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酒】像酒一样的岁月(散文)

精品 【春秋·酒】像酒一样的岁月(散文) ——坚强来自一个人的努力


作者:落拓书生 秀才,217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51发表时间:2015-06-30 14:30:12
摘要: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向母亲撒了个谎:“老奶,我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需要戒酒一段时间……”母亲才肯罢休,不再固执地找酒给我喝,我望着她轻轻晃动的背影,又想起了17岁时第一次在家里喝醉酒的情景,猛然惊觉已是好遥远的事了。那些弥漫在酒味中的爱,却依然鲜明如故,那关切的神情和那惊慌的样子,原来也已是我不该忘却的眷恋……


   为了方便第二天能按时进车间上班,黄昏时分,我坐班车到金城江,打算到人民厂的同事斌家住一夜。华灯初上时,在东站下车后,我蹲在一面墙边呕吐了大半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颇为狼狈,后来坐9路公交车到人民厂斌家,与斌、陆哥两位旧日同事喝完一瓶啤酒,我苦笑着说:“他妹的啊,老子喝了十几年的酒,感觉今天的酒特别苦!”斌当即打趣我:“四爷,虽然这个漓泉啤酒不像你们丹泉酒厂的米酒那么好喝,你也不至于脸歪过一边天去吧?”我头摇像个拨浪鼓,说了一句喝酒有害健康,惹得斌、陆哥直翻白眼。
   回了南丹,我便老实上班,低调做人。再也没有跟什么人喝过酒,每天都到厂里的职工食堂吃午饭、晚饭,每顿饭花3块钱。当小城某些地方响起年猪惨叫声的时候,我们酒厂也开始放年假了。头一天傍晚,同事邓打电话邀请我去她家提前吃顿年夜饭,盛情实在难却,我只好去了。在去邓家的路上,二姐忽然打电话给我,很难为情地向我问道:“仕啊,你能不能寄两百块钱给我交电费?”我还没开口说话,二姐已笑着解释:“是这样的,我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你姐夫身上也没有什么钱。上个月的电费挨两百多块钱,你姐夫怪孩子晚上开灯睡觉,才用去那么多度电……仕啊,你先寄两百块钱给我交电费,这两百块钱算是我跟你借的,以后我有钱了就还你……”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啊,我仰天长叹一句后转身穿过一条小巷,到邮政局的存款机上汇了两百块钱给二姐。
   我离开邮政局后,快速穿过原先的小巷,即将走到同事邓家的楼下,眼睛突然间被一个妇女吸引住了——确切的讲,我是被妇女的一句话吸引住了。她说:“时间过得真快,又要过年了!”使我感慨万千,禁不住也自语了一句,又要回家过年了……
  
   十九、让我有些感动的短信
   相对于2012年的春节,我并不想回家过2013年的春节,心里想搞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未免有些天真了。我终究还是回了家,不为别的,只因故乡是我生命的摇篮。除夕傍晚6点多钟,我给母亲五百块钱,她笑呵呵地收下,没说什么;给三百块钱给父亲时他皱着眉头嫌有点少,却不知道我脚上的崭新皮鞋其实才30块钱一双——一个29岁的青年人如此落拓,确实有些悲哀。可我又能如何?我也想多给点钱给父亲,只是无论我给多少钱给父亲,他最终都“送给”了他的牌友们。包括他一年的大部分收入也都“送给”了他的牌友们。
   从除夕至初二晚上,我整个人仿佛掉进酒缸里去,浑身上下全是酒味,头重脚轻,看天是昏的,瞧地是暗的,合起来叫作天昏地暗。初二早晨,一家人吃完早饭,哥哥骑摩托车载着嫂子和侄儿去嫂子的娘家拜年,就剩我和父母在家,母亲安安静静地在老屋里看电视,足不出户,父亲可不同了,一天到晚不见人影,用他的话讲,除夕至初十这段时间里不宜动土,即不宜耕田种地。自个儿给自己放年假。下午4点多钟,荣新大表哥忽然打电话催我去他家喝酒,一个劲地在电话里嚷道:“仕啊,快点来我家喝酒!我放蜂蜜放酒里,用火温大半天了,现在酒甜甜的。”我没有拒绝,到了荣新大表哥家,看见大表嫂和表侄重没有坐到桌边吃晚饭,我连忙叫她们母子二人吃晚饭,荣新大表哥却大大咧咧地对我说:“你不用管她们母子,饿了她们会自己盛饭吃的!来……我们两兄弟慢慢喝我们的酒!”我慢慢喝了口酒,见荣新大表哥数落只比我小几个月的表侄重,赶紧劝道:“大哥,缘份这个东西是无法强求的,说不定哪天缘份一来,重就有媳妇了。”荣新大表哥似乎有点醉了,摇着头说:“难啊!我家重不抽烟不喝酒,嘴又笨,你说他能上哪里去讨媳妇?他要是像仕你一样会讲话,我都不用替他操那么多心了!”我笑了笑,有些感慨地说,青年人一天到晚抽烟、喝酒不见得是件好事……夜深时,回到家里,澡都不洗,我就直接上床睡觉了。
   大年初三早晨,我刚起床洗漱完毕,二姑妈就上门来不由分说地拉我去她家吃早饭。10点多钟,在二姑妈家堂屋里吃完早饭,我正想抽根烟,父亲突然从门外跌跌撞撞地冲进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朝着正在饭桌边收拾碗筷的二姑妈嚷:“二姐啊二姐,我不想活了,我家大强(哥哥)不把我当作父亲,他回家过年一分钱都不给我,村里人个个都说他不对……二姐啊,我喝一瓶农药离开这个世界算了,你不要拦我……呜呜……”二姑妈转过身搀扶父亲,想把父亲起来,无奈父亲赖着坐在地上不肯起身。我回过神后,心里多年对父亲的不满全部爆发出来,所以冲着父亲喝道:“大过年的,你跑到人家家里闹喝农药自杀,像是一个做父亲的人吗?你六十多岁了,该懂点事了!”父亲不服,从他宽大的衣兜里掏出几张面额1元的钱币,狠狠地扔到地上,对我说道:“四儿,你以为你给我三百块钱你就大比天去了?我不要你的钱,你的钱全部在地上,我一分都不要!”我一时间脸色铁青起来,很不客气地和父亲说:“不要就不要,你以为我不会用钱啊!你想死,好啊!我马上去找一瓶农药让你喝,反正这种天很多后生回家过年,你死了我亲自找人埋你!”亮表哥和一些在他家吃早饭的亲戚纷纷劝我们父子少说两句,唯有二十多岁的表侄女心生不满,大声呵斥父亲:“舅公,你这么老的人了,都不比得上一个小孩子懂事!大年初三,你一大清早跑到我外婆家里哭来哭去,难看死了!”父亲默然不语,一个亲戚将地上的钱捡起,交给了他,他装进衣兜里后转身离开二姑妈家,不知上哪儿去了。没多久,我也离开了二姑妈家,脚步踉踉跄跄地回家,脸色甚是灰暗,却不是喝酒所致,何况在二姑妈家吃早饭时我根本就没有喝什么酒。
   小雨淅沥沥的午后,我伫立新宅门边,遥望远处的田野,想起上午父亲在二姑妈家堂屋哭闹的一幕,甚是悲伤——好难过的年。实在想不到,父亲竟是那么的脆弱不堪,我虽然从不指望他为我攒下一份殷实的家业,可我心底依旧盼望他能有点人父的样子……心灰意冷之下,我想找本书看看,想在文字的世界里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于是到老屋阁楼上的木箱里翻看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很是意外,在高二第二册语文课本里看到妹妹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想来是父母看完信后夹到这课本里,信封已经泛黄,但信封上的字和信笺里的字都还清晰,没有模糊,不大工整的字轻轻跃入我的眼帘:“爸、妈:你们好!我们刚刚军训结束得一个星期,我和同学们穿着军装合照了几张相片,现在寄两张给你们,你们想我时就看看相片。离家一个多月了,我有时也十分想念你们,以前在家不懂事,有时老是惹你们生气,让你们操心,以后我再也不让你们伤心了……”信末的日期是2006年10月的一个下午,这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犹豫了良久,终于还是拿出打火机把这封信烧了,橘黄的火苗熄灭后剩下一堆灰烬凝固在记忆深处。感伤和感慨,无助与无奈,却一直缠绕心头。
   我大年初五又一次离开家了。清冷的早晨,细雨蒙蒙,我提着行李到新宅对面的路边等候班车,父亲跟着我到了路边,忽然问我:“四儿,你不拿几斤玉米酒吗?”我不吭一声,隔壁家的雄武婶却笑着打趣父亲:“四在南丹酒厂上班,一瓶酒几百块钱,他随便喝,你怕他还没有酒喝啊!”父亲咧嘴呵呵笑了几声,转头对我说:“在外面打工,你做什么事都要小心,不要随便跟陌生人喝酒!”我默默抽着烟,始终不发一语,班车来了,我弹飞烟头,漠然转身上班车,看到母亲倚在新宅门边,班车开动后,母亲有些笨拙地朝我挥手,大声说道:“一路平安——噢!”帽檐下的几缕白发,遮住了母亲的脸,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心里五味杂陈。
   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南丹。我进了租房,才知房东韦叔夫妇没有回南丹祖屋过年。洗个热水澡后,我躺在床上看了一会书,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房间里一片漆黑,打开灯后银白色的灯光瞬间洒满整个房间。或许是房间里太安静了,心里泛起一阵莫名其妙的失落,9点多钟,很是意外的接到父亲的电话,我以极为平淡的语气问他:“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父亲回答说:“……久久不见你打个电话回家,有点挂念……如果你已经平安地到南丹了,那就行了……”沙哑的声音里夹着几声咳嗽声,我听得很是清楚,挂断电话后,恍惚中想起小时候父亲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替我削铅笔的情景,几乎潸然泪下。原来,有时恨也是一种爱啊!
   第二天大年初六,我们正常上班了。家在南丹的同事轮流请客,饭自然是在她们家里吃,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推杯换盏。不得不说,南丹女人的酒量不是一般的好,尤其结过婚了的女人的酒量更是强悍,一桌子上七、八个女人平均都能喝一瓶多白酒,那可是一种奇观了。然而,和女同事们喝过几回酒后,我刻意与她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是酒后是非多。另外,我也十分厌恶一些人老是在酒桌上没完没了地讲荤段子。在我看来,喝酒虽不像喝茶是件雅事,但也应该有份雅趣。有一次,有个同事在酒桌上突然来了一句:“男的射精时候应该叫作流脓,不应该叫作射精!”害得我差点把喝到嘴里的酒吐到她身上了。我忽然间悲哀的发现,身边竟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我心底泛起“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言离殇”的情意。于是,我就渐渐地告别酒坛了。3月下旬,重新租了房子——在车马小学对面一栋新建不久的楼房里(4楼)要了一个二十平方米的房间,算是“豪宅”了,墙白窗明,躺在床上,哪怕狂风暴雨或电闪雷鸣,我也不大恐怯了。
   每天下班后,习惯一个人呆在租房里看看书,听听一些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哪怕看书或听歌时心里悲喜交加,也是一个人的事情。我在书里,神游了北京,泛舟于赤壁之下;在歌声里,尝遍了人生百味。时间却是在我的忽略中,像水一样,流淌了大半年。
   8月份的一个傍晚,斜阳的余辉,轻轻落在车间休息室的地板上,我正准备下班,手机突然响了,熟悉的铃声提示有新的短信,一看短信是哥哥发的,我心里顿时“噔”了一下,皱着眉头想,这厮该不会又遇到什么困难了吧?待看完短信的内容,先是一阵惊讶,继而有些感动了。哥哥说:“仕,我今晚煎了一条鱼,可惜你离我太远了,不然,我们兄弟二人可以好好喝几杯酒。”难得哥哥心里记得我爱吃他煎的鱼,难得肚里没多少墨水的他发这样的一条短信给我,让我不由得咧嘴笑了……见到我盯着手机傻笑,同事邓撇撇嘴,笑着打趣我:“笑得这么甜,捡到钱了?”我咧嘴笑着,对她说:“你不懂的!”其实不仅同事邓不懂得,恐怕哥哥也不会懂得,他的这条短信在我的内心世界翻起怎样的波澜——当年我在桂林永福县帮人卖树苗时,哥哥午夜打的那个电话使我倍感心酸,后来的六年里他的电话和短信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丝快乐,以致我都不愿接他的电话,也不愿查看他发的短信。唯有这条短信,是我乐意看的,我明明没有喝酒,可我却感到自己醉了。
   一醉,又一年过去了。我似乎忘记了很多事情,不过,17岁在家里喝酒醉时母亲一脸关切的神情、父亲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常常闪现脑海,无声无息,却清晰如昨。在我30岁生日的头两天,厂里因为整修锅炉房的蒸汽设备,放假半个月。我便决定,坐火车去重庆云阳看看远嫁异乡的二姐……
  
   二十、酒是外物,坚强来自内心
   2014年5月17日,华灯初上时,我从重庆的菜园坝火车站登上K871次火车,穿越千山万水。第二天中午12点多钟,终于回到广西南丹这座小城了。下火车后,穿过候车室一刻,心里油然生出些许感慨——自己在南丹这座小城生活两年多了,却是第一次知道南丹火车站的样子,怎么说都显得有点差劲……坐1路公交车回到租房,洗个冷水澡后,躺在床上,从两点多钟睡到晚上八点多钟,我竟仍觉得有些腰酸背痛。起床,走到窗边,打电话和哥哥聊了几分钟,他告诉我:“你嫂在家过完清明节后去广东打工了,我有时也不在宜州做工,所以叫阿妈来宜州帮我看管盘杰(侄儿),她这种天早晨负责送盘杰去幼儿园上课,傍晚5点多钟再去幼儿园接盘杰回租房,顺便煮些东西给盘杰吃……嗯……阿妈也愿意在宜州帮我看管盘杰,她讲住在家里老爹总爱跟她吵架……”我想了想,决定第二天下午坐火车,回宜州一趟看看母亲和侄儿。
   但有点意外,5月19日,我头一次从南丹坐火车回宜州时火车竟晚到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里,我一直静静地坐在南丹火车站的一张椅子上,思绪却汹涌如潮,使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十多年里居然没有哪一次是特意回宜州看望母亲。心里一直以为,不时给些钱让母亲买药治病就是尽孝了。殊不知,钱永远代表不了一切。
   ……
   差不多1点钟时,K874次火车缓缓进站,我上车没多久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火车已过金城江,拉开窗帘,望着车窗外绿意盎然的崇山峻岭,我不禁叹了口气,很是内疚的在QQ空间里写了一条说说:“坐在开往宜州的火车上,一觉醒来,静静地望着车窗外的景物,恍惚想起对母亲的印象,其实一直停留在十多年前,甚至更久远。而近十年里回宜州,纯粹为了看看母亲,也仅此一次。足见自己多少是有点不孝的……”才觉心里微微轻松一些。3点多钟,到达宜州。由于事先我并没有打电话告诉哥哥或母亲,他们都不知道我回宜州。当我出现于哥哥城西租房门口的时候,母亲很是惊讶,急切地问我:“四儿,你这次突然回宜州是不是有什么事?”我摇头回答说,特意回来看老奶你一面。“真的没有什么事吗?”母亲将信将疑,把我让进屋里。我笑着对母亲说道:“我骗你有钱用吗?”母亲也笑了,似乎也有点相信我的话了。

共 48782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10
转到
【编者按】一件件往事组成了人生,这一件件往事就像散落在心里的珠子,时常在心底跳动,闯入记忆。想抓住它的时候,它又跳回心里,它们不按时间和因果的顺序排列着变化,在记忆里无序的划过。想把它们按照顺序串起来,就需要一根“线”,这根最合适的线就是酒。作者从第一次喝酒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伴随人生轨迹的不同的喝酒场面和感受。从人生第一次喝酒的苦味开始,品尝着现实中酒的苦味和人生的苦涩。相伴人生的酒里,有友情的甜蜜温馨,更有人生的苦闷彷徨和无奈。这篇文章叙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喝酒开始的人生真实经历,也反映了这个时代里这个阶层的人的共同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一个具有传统观念的年轻人,他的美德与商品经济社会里,包括亲人在内的人的思想大碰撞,让他迷茫苦闷。他力图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传统美德去改变亲人和自己的命运,但现实让他屡屡碰壁。他只能为自己做的“傻事”默默买单。这篇真实地反映个人经历的文章,不自觉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很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读罢此文,除了对作者个人命运的感慨之外,更让人去思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0100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5-06-30 14:32:48
  感人的经历,真实的人生,发人深省的文章。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与我们有关或者看似无关的社会问题。
北极主人
2 楼        文友:刘恋        2015-06-30 15:12:01
  文章有些长,但是读起来并不觉得很累,因为有“酒”这根线连着整篇文章的经脉呐。年轻的作者,不算长却很坎坷的人生经历,让读者深深地为作者顽强地面对生活的意识而感到欣慰,为作者果敢地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而感叹!问候作者!
刘恋
3 楼        文友:程贤富        2015-06-30 17:13:03
  今天读了一半,再抽时间读完吧。一个呼之欲出的,具有传统意识的年青人,他成长的环境和历程是那样真实生动。这是沉寂了几个月的书生的又一篇力作,真的值得我们把它读完,因为这样真实地再现一个下层青年的作品,实在太少了。
程贤富
回复3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7-05 11:37:23
  感谢程老师不辞辛苦看拙作!
   再三感谢!
   有时心底微微有些遗憾,总想着,如去年五月去重庆云阳看望二姐一家四口前已认识程老师,那该多好啊!那时我一定登门拜访程老师与师母。
   我前些日子放假了一个星期,应邀到罗城乔善乡看望慧、鲜二人及他们的孩子,心里感慨万千——自2010年夏天慧的父亲病故后他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母亲身体大不如从前,鲜只好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涯,回到只有八九十户人家的小村庄里照顾孩子和婆婆,由一个读过大专的人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农村妇女……望着她戴个草帽背喷雾器到田里喷农药的背影,想起高中时我和慧发誓般说的话:“醒掌生死权,醉卧美人膝”,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悄然涌上了我的心头,经久不散。而慧自2012年夏天小三阳乙肝病复发后也彻底戒酒了,我到乔善的第一个晚上自饮一瓶白酒,慧一旁看着说,我是个还在路上的人。给我的感觉:我们人面依旧,但心路早已千转百回了。
   我们也许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至于,昔年那些辗转他乡遭受的苦楚和失意,其实也早已不重要了。毕竟,活着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于此,遥祝程老师安好!事事如意!
4 楼        文友:秋觅        2015-07-01 05:04:19
  真情的文字,真实的人生,感人至深。
   一件件往事生动的叙述,一个个人物自然真实的呈现,也有着对人生的沉重思考。
   作者原来不喜欢酒,却与酒为伴至今,这就是现实的人生。
   酒中的滋味也如人生,有人感觉苦涩,有人品出醇香。
   读完此文,祝福作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些快乐和幸福!
秋觅
回复4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7-09 10:53:28
  见到秋觅老师抽空阅读及点评拙作,晚辈倍受感动。于此,谢谢秋觅老师对晚辈厚爱有加。
   十多年过去了,还好,晚辈也终于能够理解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人生没有永恒的幸福,也没有永恒的痛苦。”于沉静中,那些凌乱的过往也都渐渐可以释怀。
   再次感谢秋觅老师的祝福。顺祝秋觅老师生活中事事如意,身体健康!
5 楼        文友:紫色        2015-07-01 10:46:28
  人生经历的点点滴滴,就是一本详实的书本。书生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多感人的经历,这么真实的人生,真的是一本耐读的书呀。
   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在文章中体现,书生太不容易了。为你点赞!祝你写作快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回复5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7-10 19:53:45
  谢谢老朋友百忙之中抽空点评拙作!
   我一个高中同学在他QQ空间里写了一条说说,其内容是:“擦肩而过的人,皆是无缘过客;瞬间错过的事,终究化成一抹云烟。再刻骨的人,再深藏的事,也耐不住时间的软磨硬泡。别沉浸在往事中难以自拔,别让回忆成为一种羁绊。那许多的驿站,只是我们漫长行程中的无数点缀,不要轻易让情感、追求、信念窒息在途中,就算你倒下了,也未必有人会记起。”令我一直记得,所以没有倒下,怕别人记不起我呢……呵呵……遥祝安好!写作快乐!
6 楼        文友:程贤富        2015-07-01 11:10:58
  今天又花大半天时间读完书生的文章,从书生到佛山,珠海,金城江打工的经历,真让人觉得书生是在借酒浇愁。也让人感觉到书生的无奈。书生会饮酒,几时到云阳了,我一定陪书生痛饮几杯。祝书生今后越来越顺利!
程贤富
7 楼        文友:海地        2015-07-01 16:24:06
  书生,确切地说是书圣,很有才,很羡慕很能写,30000多字啊,那需要喝掉多少酒,好在酒后吐真言。好文欣赏。
坐于诗的对面,独自与时光一起发呆
回复7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7-05 10:29:19
  自我感觉在诗人面前如班门弄斧了,甚为汗颜。实不相瞒,十几年里我大概喝了几吨啤酒,白酒大约一吨了……呵呵,至于书圣?不敢当呢!
   倒是,今年三月小雨淅沥沥的一个春夜,初次看诗人的《我的故乡——安昌》被诗句中的“一壶绍兴黄酒、一把孔乙己的茴香豆”弄得几乎一夜失眠,于是次日下班后到超市里买了六罐啤酒,直接钻进肯德基店中自饮了一个下午,再三感叹已心素已闲!
   诗人之诗歌,实在魅力四射!
   于此,遥祝诗人笔健!生活中幸福美满!
8 楼        文友:青叶        2015-07-01 20:40:45
  书生又一篇力作,真实的生活,坎坷的人生,吸引我看下去。书生父亲的三个代表理解真有意思,哈哈,我先看到这,明天继续。书生辛苦了!
青叶
回复8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7-09 23:05:33
  老头子确实天赋异禀,能够深刻理解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楼        文友:程贤富        2015-07-02 07:52:10
  书生的父亲也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人。他为书生没有成家的担心,他要书生陪他喝酒,结果把书生喝得烂醉如泥,他追赶汽车一百多为送包谷酒给书生,都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他的嗜赌如命,完全是社会大环境所致。盼望书生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程贤富
10 楼        文友:青叶        2015-07-02 12:36:28
  书生啊,我今天又读你的文章了,没看完。你写的非常实在,而且每个标题结尾都埋下伏笔,为下个开头做好铺垫。一、难忘玉米酒,铭记父母情;二、高中时从武侠小说里获得一份快感;三、与同学芬的暗恋,心中的忧伤;四、春梦一场、满腹酸楚;五、苗圃打工,那酒难喝;六、情感分手,外出打工;七、找寻工作,借酒浇愁;八、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书生啊,你的人生之路、你的家庭、你的亲人们的遭遇如此坎坷、如此繁杂,你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直面人生,学会了坚强?我下次再看,再作评论。
青叶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