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指间】自说自话(随笔)

编辑推荐 【指间】自说自话(随笔)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5发表时间:2015-06-24 09:34:21


   王小波说:“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觉得过于简单。是的,阴阳五行的定义描述是没有多少字,但是天下事物森罗万象,用阴阳五行解释归纳也必定呈现出千变万化。亏王小波还是个理工科,按照王小波崇拜的西洋人理论,那牛顿运动定律也就几句半话搞定,比阴阳五行更加简单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可是用到了实际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彻底解释清楚。按王小波式逻辑,我完全可以说,牛顿理论不怎么地,太简单……
   下面王小波的话就更让我瞠目结舌了,他说朱熹在解释阴阳的时候,举了一个看井底的例子,说朱熹对井底人水面成像的机理观察不仔细云云。不管是写文学作品还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索,描述或不同观点进行辩论,都免不了举例子,这是为了启迪别人的思维,帮助理解,跟自然科学研究中做实验,观察记录完完全全是两码子事儿。王小波硬要说看井的时候还一定能看到另外的东西,哈哈,我说王小波,你说的还不完全,我给你补充啊:朱熹说看到一团白雾,你说还有人影儿,我说我还看到一个投井而死的人,张三说还有一个破桶,李四说还有几块石头……
   读他的文章到这会儿,我除了惊愕,还有点纳闷,王小波则是在跟谁抬杠啊?唯一的解释是,在跟自己臆想中的对手进行唐吉可德式的抬杠,这是愤青们在运用中国式逻辑中常常伴随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用归谬法很容易让其现出原形。
   在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推理完了后,王小波羞答答的承认,朱熹是伦理学家,不应该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王小波极不情愿的承认,自然科学跟人文学科是两码子事儿。既然承认了,那等于承认你前面说了一通话是谬论了啊,应该删除了啊,没有,这只有用口是心非的中国式逻辑才说得通。
   接下来他说,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要求朱熹等,“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我又一次为他的逻辑深深“折服”。这句话的意思很好明白,正因为几千年来以孔孟、朱熹为代表的一干人文学者,毫无自然科学素养,所以中国几千年来出不了自然科学家。这个推理结果正是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人文学者所得出的,好比非要懂得(不一定会背)相对论才能进行文化历史研究,驴头对不上马嘴。一会说是,转眼之间又自我否定,这就是中国式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
   事实果真如此,不用王式逻辑怎么看?
   第一,人文学学科与自然科学互相并不矛盾,看世界历史,人文与自然学科绝对不是王小波认为的那样此消彼长的。现今,外国自然科学技术如此发达,是因为老外文科生都先上了理工科的课?这,也只有中国式逻辑才说的通。
   第二,中国几千来来没有出过自然科学家,结论是怎么得出的?纪元前,古希腊的学者们知道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时候,中国人也总结出了了勾三股四弦五;徐霞客对中国地理的贡献;祖冲之的圆周率;李时珍对中国植物学的分类归纳,现代有李四光,华罗庚……王小波承认自己比较喜欢西方的思想,有点“崇洋媚外”,而前面讲的这些中国人却是西方人认为的,为世界自然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几千年来中国出的。外国人用外国人的逻辑分析得出这些中国人是值得效仿的自然科学家,王小波用他的中式逻辑愣是不承认。
   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开始,近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快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这是事实,却不是几千年前,西方有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沉闷历史”。估计王小波脑子当中的自然科学家的概念,只限于现代的爱因斯坦、牛顿等现代人,而中国的,不管过去现在的都算不上自然科学家,在王小波的眼中,中国人也只会做做豆腐。王式逻辑真有特色。
   王小波说自己已经是读过了程朱孔孟,用前面他自己的话说是“乱看一通”,“从读小说开始”,也承认“没有钻进去”。再一次强调自己读儒学(哦,儒学即国学)是“浮皮糙痒”的,王小波接着说,再加上阴阳五行,中国的东西那么一点点东西居然让人读了几千年,“太过分了”,钻研中国古代文化是神经病,中国人只知道背书,背书形成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他感到实在是不可理解,哎,但就是凭这个,我就可以说中国文化遗产是太少了,王小波的逻辑是:我就看到这么几句话,就看到了讲人际关系的这么几句,我当然就认为中国认为文化就是人文关系这么一点点东西。概括一下就是:我看到多少,或我认为是多少,那这个事物就是多少;我看到有人只知道背书,那就等于全体中国人只知道背书。
   读书和背诵不能等同。有人只会背书,有人更注重思想的探究。中国几千年来的读书人中,当然有只知道背书的迂夫子,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钻研精神的学者。你看:前秦时期的子学思潮有儒道墨法名农阴阳从横等诸子百家:西汉掀起经学思潮;汉末,魏晋时期有离儒的玄学思潮兴起;接着隋唐佛道思想占了主流;宋朝二程和朱熹的理学高潮;宋末明朝的心学思潮又“更新”了儒和理学;顾炎武、黄宗羲开创的朴学思想到了清朝形成高潮。请问:如果中国人只会像王小波说的那样背书,背了个几千年,能形成一波波的思想高潮吗?不用问,王小波们自诩是理工科的,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遗憾的是他们要议论的书只读了那么一点点,够了,再用中国特色的逻辑这么逻辑一下,结论自然让我拍案惊奇。顿时想起了佛教,有小和尚只知道有嘴无心的念佛经,但从两千五百年前佛教创立到现在,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哲学流派、浩瀚如海的“经律论”,是靠几个有嘴无心念经小和尚就能办到的?
   既然提到了邓晓芒,李零等王小波教授级的“盟友”,也应该举证。邓教授是我仰慕的西方哲学研究大家,特别是康德。但是转到自己不熟悉的孔孟学说上来,就只能跟王小波一样,用以点概面,想当然的中式逻辑来逻辑事情了。他说孟子夸舜毫无道理,舜的老爸偷了东西,舜就辞职,不当君主,带着老爸逃跑;儒家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纵容犯罪,为现代法律所不容,就是在当时看,也伤失道德的。据此,邓教授认为孔孟之道,儒学根本就是及其反动的云云(这场大辩论结果当然是邓教授落荒而逃)。其实现代法律早就认可亲属回避制度,任何人都有权保持沉默的认识。仅凭父子互隐就盖全部孔子思想,代表儒学全部。邓教授在分析西方哲学时,运用逻辑头头是道,脉理清晰,一旦碰到自己家人,自然而然的用起了王式逻辑,有趣。
   李零更可笑,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去向君主们宣扬仁政。老人家在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一个上年纪的人落单,不知如何是好,孔子比喻自己这一刻像个丧家狗。李零看到这一段,来劲儿了,认定孔子的儒家就是丧家狗,满世界逃难,连自己的祖国鲁国也不要他了。事实呢,孔子见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专权,不待见他,于是周游列国去了。回到鲁国,季康子给他公卿位子,他知道季康子是想拿自己的威望做个摆设,干脆回绝了季康子,不当官,专心去做修订文献,教授学生的事业去了。这李零还有更为可笑的奇谈怪论,就不说了,牛逼不能吹的太远。邓李二位对儒学的“研究”,就停留在跟王小波一样的层次上,只能用中式逻辑给自己找借口。
   拿别人文章说事,要学会适可而止,特别是王小波的这篇,在浮皮糙痒的前提下,充满了唐吉可德式臆想,会产生无休无止的感觉,烦死人,所以,打住吧。
   不说王小波的文章了,但王式逻辑的仅仅说了中国部分,而王小波们跟我一样,是属于崇洋媚外派的(荣幸之至),王式逻辑不在老外身上用用怎么说得过去?所以,牛逼还没有吹完,继续。方法还是以点概面和想当然的自以为是,用中式逻辑专门对付西洋人,看看讲的通不。
   据说外国人的逻辑,理性思维源自于古希腊,正因为这样,才能在后来产生牛顿、爱因斯坦之类的人物。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理性思维的鼻祖,是他“把哲学带回了人间”。苏老夫子与弟子柏拉图在西方人眼中,还真的跟中国的孔孟相似:圣和亚圣。
   跟孔子一样,苏老夫子也是“述而不作”,由弟子柏拉图记录下了他跟人的对话,居然也被人研究了几千年,至今不衰。对话的内容也就是公平正义,勇敢等一类的老生常谈,而且绕来绕去反反复复,这样的人居然被说成是最具智慧的?孔孟谈的最多的是国家该如何治理,苏老夫子感兴趣的是城邦如何管理;孔孟大谈仁义道德,苏氏老讲公平正义,一样一样。
   跟王小波读朱熹一样,浮皮糙痒的来读柏拉图。朱熹讲了从井里看白雾,来比喻阴阳;柏拉图呢?说了山洞里的人看影子,来比喻智慧的获取,匪夷所思。山洞里阴暗的岩壁上晃动的影子,我可以认为为是鬼影;或用科学的方法,我还可以认为是由于火把或洞外阳光的变化,影子表现出长短不一,根本不是原来人形的正确反映等等等等。我这么一分析,发现居然跟王小波分析朱熹一样,得了真传了也。
   对了,还有亚里士多德,这个西方逻辑,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也不怎么的,形式逻辑只讲形式,而不管内容,事情真实与否;想当然的认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肯定比轻的要快;说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自己有两任老婆,也不去数一数,就比大胡话的乱讲一气,这样的人居然能说是学者,科学家?
   孔孟留下来两本书:《论语》和《孟子》,柏拉图就留下来一本《理想国》,篇幅差不多,怎么也是被我崇拜的西洋人颠来倒去的研究的罢不了手呢?哦,对了西方人也是由只知道钻故纸堆的人物组成,所以才有了后来众多的思想流派,跟中国一样。
   就是现代西方学者恐怕也受不住王式逻辑的打击。康德说有个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用理念世界来代替上帝,否定一个形而上,却用另一个形而上代替,跟中国古人用道来代替天一样;经验也有先天的,居然和孔子的生而知之相同。朋友们想确定康德那下面的玩意儿管不管用,找来一个妓女,付了钱,如此这般的交代一番:必须成事儿。一夜过来,朋友问康夫子:感觉如何?康夫子答曰:也就一堆肉扭动的可笑动作。是啊,孔夫子见到名声不怎么好的南子,吓得“鬼头鬼脑”,还是康夫子不避讳,承认跟一堆肉玩了一夜可笑动作。用王式逻辑,这老康的确要比孔夫子胆子大多了,符合王小波的择人标准。再看大名鼎鼎的罗素,一个小本详细记录自己的讲演和作品的收入;讨了好几个老婆,还跟厨娘,随机碰到的街边女郎做爱,这样的人居然还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
   睿智而有主见的朋友提醒我:西方在启蒙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是空前的啊!恩,这个事实有目共睹,而且我也正在享受科技成果:这四九天有暖和的空调,我还可以不用笔就写文章。但是,科技好像不能解决父母为什么要爱子女,为什么有人会相信有个上帝,或六道轮回?自然科学似乎也不能解释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把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抬出来跟孔孟,跟朱熹比,看看那个更招人喜欢,这个问题只有用五四创立,文革传承下来的中式逻辑思维方式才能解决。别忘记了,就用王小波的中式逻辑,照样能把牛顿,爱因斯坦这些西方自然科学家打的晕头转向:
   一个苹果砸到脑壳上就能确定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例子还不如朱熹的观井,柏拉图的来的深奥。就算牛顿说的对吧,可他把宇宙动力最后归于上帝,认为上帝是所有运动能动起来的第一推动力,这那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能说的话?爱因斯坦,相对论遇到量子力学挑战,居然说出了:上帝不掷骰子的话。人家波尔用统计原理,指出粒子的位置的概率,跟上帝有什么关系?概率就等同于掷骰子?信神,也能是科学家?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一切人和事物,人文思想,管他是哲学层面还是自然科学,只要跟自己臆想的不一样,用王式逻辑,抓住以点概面,想当然的法宝,统统能打翻在地。
   有人说:博学善辩的朋友:你牛逼吹的有点不对头了,似乎是在否定五四以来的先进思想,替腐朽的中国传统文化辩护。哎,尊敬的朋友,您好像没有看此文开头自我保护式的声明:我这个人对什么人持有什么立场从来不感兴趣,天下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立场:地球上那么多宗教,宗教内部又有那么多派别;有那么多哲学思想互相对立,掐架;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文学艺术派别同样,就连什么是短篇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叫杂文,该如何区分?到现在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没个共识,比如蒙田的文章,到底是散文还是杂文……到现在有那个战胜了那个?还是各说各话,不过却让我这样的人大饱眼福,享受极了。
   立场,思想和观点是不可能被驳倒的,能驳倒的是阐述思想观点所使用的逻辑。但现实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证明了他没有讲道理,结论荒谬,他也坚决不承认,死死抱定自己的立场观点,或者用让你哭笑不得的逻辑来跟你辩论,比如中式逻辑,没完没了。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在启蒙以后,开始反思理性,革命是不是能解释,包揽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的时候,我周围总有一部分“慷慨激昂”者,却还由于惯性作用,沿着中式逻辑的轨道飞奔,停不下来。
  
  

共 1008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大作纵横捭阖宛转斫轮中、外传统顶尖文化,以议论“中国式逻辑”——即现代版的自五四以降至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的那种思维和话语逻辑——其“特色”即“以点概面”和“想当然”——为核心,以当代文化名人王小波理论为矢的,自说自话,畅谈对当今时代某些文化现象、思维逻辑发表看法,观点鲜明,语言犀利。作者行文汪洋恣肆,一泻千里,痛快淋漓,读来大快人心,令人颔首,不胜击节。当然,关于学术,诚如作者所言:人家有人家的想法,观点,应该理解,尊重;这个世界如果只存在一种思想观点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