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开张(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开张(小说)


作者:邑侬 布衣,2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3发表时间:2015-04-15 17:26:04
摘要:一连好几天,近墨轩宾客满堂,座无虚席,好像整个古城都知道那里有两件旷世宝贝:一件是明大家朱耷的水墨鸟石图,另一件是……答案不下十个,谁也不知哪个是真的……

【一】
   阳春三月,又一家字画店在古城一隅悄然开张。店址选在城乡接合部古运河拐角的地方,两面环水,柳浪闻莺,幽静清雅,风水不错。为何择时开业,据店主说:“何不藏英待时发,自有阳春三月天”。春天乃万物生长之季,寓意事业生机勃发,是个良辰吉日,一般人都会这样认同,当然店主也不例外。似乎天时地利一应具备,但尚不能说一应俱全,成功三要素还缺人和,店主又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店主赵君,古城大户人家出生,家境殷实,门风儒雅,收藏颇丰;新中国成立后,赵家曾多次遭难,但气数未尽,直到文革前,赵家的藏品在整个龙城还是数一数二的。文革中,赵家受到致命一击,名人字画、瓷器玉石、红木家具皆被红卫兵抄走后来留有骂名的文革终于结束了,赵家的东西才得以归还,不过大部分已毁于那场运动,查无下落。
   赵君自幼饱受旧式家庭教育,深得道德传家的儒文化影响,言行举止合乎礼法,待人接物严肃有余活泼不够;在学校很少有同学能与他走得近,但又不得不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华。上初中的时候,他是全校最出名的“四绝”才子,诗书画印没有一样不精通。最权威的诗就是背诵毛主席的诗,他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最流行的书体就是美术字,不用毛笔用排笔书写,他可以不用打格子不用工具尺,直接徒手书写,字体要多大有多大;最常见的画是宣传画,不用国画颜料和宣纸,色调也比较单一,大红是压倒一切的看家色,他经常带着笔墨出没于街头巷尾,将一腔热血挥洒在墙体上,宛如当年土八路穿行在青纱帐;最珍贵的印章,就是把毛主席的诗词刻在石头上,他工于大篆和古隶,很少有人认得,一般来说不识便是好字。
   疯狂的年代,造就疯狂的人。赵君一副文弱秀才样,不也照样拿起笔杆当刀枪,冲杀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时势造英雄,造化作弄人啊!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也退休在家,文革的往事不敢回首。当时他还不到十四岁,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被当作“四旧”没收了,这算不了什么,他心疼的是父母整天挨批斗。没过多久,他们被遣送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赵君也作为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奔赴西部老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老少二代天各一方。
   不管怎么说,那时的赵君应该算是老革命了。他扛过枪(笔杆)、吃过糠、下过乡、渡过江,他的枪能杀敌于无形,他的枪能伸张正义,称颂人民。其实他写的诗颇具争议,其中有一首还遭到批判。诗曰:
   知青不惧老区穷,海北天南比劲松;石走沙飞移寸草,山荒地废跑家牲。
   锅中碗里千般绿,眼里胸中万点红;热血一腔情万缕,胸无点墨舞东风。
   县里派专案组下来蹲点,专门收集他的所谓反动言论,还动员全体知青和农民参加现场批判会。农民不吃这一套:“娃大老远地跑到这个穷地方,要吃没啥好吃的,要玩没啥好玩的,搁谁身上做大人的都舍不得,怎么着,还不允许娃说两句想说的话,看谁敢揪!”批判会硬是被老农搅黄了。此事像长了翅膀,一时十里八乡传了个遍,赵君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英雄……
   和预料的一样,开张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锣鼓齐鸣鞭炮震天,没有无孔不入的媒体记者出席,没有故弄风雅的父母官莅临指导,没有商界精英权重股的高调捧场,没有主管部门有关同志的到场祝贺。这里出奇的静谧,一如身边已安躺千年的大运河,这里闲适古朴,就像它的店名:近墨轩。
   第一个亲临现场的是位长者,出租车将其载到近墨轩。赵君赶紧上前迎候,“失迎失迎,章老伯可是第一个贵客。”
   “贤侄,我可不是什么贵客,怎么说也是半个主人吧!”老者笑语。
   “失语失语,小侄甘愿受罚。”赵君故作惊慌,随即讨好道:“章老伯何止作半个主,当然是作全主啦!”
   “还是贤侄知我,还是贤侄知我呀!”章老伯连连点头称是。
   章老伯,中医世家,悬壶济世,技艺精湛,医德医风,颇具古风。他一贯认为:“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他的医德人品,深得广大患者好评,大家多乐意叫他为“章半仙”。章老伯与赵家是世交,与赵军的父亲互称兄弟。这缘于几十年前的一件事:赵君的父亲得了肝病,在医院久治未愈,赵家不知请了多少专家名医,也不知吃了多少所谓特效药,但还是无济于事;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之下,赵君的爷爷想起了章家,西医不行试试中医,死马当作活马治;当时章老太爷还在世,父子俩对病人一番望、闻、问、切,认为可治,不过需要时日;赵家甚喜,每天按章家方子喝汤药,还晨练一种类似五禽拳的养身操;一年过后,赵父恢复如初,两年以后,赵父鹤发童颜;赵家常怀欲报之心,就与章老太爷商量,要让他们的下一代结为异姓兄弟,世代交好。
   赵君将章老伯搀扶进院门。院门与室之间有小路相连,小路一律由仿古青砖按经纬编排铺设;它也是天然隔断,把不大的天井分成两个东西小园;东园植梅,西园修竹依墙;整个天井错落有致,动静结合,古雅脱俗。室门洞开,一看便知,此门由老门翻新而来,遗存原有的风骨,只是外表清理后罩了一层朱漆。门前有门槛,足有三十公分高,比寻常人家高出许多。
   章老伯用左脚跨过门槛,这般麻利劲,一点不像八十好几的老人。他没有驻足而是向中间走去,边走边巡视,好像发现什么,“贤侄,厅堂不小,够气派,不过这布置我看欠妥,不用屏风槅扇这都不打紧,不悬挂中堂和对联是万万不可的,书案偏于一隅,红木多宝格摆放的不正,过几天我请人来帮着归正归正。”
   老人家效法儒家,推崇“中正无邪,礼之至也。”赵君更信奉老庄,讲究“道法自然”不过此时要与老伯论道说理是不合时宜的,还不如转移话题,避重就轻:“咱门开的是字画店,不是大户人家的厅堂。”他觉得还不够分量又补充道:“现在都什么年代啦,早就不时兴那样了,搞的太古太正,怕是没人进来。”
   章老伯未等赵军说完,便反唇相讥:“不错,现在是新时代,老百姓有钱啦,就想捯饬一些稀罕物,这越老越旧就越稀罕,东西还是古的好。”
   赵君心里比谁都明白,就凭老伯这股倔强劲,纵然毫无道理可言,他一样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况且有些方面还占着理。赵君有意转移话题:“窗景如何?”
   顺着赵君手指的方向,章老伯见到朝南的花窗,窗棂呈梅花形,透过它远水近柳印入眼帘,宛如一幅山水画轴,令人赏心悦目,回肠荡气,他赞不绝口,连连叫好:“美,大美,翠柳拂清水,窗前尽占全。”
   “好诗,老伯的诗胜过窗前景。”老伯被赵君夸的来了精气神,意犹未尽:“这景借得好,不花分文,就把人家的千年运河百棵垂柳统统搬到自家来了,尚未开张,就赚得心境,饱览眼福,值!值!值!”
   这时老伯才体会到赵君如此布置的意义所在,他的心情一下开朗许多。
   赵君对章老伯的态度转变也感到非常欣慰,随即调侃了一句:“就怕便宜没好货,老伯能够欣赏,我就心安了。”“得了便宜还卖乖,贤侄,我有一事不解,为何开业这般大事还如此低调?”“没有为什么,小侄自觉底气足,酒香不怕巷子深嘛。”“瞧你这副牛样,恐怕还不止这些吧?”
   章老伯十分了解赵君的为人,干任何事能低调则低调;但总不能一概而论吧,像开业这样的大喜之事,怎好不声张,虽说敲锣打鼓烟花炮竹有点俗,可能有失文化人的脸面,不过请些有头有脑的人物到场贺一贺,搞上几桌闹一闹,还是必须的。
   赵君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做这行的不比卖小菜,连自夸带吆喝,生怕别人不知晓,弄得满城风雨,赚了小钱还落个热闹;字画价格不菲,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行话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此处不是芸芸众生找乐子的地方,来者多半为文人墨客、达官显要,不经意间光顾小轩也未尚不可,要是拿上一两件心仪之物,便可吃上三年五载,亦不至遭饿肚之苦;就算一年半载门庭罗雀,也好求个清净,心若止水,香茶一杯,凭窗观景,其乐陶陶。
   赵君的诸多想法,宁可烂在肚里也不愿与别人分享,即便自己的老婆也不列外。他总觉得老婆跟自己想不到一起,直说就是嫌她俗;老婆嫌他脑袋不灵活,说白了就是傻;赵君从不理会妇人之见,认为她们没有远见卓识,只见眼前利益,如此短视,必将贻误经国大事。不过章老伯在他眼里,完全属于需要仰视的那种,他尊重他,打心眼里佩服他,信任他,因此心甘情愿地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其倾诉。
   章老伯平时在家很少出门,倒是赵君隔三岔五常去看他,不敢说是嘘寒问暖膝下行孝,总还能把事做得妥妥当当,从不懈怠。老伯年事已大,身骨子虽还硬朗,毕竟八十出头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身体放在第一位。前几天,赵君安例去探视章老伯,为了不打搅他老人家,只是在离开时顺便提了开张一事,总以为他不回来。结果他还是来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赵君已经想好了,此时此刻此地,正好可以见证两代人休戚与共、荣辱不惊的道德风貌。
   赵君见时辰已到饭点,决意将其留下共叙:“章老伯,小侄还藏着一瓶二十年佳酿,不如咱爷俩在此小酌。”
   “酒倒是有年头了,酒肴不知也一样勾人,准备仓促,只好叫外卖,容小侄后补。开业这等大事,一生中能有几回,不能随便将就了事。您是知道的,我一向注重实质性的东西,至于华而不实的仪式,能免则免;再说……”
   “不能一概而论,内容与形式是一个统一体,不能绝然分开。”章老伯意识到赵君认识上有偏差,有必要予以澄清,于是没等赵君说完就把话接了过来:“不错,文化事业不能等同于普通商业,但它既是一种买卖,就必须遵循生意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以盈利为目的,在这一点上没有贵贱之分。”
   赵君觉得章老伯误解了自己,他不是靠卖字画谋生,只是想通过开店结交一些朋友,在欣赏讨论大家作品的笔墨技法和艺术成就中,丰富自己退休后的日子。这种想法在市井里弄里会被当作疯子,他夫人不是常叫他呆子嘛。如果遇上君子,一个通晓大道之人,他是不会如是说的,他会说此人阳煦山立,境界超凡脱俗。章老伯应列入此例,他的批评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形之下,一个长者对小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无可厚非的。赵君一点儿不生气,还打趣道:“小侄不孝,章老伯远道而来,理应大饭店恭候,只是爷俩人少了点,要不把家人一起叫来,凑上一桌如何?”
   “那还差不多,不热闹怎叫开张,不过你得先送我回去一趟。”赵君看来只好照办,在这位倔强老头面前没有胜算。赵君用自己的座驾载着章老伯回家。
  
   【二】
   章老伯的住所是座老宅子,就像电视里大户人家居住的那样。一百多年来,历经风雨沧桑,如今依然容颜难改,气势不凡。前几年,新任市长以搞活商业为由,几度要拆他的房子,还以巨额拆迁款来诱惑,最后都被章老一一回绝。老宅以花墙而围,前院植有两棵镇宅之宝,一颗银杏,一棵广玉兰,树龄均在一百年以上,巨大的树冠荫及墙外。老宅的大堂甚是威严,室内布置基本上按轴线对称形式:清末款龙纹太师椅,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东西两边摆放着两对红木圈椅,槅扇上方为中堂,写有“杏林春暖”四个大字,两边书有对子,上联是“杏雨潇潇千家暖”,下联是“梨云朵朵万户春”,一看便知是中医世家。
   章老伯穿过大堂,直奔后院厢房,赵军紧随其后。此厢房共有三间,现已不住人,主人将相邻的两间贯通,中间用屏隔断,前间作为会客室,后间设为宴会厅。
   赵君在章老伯家如同在自家,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假山)一水,如数家珍。此时的他,感到一阵迷糊,不知章老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好一起外面大饭店吃饭,他不赶紧通知家人,却把自己带到他家餐厅,难道他的家人都在那里?
   果不其然,他的家人已在餐厅就座,没想到入席的还有五六位生面孔,令赵君七窍生烟的是,他老婆有说有笑的出现在那里。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自家开张大事不来帮忙,跑到别家去凑热闹。
   赵君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有点看不懂,他把章老伯拉到一边,不解地问:
   “你家来客啦?”
   “没有啊!”
   “那五位......”赵君本想用手指着,觉得不妥立马用眼神传达。
   “哦,他们曾是我的病人。”张老伯显得非常平静。
   这是一张能坐十二人的圆桌,主人和主宾位子空着,其余皆已坐满。张老伯来到主宾的位子上,示意赵君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赵君先是迟疑后是推让,说什么也不肯做越俎代庖之事,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章老伯。
   章老伯见人已到齐,首先向赵君介绍那五位不熟之客:两位是来自本市的上市企业老总,两位是政府官员,一位是刚从外地赶来的著名书画家,他们原来都患有比较严重的慢性病,经章老伯妙手治疗,现已完全康复,且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然后章老伯举目四座,便开始他热情洋溢的发言:“各位来宾,对于你们的亲临捧场深表谢意!赵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那份爱、那份执著、以及为此而付出的艰辛,老朽深表敬佩。如今他的近墨轩业已开张,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大家表示祝贺!”
   章老伯祝词一出,立马获得满堂彩,他神采飞扬,情绪高涨,稍作停顿,呷了一口水,又道:“赵先生,饱读诗书,效法孔孟,后又得老庄之玄妙,诗书画印无一不通;然做人低调,重不招摇卖弄,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拿今日之事来说,他几乎没向任何人声张,在此老朽自作主张,将开业之庆摆在寒舍,我做主他买单。”
   看来章老伯完全把赵君开店之事当作自家的事,他的一番苦心着实令赵君感动不已,赵君从自己的位子上站起来,毕恭毕敬地鞠躬示谢!正准备表达感激之情,章老伯把话抢了过去:“今天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老朽有一份特殊礼物要当着大家的面转赠赵先生。”
   章老伯示意家人将礼物呈上。大家似乎对章老伯的礼物很感兴趣,一个个站了起来往前凑。赵君有点受宠若惊,赶紧上前挡住欲展示礼物的人,并连连说:“小侄受不起,小侄受不起。”
   礼物看上去像字画,外地赶来的那位书画家出于职业敏感,嚷着要打开:“不打开看看怎知受不起,不如当面展示一下,让大伙掌掌眼。”
   第一件礼物在一片嘈杂声中徐徐展开,它是一幅老画,画面甚是简单:一鸟、一枝、一石三样极为普通之物,鸟,白眼向天,枝,残枝败叶,石,头重脚轻,危如累卵。画家最为好奇,随即离席向画面靠近,掏出随身之物放大镜,对着画面局部来回照,最后放大镜停留在此画的落款处,少顷,画家惊呼:“稀世绝品!八大山人真迹!价值连城!”
   两位商界精英异口同声道:“您说的哪位八大山人?”
   两位干部关心地问:“价值连城是多少?”
   “八大山人乃明末清初书画大家,此画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此生能见上一眼足也。”
   画家的感慨感染了众人,章老伯倒是非常平静,他将此画慢慢卷起收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然而他的泰然自若却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疑惑。他接下来又该说什么?
   “现在有一个重要更正,转赠两字用得不妥,应该改用归还,也就是物归原主。”
   章老伯又说:“这两幅古画现已归赵先生名下,诸位想要欣赏,改日可去近墨轩。”
   章老伯一席话再一次把大家的好奇心钓了出来,但事情的缘由他不愿展开,来宾只能客随主便。
   赵君那天喝了不少酒,他平时的酒量很大,但还是没能够自己走出章家。
   一连好几天,近墨轩宾客满堂,座无虚席,好像整个古城都知道那里有两件旷世宝贝:一件是明大家朱耷的水墨鸟石图,另一件是……答案不下十个,谁也不知哪个是真的……

共 61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由一个字画店开张从而引出了故事两个主角,赵君的“近墨轩”开业了,开的很是低调,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锣鼓齐鸣鞭炮震天;没有故弄风雅的父母官莅临指导,没有商界精英权重股的高调捧场,没有主管部门有关同志的到场祝贺。只有一位故人来访,作者在写了三分之一篇幅时才牵出另一个主人公章老伯,一位中医世家,悬壶济世,技艺精湛,医德医风,颇具古风的至交,说章老伯是赵君父亲救命恩人也不为过,赵老过世,赵君依旧秉承父业一如既往对最章老伯关爱有加,尊重至上,赵君父亲的字画店因为文化大革命丢失了好些名贵字画,而章老伯在借着赵君这次开张之际自作主张替赵君宴请了上市企业老总,政府官员和知名画家,并且把一副名画在宴席上归还了赵君,与其说是赠送字画还不如说是替赵君再次打开了生意人脉,令作者感动不已,在现在这个人情薄凉的社会,章老伯的对至交晚辈的关爱可谓用心良苦,此文从容大气,尤其描写布景格局有神来之笔,作者语言很有白话文特色符合那个年代时代背景。精彩小说值得学习,倾情推荐阅读!【编辑:莹莹子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4-15 17:28:06
  章老伯为了赵君的生意可谓用心良苦,此文很有大家气派,欣赏,赞一个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2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4-15 17:29:13
  感谢此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3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4-15 17:29:55
  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是此文一大亮点,学习了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15 20:59:45
  精彩,老师不但诗词好,还能说书,讲故事,赞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15 21:00:31
  店址选在城乡接合部古运河拐角的地方,两面环水,柳浪闻莺,幽静清雅,风水不错。
  
  
  
   学习学习,赞赞赞
6 楼        文友:天龙        2015-04-15 22:59:18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7 楼        文友:铁禾        2015-05-08 16:13:19
  有作家言:“小说最大的挑战不是主题,不是结构,不是语言,而是细节,情节只能组成小说的骨架,细节才是小说的血肉。”优秀的小说当有细节之魅!来读,问好文友。
铁禾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