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平城游记(散文)

精品 【荷塘】平城游记(散文)


作者:水墨灵溪 秀才,2467.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0发表时间:2015-07-16 15:12:00
摘要:如若你对一座城市知之甚少,那么你先别去瞻仰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几经繁华,几经衰落,又几经沉浮,没有人说得清那消逝已久的过往是对是错。年华依旧,岁月斑驳。曾经的平城早已不堪回首,只留下这深沉的历史让后人无尽缅怀。

【荷塘】平城游记(散文)
   经过礼佛大道便是灵岩寺。这灵岩寺也叫“山水殿堂”。它是干栏式的建筑矗立于水面之上,对此北魏著名文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月新眺。”武周山一直是北魏皇家的灵山胜地,在昙曜五窟竣工后更是盛极一时。山灵水秀,殿堂飞拨,僧尼颂佛礼法,佛像生辉,梵音缭绕。山水殿堂依照古代建筑“龟前戏水,山水朝阳。”设计布局东仰丽日,西沐佛光。建筑依次为山门、石雕造像塔、配楼、两端大佛堂。周边回廊阁道及角楼组成。其中,灵岩寺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为重檐庑殿顶,殿内供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尊立像。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模仿北魏佛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凝重、庄严、大气,彰显出了皇家园林庄严恢弘的气势。
   过了山水殿堂,就是闻名遐迩的云冈石窟群了。进入石窟群时,先要经过一道山门,山门门匾上题有金色四字“入佛知凡”。其寓意为看见了佛就能参透凡间的一切。穿过山门,云冈石窟便一览无余了。首先看到的是石鼓洞和寒泉洞。紧接着灵岩寺洞、塔朝窟、大佛洞、释迦佛洞、西来第一佛洞、五华洞、万佛洞、须弥三尊佛等等。这些来自一千五百年前的石雕造像,依然栩栩如生。只是由于岁月的洗礼,好多的佛造像已残缺不堪。但是,总体而言,云冈石窟群的保护还是做到了很好。我去的时候,敦煌文物研究院正在为“五华洞”重新修葺和雕刻。露天大佛的面前挤满了人流,我匆匆而过,便走向了云冈石窟博物馆。
   走出博物馆已是下午时分,此时游人纷纷离去,此时的云冈石窟内几近阒寂。我沿着十里河河堤又多行了数里之路,直到了山水殿堂的拱桥上时才缓缓向武周山望去。昔日的武周煲早已荡然无存,但这些用石头写成了的史书还依然散发着芬芳。夕阳西下,这些象征北魏皇家寺院的石雕造像,渐渐沉寂于黑暗的夜色中。走出了阙门,又踏上了返程。遥远处,云冈石窟渐行渐远,只能从同煤集团晋华宫的灯光下,看见那隐隐约约的光芒,繁星亮了起来,照耀着这块神秘的土地……
  
   【七】古城墙——历史背后的见证者
   自夏朝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始,中国的历朝历代都修筑过固若金汤的城墙,其目的是出于对国家或方国的保护。在历史上最具闻名的莫过于是长城了。这座屏蔽中原与塞外草原的屏障,曾经在历史上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城墙,它是历史背后的见证者。曾经风雨沧桑的岁月里,金戈铁马,胡笳悲鸣。或许,正是由于胡汉文化的相互融合,才能铸造出不可一世的北魏平城。
   大同古城墙是在北魏平城的故城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其形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墙体由三合土夯填,墙表包砖。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四门之上皆建有城楼,其月楼筑极,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又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城墙高大雄壮,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各种防御措施齐备,自成一体,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的重镇名城。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称。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古城墙,它是重新修复过的,比原来的古城墙要更加雄伟壮观。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古城夜幕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灯光,使得古城墙楼阁俊俏秀丽,伟岸的轮廓更具有魅力。
   大同的古城墙不同于别处,它与南京古城墙、北京古城墙相对而言,具有少有的绝妙之处,控军台便是其中。
   其实,我对古建筑颇为喜欢。但是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尚还不能完全能够读懂它。平城的古城墙就是这样,我只能静静地环绕着它,凝视着它,去回味早已远去了的历史。假若还有机会,我定会好好去细读它,去聆听它。或许,在它的背后曾经繁华的历史会还原原貌。那一刻,我将用心地去等待、去守候……
   ……
   平城的历史太过于久远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去写这篇《平城游记》。试想,古时今日,真是再也不可同日而语。一千多年的岁月流逝了,在这片晋北的土地上,从繁华到衰落,从定都平城到陪都西京,终将成为了尘埃落定。回首五胡乱华时期到鲜卑族拓拔氏定都平城,再到迁都洛,然后经丝绸之路通向更遥远的地方,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碰撞和融合。我想对于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我不应该止于此,我还应该尝试着去做更深的探索……

共 670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平城,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别称,“自古逐鹿之地,求平安,遂名。”在作者看来,它凝聚了历史的色彩,沾染了历史的烟云。它的存在注意要被搬上历史的华丽舞台。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大同大学,培育人才的摇篮。它是大同的最高学府,让作者羡慕不已,终于有机会走近它。大同出自《中庸》“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同的思想。作者在这里感受着知识殿堂的书香气息。第二章文瀛湖——塞北高原的明珠。“文瀛湖波澄一镜,湖光山影,竞秀争奇。北魏以来,一直都是平城豪门望族,文人骚客游渔抒怀的佳所。”周围建筑,独出心裁,湖畔热闹非凡。第三章,大同九龙壁——中国龙壁之首,精彩纷呈,实是当之无愧。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第四章华严寺——昔日的皇家寺庙,如今在风雨沧桑中显得一派孤寂,大雄宝殿也没了当年的气势,让人不免心情沉重。第五章大同博物馆——北魏文化的再现。这些出土于这里的地下文物,似乎在像游人述说那段硝烟弥漫的过往。第六章,云冈石窟——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岁月无声,惟石能言。一千五百年前的石雕造像,依然栩栩如生。只是由于岁月的洗礼,好多的佛造像已残缺不堪。第七章古城墙——历史背后的见证者。城墙高大雄壮,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各种防御措施齐备,自成一体。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称。读罢此文,不仅让人感叹:一座古城,从繁华到衰落,从定都平城到陪都西京,终将尘埃落定,只留下这深沉的历史让后人无尽缅怀。文章行文流畅,引经据典,似娓娓道来。作者抚古追今,不禁令人荡气回肠,一篇耐人寻味的游记散文。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17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7-18 19:14:49
  恭贺妹妹美文斩获精品!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1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7-24 07:43:36
  我喜欢看游记,因为能够通过文字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那些我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能够真实地行万里路,通过阅读文字来行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祝您创作愉快,写更多好作品。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