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雀巢】烟火(小说)

精品 【雀巢】烟火(小说)


作者:一言 童生,931.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5发表时间:2015-06-05 15:50:14
摘要:“他爸,回吧,时间不早了!”妻子说。 丈夫闭着眼跪在坟前,久久不起。他双手作揖顶着额头,嘴唇微微颤动,仿若冥冥中与墓中人作着交流。 天色渐渐暗下来,沉寂的山野在凝眸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晚风簌簌作响,捷足先登,把刚燃烧的灰烬幽灵似的卷入空中又撒向四方...... 这是老李夫妇离开村子前与老祖宗最后一次见面,也是一次归期莫测的告别。因为他们要去到哪,在哪里落足生根,以及他们的目的愿望能否实现,都是个谜。

【雀巢】烟火(小说)

共 541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老李携妻在祖坟上祭祖,很沉重,仿佛永不再归。原来,他们要出远门,要离乡背井去实现一个愿望。啥愿望?老李家是村里的独姓人家,老李父亲那一辈,人丁开始散落,走的走,亡的亡,只剩下一个老李。老李的妻子只给老李生了个女儿。老李是党员、村长,碍于计划生育政策,老李一直没动生二胎的心思。女儿外出打工了,老李也缷了村长的职务,便准备带着四十挂零的妻子外出生子。决心要续上李家的香火,实现夙愿。直到动身前,妻子才向老李坦白:自己当年剖宫产女儿,卫生院顺便给做了绝育手术。老李绝望了。妻子主动提出离婚,让老李再娶个能生儿子的女人。老李离婚后,很快与邻村一位年轻寡妇好上了。准备结婚前,老李遇车祸高位截肢,失去了一条腿。年轻寡妇不知下落。前妻听到消息赶来医院侍候老李。女儿也从外地赶回来了。见父亲醒来,女儿激动欣喜,俯下身子拉着父亲的手:“爸,不要紧,残废了不要紧,有我和妈呢……你自已一定要坚强哦!”老李透过窗外清晨的阳光,仿佛看见了自家屋顶上的烟火……这是一篇规范的小说。情节虽算不上曲折跌宕,但一层层悬念自然流畅。人物形象饱满但不刻意,情境描摹生动却不铺张。推荐阅读。编辑:大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06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5-06-05 16:46:56
  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终于遗憾的未能圆满。女儿的孝顺、乖巧让李老汉燃起希望,这是作者的匠心,但是生活中这样的观念依然无法改变。
江山任鸟飞
回复1 楼        文友:一言        2015-06-05 17:28:36
  谢谢朋友关注!有些东西,大概要传统下去了,好在希望不断。
2 楼        文友:一言        2015-06-05 17:23:01
  编辑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编按、鼓励!
3 楼        文友:大慰        2015-06-05 18:15:48
  没有儿子,李家在这村就算断了烟火。党员、村长、计划生育政策,让老李一直没生二胎。四十多了,辞了村长,女儿也出外打工。老李决定带着妻子外出生儿子,不生儿子不罢休。“传宗接代”的观念多么沉重啊。已经四十出头的李嫂还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吗?
   小说情节这时出现了一次大跳跃。原来,李嫂二十年没再怀孕不是因为党员、村长和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当年生女儿时就被顺便做了绝育手术。这真是出人意料,却又自然。读者心中刚刚产生的悬念得到一个另类解答,随之引出了下一个悬念。
   老李绝望了,看来命中注定李家在这村的香火要断了。李嫂主动提出离婚,好让老李再娶个能生儿子的女人。老李“没多犹豫就同意了”。“传宗接代”真的高于一切。
   老李的言语、行为、心理活动……都着墨不多。在这些情节里,老李的形象也饱满了起来。读者心中也产生了新悬念,老李将怎样实现他的夙愿呢?
   很快,老李找了个年轻寡妇。他信心满满,相信这个女人能给他生儿子。临近婚期,老李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新的悬念又产生了。
   年轻寡妇不辞而别。已经离婚的前妻听到消息赶来医院,女儿也从外地赶了回来。老李从梦中醒来,仿佛看见了自家屋顶上的烟火。
   同样,李嫂的言语、行为、心理活动也着墨不多。她对老李的体贴、顺从、主动提出离婚、赶到医院照顾老李……也让这个农村女人的形象栩栩如生。
   所以我认为,这篇小说在结构和悬念的设计上自然、平实,却丝丝入扣。人物塑造似乎用力不足,却也形象饱满。
   讲述者几乎没有对“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进行主观评议,可这一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却跃然纸上。“几十年夫妻情啊”,这样的朴素情感真实而温暖。
   小说结尾将这种温暖感觉推向高潮。且更多通过老李女儿的言行表达出来。也没有主观议论。这是小说的写法。所以我说,这是一篇不错的规范小说。
   问好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一言        2015-06-06 10:28:52
  一见如此篇幅的评论,不胜欣喜而倍受鼓舞,再次感谢对作品的关注和重视!其实,本文写作时只有表现主题思想的大体思路,对人物,情节,场景等要素都没有刻意去设计,只是凭着感觉怎么想怎么好就怎么写。老师深入细緻的剖析和总结,反而清晰、深化和再现了我为文的思想和写作过程,让我今后写作会更加自觉遵循作品的规律。哦,新雀巢有这么多视文学为生命的高水平的编辑,真没白来!
4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6-08 13:04:03
  正能量文字,有教育和写实意义,欣赏.如果能让更多的李老汉看到这种文章就更好了.
祖上山东,出生浙江,当兵福建,安家福州,弹指过不惑;童年玩泥,青年玩枪,中年玩笔,老年可能玩物丧志。
回复4 楼        文友:一言        2015-06-08 17:36:19
  谢谢文友欣赏,夏日问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