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雀巢】写匿名信的人(小说)

精品 【雀巢】写匿名信的人(小说)


作者:一言 童生,931.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05发表时间:2015-04-27 20:53:00
摘要:张超走后,林文有些不安,因为送资料的人可能已经目睹纸条上的内容,他担心舆论进一步扩散。叶红说:“看了也无大碍,我了解她。你放心复习自己的功课吧!” 因为不是畅所欲言的地方,更不可能花前月下那样情意唧唧,两人没多逗留就匆匆分手了。其实,送资料的人性格心理上的缺陷,叶红是应该了解和领悟的,但几年的相处和姊妹般相融的情感超越了她的智慧和大脑警戒线,善良的心态常常使她以己之心测他人之肚,遗忘了人的可变性,看不到人性的另一面。


   没等张超静下来解释,林文就揪着他的手臂严词责问:“给老子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叶红不早不迟出现在他们面前,两人像犯错的小孩遇见大人,畏首畏尾,哑然无语,林文也无奈地松开了手。
   “怎么不疯了呢,怕人笑话吗?”叶红瞪着一双大眼睛钉子一样盯着二人:“两个大男人家,有多大仇恨在此撒野!”
   林文将纸条向叶红一撂:“知人知面不知心!”
   叶红一下傻了:“这张纸条我放着,怎么跑到你手里了?”
   林文说:“不是你夹在复习资料里带给我的吗?”
   “我明明把它放在宿舍抽屉里,怎么会夹在复习资料里呢?”叶红急忙解释:“即使要给你,我会采取这种方式吗?”
   也是的,如此秘密的东西,怎么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传递和转交呢?
   张超冷静下来,立刻想到另一种可能:“这几天你睡眠不好,头昏脑涨的,是不是一时放错了。”
   哦,叶红想了一下,那本复习资料那天也放在抽屉里,是否自己心烦意乱的隨手就将纸条夹进资料里呢?她犹豫了:“这么说,我还真记不实了!”
   但她知道林文一定被纸条上的“张某”二字忽悠了,转而语言尖利地指向林文:“就为这个找别人算账吗?凭啥这么相信这个‘关心你的人’呢,他又怎么知道匿名信是所谓‘张某’所为?”
   经叶红这么一讲,林文感到自已主观臆断,太冲动,太浮躁了。
   张超见林文太窘,便主动对叶红说:“火是我点起的,不怪林文。”接着,他把昨天下午去图书馆的路上,听到有人议论“林文道德品质败坏”的马路消息告诉二人。
   叶红气愤地说:“人正不怕影子歪,随别人议论去!”
   叶红和林文已经好些天没见面了,张超感到此刻二人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便道了一声“你们谈”,就先走了。
  
   【四】
  
   且说张超离开林叶二人,激愤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给老子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张超当时大惑不解,现在依然一头雾水:写纸条的人是谁?他所说的“张某”又是谁?如果真是关心人为什么不当面讲而要偷偷的隐姓埋名?更让人费解的是,他如何得知这样秘密的消息?他与写匿名信的人是什么关系?……
   与叶红行同兄妹的张超感到不解开个中之谜,叶红的羞辱冼不掉,自己今后也难以面对她和林文,因为那天他们曾遨约过他,只有他最了解他们二人的行踪,他们的关系圈里也只有他是张姓,他感到自已被生拉活扯的栽赃陷害了。陷害人的目的是什么?显然是想转移视线,挑拨他与林叶二人的关系……啊,未必栽赃陷害者想借此脱身,未别纸条和匿名信同出一人?
   张超是一个性格内向善于思考的成熟男人,平时还喜欢看一些侦探小说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他把同自己有关系的人都想了个遍,分析谁最有可能同自己和林叶二人产生利害冲突。思去想来,最终想到一个人!
   此人是学校里叶红最亲近的女友,她们白天同窗学习,夜晚同室歇息,学习生活都在一起,彼此十分了解。她还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性格热情开放,同情弱者,但时运不齐逆境中长大的她,骨子里有股倔劲,处处都想胜过别人。在学校里,论五官身材,她不输几分给叶红这些少数派,学习上更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为此,她常常陶醉在别人刮目相看的仰慕中自我宽慰,自我欣赏。但是在文艺天赋上,她显然不如叶红,不说摆弄一下舞姿,一首歌也常唱跑调,这是她心有不甘的,可爹妈给的,有啥办法呢?叶红也知道对方心生妒忌而耿耿于怀,只是叶红是个善良大度之人,对这个来自农村聪明好学又爱打抱不平的女子格外钦佩,处处迁就她,让着她。
   此人还是他曾经的意中人,他们有过一段相见如歌和娇好美妙的时光。但是,因为此人性格上的强势,处处争强好胜,有时还有些偏执和无端猜疑人,他终于渐渐疏远了她。尽管她精神上十分痛苦,但对一如既往依然关心她的他,也没有好办法。
   写纸条的人,会不会就是她?
   张超想了很多,他想把这些想法告诉叶红和林文,听听他们的看法,但怕二人沉不着气惊扰对方遭致更大麻烦,毕竞是些没有证据的推理和猜测。于是,他打算先观察观察再说。
   张超走后,林文有些不安,因为送资料的人可能已经目睹纸条上的内容,他担心舆论进一步扩散。
   叶红说:“看了也无大碍,我了解她。你放心复习自己的功课吧!”
   因为不是畅所欲言的地方,更不可能花前月下那样情意唧唧,两人没多逗留就匆匆分手了。
   其实,送资料的人性格心理上的缺陷,叶红是应该了解和领悟的,但几年的相处和姊妹般相融的情感超越了她的智慧和大脑警戒线,善良的心态常常使她以己之心测他人之肚,遗忘了人的可变性,看不到人性的另一面。
   关于人性善与恶的两面性,在历史风云剧变的文革时期已经暴露无遗,一夜之间打成“敌人”成为革命对象的叶红父亲,更有其深刻的切身体会,那些从前俯首称臣和阿谀奉承的人,一个个跳出来揭发批判甚至诬告陷害,无所不用其极。叶红父亲不仅饱受皮肉之苦,而且人格被羞辱,灵魂被撕扯,扭曲放肆的人性已经把人与人的关系推演到十分可怕的程度。那时叶红年幼,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父亲从未在女儿面前提及这些十分阴暗的东西。叶红自然缺乏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深刻理解。
   不过几天来,她有一种难以理清的思绪和难以自释的困惑:谁最了解自已的生活和行踪(读过匿名信的肖老师那天晚上敏感地提到这个问题),谁情感神色近来出现异样,那张纸条真是自已放错了吗?……她甚至想到那个不眠之夜室内出现的梦呓。这些,似乎都把矛头指向一个人,但她又觉得不可能,不可能!此人有那么阴险,那么可怕吗?她不相信!
  
   【五】
  
   时间过去半月余,匿名信的话题渐趋平息。毕业晚会上,两位女生“在约会处发现避孕用具”的议论却不胫而走,而且已经把“避孕用具”明确说成“安全套”。
   一个月起的黄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路过图书馆外的水池旁,听见假山后有人秽语窃窃,插科打诨。她不由侧耳伫立。
   “哦,什么是安全套?”
   “这还不懂?就是戴在小鸡头上的避孕用具!”
   “那不是男人计划生育的专用品吗?”
   “傻瓜,未婚的人就不能用?干了坏事不留痕迹,何乐而不为呢!”
   “哦,想不到斯斯文文的两个‘艺术家’在这方面也颇精通,真够他们乐的!”
   “哈哈,哈哈……”
   那人做贼心虚似的生怕被人发现,心惊胆战离开水池。
   急走了一段路,她感到很累,大脑同双腿一样又重又沉。她仿佛听见周围有人呼叫:“抓着她!”“抓着她!”……因为她投入水中的那块石子掀起阵阵腥风浊浪。
   她几乎要跌倒在地,塞满悔恨和不安的心脏像要爆炸……
   半月多来的日子,她度日如年,咀嚼无味,寝食难安。一次心有余悸的跟踪,一篇耸人听闻的编造,像暗夜里一声鬼哭狼嚎,打破校园的美好与宁静,毒害了清新纯洁的空气,她陷入累累罪孽和无端恐惧!
   当初,她只想不能让身边这个同性太得意,太美好!几年来,她的外貌,她的天赋,她的勤奋,让她在许多时候许多地方出类拔萃,把荣誉与宠爱和鲜花与掌声集于一身,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她早有“击倒”对方之心,但亲如姊妹的情谊又让她不忍心下手。现在好了,眼看毕业各奔东西,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此外,还有一桩难以启齿的事让她无论如何不能忍受,相处两年多的男友突然变得冷淡,她总感到此事与这个同性和身边那个男子有密切关系,于是她做梦都在寻找报复的机会。那个礼拜日,她心痒痒又胆怯怯的一次跟踪,芳草地上男欢女爱馋人眼目的一幕,终于彻底点燃蛰伏灵魂已久的那团妒火……她在心里疯狂地高呼:复仇的日子到了!
   可是,害人之心如洪水猛兽,贻害别人也伤及自已。一颗石子掀起的浊浪凶猛地冲击对方,也严酷地敲打自已的良知和看似坚强实则脆弱的灵魂,她整日处在惶惶不安的痛苦中。她冥思苦想,总想找到一个解救自己的办法,却怎么也找不到。
   她陷入一个魔圈:愈想尽快脱身,愈不能脱身;愈想洗刷自己,愈把自己缚得很紧。走进教室,老师和同学都在注视她,注视她的言语、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回到宿舍,几个同室女友总是话中有剌,句句都像刻意的冲着自己;即使渺无人迹的室外,也有一双双眼睛躲在暗处窥视……
   奇怪的是,半月多来,那张无辜而憔悴的脸,始终那么亲切和温暖,她心痛得有些难以自持!
   她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祖辈的苦难,家庭的清贫,学生时代的炎凉冷暖,极大地激起她奋发向上的志向和勇气,但也摧生了她处处好为人上不甘人后的强烈欲望。作为农家子女考上大学,她更有些自命不凡,得意忘形,做梦都想打败周围的人,尤其那些出身好家庭条件优越的富人子弟。
   至今,中学时代的一桩往事还蛰伏心中,让她刻骨铭心。
   初二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那天,天气晴好,阳光普照,校长突然叫走正在教室内讲话的班主任。不一会儿,班主任老师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教室。那女孩上着领花白衬衫,下搭天蓝色短裙,白皙的小脸蛋上一双亮晶晶的大眼晴,在明亮的阳光下,衬着两根十分油黑亮丽的小辨,煞是玲珑可爱,娇妍动人。
   班主任领着女孩走上讲台介绍:“这是刚从县里转来我校的新同学,她叫刘小丽,大家就叫她‘小丽’吧。我们欢迎新同学,欢迎小丽!”随着班主任举起的双手,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接着,为小丽安排坐位。班主任以个子和优待新同学为由,将自己笫二排中间的坐位让给小丽,自己则被调整到靠窗处的第五排。当时自己很不情愿,但又无法反抗。后来听说小丽的爸爸是县委副书记,妈妈是刚调来镇上的镇医院院长,小丽是跟随母亲下乡的。啊,原来这么回事,这不是以势压人,岐视咱乡下人吗?
   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学习上便暗中与那女孩较劲:爹妈当官又怎的,看成绩谁压倒谁!可是,小丽毕竞从城市学校来,家庭教育又非常严格,学习也很努力,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要高出自己几分。她很不服气,期终考试见分晓吧!课余时间,她默念着老师讲的课程,星期天回家下地帮父母干活也带着书本。一年一度的学年考试成绩下来了,小丽以483分的总成绩班上排名笫一,而自已少了两分,排名笫二。真是心有不甘啊,在悲伤和眼泪中,她度过一个漫长的假期。没料新学年伊始,小丽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已的语文试卷累分时,加错了四分,91分加成95分。这样,笫一名就是自己而不是小丽了。
   激动的泪水簌簌滴落下来,迟来的胜利让她狂自尊大,忘乎所以,对“嫌贫爱富”,“眼睛向上看”的人,更是充满厌恶和忌恨……
   其实,今天回想起来,换一个坐位,给新同学一点温暖,有啥不可?老师的工作出现一些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偏要把事情往歪处想……哦,那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她的诚实和单纯,怎么就不让自己感动呢?她身处高贵而毫无养尊处优的思想品质,未必不是一种崇高和摧人奋进的力量……她反思着,忏悔着!
  
   【六】
  
   也许秽语四起,淫言贯耳,临近毕业考试前半月,叶红病倒了。她头昏心累,舌燥无味,夜间噩梦不断。多次到校医室诊治服药,甚至打针输液,都无济于事。
   医生详细了解叶红患病的全过程,最后的诊断结论是:心因性神经官能症。因为病在心里,理所当然需要进行心理上的调理和康复治疗,可是,这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这样,毕业考试就不能参加了。
   叶红的疾病在学校引起不同反响,有同情的,有关切的,有对天骂娘的,有幸灾乐祸的,这些公开和暗地的声浪如威力无比的锋刀利剑和烈火烈焰,集中穿透着灸烤着一个旧病沉疴的灵魂,她必须选择何去何从!
   毕业考试一天天临近,正当叶红的好友和熟悉叶红的老师为叶红着急时,学校领导传来一个消息:写匿名信的人已经公开向学校承认错误,匿名信纯属个人加油添醋的捏造。
   消息迅速传遍开来,校园里一片哗然!
   那天,肖老师来到叶红的宿舍,告诉她这个令人惊讶又让人激动的消息,代表学校对她表示深深的欠意和衷心的慰问。
   肖老师走进叶红的小屋,叶红已经坐在床上翻阅着一些资料。她昨晚睡眠很深,一觉醒来时已经上午十点。她彻底洗了一个温水澡,感觉一身轻松,精神一如病前。肖老师的出现,让她再一次感到亲切和温暖,但不觉得奇怪和突然。
   叶红高兴地回答了肖老师的祝福与安慰,然后,从枕头下面取出一封已经开启的信件:“这是昨晚收到的,老师看看吧!”
   肖老师接过信件取出信纸,一行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展现眼前:
   “叶红:亲爰的妹妹!
   “我该怎样来向您赔罪呢?您受苦了!
   “您万万没想到写匿名信陷害您的人,是您同窗三载抵足情深的姊妹吧?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得这么可怕,这么糊途!可怕糊途得自己也认不清自己了。也许少年时代的逆境造就了我思想的畸形,也许站在人生的反面误读了书本的精髓,也许膨胀的欲望让我每时每刻都想出人头地,高居人上!
   "其实,那封不敢署名的信一投出,我就后侮了。为使自己解脱和让事态平息,几个不眠之夜,我又成就了那个二指之文。我先把它塞进您的抽屉里,后又趁您不注意时,将它窃取放进您要我转送给林文的复习资料里。这样,您和林文都能看见这个“张某”,达到转移矛头脱身的目的。因为只有这个张某可能知道您们那天的行踪,又因为您,林张之间曾一度猜疑,如是把你们形同三角又亲如姊妹的三者搅合在一起,事情自然就容易平息了。但是,事态的发展却不那么简单,要不是那天您即时出现在两个男人的面前,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一切现在想来,我心有余悸,我悔恨万千……
   “啊,妹妹,感谢您的聪明大度,感谢您的宽厚容忍!
   “二十余天来,我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老师和同学,更不忍睹您过度重负而一天天憔悴的面容和孱弱的身体,我甚至不敢想一想远在深山为我操劳一世的父母双亲……
   “我知道自已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构成犯罪,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悔过自新,挽回自己!唯有请求您的宽恕,林文的宽恕,我接受学校作出的任何处罚,虔诚赎罪。
   “盼您早一天好起来,我们一道参加毕业考试,一定,一定!
   ——永远爱您的姐。”
   肖老师看完书信交还叶红,久久发愣。
   真诚的语言,深切的忏悔,让这位做学生工作多年的师长陷入沉思,她为这个成绩优秀,触犯法律的青年学子遗憾,为这个出身贫寒,深山里长大的农家女儿惋惜。此刻,她仿佛一下成为这个女孩的母亲,多想求得身旁这个受害学妹的谅解和痛情啊!
   沉默使小舍格外宁静,学校的铃声又一次响起。当肖老师悬着一颗心,等待身旁这个受害者坦露自己的心声时,忽听得纸上有滴嗒声,她抬起头来,叶红泪水盈眶,手里默默展着那张信纸……
   由于该同学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对错误有清醒明确的认识,由于她出身和来自边远的山区农村,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更由于受害人叶红和林文的谅解和极积要求,学校决定不公开她的名字,仅给予一次行政记过处分。
  

共 1096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描述的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林文和叶红是一对热恋中的大学同学,由于叶红品学兼优,却遭到了另一个女生的嫉妒,便假借叶红与林文约会的事实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发生了男女关系”的匿名信交到了学校,并故意制造事端,转移叶红与林文的目标,造成了一场校园风波。这个风波差一点影响到即将毕业的叶红的毕业考试。制造这个事端的人,来自农村的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自己的家境与出生的环境所致,让她从小就不敢人后,同时心理扭曲,对比自己强的人有极端的仇视心,于是引发了这场莫须有的风波。但是好在制造事端的人最后能够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匿名信”的责任,并向叶红赔礼道歉。这样的结局正是受到了高等教育以后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具备的。发生在校园里的这样的事不在少数,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还会有,希望年轻的正在学校里就读的学子们都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业。当走出大学校门以后,同学一场,这种同学的友谊将会伴随着自己一生。在校间的友谊不可忽视,必须珍惜!推荐阅读。编辑:苏庸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28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4-27 20:55:56
  小说塑造的故事发生在校园里,是同学间的矛盾所致,不过结局安排得很不错。从小说的主题上看,社会的意义还不够深刻。希望作者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的小说来!欢迎你投稿!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4-27 21:00:02
  另外小说在行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方面有点问题,在此提示一下:你全文的省略号都是用六个点代替的,估计这与你打字时的操作技术有关。省略号不是六个点,而是按住shift这个键子,同时按键盘上面的6,就可以一键成功的。你可以学习试试。祝你成功!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楼        文友:一言        2015-04-28 06:00:58
  编辑辛苦了,谢谢编按和评论!
   谈点为文想法,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想通过“一封匿名信”揭示:一·人性善与恶的两面性,两者始终处于对立统一中,处于相互斗争和此消彼长中,恶的胜利把人引向极端和危险的边緣;二·被人性恶扭曲的人性可以把人与人的关系推到一个十分可怕的程度,破坏社会安定团结和和谐;三·作品试图揭示人性恶的思想和社会根源。
   以上仅一己之见,可能描写很不深刻,不妥处望编者读者赐教,再次感谢编辑!
4 楼        文友:一言        2015-04-28 07:11:44
  补充一点,许多心地善良顺境中长大的年青人,往往对人性的两面性缺乏充分认识而丧失必要的思想准备和警觉性。
5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4-28 11:36:21
  编辑以后再补充一点:本小说的篇幅很长,如果就作者所设的立意来看,其中有诸多的情节显得有些冗繁;小说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不管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典型的情节极其细节来实现,小说的主题也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背景的典型性来体现的。就这一点来说,本小说还不够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斟酌和提炼。仅供参考!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5 楼        文友:一言        2015-04-28 15:35:24
  作品不仅耍有好的立意,而且要有好的文字表达....谢谢编辑再次阅读指教!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