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人之初:成长蒙太奇(散文)

精品 【流年】人之初:成长蒙太奇(散文)


作者:谢宗玉 秀才,1987.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1发表时间:2015-03-12 21:25:46

【流年】人之初:成长蒙太奇(散文)
   奶奶的熊!跟我斗?!我骂一声扔了砖头走了。
   吃早餐的时候,村子里一下子人满为患,好像一棵树上的鸟们蹲多了,也不知他们突然从哪里窜出来的。吃罢早餐,村人倏地走光了,很快就又只剩我和一些禽兽了。我本来逮住了四猛,问他们去哪里玩,我想跟他们一起去。但四猛甩开我说:我昨天就与你结仇了,你不记得吗?
   我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我昨天怎么四猛了?我也不知道村里的小孩为什么一下子都不理我了?我没地方可去,就远远地跟着四猛他们,然后我发现他们是在田埂上捉青蛙。我对自己说:没有你们,我就不晓得捉么?说完这话,我朝他们相反的方向走了。
   日头有些厉害了,汗花花像从头皮里炸出来的。我提着只竹篓拿着根竹棍,沿着田垅走。我每看见一只青蛙就一竹棍打下去,也不管大小。我的“眼法”出奇的准,一棍一毙命。青蛙毙命的时候很有特色,往往一挨棍子,就大嘴一张,长舌一吐,然后浑身肌肉触电似的抽搐,平时弯曲的双腿也蹬得老直。死了的青蛙有的闭眼,有的不闭眼。但管它闭眼不闭眼,我拾起它的一只腿就朝竹篓里扔。
   我弄了满满一竹篓,等到装不下了,我突然想,我打这么多青蛙干嘛?我站在西边的断桥上楞楞地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把竹篓翻倒过来,上百只青蛙就稀里哗啦地掉进了溪流,翻着白肚流走了。
   我回到家时,父母已经劳作归来,他们正在吃中饭,我丢了竹篓,拿起一只碗装了饭就吃。父亲瞟了我一眼,又瞟我一眼,我以为他会问我上午做什么去了,但他没有问,他口里有饭,他的腮梆子在大幅度动着。
   吃完饭他们又出门了。母亲临走前要我守在家里,别到处乱跑。我听了母亲的话,下午没跑到外面去。我背只凳子坐在门口,看着两只老燕来来回回地给屋檐下的四只幼燕衔食。后来我没忍住就把燕巢给捅了,四只小燕扑棱棱地掉下来。然后我就有活忙了。我本来没打算把它们弄死,但没等一个小时,它们就一只只在我手中死了。两只老燕在屋檐下盘旋了一阵,飞走了,天黑也没回来。
   天黑我父母回来了,我以为一顿骂是少不了的,搞不好还有一顿打,因为村庄的民俗好像是说,燕子住谁家,谁家就家业旺。我现在把燕子弄没了,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我以为肯定会有一顿打骂,但父母那晚根本就没发现家里少了什么,他们胡乱吃完饭,洗了脚,就一头扎在床上睡死了。
   我睡不着,我躺在同一间房子的另一张床上,听着父亲打雷一样的猪婆鼾,我想黑夜太漫长了。想了一会,我又想明天干什么呢?
  
   十
   [中心词]:谈鬼
   [地点]:瑶村古柏下
   [人物]:我、小妹、我父母及瑶村众乡亲
   [背景]:古柏很古很老了,原先就立在村头的路边。古柏的模样非常的怪,如果不看苍翠如墨的树冠,虬杆就像已枯得可以点火即燃,那样子就好比是沙漠中一段已风化千年的红柳,再被神力拧成了麻花状。我小时候就见它是这样的,我老爸小时候也见它是这样的,我一百零两岁才去世的叔伯爷爷小时候见它也是这样的……在儿时的记忆中,古柏是神秘的,古柏常有怪鸟雄踞其上,怪鸟喋喋而鸣,像是在对古柏叙说上古时代的事情,我们浑然不懂。夜里有风,树梢在叼叼唠唠重复白天的鸟鸣,我们依然不懂。但这些并不防碍我们头枕树声,进入神话丛生的梦乡……
   ——节选自《少了一棵树的村庄》
   [正文]:神力鬼怪,历来是村人嗜谈之物。炎夏晚上纳凉,村头的古柏下聚了七八九位乡亲,讲的就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那些“鬼们”直到现在还在我的记忆里储存着。譬如说水鬼吧,像只猴子,在夜里的塘岸边蹲着,见有人来,就扑嗵一声跳下水。有时趁人不备,就抓住人的脚,死死地往深水里拖。又譬如说沙子鬼吧,像个稻草人,埋伏在乱岗荒坟后面,见有人来,就撒沙子。人若沾了它撒的沙子,就刮不掉了。再譬如说吊颈鬼吧。它喜欢在人们熟睡时,从楼板口吊出一只披头散发的脑壳来,怪笑着伸出一条长长长长的舌头,舔人睡梦中的脸。被它舔着了,人的脸就会溃烂流脓……
   记忆里,父亲有一次讲“鬼话”把我们吓得不轻,父亲说是他的亲身经历,但谁知道他有没说假呢?父亲遇鬼是在一幢古老而阴森的祠堂里,祠堂那时已不作祠堂之用,而是用作大队部。大队部到了一批重要的谷种,怕人偷,晚上就需要人看守。出了高价,但没人敢应。偌大的一幢祠堂晚上是从不住人的,何况前晚村里又有人死于非命,一个壮年男子摔死在狼哭崖下,每晚呜咽的唢呐声闹得人心惶惶。父亲时年二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就走出来说他去看守好了。
   那晚果真就出事了,父亲刚合眼要睡,就听到有声音从祠堂里面的那间屋子传出来,像哭又不像哭,像嚎又不像嚎,还弄得门棂咣啷咣啷地响。父亲一个寒噤,还真遇鬼了?睁开眼,他跳下床,把油灯拧得明明晃晃的,又睡。自然是睡不觉,因为断断续续的冥音正穿过一间一间的空房朝他这边飘过来,父亲的心一寸一寸紧着。但声音到了隔壁房间,就再没有进一步了,只是围着房间打转转,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再南,再北。父亲悬着的心就慢慢落定下来,他知道鬼怕人。父亲突然对着暗影重重的空间猛喝一声:有事就进来!没事就滚蛋!别响东响西打搅我睡觉!
   父亲的话刚落声,就有一阵阴风从他房里窜过去,豆灯摇曳之时,一声叹息渐轻渐远渐无。但父亲再没睡着了,生生地熬了一夜。
   我们小孩子虽然怕,但也喜欢听,只是听着听着就忍不住连连回头,然后挪脚往人堆中钻,先怕黑暗里突然伸出一只怪手从后面拽着自己的脖领就走。听得多了,就知道父亲那一回其实也不算最酷的。村庄有三个青年晚上打着手电筒去野地捉青蛙,看到远远的地方有明灭的鬼火,又听到隐约的鬼声,三人就玩了个恶作剧,把手电筒也开得明明灭灭,怪声怪气学着鬼叫,鬼真的上当了,以为这边有它的同伴,就试探性地飘了过来,三个人等鬼飘近了,突然哈哈大笑,阳气雷盛,鬼大惊失色,急急飘逃。那一回可算是阳人戏弄阴鬼于股掌之上的典范。
   [体验]:我本人第一次“撞鬼”是在读小学的时候,陪母亲夜里到学校住宿,途中遇上的。哑哑的凄鸣,声声断断,从野狸坳那边朝我们头顶天空传过来。母亲先以为我没听到,就壮着胆子牵着我的手,快步疾走,但我听到了,我小声说:妈,我怕。母亲见躲不过,就一口唾液吐在掌心,然后念念有词地拍在我的额头上。唾液粘粘的,我感觉额头像贴了一道纸符。凄鸣声经过我们头顶时,母亲拽住我塞在她胯下,像母鸡护蛋一样半蹲着罩住我。好在凄声并没有在我们头顶停下来,一声声叫,一声声停,穿过我们头顶的上空渐渐远去。等我站起来时,发现母亲满额头、满手心子都是汗,我就知道母亲的怕比我并没少多少。
   第二天我们跟父亲说了这事,父亲一声笑,说:呔,那是只野雁呢。母亲就驳他,说:我又不是没听过雁叫,那才不是雁叫呢。父亲不以为然地说:雁有很多种呢,叫声也各不相同。母亲就瞪了父亲一眼,没好气地说:你知道什么?!父亲笑笑就没吭声了。所以我至今仍不肯定那次是否真的遇鬼了。
   第二次遇鬼是在我晚上捉青蛙的时候,在一口黑黧黧的山塘前,我不经意地用手电筒朝水面一照,竟发现有山塘那头的水面上有一个黑影正围着几个稻草人在转,我脔心一跳,以为有人在偷鱼,但马上发现水面平静,无一丝波动,电火闪念间,我知道自己遇鬼了。脔心跳上来就再没下去了,人如电击,浑身僵在那里,一切都不受意志控制了。那种恐惧可算得上是我一生中恐惧的极限。要不是我堂哥也在这个垅里捉青蛙,我一定会吓出癔症来。堂哥从垅间走到山塘那头,若无其事用手电照了照山塘的水面,然后大声对我说:今晚真没运气呀,我还没捉几只,你呢?
   只有这时,我才能从窒息的恐惧中喘出一口气,我颤声问:塘那边看见什么没有?堂哥大概听出我的颤音了,他大声说:怎么啦?没看到什么呀?水中只有几个稻草人呢!尽管听了他这么说,我还是认定自己遇鬼了,鬼那时正在月色淡微的水面上独舞,它很孤独,就把塘中的稻草人想像成它的舞伴。见到我来,就隐入水底了。
   这以后,凡不是十万火急的夜路我一般不走了。后来我干脆选择逃离村庄,居住在人气特旺的城市,鬼是再不敢来了。而读多了所谓的科学之书,就知道世间其实并没有鬼,磷火自有磷火的来历,而村庄种种神秘现象也必有其科学的解释,只是人们还不能解释罢了。
   日子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过了很多很多年,生命在平淡中形同虚设,有一天,我喝了些酒,闲得实在无聊,一开口,竟然对自己儿子大谈特谈起村庄里“鬼事”来,我添油加醋,把自己塑造成一身正气、神鬼无惧的大英雄。我一边讲,一边惊叹自己编故事的能力。而那时村庄一下子也成了儿子悠然神往的去所。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我和儿子就这样各得其所,度过了一个极富梦幻色彩的阳光之午。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神力鬼怪的传说为什么能在村庄代代相传,不可或缺。
   我想,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撞一次“鬼”是必不可少的。撞一次“鬼”后,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了,我们存活的兴致和理由也会跟着倍长。
  
   十一
   [中心词]:惧黑
   [主要人物]:我、小妹
   [背景]:黄昏降临时,我碰了一根落在地上的电线,就在菜园子的门口,我突然惨叫一声,掼倒在地。我感到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拖着我死死地往地底拉,我在陷下去,不停地陷下去,我的眼睛一下子坠入黑暗的深渊,我的喉咙也像被泥土塞住了,只一声就再也喊不出了,我感觉全身在迅速寒冷,迅速僵硬。模糊中,我依稀看见一只鹏鸟似的东西向我扑过来,在我湮淹的最后一刹那,将我拽出了寒黑的深渊。那是父亲……这以后,恐惧会随着每一个黄昏的来临潜入我的心灵,根本无法摆脱。在我眼中,村庄也不再是原来的村庄了,熟悉中透露几分陌生,平常中渗夹无穷玄机……
   ——节选自《巫韵飘荡的大地》
   [正文]:小时候,黄昏从四面八方降临时,我总感觉是什么张开了漫天漫地的黑色布袋口,在我们的周围阴谋设陷,随时都可能让我们一头扎进去,再也出不来。所以每到黄昏,我总希望身旁有好多好多的人围着。这样我就不怕了。可那时黄昏,大人们还在田里地里没回来,而玩耍了一天的小孩早作鸟兽散了。剩下我和小妹,栖惶地靠在屋檐下的墙壁边,像两个受难的基督,要等着父母回来解救似的。
   白天里我们蹦蹦跳跳的身姿,及灵活自如的四肢,这时都变得僵硬起来。我们甚至都不愿挪动一步。四周那黑色的口袋阵在步步紧逼,仿佛我们稍稍扩大活动范围,就给了冥冥中那些恐怖的东西可乘之机,冷不丁把我们罩进去,从此再不能在光亮的世界里现身了。
   天空中飞舞的蝙蝠,一方面加重了黄昏的巫气,另一方面也剪碎了黄昏的静谧。随着夜的加深,白天里所有平常的静物都变得影影憧憧,神秘莫测。只有翻飞的蝙蝠,因了它单纯而准确的身影,才让人感到一丝眼见为实的安详。
   无月,星星出来了。透过祠堂的飞檐看上去,星星在头顶开辟了一方幽蓝的虚空,阻止了四周的夜色无穷无尽地浓染下去。蝙蝠还在村庄上空穿行,但只有飞掠头顶,才能看清它们的灰影。而一旦越过祠堂的飞檐,灰影就毫无保留地消失虚冥的夜空之中。
   夜色浓到极致,我与小妹一颗悬着的心也紧张到了极点。好在这时父母往往从田野回来了。
   父母回来后,总少不了一顿骂。因为疲倦的他们总指望我和小妹早把饭菜做好,可我和小妹连屋都不敢进,不由他们不骂。我们不怕骂,等着父母扎扎实实责骂一顿后,我们的心里也就踏实多了。父亲摸黑进屋,凭感觉抓住电灯的开关线一拉,光亮之花就一下子爆开来,把屋子塞得满满都是。围绕在我们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就会像水雾般被驱散。其实我们也可以在父母回家之前,把电灯拉亮。但我与小妹常常错过了机会。屋里黑得早,往往太阳刚刚坠入西山,屋子一下子就黑得让人心惊胆颤。这时小妹要我去拉亮电灯,我则要小妹拉亮电灯。结果两人都不敢进屋,就关了门,呆在屋檐下,木头一样等着黄昏一点一点降临,等着恐惧一丝一丝蛛网般布满全身。
   ……
   [题外话]:对黑的恐惧,直到现在,仍然没在我内心完全消除。而这么多年积累了对黑的无穷恐惧后,我对很多事物都莫名其妙地恐惧起来。再后来,我甚至恐惧周围所有的人,包括我的亲人,朋友,同事。我怕与他们打交道。我觉得他们的话语就像童年时夜的黑布袋,我一卷进去,就有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我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独夫——孤独的老头子。
  
   十二
   [中心词]:暗恋
   [主要人物]:我、萌花
   [时间]: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疑问]:是不是从一出生,对异性的恋慕,就在我们各自的心中暗种?
   [正文]:是在初夏,我们在一条小溪里捉鱼。小溪水浅,我们把上游的水堵住了,下游的水很快就流干了。小溪里没有多少鱼,连小鱼也没几条,只有无数的蝌蚪在浅洼里簇簇拥拥,闹得慌。初生的蝌蚪捞在手心,那种软腻、那种弹蹦劲,让人的心尖儿也跟着一颤一颤的。萌花家养了好多鸡,我们捞蝌蚪喂鸡。我把捞上来的蝌蚪放在萌花手心的时候,蝌蚪一摆尾巴,向前一窜,溜走了。我和萌花的心就随着手的触碰,共颤了一下。我们的眉脸那时离得很近,我们能闻到彼此的呼吸,然后我看到萌花的脸突然红了一下。然后我感到自己的脸也跟着热了一下。萌花说:讨厌,这么看人家,蝌蚪都溜掉了呢。我说:你没抓稳,还怪我?萌花说:不跟你说啦。一转身,又去抓蝌蚪了。

共 25640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作者追忆了自己童年的一些往事,在回忆这些曾经的同时,我相信作者内心定是如海浪般激荡不平,一如我在阅读此文时的感受。的确,人的一生,也许童年最是令人难忘,即便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首可能觉得十分幼稚甚至可笑或难以理解,但当时做着,应该是有滋有味的。作者虽然比较详细详实地描写了若干儿时往事,我相信,这些并非他童年的全部,而那些记忆清晰或模糊的过往,无论喜怒哀乐,将会伴随作者一生,亦会影响他的一生。读此文,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读者真正沉浸在某一篇文章中,会觉得这文章就是在写自己,或者在看自己的回忆录一般,仿若自己就是文章的主角。这篇文章,正好给了我这样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我也一直都相信,每一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有过相同的心路历程,所以,我们才有了同样的年华同样的“色彩”。作者在文中把自己当年的爱好、想法、喜怒、懵懂的感情和内心细微的变化与永远无法剔除的一些思想意识和潜在的恐惧等,都描写到极致,让读者通过这些文字,详尽的了解了一个孩子复杂又单纯的童年生活。很欣赏作者词语的运用和情境的描写,这种既原始又狂放的写法很抓人心,我视这样的作品为上乘佳作!拜读,倾情推荐欣赏!【编辑:红袖留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13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5-03-12 21:28:55
  看此文,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些感受,那些细节,似曾相识!童年,是一场懵懂的梦!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3-13 07:43: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