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光亮麻子(小说)

精品 【江南】光亮麻子(小说)


作者:老船还行 进士,6811.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2发表时间:2015-05-10 10:13:00
摘要:“光亮麻子”这诨名的前一半“光亮”是他老子的原创,前面冠以明太祖朱元璋的皇族大姓,便在户口簿、学生花名册、课堂提问和作业本封面上次第发表开来。可同学中偏偏有好事者要侵犯朱老师傅的版权,斩断他家的皇族血统,削其“朱”,保留其面有菜色毫无光亮可言的“光亮”,再牵强附会狗尾续貂地续上一粒“麻子”。


  
   4
  
   听我这么一说,光亮麻子眼睛都发直了,那辰光,老船第一次发现,他那双眯眯眼也有并不咪咪的时刻,非但不咪咪,还睁得老大,小小的枣核顿时成了椭圆形小铃铛,只是付出了与他年龄既不相称的抬头纹竭力向上拉的代价。与这瞠目惊奇表情相配合的是,他那很像女人的薄薄的小小的嘴唇也不由自主地张开了一个“O”字,然而好半天却蹦不出一个字来。
   我自然没法向他解释,也无需向他解释,抄起那件姜黄色的麂皮夹克朝他一把甩去……
   从此光亮麻子一休闲就摇身一变,成了皮夹克的填充物,只是他那才一米六高、九十几斤重的小小个头,还填不满我那其实也很小的皮夹克,压根儿就透不出一丝潇洒来。原本紧紧的刚到我腰下寸把长的下摆,却宽宽松松地罩着他的尖屁股,两个袖子直达他的手指尖,要不是袖子紧窄,这家伙大可以“寂寞嫦娥舒广袖”一把呢!
   我看了心里直乐,这家伙真搞笑,酽像小丑穿了件大官服。我一笑,光亮麻子更是起劲地笑,他说他家祖宗十八代恐怕都没穿过这么高级的皮夹克,轮到他开了回洋荤。真不知如何感谢船哥!说着说着,竟然猛地一弯腰,右手拖到地上,再施施然向上面划出一个不甚优美的弧线,机械之至地像多年后的机器人一般地跳了几下“忠字舞”。最后以半通不通的藏语叫了声“巴赞嘿”,把两人乐翻了天。
   至于老船我穿上地区船舶厂的工作服,自我感觉是从一个翻泥巴坨的变成了一名那时节的香饽饽工范子,比那身臭老九味道的皮夹克不知强过了多少倍。拿着光亮麻子的两套工作服,一开始专门做休闲服穿,久而久之,把其中一套旧点的真当起了真正意义的工作服,只是不在机油飘香的车间,而是在日晒雨淋且高一脚低一脚的烂泥巴水田里“工作”。再过一段时间,两套工作服都他妈履行田间地头“工作”的使命了。因为那时又有了“休闲新品”——工头给弄来的一身草绿色军装(包括军帽,却无军鞋)和三分场四队一个知青朋友给我的一套帆布工作服。这一回我把一件工作服硬生生给穿出了两件,面子穿一回,里子再穿一回,里外颜色不同,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两件不同的衣服呢。况且,那时知青中刚开始流行反穿工作服的“时尚”,我们队上还不常见,可我就是觉得,那帆布工作服粗粗的线条、大方的翻领、有型的外贴衣兜所形成的粗犷风格决定了它天生就是反着穿的劳什子,无论如何,反面穿要比正面穿有“派头”得多。
   看我这么得意,光亮麻子也觉得光穿皮夹克也没新鲜感了,再说,总不至于一件皮夹克从冬穿到夏,捂得自己臭汗淋漓吧?连忙写信要家里托探亲知青搭两件工作服来,并特别指明非帆布工作服不可。老朱师傅即便自己穿乡里土布衣服到车间工作,也一定要满足他的要求,给心爱的儿子省去这两件工作服来。不就是两年不穿新工作服的事吗?
   看光亮麻子学我的样反穿“帆布”招摇过市的得意劲儿,大家伙儿都憋不住了。于是乎,没多久,光武孑、秋鳖、邓公子等一干船厂子弟,还有其他厂里的子弟都纷纷效颦,把父兄的工作服反穿到广阔天地里来了。咱们二队知青的显著标志居然是反穿工范子的衣服,整个一个工人阶级进驻到了贫下中农的一亩三分地。
   当然,一亩三分地只是简单的指代,实际上我们那疙瘩沃野千里,良田万倾,一眼望不到边。天苍苍,绿茫茫,风吹稻浪见“工装”——身着帆布工作服的的知青在稻浪中出没,未始不是一种别样的景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不是牛羊,累似牛羊,完全可以在那首著名的《敕勒歌》里充作诗人歌吟的物化对象。此是后话,当时的我和队上诸多知青谁也没想到这个层面上去。
   其时正是双抢大忙季节,正忙得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谁还有心情玩这些个酸不拉几的劳什子!
   我叫了光亮麻子和另外两个知青组成了一张“桶”(人力打稻机之俗称也),在毒日头下收割脱粒。正指望累死累活二十来天,狠狠赚一点工分钱,孰料天公竟然不肯精诚合作了,没来由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间遽然变色,驱遣连绵不绝的乌云大军浩浩荡荡进犯我洞庭湖一带,挥动硕大的雨鞭狠狠地抽打着苍茫大地。
   金黄的稻子还有三分之一没有抢收,嫩绿的晚稻禾苗还刚刚抢插了一小部分,这可怎么办?黄队长一声号召,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龙口里夺食的歼灭战!全队除为数极少的老弱病残外,大家伙儿都给我没日没夜地抢收水谷子去!那光景,简直就是毛爹爹“六月天兵征腐恶”,“遍地英雄下夕烟”和“枯木朽株齐努力”的现场演绎!老随先生更是扔掉蓑衣斗笠,在暴风雨的洗礼之下,把割禾、棒禾(南方乡人对水稻脱粒作业的俗称)这简单劳动搞得像打恶仗一样。
   可想而知,那种高强度、高湿度、高温度、长时间的劳作,对参与者来说,都无异于健康的透支、青春的透支乃至生命的透支。终于,一个人倒下了,接着就是两个三个……不几天就倒下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一向惯称硬汉的老船三天后也未能幸免——在这些个透支中被一种叫做“钩端螺旋体”的鼠疫击倒了,头重脚轻,晕晕乎乎,上呕下泻,高烧骤起,久久不退,终至于人事不省,一头栽倒了。
   然而,潜意识里大脑皮层兀自活跃不已,同时荒诞不经地播放着一些个彼此毫不相干的类似于电影镜头的片段:人力打稻机被我踩得飞速旋转,一把把稻穗翻转其上脱下来金灿灿的谷粒,细看不是谷粒,是一粒粒硕大的沙砾,沙砾四溅溅在身上生痛不已,俄而,天上落下了冰雹,原来打在身上的不是沙砾,是冰雹。光亮麻子傻乎乎地伸手在空中接冰雹,接了三个就轮番抛向高空再依次接住又抛起,简直就是手法高超的小丑在玩杂耍,玩着玩着,光亮麻子手里的冰雹变成了光亮本人,在空中被抛来抛去的。玩他的则是队长的千金——回乡知青云妹子。
   小巧玲珑的云妹子几时成了一个女巨人,玩弄光亮麻子于股掌之上是那般驾轻就熟,好像两人长期合作了好些年一样。不好,光亮麻子被抛到了老槐树的树梢,树梢没接住把他反弹出来,这小子就势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做起了720度前滚翻和360度转体动作,而且是极慢极慢的慢镜头,端的潇洒之至。可惜很快又变成快镜头了,而且下面不是一池深水,而是铺满了坚硬如铁不会融化的冰雹,眼看要落到冰雹上了,云妹子蹲下来双手一伸,把光亮麻子接在怀中。
   然而光亮麻子似乎不好意思被裹在女人软乎乎的怀抱中,居然向外一翻,给翻到地上去了,那架势毫无先前的潇洒劲儿,不但狼狈得很,而且还是一个嘴啃冰雹,硬生生地给磕掉了两颗门牙。这小子却立马蹦将起来,从地上拾起两颗牙立马就安放到了嘴里,像个没事人一样。
  
   5
  
   醒来好半天才弄清楚自己原来是躺在一张竹躺椅上,躺椅绑着两根竹子,竹子前后都绑着小小竹扁担,光亮在前工头在后我在中,在中的我好不容易才弄明白自己是躺在行进中而且是坎坷路上行进中的竹躺椅上,这会儿右肋还隐隐作痛,八成是坑坑洼洼的路面太难走,以致于抬滑竿的两人猛地颠簸了一下,肋骨叫躺椅扶手给磕了一下,才痛得我从荒唐乱梦中醒了过来吧。
   “这是去哪里?干嘛把我弄得像个贵族一样,坐起滑竿来了,让你们抬着,我这心里好受吗?快,快放我下来!”
   平时从不敢跟我抬杠的光亮麻子这会儿像个人物似的连声呵斥起来:“我说船哥呀,你就别叫了,高烧40度,乱说胡话,都这样范了,还走得路吗?还不送医院,明天我等兄弟就只会给你收尸了。”
   我说:“你别危言耸听,你们放下我,让我走几步给你们看看,省得你们不晓得马王爷几只眼,这点小病能打垮我老船吗?真是的!”
   两人气呼呼地把滑竿放下,我欠欠身子,坐起来,脚尖着地要站起来,谁知这平时根本算不得一动作的动作此时做起来却如此之艰难,只觉身子发虚腿发软,腰腿乃至整根脊梁骨都软不拉几的,毫无力气来支持自个儿一点也不重的体重。我不得不向二位连连打了两个拱手,好了好了,我认栽了。听凭你们处置吧。
   到了场部医院,打了一天点滴,看我稍微好了一点,光亮麻子才告诉我:“你这家伙倒下了,我们可没倒。我们这张桶就你一人中彩,别看我平日里没精打采的,可我自己也搞不清,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我为何偏偏经得背,特经背。我向队长主动提出来照看你随老兄。”旁边工头插话说黄队长肯是肯了,只是说要我们每人5分工给送到场部医院就回来。还要照顾的话,要准假可以,只是不给记工分。
   那怎么成?我要他们都赶快回队上去,我一个大小伙子得了这点小病要什么陪人?要什么照顾?好说歹说这两个家伙给我轰了出去。
   我昏昏欲睡,不知什么时候,点滴打完了,我又从昏睡中醒来了。睁眼一看,一张熟悉的国字脸在我眼前晃动。怎么啦,光亮麻子干嘛又杀了个回马枪?这不,他手里还端着一碗稀里糊涂的玩意儿在搅拌着呢。
   “快喝下,让食堂里赵师傅特意加工的软锅巴稀饭,吃了肠胃舒服的。”
   那阵儿,我一点胃口也没有,本想一推六二五,可看到他那眯眯眼流露出的满是诚挚的光波,还是不由自主地把那碗稀里糊涂的玩意儿端了过来。
   看我吃一匙皱一下眉头,光亮麻子忙安慰道:“这玩意养胃,只管多吃点,得了这种鼠疫,吃东西是有点恶心,好像要吐的,但吃下去一般还是不会吐,怎么说吃了还是大有好处的。”这家伙好像是曾经沧海一般,居然像一个老江湖郎中或曰老病号一样地念起消食经来了。
   我要他少罗嗦,待我吃完拿了饭碗就走人,晚上早点睡,雨停了,明天队长肯定要搞“半夜鸡叫”的把戏,把你们早早地叫醒去田里割水谷子。谁知这小子把眼一瞪,底气十足地说:“我还偏偏就不回去了,这几个月还有些老本吃,大不了陪你几天不要一分工。其实,说心里话,我们那张桶,你不在,我冒得味,他们两个就会讥笑我,吼我,没意思!”
   我晓得这家伙是找的一个借口,没我老船在,他们就不割禾打稻了?但心里明白也就够了,没把话挑明,由他赖在这里算了。谁叫此刻的我俩,这么像一对难兄难弟呢!
   这晚也是合该有事,睡到半夜,肚子毫无先兆的绞痛了好几把,刚刚意识到是要出恭了,甫一起身,肛门内一股激流涌动,不由分说地冲开“闸门”,稀拉拉的粪便立马流了一裤裆。我下意识的大叫了一声,光亮麻子应声而起,睡眼朦胧地问道:“怎么啦?怎么啦?”我没吱声。而光亮麻子也不需要我做任何回答了,因为一股臭哄哄且夹带着病毒味道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病房。接下来的事就完全是光亮麻子代劳了。没成想这小子干这类伺候人的脏活还算麻利,就像从护理专业培过训一般地训练有素。不到十分钟,我被换上了一条干干净净的内裤,屋里的臭味也荡然无存了。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不免庆幸不已。要不是光亮麻子非要强留下来悉心照料,我这病不知还要多磨几天?
   五天后,尽管还没完全康复,我在医院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出了院。一半是自个儿想队上的伙计们了,另一半则是为了光亮麻子。可不能耽误这小子太多了呀!
   回队休息两天后,双抢也搞完了,反正没我什么事了,倒不如趁着病了一场的由头,请假回趟城里,光亮麻子想同我一起去,被我阻住了。我说你不要当我的拖尾巴蟋蟀好不好,你听话,乖乖地,我回农场给你带高粱饴吃。
  
   6
  
   回家呆了十来天,成日间什么也不干,跑到几个没下放、而且荣幸地当了工人阶级的同学那里去恣意骚扰了一番,让他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听我大摆广阔天地的龙门阵,临走时少不了像搜山狗一般搜走一件工作服,或者一双大头皮鞋什么的,很少空手而归的。
   给洲子里同一条战壕的伙计们的“礼物”备得差不多了,我在家也闲得无聊了,不由得遵照街上多处墙壁上写的标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指示,乖乖地回到了我应该去的地方——洲子里。
   回队的当晚,没看到光亮麻子出来迎接,而且第二天、第三天也没见这小子的踪影。这就奇了怪了,我憋不住好奇心还是发问了,这小子难不成还是回城里去了?工头在一旁拉拉我的的确良短袖,还对我挤挤眼睛。这家伙难道有什么关于光亮麻子的事儿要同我一个人说?
   跟他走到一个僻静角落,这小子神秘兮兮地开口了。说是你可要绝对保密哟,这事儿队上应该还没有几个人知晓,有关光亮麻子的声誉问题。我说你信别人信不过,还信我不过,就冲光亮麻子成日间追随我鞍前马后的份上,我还会把不住自个儿这张金口?
   工头打架利利索索,是把好手;可叙述一件事情未免就磕磕巴巴了。我好半天才听明白:原来是那年月在知青中广为流传的手抄本《少女之心》害了光亮,害他的还有队上那个风流寡妇X,先是废了他的童子功,然后恶人先告状,又向分场知青办告发他强行与自己发生了苟且之事,这不,到分场办公室“写小字”,你来的那天下午去的,今儿个第三天了。还不知要受什么样的处罚。

共 15003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文件中首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而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作者回忆了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与光亮麻子的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本文从介绍光亮麻子入手,以光亮麻子为主线贯穿全文,“还原”了一段历史,作者文笔娴熟流畅,在文章中铺比排陈、娓娓道来,如电影回放让读者对“上山下乡”有了大致的了解。文章中方言较多,作者一一作出解释,使得故事情节趣味恒生、乡土气息浓厚。对于上山下乡运动,毕竟所处年代不同、又因为小编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在此不敢妄言。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文章贴近生活、框架结构严谨、段落层次分明、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尤其是对各色人物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1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5-10 10:14:07
  问好老船,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1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5-10 17:30:11
  谢谢水寒!问候水寒!祝幸福快乐!
2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5-10 17:29:29
  谢谢水寒给予这篇作品这么高的评点。知青下乡的题材,也许已经大大地落伍了。可这一段人生经历多少年来如影随形伴随着我,总让我不吐不快,且常吐常新,所以我就不管它受不受读者欢迎,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了。希望仍有读者关注。向水寒老师问好!牺牲休息时间编辑,辛苦了!
3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5-11 22:22:35
  恭喜先生又摘一精!江南有你更加精彩!
樱水寒
回复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5-14 20:48:24
  谢谢水寒!我原以为摘精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可近两个月发觉满不是这么回事,难度还真不小呢。江南可真是藏龙卧虎,高手如云,相形之下,老船此前还真有点自视甚高了呢。
4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05-13 08:36:25
  很精彩的小说,祝贺老船获得精品
河南雪儿
回复4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5-14 20:49:14
  谢谢雪儿老师的支持和鼓励。问好,祝福!
5 楼        文友:陌然然        2015-06-14 09:11:26
  这篇文章首先吸引我的是语言,幽默风趣,凝练而精辟,却又毫不死板。然后是题材虽老旧,但构思新颖,给人一种老窝里见凤凰的感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艺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小说创作的目的,而表现人物是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完成,本文人物的刻画很精细,精细到让人觉得有些太刻意,说直白点,就是对人物表现稍稍有些过,从而使事件就显得单薄。另外文中还有少许略显粗俗的口语,建议作者修改。总之,本文非常好,但可以更好,感谢作者一直以来对江南的支持。问好,祝安!
陌然然
回复5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6-14 09:57:34
  谢谢社长对拙作的精到点评和精准解剖。个中不足之处,确如社长所说,亟待改进。非常感谢惠赐铮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