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每个人都有一张无辜的脸(中篇小说)

精品 【流年】每个人都有一张无辜的脸(中篇小说)


作者:谢宗玉 秀才,1987.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5发表时间:2015-03-03 16:47:16


   龙承轻哑然失笑。这个老农民都可以做公安局的新闻发言人了。龙承轻撇开他儿子,突然问他在家是干什么的?林父一愣,不知龙承轻这话的意思,有些局促地说自己什么也没干,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就一直在家务农。旁边有亲戚插了一句嘴,说他当了十几年村长。龙承轻点点头。心想:难怪!如果在城市,这村长就算当个局长处长什么的,也不在话下。可惜他生的时代和地方都不对。
   为了节省时间,龙承轻再次转移话题,问林凯坚参加工作后,待家里人怎么样?林父一听,又声情并茂地说开了。并把前年林母胃癌住院作为典型事例,来突出林凯坚的孝心。那年林凯坚床前床后地服侍照顾母亲,并多方筹集资金,终是赶在癌细胞扩散之前把手术做了,把母亲从死亡线上给抢了回来。
   林父说到这里,一旁抽泣的林母突然号淘大哭起来。“我的坚儿啊,你怎么就狠心扔下我不管了啊!”她这一哭一唱,枯乱的头发把她的脸庞遮住了一半。旁边一群亲戚无不泪眼盈盈。林父说:“干什么呀?要哭站开一点,别打扰记者采访!”他把采访二字咬得很重。
   下午,龙承轻在二楼整理林凯坚的报功材料,而十楼局党委会议室这会儿正闹得沸反盈天。矛盾的双方仍然是胡慧红的婆家人与娘家人。主要人物是林凯坚的父亲和胡慧红的母亲。争执的焦点这回不再是胎儿,而是白花花的钞票。
   谁能想到,林凯坚的抚恤金、社会各界的捐款和追悼会上的礼金,杂七杂八加在一起,竟有一百八十万之巨!这是任何普通人家的心脏都承受不住的一个数额。所以这会儿两家只能暂时把悲恸压下去,就款子的分配问题,进行磋商。胡慧红娘家人认为,这笔款子胡慧红理所当然掌握绝对的分配权。而婆家人认为,这笔款子应该由林家父母全权处理和分配。双方分歧太大,由此闹将起来。
   杨局长带着局党委成员反复做工作,虽然拉近了双方诉求的距离,但要想让两方诉求像沙洲市新建的沙洲二桥那样成功合拢,还是非常难。婆家人退步的条件是:如果胡慧红能为林家留条血脉,那么他们愿意分九十万给她。娘家人退步的条件是:如果想让胡慧红为林家留条血脉,那么这一百八十万都应该归胡慧红和她的孩子。
   局党委开紧急碰头会,经反复研究,最后为双方提供了两种分配方案。一种是把这笔钱分作两份,一份给胡慧红,一份给林家父母。另一种方案是把这笔钱分作两份,一份为胡慧红肚里的孩子存着,作为他(她)以后的学习生活费。一份由胡慧红、林凯坚的父母、弟弟、妹妹平分。但前提是胡慧红一定得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两个方案都被否认了。并且双方都不认可。
   哎呀呀,钱这东西,真是个害人精哪!娘家婆家各执一词,从下午吵到黄昏。把亲情吵没了,把悲恸也给吵散了。现在双方身体内起主导地位的情绪不再是丧亲之痛,而是愤怒和委屈。杨局长没办法,只好把关键人物胡慧红从医院里搬出来。尽管医生说这些天胡慧红受刺激太多,要想保住胎儿,最好留院观察。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杨局长的司机亲自开车把胡慧红接到公安局。与那天的悲愤交加相比,胡慧红今天显得非常平静。她温和地坐下来,两手抱着递上来的茶杯,敛着头,唏溜溜地喝热茶。夏秋之交的季节,她似乎还很冷。经过这种变故,她已经瘦得非常骨感。因为不知这个关键人物的态度如何,一屋子局内局外人都不免有些紧张。也许胡慧红自己的内心也在翻江倒海吧?这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肯定,普通如她这样的女子,一辈子都赚不回来。
   杨局长把局领导的两个方案解释给她听,她一口就否决了第二个方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就是说,她坚决不同意把孩子生下来。思索片刻,她说愿意接受第一种方案。
   但林父不同意:“你不肯把娃生下来,那么一分钱也别想从林家拿走!”
   胡母说:“笑话咧!钱都是我女儿的,我女儿才是财产的合法继承人。”胡母是个小学教师,说话有些书卷气。一张素白的脸与林父麻麻坑坑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父:“亏你还好意思说什么合法继承人,连个娃都不肯生,还拿个屁继承!”
   胡母:“我不跟你争啦,这笔钱如果我女儿拿不到她应有的一份,那我们就法庭上见好了。”
   林父:“你别老拿狗屁法庭压人,法庭也不是你家开的!”
   胡母:“哟,你知道法庭不是我家开的就好啦,那只说明法庭会公平公正嘛。”
   林父:“去就去!不生娃就要拿钱,如果法庭这样乱判,我就把这个狗屁法庭炸掉得了!”
   杨局长大吼一声:“够啦!这不是你们磨嘴斗牙的地方!这是公安局党委会议室!小林尸骨未寒,你们不嫌丢人,我们还嫌呢!早知今日,我们又何必当初!也不想想这钱是怎么来的!惹得老子来脾气了,这钱全部充公,扔进警察基金会了事!”显然,杨局长气得也有些口不择言。
   吵吵嚷嚷的会议室突然安静了,只有胡慧红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茶声。把茶喝完,胡慧红平声说道:“我是不会生孩子的,这钱不想给我,我也不要。”一张类似张曼玉的桃花眼,显得非常安静。
   胡母急得差一点要跳起来,叫道:“红妹子,你在说什么疯话啊?!”
   胡慧红瞟了母亲一眼,说:“妈,算了吧,我们不靠死人发财,我自己能养活自己。”眼神变得悲哀起来,黑色的眸子似乎有某些寒凉的东西溢出。
   在场的人都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一百八十万哪!就这么放弃了?只为了不生孩子?要知道,用一百八十万去借腹生子,十八个孩子都生出来了。报纸上不就经常刊登这样的案例嘛,有钱人的妻子生不了孩子,就到农村找个女人生子,价格不就是十万块钱左右嘛,甚至更少。显然,这么说的胡慧红不是没头脑,或者大度,而是怀着某种非常复杂的感情。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杨局长的气全消了:“小胡啊,这不能赌气,对不对?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你今天的表态,让我很高兴。公安局之所以有林凯坚这样的英雄模范出现,就因为有你这样的好警嫂在后面支撑。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你的思想境界显然要比老一辈人高很多。”
   胡慧红望着他,没有说话。眼神里的悲凉却泛滥起来。这种眼神使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平静下来,内心涌出某种异样的感觉。
   六、
   没隔几日,洪峰又被传唤到了专案组。既然他不承认是人民的敌人,那他就得拿出做同志的诚意来,不能再只顾着给自己推脱责任。他得与人民合作,一起来攻坚克难才是,对不?
   洪峰被办案民警带到电脑模拟画图仪面前,专案组显然是想漫天撒网。他们希望洪峰能从成百上千的发型、脸型、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胡须中拼凑出两副准确的面孔来。洪峰不负厚望,这时候他显示出了自己的刑警本色,对五官特征的辨认,摇头或点头,一点都不犹豫。没花多久功夫,就把两张脸孔给拼凑出来了。
   “就是他们!化成灰我也认得!”他非常肯定地对谢宏明说。这些日子,估计他的脑袋一直被这两张脸占得满满的。
   专案组大喜过望,把这两张面孔打印了无数份,然后分给全市每一个刑侦队、缉毒队、治安队、看守所、戒毒所、派出所。要求所有警察都要过目,并且仔细回忆,看各自过去经手的案子中,有没有这两张面孔?
   不是说毒贩子大多数是老油条吗?可一天过去了,没有哪个警察声称与这两张脸打过交道。专案组不死心,又将这两张面孔打印无数份,分发给全市各街道的综治办和各单位的保卫科,同时向邻近的地、市、州、县的公安机关传送,请求他们协助破案。甚至将拼图在市内各大电视台和报纸上发布。两天又这么过去了,还是毫无音讯。
   专案组怀疑洪峰在玩猫腻。他们把红木耳旅社的老板也叫过来模拟画像。但红木耳老板却一点判断力都没有,他甚至连毒贩是长发还是短发,留了胡须还是没留胡须都记不真切。往往操作员翻出一个图案来,他一会儿说像,一会儿说不像。弄得操作员根本没法子拼图。最后勉强组合出两副面孔,却与洪峰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
   谢宏明找不到其他线索,就整夜盯着那两张面孔看。但无论他怎么看,都不能从脑海中打捞出一点相似的记忆来。谢宏明于是便把那两张面孔大卸八块,来一个局部辨认。这回好了,类似的人又太多了。单他们刑侦队都可以扫进去一少半。可见人的五官类型其实并不多,只因为排列组合的方式太多,世界上才没有一张重复的面孔。
   曾经某个时候,模拟毒贩中的一双眼睛,使得谢宏明头脑中的某根弦突然震了一下,他以为这是一种暗示,赶紧“调兵遣将”,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起,可那根弦只震了一下,就再不震了,甚至连余音都消失了。谢宏明无可奈何摇摇头,觉得自己是神经过敏。
   谢宏明他们中队一副失业的状态,专案组其他人却忙得个人仰马翻。不是说缉毒支队几乎人人手中都“喂养”着一两个案子吗?现在逼急了,大家也顾不得放长线钓大鱼了,纷纷忙着收网,并且颇有挖地三尺的狠劲。整个沙洲市一时“哀鸿遍野”,很多毒贩和瘾君子就这样懵里懵懂地被翻出来了。
   这招叫做“杀鸡取卵”,也可称作“饮鸩止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只要没把外面的毒品供货窝点端掉,要不了一个月,毒品又会通过新的途径源源不断地涌进本市。可有什么办法?现在大家关注的不是毒品和毒贩,现在大家要的是杀人凶手!很多极有价值的线索就这样被草草料理,可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上级领导要禁毒支队配合重案大队破案,两个单位的刑警因为破案思维不同,时有口角发生。再加上一级一级领导的逼压,整个专案组倒像一战前昔的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一个。
   龙承轻在电话里听了这些,笑着建议谢宏明他们先搞个拳击友谊赛,由刑侦支队对禁毒支队,各自先出出气,再去破案,肯定事半功倍。谢宏明在电话里笑道:“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一定会把他们打趴去!
   龙承轻笑道:“当然!毕竟你们是大哥嘛,当年他们只是你们刑侦支队的一个大队。”
   两人聊了一会,龙承轻邀请谢宏明来他家玩。被谢宏明拒绝了,他说这阵子累得只想找副棺材钻进去,一躺就再不想起来了。其实他只是心累。
   “好事!大好事呀!”才上班,刘科长就一路叫着来找龙承轻。刘科长说的好事是指《猫头鹰》杂志向龙承轻约稿。《猫头鹰》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超过了全国其他所有公安类杂志。很多打工仔、小商小贩都爱看。龙承轻有时也想用篇什么文章在上面刊一下,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一直没机会。这一回《猫头鹰》却找上门来了。按说,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可《猫头鹰》要龙承轻写的不是别的,还是写林凯坚!他们看了报纸,觉得林凯坚这个人物可以再塑造一下。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扩充到三万字,把他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让故事更有艺术性一些,也更有可读性一些。
   龙承轻好不畏难,昨天他才把林凯坚的报功材料交上去呢。算上消息、人物通讯、报功材料,剩饭都炒三遍了。狗吃屎还只吃别人的屎呢,没见过谁吃自己的屎。龙承轻是再不想与林凯坚这个名字有任何瓜葛了。
   可人在江湖,由不得自己啊!要想把这篇三万字的报告文学写好,龙承轻还得去采访。胡慧红已不再住医院,龙承轻只有去她家采访。
   敲门。从门里闪出的那张脸正是胡慧红。龙承轻认识胡慧红,胡慧红却还不认识龙承轻。就在胡慧红用犹疑的目光打量龙承轻时,龙承轻已看到她身后的洪峰了,这让他大吃一惊。
   洪峰直楞楞站在那,表情极不自然,眼睛居然还红红的。“你来做什么?”语气明显有种恼怒的成分。龙承轻知道他对自己没好感,并且这回自己算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洪峰还以为又是来找他的。
   “你们认识?”胡慧红一侧身,将龙承轻让进来。
   龙承轻忙说:“我见过你两次,一次在林哥的追悼会上,一次在医院。”典型的答非所问。
   “他就是写报道的那个记者,龙承轻。”洪峰把“写报道”这三个字咬得很重。
   胡慧红脸色一沉,皱了皱眉头。这表情让龙承轻一头雾水,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我……我没有得罪胡小姐吧?”
   “我不喜欢弄虚作假的人。”
   龙承轻脸一红,他马上明白,那篇报道不但让洪峰不爽,也让胡慧红不高兴。让洪峰不爽他知道原因,可胡慧红不高兴的原因他就不知道了。对林凯坚和胡慧红,他可是赞歌一片呀?难道这“马屁”拍到马蹄上去了?“我真是没办法,当时找不到你人……”
   胡慧红不想再纠缠那些报道,她打断了他的话:“你今天有什么事?”
   “是想请你给我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龙承轻顺势说,“公安局想给林哥评烈士,需要我们宣传科在外围造势,正好《猫头鹰》杂志社想刊登林哥的英雄事迹,让我来采访你。我打过你手机,但你关机了,所以我才登门打搅。”
   “可我没有什么要说的……”胡慧红语气仍然很冷,但柔和了一些。
   知道了龙承轻的来意,洪峰转身向胡慧红告辞:“你们有事,我先走了。”胡慧红送他出门,说:“你别胡思乱想了,我没有怪你!谁都不应该怪你!你自己也别怪自己!知道吗?”语气很诚恳,像叮咛亲人一般。洪峰乖巧地嗯一声。

共 36157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结果,一个变了质的警察被打造成缉毒英雄,封为烈士。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小说两条线索并进:一条是沙洲市公安局宣传科干事龙承轻秉承领导旨意,用各种形式宣传缉毒英雄林凯坚的光荣事迹,这是主线;另一条线是专案组破案的过程,他们根据蛛丝马迹,终于抓获犯罪嫌疑人,使此案真相大白。作者没有对犯罪分子的狡猾、残忍做过多的描述,而是将笔墨集中在案件发生后对林凯坚的宣传上。案件还没侦破,领导们就急忙将林凯坚定性为缉毒英雄,不仅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而且将他评为烈士,对家属关怀备至,还把他的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发表、诗朗诵,甚至还违背胡慧红的意愿,策划“好警嫂事迹报告团”,宣讲胡慧红的事迹。就在领导们准备清明节为林凯坚的石像揭幕的前夕,袭警案水落石出。原来林凯坚根本不是什么缉毒英雄。他因为受了罪犯的贿赂,想杀人灭口,没想到在与罪犯的搏斗中击中了自己。既然林凯坚不是英雄,那么围绕他的所有宣传和奖励都是一场闹剧。谁该对此负责任?难道不是那些好大喜功的领导?可最终,受到处理的却是两颗小小的螺丝钉和无辜的胡慧红及孩子。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揭示了社会弊端,也剖析了人性的庸俗和自私。结尾洪峰和胡慧红的结合,告诉人们,好人终究会得到生活的厚待。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倾情推荐!问好作者!感谢您对流年的支持!【编辑:燕剪春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0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5-03-03 16:48:25
  看过谢老师的《与子书》,打算买一本送给儿子。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3-04 11:53:2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