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母亲

精品 我的母亲


作者:桃李人家 秀才,297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0发表时间:2015-06-16 14:56:21
摘要:母亲说,她永远忘不了跟外婆生离死别的那一刻:“孩子,你去做一趟客,过一段时间,妈妈再把你接回来……”母亲流着泪答应了外婆。外婆把母亲托给了一位远房亲戚。为了逃避战乱,母亲随着逃难的人群辗转流落到了粤北始兴沈所,被一户好心人家收养……从此大半辈子,海天茫茫,天各一方,母亲再也没有见过亲生母亲和亲妹妹——这是母亲刻骨铭心的痛。


   我以勤奋苦学的方式回报母亲。在学校,我每天做着像雪片一样的练习或测练题。有时,因为太晚到食堂打饭,饭菜早已被抢购一空,我随便买些饼干充饥了事。晚自修结束,我继续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我嫌店里的蜡烛太贵,亲自动手自制了一盏煤油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划亮那盏小小的煤油灯,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聚精会神读书做习题,直到眼睛一个劲儿地钻痛,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睡觉……我时刻仿佛都能看见,母亲就站在我的面前,用一双慈详的眼睛鼓励我,给我绵绵无尽的力量。
   那时候,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小作文。我参加县宣传部和图书馆联合组织征文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顺利荣获一等奖。我身边的同学啧啧称赞,纷纷夸我为“文学才子”、“文学大师”!
   我深知,家里送我读书不易。全家人守着数亩薄田,没有其它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极其艰辛。每次开学报名缴费时,我不忍心开口要钱。每年暑假,我从学校回到家里,立即奔入田间地头,卷起裤筒,头顶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帮母亲抢收抢种。我肩膀上挑着百来斤的稻谷,艰难地行走在湿滑的田间小道上……农闲时,我或随母亲进山挑一担柴毛回家。每次从事繁重的农活,我汗透衣衫,累得浑身上下骨肉酸痛,可是,我从来没有轻易地哼一声。
   在学习上,我知道自己所处的境地,我只能竭尽全力,背水一战,务求考上大学,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报答家人的殷切期望。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用力写下一行醒目的正楷大字:“人生难得几回博,拼死拼活考大学!”每次看到这行大字时,再苦再累,我也不敢偷懒,我坚定的朝着我的梦想,朝着我的奋斗目标一步步迈进!
   我们兄弟姐妹还小的时候,多亏母亲支撑家门,父亲心地善良,老实巴交,有些不怀好意的家伙总是想法欺负父亲。五、六十年代,父亲在云绕村替大队养猪。一次,猪场里的领导恶人先告状,告发父亲养猪不负责任,把好好端端的猪仔全给养死了。这事惊动了上级领导,上级派来工作组了解情况。父亲为此忧心忡忡。母亲教父亲一个办法:“人家既然不仁不义,就休怪我们无情!你把你知道的真相全部抖出来!”在上级领导面前,平时话语不多的父亲终于慢慢地开了金口:“允许我讲几句真话吗?”上级领导点头同意了。父亲不慌不忙,一字一顿地和盘托出:“某月某日,场里的某些人私分了喂猪的粮食……某月某日,某些人聚集在一起,偷偷把粮食带回家……因为缺少粮食,那些猪仔一批批地饿死了!你们说,这是究竟是谁的责任?”在上级领导的见证下,不怀好意的家伙全都傻眼了,他们低着头,满脸羞愧。
   有一位邻居叫做W,长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有一回,W无中生有,诬蔑父亲偷了人家的东西。那天,父亲刚出村口,W拦住父亲,诬告父亲偷了邻村某某的一担芋头。W的谎言编得有鼻有眼,竟骗了不少村民。母亲闻讯后,匆匆从家里赶到村口,怒视W。母亲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平静地对W和围观的群众说:“好!既然说我家的老鬼偷了人家的东西,很好办!现在,我们叫上大队干部,一起到邻村去对证。既然偷了人家的芋头,地里一定会留下脚印,如果那脚印跟我家老鬼的脚印一模一样,我认了!走,我们即刻出发!”
   W见母亲正气凛然,顿时心虚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但W装着无事的样子,百般狡辩:“你妇道人家,只会死打烂缠,你如果前去,事情只会弄得越糟糕!”“胡说,事情只会越弄越明白!”
   母亲见W不敢前——得理不饶人,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她提高嗓门,把W骂了个狗血喷头,骂他千刀万砍,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经母亲这么一闹,村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终于有了收敛,再也不敢轻易惹父亲他们了。因为他们知道,父亲背后有一位精明强干的铁娘子,弄不好,反而会惹火上身,不好收场。
   母亲又是一位很传统的女性,她笃信佛道,信神信佛,相信转世轮回、因果报应。平日里,母亲总是修善积德。每逢初一十五,母亲必然早早起床,烧香敬佛,祈求神明保佐子女们幸福安康。
   有一回,父亲阉邻家的小猪,叫我做他的帮手。父亲把长凳竖起来,把小猪绑在长凳上。我用脚踏住长凳,用小手扶着凳板。母亲知道父亲叫我当了帮手,把父亲训斥一顿。她骂道:阉猪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怎么能让小孩参与其中呢!
   小时候,大姐的家婆极其势利,不肯帮忙照看自己孙儿。母亲叫我把外甥带来,寄养在我们家里。外甥一直在我们家生活了六年,直到考上县城的重点初中,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家。二姐婚后,二姐夫在外工作,二姐忙不过来。母亲又把小外甥接了过来读书。那些年,大姐二姐分了家,劳力不足,母亲又劝我们要帮姐姐们干活,帮她们度过难关。
   伯父家多兄弟,堂兄堂弟们的关系不好。大堂哥成家后,立即被分了家。那时候,大堂哥家家徒四壁。母亲看在眼里,于心不忍,嘱咐父亲想办法打制了一套家俱,送给了堂哥堂嫂。堂哥堂嫂的小孩无人照看,母亲一并把小孩领过来照看,给他们饭吃,为他们洗澡换衣,视同自出。
   邻居们逢上大小事务,忙不过来,母亲总是腾出手来,主动前去帮忙。有一回,天降暴雨,村里信丰狗的小孩掉进了大水沟里,被母亲救起。小孩的父母不在家,母亲把那位小孩领回家,及时给小孩洗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信丰狗夫妇回家后得知情况,对母亲千恩万谢。
   1976年,我县境内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灾。那天,父亲不在家。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着大雨,家人来不及撤走,见洪峰来得凶猛,母亲叫我们不要慌,赶紧上楼躲避洪水。那时,房子已被洪水泡浸数米之深,一些低矮的土房在洪水的肆虐下轰然倒塌。我们惊恐万状,母亲情急生智,指挥二姐用刀劈开瓦面,让我们逃生。二姐劈开瓦梁,我们先后钻出屋顶,大声呼救。公社领导及时派出数艘小木船,把我们运到安全地带。
   为了远离洪患,我们全村整体搬迁。为了兴建房子,家里急需大量的泥砖。母亲领着哥哥和二姐起早摸黑打印泥砖。打印泥砖是一项极其艰苦的活儿,工序又极其繁琐。母亲作为主力,天蒙蒙亮起床,直忙到月亮升起时才收工回家。就这样,母亲带领哥哥和二姐打印了数以千万计方方正正的泥砖。我们家终于盖起了土木结构的新房。
   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母亲在农闲时带领我们一起进山砍柴。我们在深山中把一根根的木柴砍倒,然后一捆捆地绑好,硬是用肩膀把柴扛到大路边,然后用手推车一车车地运到家里的院子。我们抽空把柴劈得整整齐齐的,晾干,再绑好,等到墟日,天还没亮,便拉到县城的集市上叫卖。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从小养成了节俭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在学校,我舍不得乱花钱,我把一分钱当作两分钱来花。生活上遇到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咬紧牙关,迎刃而上,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也许,因为我身上有了这种品格,在学习也发挥了想像不到的作用。最后,我凭着超人的毅力,发愤苦读,终于顺利地读完了高中,考取了师范大学,走出了山村,成为一位教师。我成家后,儿子威威不久降临,我把母亲接到县城。从此,母亲每天跟我们住在一起。威读小学时,常常贪玩,放学后不肯回家,总是在楼下的小区里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溜溜球,玩滑。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在阳台上扯开喉咙大喊:“威威,回家吃饭了!”可我的声音不太,母亲总是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母亲身体好,中气十足,声音传得很远。每当这个时候,威听见了奶奶的叫喊声,便收拾玩物,匆匆上楼回家。为此,我常与妻开玩笑说:母亲的嗓门像广播!
   威在奶奶的调教下,乖巧懂事。初中毕业后,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市重点中学。在强手如林的市高中学习中,竞争更加激烈。威好似如鱼得水,越游越欢,成绩进步极大,每学期都有上佳表现。如今,威已昂首挺进全级十名之列。母亲见孙儿捷报频传,自是喜不自禁。每次听说孙儿在周末要回来,便匆匆地赶到菜市场,买回好鱼好肉,为孙儿烧菜熬汤。母亲对孙儿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母亲勤劳能干,且通情达理。她每天照看小孩,买菜做饭,扫地拖地,洗衣晒物,更换煤气瓶,缴交水电费,操持了全部的家务。我跟妻下班回到家里,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候,我起床后,发现我茶杯里的茶还是热的。母亲真是细心,连我的茶也为我备好了。我跟妻想要插手帮母亲干一些家务,可是母亲总是不让我们费心。妻也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好媳妇,跟母亲的关系极处理得极为融洽。妻有时陪母亲一起出街,因为关系太好,外人总以为妻跟母亲是母女关系。当别人得知她们是儿媳关系时,莫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妻说,每次我出差后,母亲总是跟她有聊不完的话题。我笑着问妻:“你们聊些什么话题?说来听听!“还不是聊以前艰难困苦的年代,聊你小时候的那些顽皮捣蛋的事情……”
   母亲常常对我说:“你有今天的成就,当年全靠哥嫂的大力支持,你一定要好好报答哥哥的恩情。”“娘,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忘记哥哥恩情的!”我总是这样回答。
   一直以来,我尊敬哥嫂,视兄如父。我们兄弟不曾分家,不曾闹过矛盾。哥哥供子女读书时,经济拮据,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我悄悄地伸出援手,资助侄儿侄女完成学业。逢年过节,亲自为他们添衣购物,送上红包。哥哥生活遇到困难时,我把钱悄悄地塞给他,帮他度过难关。那年,我们在县城买了新房,哥哥送给我一千元作为贺礼,我硬是把钱塞进哥哥的口袋里。我说,我们是自家兄弟,又不是外人,何必如此呢?再说,侄儿侄女现在读高中,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你把钱留给他们读书用吧。老家被征用了许多土地,每家每户按人口分了不少征地款。哥哥要把母亲的那一份征地款给我。我劝哥哥:你们现在要供养两个小孩读书,经济困难,你就把这笔款当作他们的学费吧。如果现在不需要动用这笔款,你可以把它存到银行里,等他们考上大学再取出来用吧!
   我搬进县城的新居后,立即把侄子侄女双双接到新家,供他们吃住,让他们安心地读书。母亲专职买菜做饭,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孙儿孙女,也更加忙碌了。每到农忙季节,哥嫂在家抢收抢种,忙不过来。我们利用周末时间,赶往乡下老家,帮哥嫂干活。母亲八十高龄了,也闲不住,不听我们的劝说,也赶到田间地头,顶着烈日,跟我们一起忙着在地里拔花生。
   母亲年事已高,做事依然风风火火,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一天。可母亲的脸上常常挂着幸福的笑脸。
   侄儿侄女在县城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广东省的重点大学--中山大学,并读完了研究生,终于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侄女考上大学搬离我们县城的新家时,那时儿子威还在读小学。我们一家围着饭桌吃饭。我与妻对儿子威说:“你姐姐要去读大学啦,以后,你就在姐姐的房间读书了。”威无比天真地问我们:“噢,是不是姐姐把这间房间送给我啦?”母亲听了,笑得弯下了腰。“是啊,这是姐姐送给你的特殊礼物!”我也笑着说。侄女鼓励威说:“以后,你也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超过哥哥和姐姐!”威似懂非懂地点头答应。
   在母亲教导下,我和哥哥情同手中,亲密无间,精心构筑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母亲儿孙满堂,逢年过年,在外地工作的孙儿外甥们从四面八方回来,拉着祖母的手不愿放开,他们问寒问暖,为祖母送礼送物。村民们见了,总是露出无限羡慕的眼神,交口称赞我们家是和睦之家,幸福之家。我发现,这个时候,是母亲最为幸福的时刻,她的脸笑得那自然,那么灿烂。也许令母亲欣慰的是,儿孙们事业有成,没有辜负她早年殷切的期望。
   我们平时坐在一起闲聊。我与妻都说:“娘,您一定要保重身体,要长命百岁。您一定要看到小孙儿威威考上重重点大学。等他毕业了,您还要去看看,他在那儿发展。”“我哪有这样长寿?”母亲说。“怎么没有?再过六七年,威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我们全家一起上他那儿去看看。”我这样回答母亲。
   母亲信神敬佛,初一十五,烧香敬神。她还时常为儿孙们祈福。每次,当她听到儿子们身体有恙或有不顺心的时候,她总是悄悄地去找大神烧香,花钱消灾。有一次,我听说母亲一口气叫大神做了十个平安符,她要把平安符一一分发给儿孙们,一心一意为儿孙们保平安。我多年以前就知道,母亲把儿孙们给她的零用钱,她悉数花在祈福消灾方面。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我肠胃不好,母亲很是担心,偷偷地花了上干元去大神那儿烧香,祈求神明保我平安。我在中医院开了中药,用中药调理身体。母亲煮好饭菜后,又亲自为我煲好中药,让我趁热喝下,好让我早日康复身体。母亲离世的前一天,还要抢着为我洗衣服。母亲喜欢用手洗衣服,她说洗衣机洗不净衣服。我不好意思地婉拒了母亲的一番好意,回答说:娘,还是周末让我自己来洗吧!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今年5月13日凌晨,身体一向硬朗的母亲,突然病发,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最后还是无力回天,撒手西归,享年82岁。医生下给母亲的死亡结论是:心肌衰竭。我们一直在想,以母亲的体魄,至少能活到九十多岁。母亲走得如此匆忙,她临走的前一天,还亲自买菜煮饭,没有露出一点倦容和病态。这让我们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唉,母亲,从今以后,我再也听不到您爽朗的笑声了,再也听不到您循循善诱的教诲了,再也尝不到您亲手做的米粉肉了,再也不能陪您坐在一块,一起收看电视节目,为您分析讲解剧情了……母亲,愿您生活在那个遥远的世界里,一样幸福快乐!

共 1035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母亲的家世说到母亲的离世,把母亲的一生具体而清楚地表现了出来。母亲一生为三个阶段,被迫离开母亲,流浪被收养,从此与家人生死没法见;二是母亲来到作者家,写了母亲对一家的苦苦支撑;第三个阶段,母亲成了奶奶,对孙辈们的悉心照料。整篇文章以写母亲和作者的故事为主,写出了母亲勤劳、善良、仁爱、坚韧、智慧等特点;写作者的学习,对母亲的理解等内容,又侧面衬托了母亲,没有文化,却眼光长远,通情达理,善于教子。感人的母亲,感人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17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6-16 22:13:28
  母亲是一个普通人,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母亲的人生故事,把母亲的感人美德和优点都很好地揭示了出来,表达的不仅是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像母亲学习的意义。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何叶        2015-06-18 06:40:52
  看了您的文让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嗯,母爱是最伟大的爱。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06-18 10:44:09
  是的,母亲是最伟大的爱!
3 楼        文友:人生逆旅        2022-03-25 20:39:31
  这是一位亲历了日本侵华到新中国建立建设全过程的母亲,从战火纷飞的民国到一清二白的新中国,再到新世纪中国,不足一个世纪,中国便取得了现有的崛起,中国迅速崛起正是拥有了像作者母亲这样吃苦耐劳无然无悔的最后中国好人民。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能然辱负重的人,历朝历代不被逼到活不下去基本不会对政府有二心,能如此逆来顺受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太爱自己的子女亲人和家了,他们不怕穷,你只要不打扰他们,他们就能像蜘蛛一样把生活过得条缕分明,吃番薯芋头喝白粥都无所谓。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由一个个爱家如命的家庭组成,这是几千年儒家礼制文化形成的社会基因,这种儒家基因造就的优秀中国母亲都极有共性,所以只要讴歌母亲的文章都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从作者的母亲到朱德的母亲,无不如此。
  
   清朝之前的中国各历史朝代的经济实力是不错的,因为科举误国和闭关锁国,导致电磁文明严重滞后,自进入清朝后,西方列强则借助电磁文明造就的坚船利炮开始掠夺全球农业文明国家所积累的财富。不知科技为何物的晚清政府成了世界列强争相掠夺的肥猪肉,一二战唤醒了中国人对科技知识的敬畏,从此,饱经战乱的1920-30年代的中国父母开始含辛茹苦地供养子女读书,其客观结果早已从封建时期的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升华为知识强国和科技兴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