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民办教师

精品 民办教师


作者:守备师令 秀才,1776.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4发表时间:2015-07-01 14:13:25


   少了三个老师,课程越发带不转。王清明找伍书记商量,伍书记说找现在毕业的高中生,他们有水平有能力,今后的村干部都要从他们中间产生。
   小学招老师,风声刹那传遍全村。报名者却不多,只有张打锣的儿子张金平,曹矮子的姑娘曹婷婷。张打锣是锣鼓班子里的主角,结交广,朋友多,便委托村里的能人找王清明,让儿子来当老师。王清明知道他儿子的底细,在高二时谈恋爱,搞大了女生的肚子,被学校开除了,毕业证都没拿到,要他来教书,不误人子弟?王清明说,讲人情搞不好,伍书记交待要参加考试,择优录取。曹矮子夹了两条烟,王清明接都没接,他女儿是初中生,初中生不够格。
   村里的高中生有的外出打工了,但不多,九十年代外出打工还没形成气候。留在村里的高中生不爱当民师。都知道八四年以后进来的民师不在编,转公办的资格都没有,工资又低,而且多年的计划生育逐渐显示出它的成效,各个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剧减,王清明进校时学校还有两三百学生,只三年多时间,只剩一百多学生了,往后还要减少。王清明向教育组和镇政府打过报告,准备新修校舍,镇政府不批。镇政府还专门发了文件,严禁村小学新修校舍。镇政府正在酝酿连村办学,新修校舍就是浪费资源。高中生当民师,当得三天半,学校撤了,你又得打道回府,划不来,难堪。王清明感到自己的校长都当得岌岌可危,最多三五年的事了。但学校还没撤,还健在,还有一到六年级六个班,还要正常运转,没老师不行。王清明又去找伍书记。伍书记连吸了两支烟,笑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当民办老师疯俏,现在居然没人愿意干了。我看你去找教育组老陈,要他安排人过来,反正村小学也办不久了,今后还是得和解放初期一样,全镇最多三四所小学。王清明说,找陈书记也白找,现在两所初中都差人,小学生人少了初中生的人却多了,初中都在扩班,都要增老师,沙口市中学想把李中文抽走呢,找我说了半天我不依。伍书记说我来找老陈,遂扬手抓起桌上的电话。一阵互说困难,最后陈书记同意派一个公办老师下来,但这个公办教师水平不高,教育组放电影的,你们不要作多大指望,还是自立更生,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王清明嗯声说,见活鬼,是派金格格,他原来骑三轮车,巡回到各校放电影,现在教育组精减人员,老陈想把这个活菩萨放到我们这里来。伍书记摆摆手,说算了,来就来吧,反正不要我们开工资,你安排他代美术代体育总还行吧?王清明说,伍书记,差三个老师呢,只来个金见鬼总不行吧?伍书记狠吸一口香烟,将烟雾舒缓地吐出来。乳白色烟雾浓郁地缭绕着,变化着花样,再慢慢淡薄下去,最终消失。高潮村小学也正在慢慢淡薄着,不知哪天会忽然撤销,想到这伍书记有些许的惆怅。他说,差老师我们支部开会研究,明天胡书记把人给你送过去。
   次日,胡书记送两位新老师到了学校。一位是胡书记的外甥朱先明,一位是八组魏瞎子的女儿魏玲玲,都是正格的高中生,都是不愿来的,但伍书记的政策很诱人,他们进了学校当民师,受命于危难之时,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加上他们年轻、有文化,特定为村里的后备干部。现在的村干部都老年化了,需要新老交替,需要新鲜血液,到时候村小一撤,他们正好接替村里的老干部。
   虽说村里只送来了两人,学校的课程还是代不过来,送来三人就好了,但伍兴凤是产假,一个月后便可上班。民办老师产假也不发工资,伍兴凤不会坐在家里引娃儿。伍兴凤的课程安排人临时兼代,学校付一个月的工资。郑得民积极报名,说伍老师的课我包了。柳开国说,这肯定不行,你一个人是代不过来的。你本身代四年级语文,还有思品自然,每天三四节课。伍老师代的是三年级语文数学,每天比你的课还要多,你代不了。柳开国望了一眼赵后英,说,你问问赵主任,即使你代得了,那课程也是不好安排的。赵后英连忙接口,说是的是的,课代多了我不好排,要冲堂。王清明咧着嘴笑,说,老郑工作积极要表扬,伍老师的课你全包确实包不了,我看你包她的语文还是数学,只能选一门。郑得民笑得不好意思,挠着后脑壳,说那我包她的数学。胡书记夫人冯昌兰笑说,你包伍老师的数学可以,但不能包她的人,你包她的人她男人要打死你。逗得办公室里哄笑声一片。伍老师的语文课由新老师朱先明兼代。
   学校工作又走上了正轨。王清明依旧清闲自在,当起了甩手校长,大小事务都交给了柳开国,但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柳开国必须按他的意思办事,不得越雷池半步,学校有他王清明的亲信,一有风吹草动,王清明会及时得知消息。只是雪春儿南下打工,柳开国又有些失魂落魄、愁眉不展,学校工作没过去主动,缺乏生气,显得死气沉沉。王清明喊他在学校搭伙,一日三餐就在学校吃。王清明一家吃在学校,反正珍喜当炊食员,不多他柳开国一个人,免得柳开国放学后还单独开火。饭桌上,王清明说:“雪春儿跑,跑他娘的。我们十里八村的,还少了女人!”柳开国的脸上闪过几丝苦笑,不语。王清明又说:“兄弟,你不愁,雪春儿不是个能吃苦的角色,在外面撑不住了,她马上就要杀回马枪。你好好干你的。转公办还是有希望的。我一无文化二无水平,这个校长迟早还得你来当。”柳开国学会了喝酒。他咪一口酒,挟一口菜,又摇两下头,不说多话。
   王清明当了五年校长,自我感觉良好,比当村干部要轻松,要实惠。可是生源紧缩,学校被撤指日可待,教育组的元仲兄弟吹过风,叫他做好思想准备,说陈书记的学校布局调整上报给了镇政府和教育局,高潮村小学是首批被撤的学校。王清明不得不及早作好打算,划好退路。村委班子里是没有他的位置了,他有自知之明,当初来学校当校长,就是村委班子里容不下他,又怕得罪他而想的两全之计。
   经战友介绍,王清明参股跑长途客运,从县城到深圳,买了一个轮子,三十五万块钱。他坐在屋里按月分红,依旧当校长。
   17
   伍书记在村部召开村委会,拍着桌子骂娘。
   高潮村小学连出三桩事,学校维持不下去了,又没到撤校的时候。
   伍书记对管学校的胡副书记说:“你找陈书记,说高潮小学我们不管了,还办不办他们说了算。村里也找不到人当老师了。”
   首先是柳开国老师跑了,声不着气不出跑到南方找雪春儿去了,据说也到南方打工不再回学校,反正转公办没有希望,不能在学校这棵树上吊死。他还带走五千元公款。他兼代六年级班主任,班主任负责收齐学生学杂费。走之前,在王清明的办公桌上留有一信,说五千块钱权作我的工资了,一年将完,这些年我吃过苦受过罪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五千块钱工资不多吧!
   公办室里,王清明正在为柳开国不辞而别通妈倒娘,骂柳开国不识好歹忘恩负义半路抽吊桥,平时仁义道德口中喊哥哥腰中摸家伙,对悄然而至的危险却不知不觉。正骂得兴头上,一把白亮亮的杀猪刀劈向了他的大腿。瞬间殷红的血像破堤的洪水涌了出了,他哎哟一声,肥硕的身躯跌倒在水泥地坪上。
   血流不止,脸上顿现苍白。办公室一派慌乱。李中文忙掏出手机,打县人民医院的急救电话。不一会,急救车闪着指示灯一路鸣叫而来,几位男老师慌慌忙忙将王清明抬上了急救车。
   行凶者是伍老师的丈夫,一向沉默寡语,在沙市当清洁工,只是节假日回来,与周围人都少有交接。老师们只晓得他姓许,叫什么名字也不清楚,见面了便叫他许哥许弟的。
   王清明的女儿报了警。却一直找不到行凶者的下落。行凶者丢下杀猪刀,在一片慌乱中跑了,跑得无影无踪。问伍老师,伍老师泪眼婆娑,摇着头说不知道,他在家里吵架将锅都捶了,哪晓得他还拿刀杀人呢!都怪她命苦,千选万选,最终选个“漏灯盏”。
   老师们都猜许的杀人动机。冯昌兰说:“还要猜?肯定是有人告诉他,儿子不是他的是王校长的。”冯昌兰瞟一眼四周,不见伍兴凤,又说:“是巧,狗日的伢儿越看越像王校长!”
   王清明受伤很重,筋都砍断了,住在医院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伍书记指派李中文当校长。教育组陈书记从镇小拨过来两位公办,支持李中文。
   李中文拉着陈书记的手,说:“亲老师耶,你不帮学生学生要跳河了。”
   正当学校复归风平浪静时,县检察院的警车开进了学校。有人举报王清明贪污,说王清明从当校长以来,贪污公款十多万元,某月某日,地点,知情人,贪污数目等说得一清二楚,等待检察院查实。
  

共 57896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89101112
转到
【编者按】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以高潮村一所小学突然换校长,打乱了民办教师们平常一边教书一边务农的惯例,让部分老师的生活发生了突变,难以适应,甚至觉得难以生存。于是,由柳开国为首的“四人帮”,达成了抵制新校长王清明的一系列闹剧。诸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人用尽心机,无奈就是扳不倒王清明,反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由于各自的家庭状况不一,“四人帮”逐步瓦解,并一一缴械投降、俯首称臣,唯王清明马首是瞻。从此让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外行人,真正统管这群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在相互间斗智斗勇的时候,学校的账目成了大家的软肋,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首次查账的落空,到最后王清明却真有贪污巨款一事,前后呼应,体现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一深刻道理。这是一篇人物众多,层次分明,性格突出,语言流畅,发人深省的文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飞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4:28
  感谢作者对短篇小说的厚爱,祝文安笔祺!
回复1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0:43
  谢风编了!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8:29
  这篇文章,讽刺了外行管理内行的霸权,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教师掬一把同情泪,也证实了某些所谓内行的管理缺陷,值得深思。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27:47
  文章结束,虽然该惩治的得到了惩治,但那些为了教育事业奉献半身的人,迟迟未能等到优惠政策的橄榄枝,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他们闹过、贪过,但比起王清明那样的蛀虫,只能说水至清则无鱼。都有难处,都要生活,在名办教师待遇不高的状况下,动了一些小心机,虽让人不齿,却也让人对管理方面的疏漏和给予名办教师的酬劳上感到不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愿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4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2:32
  王清明的管理模式,也许是许多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伎俩。他的手段虽然为学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他毕竟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天要其灭亡,必先要其疯狂。他最后被杀被告的下场,也算自食恶果。很精彩的小说!
5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6:36
  温馨提示:文章有些别字,有的人物名称也不统一,比如李片长,有几处写成了李片子。还有就是标点不规定,许多标点都没有进行中英文转换。有的省略号是几个句号或者几个问号表示,正确的省略号输入法是shift+6
   发现的均作了修改,望作者下次投稿前仔细修改一下。期待更多精彩,欢迎继续赐稿!
6 楼        文友:鹦鹉        2015-07-02 08:44:49
  拜读老师佳作,体会民办教师的生活不易,问候老师,祝福老师佳作不断。
回复6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4:57
  谢了。望与文友们在江山这片土地里喜获丰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