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民办教师

精品 民办教师


作者:守备师令 秀才,1776.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00发表时间:2015-07-01 14:13:25


   吃饭地点在开心餐馆,摆了十五桌。这样饭不掏钱的,不吃白不吃,全靠主人买单,等于是主人在下请帖,结婚时都要来呀,掏银子的时候在后头呢!但时间还长远,免费的午餐吃了再说。
   赵老师家里极其热闹。这么多人来捧场,说明周家在地方上有人源,这给儿子在女朋友面前也长了脸面,提高了婚姻的成功率。赵老师胖脸上的一对杏眼笑成了两条缝。
   15
   李中文老师顺利转了公办,每月都骑自行车到沙口市中学领工资。老师们都羡慕不已。民办老师不同,工资低不说,还要到年底发放。民转公这几颗米,居然被李中文啄到了一颗,成了幸运的一只鸡,李中文终于扬眉吐气,整天笑容可掬。柳开国说,你终于解脱了,不需再讨好村干部,王校长也把你奈不何,你成自由之身了,兄弟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李中文只是心里高兴,丝毫不敢翘尾巴,依旧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对王清文仍然依从和敬重。一是长久的习性铸成惯性,二是转了公办,还是在原单位工作,还是归王清明管,公办补助等归王清明发,关系不能闹僵。
   其他民师都想啄到一颗米,工作更是卖力。上面有精神,民办教师每年转一批,到本世纪末基本转完。婆婆老师吴金秀,快六十岁了,耳朵有些聋,眼睛有些瞎,学生的作业看得一片朦胧,书上的字要用高倍放大镜看。这个书就教不下去了,民转公恐怕成了镜中月水中花,对她是没希望了。民师整顿,王清明说:“吴老师,你就回家引孙伢吧。学校多发你两个月工资。”
   听说要辞退她,婆婆老师哭得一塌糊涂,一把鼻涕一把泪,语不成句。意思是不想回家,要继续教书。
   “又聋又瞎,哪还教得好书?人不服老不行。”
   “教不好书了我专门负责打铃。”
   “切,哪有专门打铃的老师?不进课堂不发工资。”
   婆婆老师说:“我专门打铃,不要工资。”
   王清明摇着头不理解,一个民办老师,对学校还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白干活也要留在学校里。婆婆老师在高潮村小学干了一辈子,王清明都是他的学生,话说到如此地步,平时对王清明工作全力支持,凭感情王清明也只有准予她的请求,同意她专职打铃,并付给她少量工资。
   婆婆老师喜极而泣,只差给王清明磕响头。
   哪知婆婆老师是长了后眼睛的。暑假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连续教龄满三十年、有民师资格的教师可直接转公办。婆婆老师刚好够资格,转公办时比李中文还快捷。老师们像只瘪气的皮球又立马充足了气,弹跳起来。
   吴金兵老师还差一年就三十年教龄了,虽说没转成,但信心满满,今年不行明年总行吧?明年转也不迟。退休后有退休金养老,东不担心西不愁,该是多么美满的生活!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
   这对周正全、赵后英等老师也是极大的鼓舞。民转公考试分不高,按排名先后不知牛年马月,但凭三十年教龄直转也是一条路么。到二000年,三十年教龄该有了吧。看来李中文的几颗米理论不准确,说什么民办老师是一群鸡,上面捏着几颗米,喊民转公啦!一群鸡围着抢,抢到米的不多,寥寥无几。现在三十年教龄也可转公办了,就不止几颗米了,每只鸡都有可能吃到米。
   周正权天天吃药,中药、西药、治脑萎缩的药、养生保健的药,吃得多吃得猛,收效甚微。民转公考分不高,全指望熬到三十年教龄,也能转公办,安心拿国家工资养病休息,看来希望渺茫,病愈演愈烈,双腿像棉花棍软弱无力,走路像划龙船,话也说不转,硬撑着教书撑不下去了,像婆婆老师去打铃都没有这个力气。王清明说你干脆休息,不能耽误学生,充硬气好汉不行。周正权的眼角泪水打转,忍不住便扑滕滕地滚出来,抽泣不止。王清明早想辞退他了,多少看了些他侄儿的脸面。他侄儿是村会计,与王清明做过多年的同僚,关系不近也不远,但低头不见抬头见。俗话说遇事留一线今后好见面,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周正权病重如山,话都说不转了怎么教书?显然教不好了。继续任教是误人子弟。王清明要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看谁的脸面都看不好了。王清明虽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野蛮、癫狂、自私、好色、荒诞,但对工作却认真负责,没有丝毫马虎,成效也鹤立鸡群,上下一片叫好声,这是有目共睹的。王清明当校长后,高潮村小学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学成绩由鸡尾变成了鸡头,年年评为先进学校。放学后,老师们回了家,王清明找周正权谈话。周正权的泪水挂在脸上,眼神凄惶,竟从办公椅上滑落下来,爬到王清明脚边,跪着摇王清明的腿,含混不清地说:“王校长,留我……”留下搞么事呢?么事都搞不好。想起他从前搞“四人帮”时的恶毒与猖狂,如今跪在面前像一团乱泥,兴灾乐祸的情愫疯狂生长。“留下你打铃,接替吴老师?你腰都伸不直了,铃绳都捞不到。”周正权伏在他脚边不起来,不说话,枯痩的肩胛骨在抽泣中耸动。王清明的心柔软了一下,不耐烦地起身说:“起来起来,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周正权一脸的期盼被王清明丢在脑头,无情地抹掉了。他侄儿周会计找到王清明,说安排他权叔守校门行啵?王清明笑着摇头,说我的周兄,你叔病歪歪的,像泡牛屎瘫在校门口,这不有损学校形象?周会计沉默了五六秒,说王哥,你留他一段时间再说好不好?不要你开工资,他的工资我来开。我权叔又是这个病,回了屋心情更糟,恐怕十天半月就赶上我二叔了。在学校里,有学生有老师,热热闹闹,有说有笑,他心情才舒畅,兴许病会慢慢好起来。周会计的语调低沉诚恳,渗着请求和巴结。王清明有些纠结,不好表态,周会计毕竟是村干部,又年轻,兴许哪天接替伍书记也说不定。以前当村干部时,从来没把周会计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尊重与恭敬,现在看来是最大的失策。中央都在培养年轻干部,建立第三梯队,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不辞退周正全吧,留下他做什么呢?原来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周正全,病魔缠身,形销骨立了,像伊拉克宏伟亮丽的大厦,飞来一颗美国飞老腿导弹,顷刻之间便轰然倒塌,留下一地瓦砾,乱七八糟,全然失去了原来的风韵,看着都恶心。王清明思虑良久,终于轻舒一口气,说,周会计,你看这样好不好,安排周老师记出勤。我发他一半的工资,老师得两千他得一千,老师得三千他得一千五。周会计捧着王清明的手,打躬作揖,千恩万谢,说王校长天大的人情没齿难忘。周正权留在了学校,离学校也近,早晨起床胡乱洗把脸,歪歪斜斜地向着学校出发,“划龙船”。
   柳开国离三十年教龄远,没指望走这条捷径,文化考试不理想,考核分却不错,老校长时代他是红人,得过县里市里的表彰,语文教学论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过,还有中师函授毕业证,因此总分排名靠前,全镇十二名。靠分数转公办是有希望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看到的希望像渐渐远去的流星慢慢迷惘了,人家的考分比他高呀,考分年年有效,一锤定了音,只是考核分一时不如意,这不要紧,考核分是变化的,人家也写论文,人家也函授,还有参加大专的,总分自然将柳开国挤到后面去了。看到李中文转了公办,心中自然不平衡,雪春儿都瞧不起他了,晚上同他一起做“家庭作业”时都心不在蔫,无精打采激情全无。李中文同他一年进校当民办,教书没鼓过泡泡,学区九所村小学,统考时他垫底的时候多,与他柳开国无法相比望尘莫及相差甚远。而如今的李中文农奴翻身得解放,眉宇间有掩藏不住的喜悦和高傲,自觉不自觉地把心态从民师队伍里分离出来,放到天的高度,看从前患难与共的伙伴,有俯视的意味,一览众山小,那感觉相当绝妙。虽说他从不口头炫耀,常道公办老师也没有么了不起,不见得比民办老师有能力,只是待遇高一些而已。柳开国却感觉到了他的变化,李中文不是过去的李中文了,安排他帮人代课不再百依百从,往往扯种种理由推辞,不再像从前,两人常相聚,交流思想畅谈感怀,喜怒哀乐嘻笑怒骂毫不掩饰。常态下,柳开国的面容本身严肃且沉静,像战争片里的地下党或者破案时的老公安,转公办的希望渺茫,老伙计却一步登天,那面容更显低沉、落寞和无可奈何。高潮村的干部群众一直认为他柳开国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在村小学是手屈一指的人物,平时不苟言笑是挟才自负恃才傲物,原来是狗屎一堆尿虚泡一个,连说话有点结巴的李中文都不如,看来人是不可貌相的,水是不可斗量的。儿子柳军在武汉读大学,说我的老子,考公办就比考大学还难?话里有明显的责怪和藐视,柳开国顺脸甩过去一个凶恶的眼神,柳军一趔趣,便知趣地哑口噤声,转身做自己的事去了。
   令柳开国更为纠结和不安的是妻子雪春儿。
   雪春儿要去广州打工。服装厂到处招人,招人广告帖到商店门口来了。
   柳开国问:“那商店怎么办?”
   雪春儿说:“商店关门。反正生意不好,赚不了几个钱。”
   “人过生活没有平仄。钱多有多用,少有少用。要那么多钱搞么事呢?”
   雪春儿切了一声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军儿读大学不要钱?他今后还要找工作,结婚,生娃儿。没得钱还行?靠商店,靠你这几个民办工资,我们全家只有喝水。”
   几句话说到柳开国的痛处。柳开国无言以对。自商店转到乡下,几年来收入平平,入不衍出,基本上在啃老底子。家里没种一分田,吃的喝的都要掏钱买,老底子也不厚笨,坐吃山空,况且柳军读大学,每月要钱像拿国家工资,柳开国吃不消,电话里对儿子说:“你能不能节约一点?你要晓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与干部子弟和发财老板的后代是不能比的,簸箕是不能比天的。”儿子几乎哭丧着说:“爸,你儿子与谁比呢?现在只有同乞丐比了。你每月给我三四百块钱我还敢与人比?”柳开国找不出话来反驳儿子。确实儿子是节省的,自小他就不乱花钱,记得读初中时,一星期给他五块钱的小用,他用不完,还有积蓄,年底儿子还用一年的积蓄买了一台复读机。
   妻子坚持要下广州打工,广州的服装厂多,好找工作,据说一月加班加点可挣一千多元。雪春儿的娘家在松滋山区,田少,年轻人都出了门。暑假,有表姐从广州回来接孩子,看到难得来娘家玩耍的雪春儿,双方都欣喜万分,长的短的有说不完的话。雪春儿养尊处优,没干过吃力的活,于是长得细皮嫩肉,显得既年轻又高贵,叫姐妹们很是羡慕,夸雪春儿命好,嫁到了发财地找到了好夫君,丈夫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知识分子,人民教师,月工资只怕一千大几,你雪春儿也跟着享福。雪春儿的粉脸上闪过一丝苦笑,她的虚荣心是有的,不能在娘家人面前揭开庐山真面目,说我天生是做事的命,整天横草不拣直草不拿玩得太累,还不如做点事的痛快,于是央求表姐带她出去,她学过裁缝,进服装厂应该不是生手。表姐说她生在福中不知福,你以为进服装厂蛮轻松么?赶货的时候一天一夜只睡四个小时,走路都想打瞌睡。雪春儿说,你不要吓我,我什么苦都能吃的。表姐笑着说你去好啊,到时候柳老师找我要人怎么办?雪春儿喊我的姐我的亲亲姐姐也,你不说多话,反正你要带我去,不带我去我就同你翻脸。表姐同意在松滋等她,真要去广州就回家同柳老师商量好,过一星期一起打去广州的车票。
   柳开国万般阻挡,雪春儿不听。雪春儿去意已定,包裹行李都打理好了。晚上,商店早早关门,房屋的落地扇对着柔软的席梦思疯狂地旋转,两人都冲了温水浴,并排躺在床上,千言万语欲说又无话可说,像有座巨山压在嗓子眼。
   雪春儿走了。
   柳开国也想一同南下。漂亮的妻他实在是难含难离,但教了近二十年的民办,猛然辞去教职,也更是不舍。恐怕上面又出台新政策,让他柳开国也能转公办。他柳开国从教这么多年,是勤恳奋进的,年年统考名列前茅,老百姓都有目共睹,长期教毕业班语文,很受学生爱戴。现在又任学校副校长,实际上在做校长的事,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王清明都说他是当领导的料。如果公办都转不成,柳开国死也不会闭眼睛。
   伍兴凤原先是很急躁很烦闷的,因为本身没多少文化,文化大革命时读的高中,能用错别字写计划总结就不错了。长期教低年级,民转公考试自然分数不高,考核分也无优势可言,总分排队当老幺。当看到柳副校长民转公也基本无希望,心理才平衡。转不成就转不成吧,反正家里有近十亩承包田,丈夫许在沙市当清洁工,每月都有工资拿,不教书饿不死人的。
   16
   婆婆老师转了公办,坚持在学校打了一年的铃,说腿疼,痛风,回家养老去了。周正权咬起牙关,上学记出勤,走路偏偏倒都没请假休息,次年教育组陈书记传达上级精神,满三十年教龄直转公办的政策取消了,说它本身就不合理不合法,恐怕今后不再如此这般。周正权听说后半点力气都没有了,躺在床上爬不起来。伍兴凤也像赶热闹的娃儿,请了产假,早早地住进了医院。女人年龄大了,生育有风险,医院有保障。应该是瓜熟蒂落,伍兴凤生娃儿却难产,生不下来,医生为她剖腹,拿出了一个白胖白胖的男婴。

共 57896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789101112
转到
【编者按】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以高潮村一所小学突然换校长,打乱了民办教师们平常一边教书一边务农的惯例,让部分老师的生活发生了突变,难以适应,甚至觉得难以生存。于是,由柳开国为首的“四人帮”,达成了抵制新校长王清明的一系列闹剧。诸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人用尽心机,无奈就是扳不倒王清明,反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由于各自的家庭状况不一,“四人帮”逐步瓦解,并一一缴械投降、俯首称臣,唯王清明马首是瞻。从此让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外行人,真正统管这群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在相互间斗智斗勇的时候,学校的账目成了大家的软肋,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首次查账的落空,到最后王清明却真有贪污巨款一事,前后呼应,体现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一深刻道理。这是一篇人物众多,层次分明,性格突出,语言流畅,发人深省的文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飞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4:28
  感谢作者对短篇小说的厚爱,祝文安笔祺!
回复1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0:43
  谢风编了!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8:29
  这篇文章,讽刺了外行管理内行的霸权,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教师掬一把同情泪,也证实了某些所谓内行的管理缺陷,值得深思。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27:47
  文章结束,虽然该惩治的得到了惩治,但那些为了教育事业奉献半身的人,迟迟未能等到优惠政策的橄榄枝,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他们闹过、贪过,但比起王清明那样的蛀虫,只能说水至清则无鱼。都有难处,都要生活,在名办教师待遇不高的状况下,动了一些小心机,虽让人不齿,却也让人对管理方面的疏漏和给予名办教师的酬劳上感到不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愿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4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2:32
  王清明的管理模式,也许是许多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伎俩。他的手段虽然为学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他毕竟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天要其灭亡,必先要其疯狂。他最后被杀被告的下场,也算自食恶果。很精彩的小说!
5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6:36
  温馨提示:文章有些别字,有的人物名称也不统一,比如李片长,有几处写成了李片子。还有就是标点不规定,许多标点都没有进行中英文转换。有的省略号是几个句号或者几个问号表示,正确的省略号输入法是shift+6
   发现的均作了修改,望作者下次投稿前仔细修改一下。期待更多精彩,欢迎继续赐稿!
6 楼        文友:鹦鹉        2015-07-02 08:44:49
  拜读老师佳作,体会民办教师的生活不易,问候老师,祝福老师佳作不断。
回复6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4:57
  谢了。望与文友们在江山这片土地里喜获丰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