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清明】西藏的秃鹫和天葬(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清明】西藏的秃鹫和天葬(散文)


作者:小泥儿 举人,3906.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52发表时间:2015-04-05 08:30:16
摘要:三十五年过去了,又到清明,祭奠英灵,思念故人,也让我想起天葬,这是一种多么简朴、坦荡、不占有土地、放弃任何诱惑、抛开一切尘俗、赤裸裸来赤裸裸去,毫无牵挂惦念,一心回归自然,是多么环保,多么的干净的葬礼啊。 我常常和儿子说:“我小泥儿,就是一粒微不足道尘埃,如果有一天我要去天国,天葬是没希望了,那就水葬,让鱼神带着我周游世界,看天下的风景。”

【雀巢清明】西藏的秃鹫和天葬(散文)
   它发出“咕喔”声,见对方毫无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这时,它再一次察看尸体。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狼吞虎咽起来。
   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km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强巴老阿爸还神秘地说:“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从它变幻的颜色也可以知道秃鹫的体力状况。”看来他为了了解秃鹫做足了功课。我说:“老阿爸,你真是鹰专家啊!”他哈哈的笑起来,学着秃鹫咕噜咕噜的叫着。
   秃鹫不仅能生吞活剥各类肉体,还能将骨头嚼咽一尽。选择秃鹫来天葬还不仅仅是因为它凶狠锐猛,钢胃铁肠,它还有与其它猛禽恶兽无法比拟的长处,即对粪便的处理。
   强巴老阿爸说:“不管它们吞食了什么食物,秃鹫都不会留下一星半点的残渣在地面上,它们拉屎溺尿都在天空上,在数千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在翱翔之中,高空气流会把它们排泄的杂物风化的无影无踪,干干净净,不会让一星渣滓洒落在大地上。”
   强巴老阿爸讲起雄秃鹫,简直让我感动得五体投地。
   他还说:“雌鹫每窝产卵1~2枚,污白色,多少具有深红色条纹和斑点。雌雄都参与孵卵,孵卵期约55天。雄秃鹫每天辛辛苦苦地四处觅食,一回到家里,马上张开大嘴,把吞下去的食物统统吐出,先给雌鸟吃较大的肉块,然后再耐心地给幼鸟喂碎肉浆。秃鹫的胃口很大,每次都要吃到脖子都被装满为止。因而,雄鹫带回来的食物常被妻子、儿女吃得精光。”他还站起来手捂着肚子装成雄鹫,蹲在地上说:“又累又饿,飞不动了,多可怜啊!”他那滑稽的样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强巴老阿爸讲秃鹫的故事,真是让我很感动,这是多么好的“丈夫”啊,人世间最好的丈夫也不过如此。
   强巴老阿爸还说:“人们通常只能看到它翱翔于天地之间,却极少有人看到过它们的尸体。”
   秃鹫,它的寿命通常在70岁左右,是所有飞行动物当中寿命最长的动物之一。所有的动物,在它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本身都会有感应的,秃鹫也不例外。一只秃鹫,在它知道即将离开之前,它并不是像大多数生命一样等待着死神的到来。它,会用它的最后一口气,直冲云宵,做最后的拼搏,努力的飞到最高处。然后会在最高处的岩石上停留下来,双爪紧紧抓住石壁,身体紧紧贴着石壁,抬起头,面向着太阳,眼睛里会充满了对生存的渴望。
   然后秃鹫会腾空几千米,拼命地高飞,一直朝着太阳的方向飞去,在太阳既将下山的这一刻,它,再也没有办法能坚持住了。身体,终于由于支撑不住而往下飘浮,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也没有像其它的飞行动物一样往下坠,而是往下飘浮,直到太阳和气流把它们的躯体消溶一尽,不留一点痕迹在世间。
   这便是藏族人所说通常见不到秃鹫尸体的原因。
   因为它是神的使者。这一现象深深被佛家赞赏。这使秃鹫本身具有神奇的魅力,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让人们更加的崇拜。每当说到这些,强巴老阿爸那深陷的眼窝里都沁满了泪花。
   秃鹫,在我的心目中变得“伟大”起来,我又像儿时一样喜欢仰脸看着天空,看着雄鹰飞翔,追寻雄鹰的终影……
   天葬也成为很多同学的向往,许多男生说,看来天葬还真了不起啊!将来我们在西藏牺牲了也实行天葬,为老鹰做顿美餐,然后融化在宇宙之间。
   那次参观天葬回来,好多没去的同学都后悔了。
   三十五年过去了,又到清明,祭奠英灵,思念故人,也让我想起天葬,这是一种多么简朴、坦荡、不占有土地、放弃任何诱惑、抛开一切尘俗、赤裸裸来赤裸裸去,毫无牵挂惦念,一心回归自然,是多么环保,多么的干净的葬礼啊。
   我常常和儿子说:“我小泥儿,就是一粒微不足道尘埃,如果有一天我要去天国,天葬是没希望了,那就水葬,让鱼神带着我周游世界,看天下的风景。”

共 6700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人相信死后有灵,为了让死后的灵魂有所归依,特别重视死后尸体的处置,各种丧葬习俗都是为此,大多民族都是以保存尸体为主,是为了让灵魂有朝一日能回来,例如古埃及的法老建金字塔以保存尸体。而有些民族却是希望死后魂归天国,魂归自然,为了让灵魂能够归天就让高飞的雄鹰、秃鹫,腾远的狼将尸体吃掉,这样灵魂会随着鹰、狼散之于天空、自然。作者细致地描绘叙述了西藏天葬的整个过程,并且介绍了藏族人对鹰鹫的崇拜,外人看来似乎是血腥和无情,实际上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信仰。拿现在环保的观念来看,是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既然动植物死后,可以肥沃土地,人又何必例外?就像作者所说:“这是一种多么简朴、坦荡、不占有土地、放弃任何诱惑、抛开一切尘俗、赤裸裸来赤裸裸去,毫无牵挂惦念,一心回归自然,是多么环保,多么的干净的葬礼啊.”让我们在清明时节读关于丧葬的文,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生死的态度,对人和自然的观念。推荐阅读。编辑:冰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络        2015-04-05 08:39:19
  很可怕的天葬仪式,可又觉得那是最自然的回归仪式,回归自然,回归来处。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5 09:19:06
  谢谢编辑老师精彩的编者按。你说的是,天葬是一种看起来很血腥很残酷的葬礼,其实是一种极其环保的葬礼。只要想明白,人死了,只是一个皮囊,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正因为这种放不下,所以中国的器官捐赠是那样的艰难,多少人在等待器官中早逝。这是一种观念,不论怎么葬,能够放下对死的恐惧,对尸体的的留恋,活得就会轻松,就会自然的面对死亡这个必然要到来的节日。如果非正常死亡,就捐出器官,让生命的一部分依然活着,这是天葬可以让观念转变的的一种葬礼。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3 楼        文友:闲妹        2015-04-05 16:39:15
  天葬是一种看起来很血腥也很残酷的葬礼,以前只是听说,今天从小泥儿这里算是真正了解了天葬。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5 18:04:17
  原本早就写好,一直等到清明才发,真怕给大家带来晦气,其实想明白了,没什么可怕的!
4 楼        文友:清闲若水        2015-04-06 04:12:37
  三点起床后,照例打开雀巢网,浏览题目。第一吸引我的是小泥儿的‘秃鹫和天葬’。其原因除喜欢作者朴实无华、极具穿透的文彩外,和对秃鹫的厌恶不无关系。我自小厌恶秃鹫狰狞丑陋的面孔,讨厌牠吃腐肉的习惯,觉得牠身上一定散发着腐烂的味道,即便现在领小孙子逛公园,走到猛禽处,也促他尽快离开。细细读小泥儿的‘秃鹫和天葬’,写得如此真实详尽,将天葬神秘神圣隆重博大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对藏族同胞习俗的尊重,动人肺腑,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原来秃鹫还很可爱,天葬魂归自然,值得尊重。一小时十分的细读、沉思、想象,随着文字畅游,品味文章感人之处,值得!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6 08:59:48
  谢谢老兄的评论,好多朋友一看题目就躲远了。其实人生就是两件事,一生一死。
5 楼        文友:风中的云儿        2015-04-06 20:00:57
  在别处也看到过天葬的描述,不过都没有小泥儿姐姐描述的那么详尽,跟着你的文字,仿佛亲眼所见了天葬的全过程,有些惊心,其实,天葬应算是最环保的葬礼,没有任何污染!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复5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6 20:06:41
  勇敢的云儿一睹天葬全过程,谢谢你的到访,和我的感悟一样,是最环保的葬礼。
6 楼        文友:王希萍        2015-04-07 20:02:54
  泥儿你描写得逼真形象,看得我惊心动魄,感到太残忍了,但是你和冰洛写得真好,让我意识到:这是回归自然,最环保的礼葬!新观念!欣赏!
回复6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7 20:54:03
  你是勇敢的人,好多人不敢看,其实想明白了,死了怎么都是一样的!
7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4-09 15:18:52
  看来姐姐描述的西藏死人被天葬的情景,真的很揪心,人已经死了居然还被刀子肢解。可仔细想想,这也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啊!古时候南方还有一个如今已经消失的民族悬棺安葬逝者,不知道怎么将沉甸甸的棺木弄到悬崖绝壁上掏洞打木桩悬棺的。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7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9 18:25:49
  我想人们学会放弃尸体,那么器官捐赠就会更好的发展,更多的生命就会延续。天葬告诉我们这一切。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