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写打秋风谙世故里表 不忘恩显血气侠情——说刘姥姥(随笔)

精品 【星月】写打秋风谙世故里表 不忘恩显血气侠情——说刘姥姥(随笔)


作者:湖北菡萏 秀才,23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0发表时间:2015-02-01 17:17:21


   但姥姥装愚,并不过心。过后鸳鸯道歉陪小意,姥姥就说了“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实际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姥姥第一次来之前,在家里就说过“不过舍了我这张老脸罢了”心里明镜的,入豪门就要忍辱。红楼不只是为刘姥姥一叹,更是为天下贫穷一叹。
   另外姥姥还极聪慧。只是出身寒微,没有个大家庭给她管理,要不比凤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她二进贾府时已经是75岁了,听到平儿和周瑞家的说螃蟹之事,就算了一笔账。她说 “这样的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这是算别人家的酒席钱,自己并没亲眼见过,可见姥姥这么老了还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再者说酒令时,姥姥本不会,但到跟前时,也依葫芦画瓢,现诌了一个。既天然又对韵。那时,连黛玉这个大才女都很紧张,生怕说错了,还是把西厢记牡丹亭的说了两句,被宝钗听了去。可见姥姥的机敏。另外有一点是很多人没注意到的,就是王夫人。唯王夫人的酒令是鸳鸯代说的。作者虽只一笔带过,但还是点明王夫人既没文化又愚钝。我原来写元春时,就提过,可见此言不谬也。要不宝玉和四春也不会随贾母长大。
   姥姥还是个很讲究说话艺术的人,讨要东西并不露骨。在潇湘馆,贾母嫌黛玉的窗纱旧了,要换,就说起了软烟罗,质地软厚轻密,远看如云似烟的,云如今上用的都没这个好。上用的就是指皇宫用的。刘姥姥忙说“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贾母就发话了,多找出几批来,送刘亲家两批青的,回去用。吃面果时,姥姥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贾母就赶快说了:“家去我送你一坛子。你先趁热吃这个罢。”【蒙侧批:世上竟有这样人。】就是说,世界上还有这样脸皮厚的人,变着法子管人家要东西。但也就是这样的人最后满身侠气,倾家荡产,救了贾府的后代。你看,人往哪里去看去!
   二进,姥姥连来带去一共三天,走时满载而归。王夫人给了两包银子,共100两,还留了话,说拿着买几亩田或做点小生意什么的,千万别再投亲靠友了。100两折合人民币至少也是5万元钱,不过听起来那时的地好像不太值钱,还可以买几亩。如果是现在随便到郊区圈一亩地也要十几万,就是租也要一万多元一亩。千万别再投亲靠友了,这是最主要的一句话,明言,以后就再别来了,自食其力吧!凤姐又给了8两银子。姥姥共得108两银子外带一车东西。贾母给了衣服,药,软烟罗的纱还有小面果子等,鸳鸯平儿也各有心意。另外还有一件宝贝,是宝玉管妙玉要的成窑杯子,属于古董级的,并说让她卖了度日等语。平儿还为她雇了辆车。但只有一个人书中没提,那就是薛姨妈。刘姥姥投奔的虽是贾府,实是王家的亲戚,王家的人都给了,独薛姨妈一毛没拔。可见我上篇在香菱之文中说她小气一点都不过也。
   姥姥此行淘到了最大一桶金,可想以后的日子,定会好起来,从此也就翻了身。同时也为以后营救巧姐埋下了伏笔,要不大笔的赎金从何而来?实是贾家的钱还是贴在贾家的皮上了,等于贾府在姥姥那存下了一笔小钱,却派上了大用场,是贾家最有价值的一笔钱。
   三进,在80回之后,应在贾府落败之时,离二进估计过去了很多年了。二进之时,板儿才四五岁,巧姐还能抱在怀里。当时,姥姥是75岁,贾母比姥姥小几岁,但到71回贾母就过了80岁的生日。三进最起码离二进快十年了,巧姐已然长大。具体情节我们无缘看到,但曹侯已写完,并在前80回中多处留下伏笔。脂砚斋也多次透漏后面的情节,比如刘姥姥狱神庙探庵等。二进时巧姐拿着柚子和板儿抢佛手。脂砚斋就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香团也,通缘;佛手指点迷津,是预言后来巧姐嫁给了板儿。
   书中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旁边还画了一个纺纱的美人。是言家败之后,众叛亲离,独姥姥相救,巧姐最后成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红楼梦歌云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这里的狠舅奸兄,狠舅应该指王仁,忘仁也,王熙凤的哥哥无疑。奸兄历有争议,草字辈不假。有人说是贾芸贾蔷,还有的说是贾兰。哪到底是谁呢?最想害巧姐的是贾环,贾环发过狠,我以后让她不知是怎么死的,但这里却没提叔叔二字,也就丢过。贾芸和贾蔷离巧姐的关系实在太远,只是同族,就是落难之时不相帮,按理也不会怪罪。贾兰稍近,属于叔伯堂哥,也只是同祖奶奶,但嫌疑最大。
   那到底是被谁卖到妓院里去的呢?不得而知,不是官府就是舅舅。凤姐的结局是被休了,哭向金陵事更哀。要抄家肯定全抄了,四大家族无一幸免,只是早晚轻重而已。巧姐应该是被舅舅卖的,但她的哥哥却坐视不管,惜钱,故叫奸兄。这倒也符合李纨的性格,更何况他们本就讨厌凤姐。凤姐生前也是要足了强的。
   我们再说谋救巧姐。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的,一切从“巧”字而来。七月七,鹊桥相会,就是姥姥牵的线,巧姐嫁给板儿本就是天仙下凡。凤姐托没托孤不知道,即便是托,也是在狱神庙,在自己已没自由没能力之下。但姥姥要想把巧姐从妓院里赎出来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需一大笔资金。那么到底需要多少钱呢?我们不妨参照个例子,贾赦买嫣红时,是花了800两银子。更何况那是妓院,赎银肯定要高出妓院当初的买价。巧姐年小正是一棵摇钱树,价格不高,老鸨怎会放手。更何况巧姐生得很美,看看贾琏和凤姐就知道了,什么模子脱什么坯,一点不假。姥姥那时的日子肯定比原来强多了,有了最初的资金,又发展了几年,但等于还是连本带利又还给了贾家,也许还要东拼西凑,四处告贷,甚至被打回原形。算来,姥姥那年最少也有85岁了,幸亏还健在,才能四处奔波营救巧姐。在红楼里,也只有这么个年迈的老人,侠肝义胆,来收拾残局,实是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
   我们看电影里编故事,一般都是在危机关头,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实际现实生活要比那残酷得多。可怜侯门之女,流落烟花,落到如此悲凉的地步,不接客是不现实的。得亏姥姥侠义,巧姐才能远离魔窟,过上干净稳定的生活。
   曹侯写文,打破了历来的窠臼,塑造的形象都是多面性的,人性却更真实。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不饮盗泉之水,才是志士;并不是不吃嗟来之食才是君子。人性是复杂的,姥姥才是一个义无反顾的真英雄!脂砚也说“非经历过者,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我们在细微的生活里,只要知恩图报,像姥姥那样有一颗普通的感恩的心,就很高尚了。菡萏谨以此文给姥姥拜过,愿天堂里的姥姥吉祥、安好!也愿我们这个社会像姥姥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温暖。
  

共 790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又是一片作者对《红楼梦》人物剖析的力作。刘姥姥机智可爱,有亲和力。曹公对她三进大观园的描写都很细致入微,每次的描写也都紧密联系着四大家族的荣起与败落。作者把刘姥姥称之为朴素的哲学家,她不仅富有哲理还生动亲切接地气。她是王氏的宗亲,也是最后巧儿的救星。她虽贫贱,但是却有一颗玲珑善良的心。第一次进大观园,被王熙凤20两纹银外加一吊车钱打发了。对于凤姐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对刘姥姥确实头等大事,千恩万谢地走了。二进大观园是荣府最繁荣昌盛的时候,这一回可谓花团锦簇,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全府皆动,是红楼梦里一个小高潮。这也是曹公用笔在刘姥姥身上最多的一次,也为未来的发展落下了伏笔。二进,姥姥连来带去一共三天,走时满载而归。王夫人给了两包银子,共100两。三进,在80回之后,应在贾府落败之时,在红楼里,也只有这么个年迈的老人,侠肝义胆,来收拾残局,实是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篇红楼人物分析的力作,让我们在细致地文字中再度欣赏了曹公的写作风采,成功地塑造了刘姥姥这个让大家喜欢的人物形象,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不饮盗泉之水,才是志士;并不是不吃嗟来之食才是君子。人性是复杂的,姥姥才是一个义无反顾的真英雄!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回味】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0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5-02-01 17:30:56
  问好,菡萏姐!感谢赐稿!
回味
2 楼        文友:回味        2015-02-01 17:31:56
  在您的文字中,我好像又在红楼里转了一圈,受益匪浅。
回味
3 楼        文友:回味        2015-02-01 17:34:20
  谢谢姐姐对星月的支持,回味上茶!
回味
4 楼        文友:琉璃疏影        2015-02-01 18:25:07
  从你对红楼的解析,便看到了你的对此书读得有多么透彻,欣赏菡萏精彩,向你学习!
琉璃疏影
5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2-02 10:26:0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了菡萏的红楼系列,感叹学识的同时,更佩服洞察力,欣赏布局,浑然一体而又珠圆玉润,实在是妙文。
6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5-02-02 14:38:39
  早在空间拜读过这篇文章,喜欢刘姥姥这个人物,也喜欢菡萏姐的文字,字里行间总是流露着一种正义和温暖。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7 楼        文友:赵亚亚        2015-02-02 15:03:59
  写的很好!姥姥就是农村里的能行人,曹公将她们艺术化了!
8 楼        文友:若水穿尘        2015-02-02 18:54:35
  祝贺菡萏获得精品!
9 楼        文友: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        2015-02-02 19:30:31
  日子,是在忙忙碌碌中走远;生活,是在粗茶淡饭中生香;
   心情,是在百味杂陈中安暖,文章,是在品读欣赏中提升。
   江山文学是一个着力打造精品文学的大型文学网站,坚持正文学,努力提高发文质量。
   江山文学,文,不贵多,贵精。
   “贵”在读人,读心,读情,读人生;“重”在心动,心懂,心诚,心共鸣。
   “精”在文章,或有温度,或有境界,或有思想,或有深度。
   在这里,有真情实感,有人性的探索,生命的叩问,
   您可以看到人间万象,刹那浮生,也可以感受智慧的呢喃,灵魂丰盈。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美丽流连,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倾心,以文取暖。
   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愿善待文字,不亵渎文字。
   我们知道,您的某篇文,等着我们去拜读、去喜欢。
   我们更知道,您的某篇好文章,像一杯精心炮制的花茶,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去评。
   品读您挥就的倾情之作!恭喜您,您此文被“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评定为精品!特推荐给更多读者共赏!
   感谢您支持江山文学,江山有您更辉煌,期待您更多精彩!祝您在江山文学写文愉快!
10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2-02 20:29:02
  菡萏的一篇篇红楼,写的真好,欣赏了。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