生完孩子回来以后,他也不是经常过江的。一来学习的确紧张,楚华要以一个初中生的底子,在强手如林的大学跻身前几名,可不是随便说句话的事儿,那是楚华下了功夫刻苦读书的结果。二则,他们至今没有个房子,回去也没有住的地方,除非去住厂里招待所。楚华总觉得这样去住招待所怪怪的,叫厂里人一看就知道怎么一回事,怪丢人的。李梅回来小半年了,楚华只有一次回厂去的时候开了招待所。那天是因为楚华的师傅过50大寿,陪着师傅喝酒喝高了,过江的轮渡也早就停了,不得已楚华才去厂里招待所开了房间。
   其实,还有第三个因素,那就是自从楚华考入大学之后,与妻子李梅之间的共同语言似乎更少了许多。李梅是标准的北方人性格,在情感方面素来就比较粗放。他们两个人的结合,很大程度是李梅母亲的作用。两家人是好朋友,李梅的妈妈在楚华小时候就非常喜欢他,算不上娃娃亲,可他们的确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李梅在家里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就是没有男孩。李梅的妈妈,就把楚华当自己儿子一样。以后,楚华和李梅又一起下乡,再一起进了厂。把他们从兵团弄上来,就是楚华的母亲去办的,把李梅一起上调的理由就是未婚夫妻。所以在楚华考上大学那年,李梅妈妈提出让他们结了婚,楚华再去上学。楚华母亲并不反对,她也早就把李梅视作了自己的儿媳妇。楚华虽说并不想马上结婚,也提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他们谁也没有问过楚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究竟爱不爱李梅?也许在两家老人看,这根本就不能算个问题。两个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李梅比楚华小2岁,今年26。那就是说楚华认识李梅已经26年了。一起读书,一起下乡去了兵团,然后一起进工厂,肯定是感情深厚。
   可谁说感情深厚的男女,就一定会有爱情产生?爱情是什么?那是男女之间最微妙的情感,可以什么基础也没有,只需要看上一眼,就可以迸发出火花的感情,所谓一见钟情就是这个意思。有很多太熟悉的男女之间,反而不会产生爱情了。
   你要是问楚华对李梅有没有感情,那回答肯定是有,而且很深。问题就在这儿了,这份感情不是爱情。在楚华的内心世界里,李梅就是自己一个妹妹而已。其实,如果真有人去问李梅,恐怕她也说不清楚,自己算不算爱楚华?只不过李梅性格使然,有点大大咧咧,从来就不去思考这种问题。什么爱,不爱?她就知道到岁数了,找个可心的男人嫁了,生孩子,过日子。问题是楚华不是这种男人,他是个性格非常细腻,追求情调的人。照着当时流行的说法,“小资情调”很重的那种男人。楚华曾经试着用这种情调去发展和李梅的感情,可是李梅完全不能领悟,楚华只好放弃了。
   结果,两个人就这么结婚了。新婚不久,楚华去读大学了。两个人在厂里本就是没有个家,结婚以后也是各自住在集体宿舍,要排队等厂里分房子。好在没有多久李梅怀孕了,两个老太太马上要楚华把妻子送回了北京。李梅在北京待产多半年,生下女儿又哺乳了一年多,差不多小两年时间他们是分居的。楚华利用这段时间如饥似渴地在读书,直到女儿出生,他才回了一次北京。对这个女儿,楚华爱到了骨子里,真是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女儿身上。他们夫妻的情感却还是那样淡淡的维持着,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从北京回到学校后,楚华的心理有了微妙的变化,读书的时候也很难做到心无旁骛了。他的心被那个粉团玉琢的小女孩牵挂着,真是应了那句话“女儿就是父亲的前世情人”。楚华积压在内心世界里的全部爱,彻底用在了对女儿的情感上。现在女儿终于可以在自己身边了,楚华自然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妥妥帖帖才会放心。
   女儿有了专人照顾,楚华的心放下了一多半,他相信自己的眼力,文英有文化,而且甜甜也愿意跟她,这一点是不用再操心了。文英对女儿绝不会差。问题是,他不太放心李梅和文英的相处,李梅是不太懂得尊重别人的,即是性格关系,也是出身原因吧。李梅从小就是被别人照顾惯的人。
  
   五
   楚华去找班主任销假的时候,迎头遇到了学姐谢文清。
   他在班级年龄最小,有25个学长和4个学姐,学姐谢文清是最小一个学姐,也比楚华大了3岁。可能就是再怎么算,也是他们两个年龄最接近,在班级,甚至在全系,也数他们之间最亲近了。
   “你怎么回事?一个星期了,你才露面,卓老师问过几回了。马上就要写毕业论文了,你敢缺这么多天课?”一见面,谢文清劈头盖脸责备起来。
   楚华笑着伸了一下舌头,说:“对不起啊,文清姐。害你替我挨卓老师骂了吧?”
   “那还用说?咱们这位女先生的脾气,谁没有领教过?除了你,谁也摆不平的。我每次替你去交作业都要被她骂。骂完就问你究竟干什么去了,还不回来,是不是不打算读书了?我说你向学校请过假,因为假期长,还是专门找教导处批准的。她不信,还找到教导处去问。就是这样,也天天叫我催你回校。你说,叫我怎么办?”谢文清滔滔不绝地诉苦。
   楚华不停地道歉,一面把情况简单告诉了她,也有征求意见的含义。
   谢文清听明白了以后,表示赞许,然后夸了他几句。“看不出来,你是个合格的好爸爸。不过,你还是要经常回去看看,那个叫文英的女孩子这种情况,恐怕要多留意的。”
   “文清姐也有这个担心?你是指她那个丈夫吧,怕他找到文英,威胁到甜甜的安全?我想暂时应该不会,她们到江城也有快一年了,张鑫发还没有找来过。毕竟江城只是文英母亲的娘家,张鑫发不一定了解。”
   “可这不是长久之事,这个问题是个死结,只有法院判决了离婚,她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否则,姓张的是有权要求她回家的。”
   谢文清说出了问题的要害。楚华暗自在想,看起来自己还是没有想周到,他心里有了主意,准备过几天回去找文英好好谈谈。
  
   上外国文学课的时候,走进教室的卓老师,一眼看见空了一个星期的座位上,出现了自己心爱的学生楚华,阴沉了一个星期的脸上,终于显出了笑容。她对楚华做了一个很明显的警告手势,然后走上讲台开始讲课了。
   楚华尽量不去想家里的事情用心听讲,可心就是不能安静下来,很快就走神了,卓老师走到自己面前也没有发觉。同座位的王大平在下面捅了他一把。楚华抬起头,才发现卓老师就站在自己面前。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对不起,卓老师我有点走神。”
   卓老师叹了一口气,轻轻按住他肩头,示意他坐下,然后小声说:“下课到我这里来。”
   也许因为这样一来形成了新的刺激源吧?楚华不再被文英的事儿困惑了。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路也被卓老师的讲课吸引了。
  
   年轻的卓韵彩老师,一向很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自从一年级担任楚华他们的现代汉语任课老师,楚华就是她的科代表,以后教他们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史,科代表还是楚华。在这批平均年龄达到30岁的大学生眼里,35岁的卓韵彩,更像一个大姐姐。卓韵彩思维敏捷,观点超前,视角锐利,讲课的方式又生动形象,自然是很容易得到学生们欢迎的。只是卓韵彩的脾气也不好,这些学生们即喜欢她又多少有些怕她。独有楚华,不知道是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儿,还是因为是卓韵彩的科代表?就是不怕她。
   下课后,楚华老老实实去了卓韵彩的办公室。他觉得自己还是把一些事情和卓老师说清楚比较好。
   卓韵彩了解了楚华的情况后,忧心忡忡地说:“楚华,这件事儿你有点草率了。我担心你会陷进去,以后会有很多麻烦的。”
   楚华没有想到真是被卓卓老师不幸言中了。他很快就陷进去了。
  
   六
   楚华等不到周六,周四下午就请假回去了。
   他赶到那幢小楼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走进楼里就看见文英抱着甜甜,常玉竹在给孩子喂饭,妻子李梅却不在家里。
   楚华心里有些奇怪,是加班去了吗?应该不会啊。李梅生过孩子回来似乎就没有加过班了。楚华曾经问过,是不是车间活不忙?李梅却说,是自己不愿意加班。回家养了快两年,有点不适应这么重的工作了。楚华没有细问,反正也不少这一点加班费。现在看见李梅没有在带着孩子,就有点意外了。
   看见他进来,女儿已经喊着“爸爸”,从文英手里挣扎出来,朝他扑过来。
   文英站起身,很小心地追在后面喊:“甜甜,别跑,小心拌跤。”
   楚华蹲下身子,笑着抱住了女儿,说:“我的小宝贝,想爸爸了?”
   女儿在楚华脸上亲了一下,仰起小脸,说:“想。爸爸,甜甜可想你了。”
   楚华贴着女儿的脸,说:“爸爸也想你。爸爸问你,姑姑好不好?”
   楚华问这话的时候,一点不顾忌什么,因为他看得出来他们母女都对女儿很好。楚华只是希望让女儿直接的态度,让她们更加深一种温暖的感觉。
   不出楚华所料,女儿的回答非常肯定。
   “好,姑姑可喜欢甜甜了。甜甜也喜欢姑姑,还有婆婆。婆婆也好。”
   楚华侧过脸,看见她们母女脸上的笑容。
   “甜甜,你妈妈去哪里了?”
   女儿的笑脸消失了,小嘴翘起来,说:“哪个妈妈呀?是不是北京的妈妈?”
   楚华苦笑起来。心里后悔不应该让孩子离开这么久,尤其不应该让李梅先回来。这次孩子送回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和李梅亲不起来?也不肯让她抱。楚华开始想,也许就是有些生疏了,毕竟是亲生的,过几天就会好。
   没有想到,女儿第二天已经认了自己这个“爸爸”,还亲的很,可就是不认妈,总说“妈妈在北京。”
   问了母亲才知道,是隔壁东东的妈妈。孩子吵着要妈妈的时候,东东妈妈过来哄她,以后她就认了“妈妈”。

共 78142 字 1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6
转到
【编者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30 21:02:22
  长篇幅,大容量;场面宏大,颇具匠心,独具张力,充满罗曼蒂克的现代气派。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0 21:35:34
  谢过晚霞辛苦编辑,毕竟有75000字。谢谢了。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30 21:04:39
  精彩穿越,推荐给朋友们共赏。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0 21:36:14
  呵呵,再次尝试穿越时空的感觉。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30 21:09:47
  长达七万四千多字的中篇,情节曲折,内涵丰富;手法新颖,别具一格,是梧桐创新手法的开山之作。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0 21:37:28
  开山之作不敢说,不过的确想另辟蹊径,尝试新的表现手法。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30 21:10:12
  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0 21:38:14
  谢谢问候,希望可以让更多朋友得到启示。
5 楼        文友:清风简        2015-01-31 05:32:49
  为主编敬茶,又一篇大作!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2:17
  清风好,谢谢你的鼓励啊。
6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5-01-31 13:15:09
  真是令人荡气回肠的一部中篇啊,我看了三个小时才看完的。真不错,您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读完很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穿越小说我还真看过不少,还是感觉您写的有意思,您把现代写得多。我就觉得最后不过瘾。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4:19
  格格好,后面有点行色匆匆了。主要是篇幅问题,我不想突破中篇的框架。原来计划是三个构成部分等长的,结果太长了,如果真是那样需要11万字。
7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5-01-31 14:15:26
  老弟太用功了,看得都眼花了,不用说老弟下了多大的功夫了!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6:13
  三哥好,兄弟是想突破自己的创作思路的尝试。
8 楼        文友:白大也        2015-01-31 14:43:16
  没有看完,没时间了,下回再来拜读、学习,向老师打声招呼再见。
回复8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6:52
  不客气,文章有点长。有空看吧。学习谈不上。
9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31 16:05:34
  祝贺主编喜摘精品。
回复9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7:38
  谢谢晚霞,你的编按让文章生辉啊。
10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5-01-31 16:46:10
  惊心动魄的精彩作品,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老辣,欣赏拜读,问好
回复10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31 21:58:15
  舒锦,谢谢了,下次记得挑刺啊。哈哈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