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平凡世界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平凡·情】亲人、归途和我的城(散文)

精品 【平凡·情】亲人、归途和我的城(散文)


作者:爱在无言 进士,8962.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09发表时间:2015-07-21 21:00:58

【平凡·情】亲人、归途和我的城(散文)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为什么了?”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舒服。”
   我把妈妈接回家,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思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12、文化街那座即将被拆毁的无名人行天桥
   这不仅仅是一座即将消失了的横跨铁路的天桥,还是寄居着我若干年分分秒秒记忆的载体。五月末的阳光静静地洒在它的身体上,暖暖的,轻轻的,就像倾泻而下的梦幻,挥洒着透明的金色、水一样的蓝色和云似的白色。我不清楚它建成的具体年代,也许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也许是千禧年之交。那时,城市里的一切都朝气蓬勃,旧的房屋一片片地被拆除,新的楼厦雨后春笋般从废墟上拨地而起,包括这座钢铁结构的天桥,也包括骤然涌进这城里的人们,和无数双曾借助它躯体跨越这座城的东西两部分。是的,一条蜿蜒的铁路将整座城市长期割裂,分为东街和西街两块孕育了不同思维与心态的人为划分的区域,东街俨然以城里人的姿态高傲地睨视向西街的乡下。正是这座桥巧妙地将东街与西街之间那看不见的鸿沟悄悄弥平,使之融合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如今,披挂满功勋章的它即将成为记忆里的影像,成为完成使命的一截历史,所以也该说说它存在于世间的寿命。不管怎么计算,它的成长岁月都超过十五年了。十五年,也许很短暂,短暂的不值得一提,却足以将一个步履蹒跚的儿童浇灌为唇边生长着毛茸茸胡须的毛头小伙子,将一位正逢韶华的青年催化为岁月蹉跎的中老年。建成的第一天,我曾和许多同样的好奇者欣喜地慢慢走过它线条简洁的身体上,扶着钢铁栅栏向远方张望,波光粼粼的铁轨负荷着一列列货车从桥下隆隆地流淌而过,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尾流动在空气里的渺小的鱼,摆动着思绪,几乎要融化掉。我恋恋不舍地举起手机,无声无息地按下快门,试图趁它还不曾毁掉之前,将它转化为漫长的永恒。然而,事实上并没有永恒,无数令我们留恋的物质都以看似缓慢的速度远离,其轨迹压根儿就无法预测,且只能躲在时光深邃处的某个角落,静待一位好奇的旅人去图书馆的相薄里发现它曾经屹立的伟岸身姿。
  
   13、记忆尽头的那头大黑猫
   我宁愿相信它走丢了,成为别人家的宠物,宁愿别人冲它唤着另外的名字,只要它喵喵叫着,只要它还在这个世间,哪怕它不再理睬我。2011年那个大雪纷飞的早春夜晚,它默默掩映于夜色中,就再没回来。我原以为,它仅仅是出去觅食,次日清晨又会喵喵叫着,出现在我的房门口。小黑的出现,其实是一场没有预演的意外。2002年,或者是2001年的夏天,到同事家,看到一只肥硕的大花猫和它在一起。它太孱弱了,才一个月大小,似乎一只手就能握住它的身体,然后抓起它。两头猫显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当那个盘子里有食物时,大花猫会毫不留情地挡住小黑,舔净每一粒残渣,更过份的是同事看到小黑的可怜,丢过去一截火腿肠,大花猫腾地窜过去,迅速抬起前爪,死死按住小黑的脑袋,直到吃光那截火腿肠。等到再丢下一截火腿肠,大花猫又开始重复它的动作,按住小黑的脑袋,狼吞虎咽地咀嚼。最终,可怜的小黑只能嗅着空荡荡的地面,不断打着转儿,喵喵哀号。于是,想象着它的饥肠辘辘,动了恻隐之心的我将它抱回家,我和它的缘分就此拉开。那时,它身体飘轻,就像一片不曾记录下生命的薄纸。
   也许潜移默化之间,它认定我为强者。也许粗晓人性的它把我当做依恋,把我当成它的家人,当做它的父母双亲。虽然我不常常喂它,但每次只要我回到家,它都会喵喵叫着,迎上前。至今,我依旧记得它的第一次捕食。夜里,它溜出房间。等我清晨起来,门前已经摆放了四只失去头颅的老鼠。从此,它一发不可收拾,入夜之后,总要站在门前,回头向我喵喵叫着。如果没人为它开门,它会聪明地侧过身体,利用体重与速度撞击那扇没有锁住的房门。等到我刚敞开门,它就飞快地钻出去,淹没于夜色之中,也淡淡地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中,成为挥之不去的癌。
   我宁愿相信它走丢了,被别人唤以另外的名字,宁愿接受它不再回家的事实,只要它喵喵叫着,只要它还在这个世间。八年的光阴毕竟不长也不短,足够孕育一场难舍难分的感情。八年时间里,小黑已经不知不觉茁壮为一头强壮的成年雄猫,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小黑总是昼伏夜出,清晨准时出现在家门口,喵喵叫上两声,慵懒地跳上床。每逢我上班,它总会跟着我,亦步亦趋,直到它不敢穿越过去的水泥马路,才怏怏地站住,徘徊。将它抱回家的第二年,或者是第三年,它一连十几天不曾露面,我急切地寻找它,却发现它跟在另一只猫后面,不再听从我的呼唤,只是犹豫了下,喵喵地叫两声,扭头跑掉了。过了几天,它才疲惫地踅回,重重地撞击向我的腿,就像走丢的孩子再次见到父母亲。又过了一阵儿,大约秋天的时候,走在附近的街上,我砉地发现,有一群小猫崽和小黑十分相像,它们的身上是炭一样的漆黑,鼻子尖却绽开一滴白,还有爪子和胸脯,就像一群遗传了小黑基因的绅士。又一次,同样是在附近的街上,我陡然看到它警觉地半蹲在一棵树下,蓄势待发。忽然树梢微晃,它一跃而起,嘴里叨住一只小麻雀。刹那间,我窥视到了蛰伏在它血液里勃勃的野性,几千年前从埃及或者波斯绵绵传递过来的野性。
   小黑做了父亲,有了子嗣。自然,我相信它也有了爱情,和人类迥然不同的爱情,这也是它隔三差五不回家的缘故。正是从那时起,我习惯了它的偶尔失踪,毕竟它还有自己的家人需要照顾,毕竟它还有众多的妻妾需要得到宠爱,只要它继续把我这里视作它的另一个家就足够了。我猜测,猫的世界是母系社会,否则它一定会带着它的孩子们回到我这里,将双重的荣誉带给我,也带给它。一连几年,附近街上的黑猫渐渐多了起来,小黑的家族涟漪般地拓展,每逢我看到体毛全黑,或者黑白相间的猫,就不自觉地认定那一定是小黑的子嗣。直到2011年那个早春,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在悄然蔓延,说是有一群南方人专门到各个小区偷猫猎狗,然后煮食。也就在流言泛起时,两场大雪突如其来,接踵而至,它从此再也没回来,进而成为我永久的记忆。于是,我在潜意识里宁愿相信它成为别人的宠物,或者自然衰老死亡,只要它不是被那些人捉去吃掉就可以。这是我的一个简单心愿。愿它在天平安。要知道,一头八九岁的猫还不至于老迈的不成样子,它不该这样早就骤然消逝。而我之所以放弃“只”,却以“头”做为它的计量单位,也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期望,期望它的生命力超乎想象,期望它虎豹般能够再次寻找到回家的路,哪怕是在天堂。
  
   14、跟趟儿
   跟趟儿注①是一句自从童年就常常听到的词汇。如果感觉到时间够用,我们都会不慌不忙说上一句“跟趟儿”,然后从容不迫,就像那位谈笑风声的魏晋风流人物谢安,任由八万北府兵驰骋往来于淝水河畔,击溃百万前秦大军。此后,穿越过如梭岁月,我们赴宴,或者前去参加某种形式聚会前,也常常淡然地说上句“跟趟儿”,然后姗姗迟来,就像我们奢侈无比,拥有大把时间一样。但是“跟趟儿”到底是动词,还是一句形容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分辨不清了。可是,我们谁又知道正是这句简简单单的“跟趟儿”,令我们错过了多少?
   “星期天了,看望下父母吧。”
   “跟趟儿,还有时间呢。”
   “陪陪孩子到体育馆玩会儿吧。”
   “跟趟儿,还有时间呢。”
   “下班了,陪我逛逛街吧。”
   “跟趟儿,还有时间呢。”
   一句不经意的跟趟儿,使我们失去了多少。我们依旧自诩为时间的主宰,依旧在用不同方式挥霍着时间,消耗掉多少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子,饮酒,唱K,闲聊,玩网络游戏,或者和同龄人到郊外烧烤。等到我们醒悟时,父母业已悄然离去,妻子白发苍苍,孩子也不知不觉有了家庭,甚至早已远离这座城市,他们都不再需要我们陪伴。直到这时,一丝一缕的悲哀骤然爬上我们的额头。于是,我,或者你,只能拄着拐杖,凄凉地抹把粘在唇角的黏液,孑孓孤单地站在夕阳西下的街头,望向繁华的闹市,任由时光猛烈撞击过空荡荡的胸膛。
   注①跟趟儿,东北方言,①赶上一般人的水平;②来得及。
  
   15、虹
   随着父亲的一声呼唤,慌忙走到窗前的我陡然发现那一抹彩虹妩媚地跨过对面花园小区的楼顶,扶摇又柔顺地攀援向黄昏时分喷薄着纱一般云彩的天空,将拱形的另一端消逝于无边无际的蓝色之中,消逝于能够链接记忆的深邃空间。刹那,我感到丝缕的莫名惊喜,忙抓起手机,将它拍摄下来。这惊喜,倒不全因为彩虹,也不全归于雨后晴天,而纯粹是从童年一路裹胁而至的欣喜的心情。挤在狭窄的阳台上,我和我的父母亲被这道彩虹吸引,凝视向这奇妙的色彩,我不禁晕眩地回味起遥远的童年。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住在铁西区,住在那栋俗称大楼院的俄罗斯人建造的二层楼里,住在并不宽敞的住宅里,同样是某个夏季的雨后黄昏,身体强壮的父母亲在厨房里点燃红彤彤的炉火,为我们兄弟姊妹四个操劳一顿并不丰盛的晚餐。与此同时,透过玻璃窗,红彤彤的夕照余晖一不小心洒了一地,挂在树木房舍上,渲染着,活跃着。一片充满遐想的火烧云弥漫在西边连绵起伏的山峦之巅,刚刚看过哪叱闹海的我居然联想到云霞里会隐藏着天兵天将,联想到云霞后面还有另一重我不曾到过的美妙世界。我凝望向变幻的云霞,凝望向玫瑰的色彩,一度翩翩幻想在那绚烂的天地间搭建一座彩虹的桥,然后攀援而上,漫步于另一个美妙的世界。记忆停顿,我恍若隔世地从那架彩虹上走下来,再次回过头,目光扫向穿越过重重叠叠时空的父母亲业已衰老的面孔,胸膛里忽然涌起汩汩不可遏制的悔恨与遗憾,无限留恋起童年时围绕在他们膝前的温馨与温暖,无限留恋起那满是平凡和柔情的时刻。
  
   16、断章
   微信里,一位久已不见的朋友突然问我,“爱上一个人,才恋上一座城,还是恋上这座城,才爱上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究其原因,这大概是因为我不够浪漫,也没有一双每天清晨张开眼睛都充满新奇目光的缘故。的确,我爱过,现在也正在爱着,但我没能恋上妻子所居住的那座城,没能恋上那座载满妻子眷恋的龙门县城,这不能不令我遗憾。那是一座怎样的城,迷宫一样的纷乱,外乡人第一次走进去,准会迷路。那座城市的肇始之地,远近乡镇闻名遐迩的谷行街是那样拥挤,那样嘈杂,整个白日都陷落于鼎沸之中,摩托、电车和行人熙熙攘攘地塞满其间。整座城夏日时那样炎热,冬季里那样阴冷。当然,我不喜欢那里的一年两季:漫长的夏,从三月开始,一直绵亘到年终,每天都要穿短衫短裤,巴不得二十四小时都泡在水里。自然,水也在杲阳的作用下温吞吞的。即便逢到连绵的雨天,空气也是闷热的,像是置身于桑拿房。而元旦过后,阴冷潮湿,寒冷彻骨,就像十月一或者五月一前后的黑龙江,只是广东没有供暖系统,无论室内室外都那样的料峭,简直冷到了骨髓里。当我向妻子的亲朋好友解释为什么会感觉春节前后接近北回归线的龙门要比北方冷,突然词穷语结了。要知道,按道理讲,无论怎样,同一个季节南方总是比北方暖,尤其拿广东和黑龙江做对比。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对于广东浸入骨髓的阴冷潮湿毫不适应。
   我居住的城市,绥芬河市,多数没来过的朋友都以为城市里定有一条河蜿蜒穿过,或者至少在它的辖区内有一条这样的河。但那是个美丽的错误,这座城没有河流穿过,有的只是一条名曰‘寒葱河’的小溪,十天半个月不下雨河床就会干涸。有时,我在想,假如不是那位叫做赵明非的年轻市长为了思乡而截断寒葱河,筑起道水泥坝,兴建北海公园,无中生有地在荒山上开拓了片北山新区。此后,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原本一座并不突出的边境小城豁然大气起来,现代建筑纷纷林立,期间夹杂着些许的老建筑,白的大白楼,红的人头楼,和耸立着金色洋葱顶的基督教教堂,不知不觉跻身于中国三十座旅游名城之一。现在,偶尔我走在这座城的街巷间,偶尔望向街边百年前俄罗斯帝国时代的老建筑,浮想联翩,似乎看到那些承续着蒙古血统的哥萨克士兵脚踩着硬底马靴,向那些地道的中国农民吆五喝六,企图实现尼古拉一世黄俄罗斯的荒唐梦境。紧随其后的,是张宗昌和日本关东军。童年的记忆悄然蔓延,我似乎看到由那位赫赫有名的屠夫将军题词的“天下第一井”,也似乎看到衰落的大清帝国建立在四门炮的炮台,只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能阻挡日本人强加给这片土地的屈辱。思绪回溯。我站在街边,又思索起那位网友的问题,开始绵绵思念起我的妻子。2011年她就已经来过这座城,而且貌似喜欢上了它,但从未见过雪的她,见识过这里大雪纷飞的冬季之后,就再也没有重新踏进这座城。于是,我在想,如果以她的视角来观察,绥芬河这座北方小城也许是另一幅模样,寒冷,荒芜,以及其它。而她所居住的城,龙门县城则四季都是绿色,延展起来的枝蔓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犹如坠入了仙境传说里。
   我承认,无论我,还是我的妻子,都知道对方不喜欢彼此居住的城市。我不喜欢南方的杲阳与阴冷潮湿,她不喜欢北方漫长凛冽的冬季,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彼此的相爱。网友的那个问题,在我眼里渐渐钝化为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一个非对即错的选择,一个非彼即此的悖论。也正因为这个不容我辩解的问题,令我尴尬不已,似乎我没能喜欢上龙门县城,她也没能喜欢上绥芬河市,我们俩就不能够成为夫妻,不能够彼此相爱,或者即便相爱,也不会一生一世。自然,没能喜欢上彼此的城,部分原因还是习惯,还是我们彼此都是性情中人,重情重义,骨子深处就生长着怀旧的基因,以及不能够割舍掉的亲情。我妻子的家族盘根错结地生长在大门县城,其家族史可能能够追溯至千年之前,源自就像深埋在土层之下的藤蔓,拉扯起来,每一处都连着根儿。而我的家族,做为闯关东时代的移民,虽然仅仅从我父亲才开始扎根于绥芬河,但自幼就受到父母呵护且有着恋家癖的我已经熟悉了这方水土,熟悉了弥漫在空气里的味道,也熟悉了这种传承了千百年的平凡,令我不能够再轻易恋上别的城市,无论我是否爱没爱上一个人。我相信,我的妻子也如此,因为我们都在这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日子。于是,我只能默默说一句:因为爱,让我们彼此包容,但绝不虚伪,虽然我们之间的物理距离真的有千里之遥。

共 16101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洋洋洒洒的一万多字的散文,气势恢宏,跟随着作者提笔破题的文字,走进了他笔下的人物,父亲、母亲、儿子、彝族女孩以及动物猫咪和绥芬河市、天桥、龙门县城、等世界中去。这是一首澎湃汹涌的旋律,唱响在作者的脑海,也引起小编强烈的共鸣。这些流淌的文字,是作者用心血赋予给他的对生活的感慨和认知,对亲情、爱情、友情、故乡等等的描写,深刻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看似一个个片段,却又有机的串联起来,冗长但毫无累赘之感,每一句言辞都是那么诚恳恰到好处且富有张力,带着深沉带着质朴给人以阅读的美感和赞叹。生命的长河里,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世界,因为平凡,因为我们平凡,蕴藏在生活中的苦难和岁月留下的无奈,我们用书写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爱和情感,这是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无法一一的解读每一章节的故事,感觉有点画蛇添足,但每一个章节都需要我们细细阅读去领会闪耀在文字里的光华。十几个章节,串联成一部气势恢宏的华美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讲述的也都是作者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字字句句却都是心中情。看着这些文字,仿若隔着时空穿透苍穹升腾在耳边的画外音,一股沧桑厚重席卷而来。这是作者对生活的积淀,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深厚的写作功底。全文语句流畅,纵横捭阖,一些历史的引述和典故注脚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性,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成了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问好作者,厚重的文字,倾情推荐!【编辑:风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2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尘沙飞扬        2015-08-24 18:56:09
  人有时活在无法走出的困惑和迷茫中,任思绪横冲直撞依然走不出迷局。问侯作者
   【平凡世界评论部】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