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天河怪杰传

精品 天河怪杰传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8.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7发表时间:2015-07-24 21:26:32
摘要:天河县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少不了名扬坊间的十大怪杰,他们也是天河精英的一部分,应当为他们树碑立传,使之成为天河文明的活化石。


   前不久,天河县作协在夹河关镇召开了一个换届选举大会,米宗山被作为特邀代表列席参加。在会上,他一看政协副主席梁禄贞当选为本届作协主席,就有点愤愤不平:“他梁禄贞有啥能耐当选作协主席啊?不就是同盛福望合作了一部《桃花运》么?凭那就能当主席?这是明显的篡权行径!”这小子一怒之下,饭也不吃,就跑回了柳州。发脾气走了还不算完,还打电话串连另外几名他看得起的文友,一定要推翻梁禄贞的主席座位。结果,却没有一个人响应,硬把他气地不得了!
   其实,米宗山也只是跟当前某些企业家一样,只是附庸风雅而已,并不具备当作家的料子。他若是有些才华,为什么县报、市报和一些杂志上,总不见他的“大作”问世啊?就连那部子虚乌有的《槐树女人》,也只是挂在他嘴上的一个“远大理想”,始终不见同读者见面。县文联组联部主任、作协秘书长鲁天照说是要替他看看稿子,帮他指点一下,他又总是推辞说,此稿被省里某个主编拿去看,还没有返回来。鬼知道他那《槐树女人》究竟是否存在?
   米宗山急于成名成家,把头发都急白了,那个作家梦却始终不能够成为现实,他硬是苦闷地不得了。每天两眼一睁,还得回到现实中来,还得老老实实地卖他的干菜,偶尔也到金钱河去捡捡上岸的螃蠏。
   老武觉得,他想当作家的经过还是非常曲折的,经请示鲁天照等人同意,逐将他列为“天河十大怪杰”之一,并为他赋诗一首:
   柳州古城一大怪,自称作家卖干菜;
   槐树女人未出阁,金钱河畔捡螃蠏。
   米宗山得知自己荣幸地名列“天河十大怪”,激动得热泪盈眶,手舞足蹈。这真是:几经周折难成名,意外成名泪满襟。毕竟下一位怪人是谁,且听下回交待。
  
   第八回:自命风流许文山、两换名字三换妻
  
   米宗山的故事,让说书人陡然变得沉重起来,觉得人生在世,还是要脚踏实地,干点实事才好,不要尽作一些一时达不到的黄粱美梦。当然喽,作梦也不犯法,更碍不着别人什么事儿!只是,每当听到他的故事,总觉得有一种难以释怀地沉甸甸的感觉,而且还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在里面。老武不是那种以揭人短处、触人痛处为乐的缺德之人,只是感怀米宗山那份执著的追求,和曲折的追梦经历,才将他收入本传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如今再向大家介绍一位怪人。这个怪得出奇离谱的人,名叫许文山,现在又叫作什么许禄胤,也不知道这禄胤二字有什么讲究,只好姑妄取之,咱姑妄叫之呗!
   这家伙在天河十在怪杰中,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才,他不仅嘴有一张、手有一双,能说会打,而且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每年都有几篇文章分别获得省级或全国级的大奖。一些老经验告诉老武,文品如人品,但在许禄胤这里,总是难以对上号。没有认识他以前,老武总是想像着,他是一位举止文雅、知识渊博的白面秀才,没想到,他却长得五大三粗,而且谈吐粗鲁,根本没有半点文人的品相。尤其是他那出奇离谱的经历,总使人哭笑不得。
   许禄胤的老家,在天河县大坝河镇小坝河村二组。青年时代,凭着他的小聪明,写一些小豆腐块而被领导看中,把他抽选到公社人武部当了一名武装专干,翅膀稍硬一些的时候,他就自己活动,调到了县武装部,进而又进入县国防委员会。再后来,他看到县广播电视局的油水胜过他在武装部,又活动到广电局,当了一名办公室主任。不过,这家伙的确能写,什么样的文体都难不倒他。凭着这点专长,他钱没少挣、酒没少喝、烟没少抽,风光也没有少沾。只是有一条,这家伙在婚姻生活上,总是这山望到那山高,没得个安稳的心态。这跟他老是对自己的名字不满意一样,对老婆也总觉着不够完美。常常瞪着一双色迷迷的眼睛,往别的女人身上瞄,一旦发现中意的目标,就立马同现有的老婆闹离婚,然后跟新目标结合,那速度比刘翔跑110米跨栏还要快!
   要说他换老婆频繁而让人不能忍受的话,那张破嘴更让人不能忍受。老武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在他那渊博的大脑中,哪有那么多流氓词汇?从他那嘴里吐出来的,尽是他跟某某女的一夜情、风流史啊什么的,那些词汇,实在让人难以入耳。
   说他两换名字三换妻,那是一点也没有夸张。他的本名叫许文山,到县武装部后,立马改名叫许重育,活动到广电局的时候,他又改名叫许禄胤。他先后跟三个女人结婚又离婚,最后这个贵州女人,险些又没有守住。有人曾经预测,如果不是他去年得了那场要命的大病,他很可能又跟另一个新目标结婚了。因为那场大病,他看到了这个贵州女人优秀的一面,那就是,在大难面前,对他仍然一往情深、不离不弃,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这让他非常感动!他发誓要与这个女人厮守终生,保证不再进攻别的目标了。
   在天河文化圈子里,只要一谈起许禄胤这个人,许多文友便“啧啧”连声!人们敬重他的文品,却讨厌他的人品。对于这种一人身兼两种品行的怪人,许多文友觉得,他当之无愧地,应当名列《天河怪杰传》,并为他作诗一首,以表其怪:
   大坝小河一大怪,报刊电台显文才;
   两换名字三换妻,亦正亦邪闯世界。
   正在家中休病假的许禄胤,听说自己被老武写进了《天河怪杰传》,不禁“嘿嘿”傻笑:“要搁到前几年啊,我非揍你一顿不可。不过,内容倒还是真实可信的。”这正是:文品高雅人品坏,正邪混杂堪称怪。欲知后面又有谁人出场,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回:自造飞机十余年、只响不起难上天
  
   前面说的八大怪杰,都与文化有关,大家可能都听烦了。而今老武再换个口味,给大家讲一个与文化无关的怪人,保准能使大家耳目一新。
   我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天河县马鞍镇下川村村民,名叫陈道苏,今年刚满五十岁。别看老陈长得跟老武一样傻呼呼的,可人家的心眼灵通得很,聪明劲儿不说超过老武百倍,起码要超过老武十倍以上!各位先不要发笑,老武说的可句句实话!人家老陈能搞发明,而老武除了胡写几篇上不了台面的破文章,一丁点儿的小发明都不会啊!
   老陈不是因为后来造飞机才出的名,而是因为老陈在造飞机之前,就已经是个家喻户晓的发明家了。他先后发明了旋转式多用书柜、玉米脱粒机、红薯切片机、营养钵制钵器和捕鼠器等十几样在农村实用的小科学。七年前,当他看到农民在防止病虫害时,那些害虫从张家田里被撵到李家田里的情景时,就想着要造一架轻型直升飞机,专门用于喷洒农药,叫那些可恶的害虫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藏身!
   陈道苏说干就干,他首先买来一些飞机构造方面的专业书籍,开始研究飞机的基本构造。然后,又找来一些钢管,开始焊接飞机大架。两年后,他的第一架飞机硬是被他鼓捣着造出来了,罗旋浆也转起来了!这个消息不知怎么被一些新闻媒体晓得了,日报、晚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几路记者,从四面八方涌向马鞍镇下川村,十几部相机、摄像机镜头,对准了老陈和他的“飞机”,等待着“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可是,尽管老陈鼓捣出满头大汗,罗旋浆也搅起阵阵狂风,那飞机只是干哼着,不肯离开地面半寸。记者们失望而去,老陈也沮丧地不得了,而乡亲们却个赛个地笑出了眼泪!
   老陈的飞机,不仅没有让他成为名人,而且让他出了个大洋相。听着乡亲们的那个笑啊,老陈气得不得了!他不阻止乡亲们对他的嘲笑,却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飞机飞上天去给大家看看,我陈道苏不是瞎胡闹!那些记者们回去之后,不仅没有嘲笑老陈的“不自量力”,而且还替老陈联系了几位造飞机的专家帮他会诊。通过会诊,专家们发现是动力不够的问题。因为,他目前用的是摩托车上的动力机,那种动力机虽然也能够带动罗旋浆旋转,却达不到应有的转速。专家建议老陈,对飞机动力进行改装,老陈便将飞机上的摩托车动力机换下来,改装了一台吉普车的动力机,可还是飞不起来。
   老陈觉得很苦闷,但也只好面对现实,老陈再一次踏上了求知的道路。
   他先后找到了河南那位造出飞机的农民,和几个飞机制造专家,认真地向他们请教。老陈的这种执著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也打动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华侨。那位美国华侨,给他寄来许多飞机制造方面的资料,还给他寄来了8000美元资金。老陈出访回来后,又对飞机进行了一次彻底地改进。这一次,老陈下了几万元的血本儿,从飞机的机身到动力设备,都重新设计改造。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老陈的第二架飞机又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老陈却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不能将消息透露给马鞍以外的任何人,他怕再出洋相!
   公元2003年8月,老陈选了一个很晴朗的日子准备试飞。就在要登机时,老陈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飞起来不得落地怎么办?咱得搞把稳一点儿,以免出现意外。于是,他从商店买来了四根各100米长的棕绳子,拴在了飞机底部,请了八个身强力壮的农友,拽着绳子的另一头,特别地叮嘱他们,如果飞机直上不下的话,就请他们硬往下拽。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的老陈,戴着一顶矿山安全帽,登上了飞机。只见他目视前方,打火、启动,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罗旋浆越转越快,搅起的旋风,让人睁不开眼睛。飞机缓缓地离开了地面,老陈手握操纵杆,准备将飞机拉起,三米、五米、八米……飞机刚上到八米多高时,却突然重重地跌落地面!
   第二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向老陈发出邀请函,邀请他出席中央为科学家组织的元宵晚会。在那次晚会上,陈道苏不仅接受了记者的现场访谈,还有幸同航天英雄杨利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然而,老陈对于这一次的出名,却不怎么高兴,一直闷闷不乐的。因为,他的飞机还没有真正地飞起来,他觉得压力很大!
   尽管如此,老武还是觉得,他完全有资格名列《天河怪杰传》,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他这些可歌可泣的传奇经历,而是需要弘扬他这种顽强拼搏的探索精神!老武照例为老陈准备了一首打油诗:
   马鞍川里一大怪,心想铁铊飞起来;
   又怕上天不落地,四根绳子八人拽。
   在制造飞机过程中,经历了甜酸苦辣、喜怒哀乐的陈道苏,对于老武的调侃,没有半点恼怒的表现,反而紧紧握住老武的手,使劲地摇着、摇着……这正是:潜心制造飞行器,胸中常怀济世忧。毕竟这最后出场的是哪位老兄,且听下回交待。
  
   第十回:正义之声惹祸端、首席调解进牢笼
  
   各位看官,天河县虽然是鄂西北最偏远的一个穷县,但却是一个地灵物阜、人才辈出的地方。前面已经向大家介绍了九位怪杰,现在又要给大家讲述一个文肓博主的故事。什么叫博主,诸位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博主既是博客主人的意思。说到这里,诸位可能要站起来打老武的嘴巴!你刚才不是说的文盲博主吗?这文盲能办博客吗?大家别急着打老武的嘴巴,且听在下慢慢讲来。
   这位文盲博主,住在天河县城关镇光明街六十五号,名叫柳桂琴,从她的背面看,满头银发,估计不小于七十五岁,从正面看,也至少有六十五岁,而她的实际年龄,却只有五十四岁。说她是文盲博主,因为在网络这个大世界里,她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一个网民。就是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低得近似文盲的一个无业妇女,却办了一个在全国点击率最高的博客。她那名叫“正义之声”的博客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而且是直指要害的文章。这让某些官员非常害怕!因为,正义之声的许多博文,屡次被一些新闻媒体转载,尤其是那些关于揭露该县政府非法征占5000亩耕地搞工业园的文章,让天河的一些要员胆战心惊!这些博文一旦在报刊上发表,后果将不堪设想!
   官员们坐不住了,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阻止柳桂琴的博文被其它媒体转载,并派出许多说客,说服柳桂琴不要同政府作对。他们给柳桂琴开出的条件是,只要删掉那些博文,可以立马解决她的拆迁补偿费。但是,柳桂琴死活不干,说是没法向被占耕地的农民交待。后来,城关镇采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招术,他们将柳桂琴聘请到镇政府,让她出任民间调解员。而且向媒体透露,这是天河县的“首席民间调解员”,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上百度查了一下,柳桂琴不仅是天河的第一位“首席调解员”,在全国也是第一个“首席调解员”。
   在担任“首席调解员”期间,柳桂琴并没有放弃对那5000亩耕地问题地调查,而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而掌握了那5000亩耕地,至今没有办到合法的征用手续的证据。她将获得的证据,立马发到博客里,任凭中国民间维权网、中国反腐助贫网等网站转载。这一下捅破了马蜂窝,政府的官员们惊惶失措,继而恼羞成怒。他们找了一个借口,说是柳桂琴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国家信访局的一份机密文件,并在2007年6月的一个深夜里,将柳桂琴秘密拘捕。为了拘捕柳桂琴,他们可谓煞费苦心。对上,他们说是柳桂琴是天河的“上访领袖”,有可能闯进北京,破坏中共十七大会议和奥运会的召开。对下,他们公开说是柳桂琴泄露了国家机密。他们的借口,不仅得到了原汉江市委书记李炳的批复,也得到了原省委书记郑雨生的签批。在拘捕柳桂琴后的第三天,他们就通过公安局放出风声,说是要将柳桂琴关押一年半,任何人也别想翻这个案!
   后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天河县国安部门所说的那份机密文件,原是国家信访局的一个通知,而且根本就没有标明“机密”二字。天河县政府给记者的“合理”解释,就是“维稳的需要”。个别官员私下向记者透露说,说柳桂琴泄露国家机密只是一个借口,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只有两条:一是柳桂琴不该揭露那5000亩耕地的问题;二是不该出头露面,领着几十个拆迁户状告县政府,而且已经惊动了省高院。另外还有一个私人恩怨,就是柳桂琴在为奥运会刺绣《一江清水送北京》的作品时,县文体局长周立仁和其它几位县领导,要求署上他们的名字而遭到柳桂琴地拒绝。而周立仁又是县委某领导的铁杆哥们儿,得罪了他们,能有好果子吃吗?
   老武觉得,柳桂琴一些做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点太过锋芒毕露,没有给官员们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但也不影响她被收录到《天河怪杰传》。有诗为证:
   光明老街一大怪,专惹官方不痛快;
   自办博客揭黑幕,维权路上闯世界。
   当柳桂琴在监狱里听说老武以纪实的手法,将她写进了《天河怪杰传》的消息时,委托她的丈夫邢雨果转告老武,她很为老武担心!希望老武另找一怪,替代她的位置,以免给老武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老武非常感谢柳桂琴大姐替我担心的问题,然而,老武也不是一个吃素的角色。因为老武始终相信,正义还掌握在大多数民众的手中,陷害柳桂琴的那些贪官,迟早是要遭到应有地报应的。
   就在老武这篇《天河怪杰传》快要完稿时,有关方面向老武透露了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原汉江市委书记李炳已被中纪委实行“双规”,并牵扯到汉江五县一市的十几位政府要员,估计他们的下场,比李炳好不了多少!这正是:孤身反贪遭陷害,留得正气满乾坤。

共 1607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以建设天河县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前提,将隐于民间的十大怪杰挖掘出来。作者的文笔厚重凝练,人物个性纷呈,怪杰的处事方式确有跟常人不同之处,他们身上呈现出的那种特质,令读者读来欲罢不能。有因为一部小说踏入文联的;有写实自家表嫂而被告的;有在潲水桶里泡出文章的;有赏石与书法同精进的;有笔锋犀利,直指弊端恶习的;有身负家庭重担依然在赏石界混得风光的;有做干菜买卖而不精通写作的;有断续换名换妻的文品高于人品的;有自造飞机十余年如一日的;有敢于跟弊端直面交锋的,这些不同个性的人,汇成了天河一道美丽而耀目的风景。构思奇妙,行文流畅,不仅描摹出了人物的外在形态,更是将人物骨子中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篇赏阅与启示兼具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25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24 21:28:01
  视角独特,文字如行云流水,读来酣畅淋漓。问候武戈,祝编创愉快!
紫玉清凉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4 22:26:10
  谢谢紫玉主编的辛苦编辑。问候紫玉,顺祝夏日安康。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清风不知愁        2015-07-25 10:40:50
  潇洒怪人是我读此文的第一感受,作者想来也是偏爱魏晋遗风。妙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6 10:55:47
  感谢清风老师的点评,谢谢!
4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5-07-26 01:01:54
  几经周折难成名,意外成名泪满襟。哈哈!这几大怪倒也罢了,却忍不住为作者的幽默喝一声彩!
   赏读好文章,留下祝福。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6 10:55:13
  感谢布衣蓝裳的关注和点评,向您学习啊!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