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品赏郧西民歌

精品 品赏郧西民歌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5.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29发表时间:2015-07-27 22:10:16
摘要:笔者暂时针对郧西民歌体系中最为经典的六个方面进行赏析式介绍,这并不是说,郧西民歌中的生活歌、谐趣歌、儿歌、杂歌、神话传说歌和时政歌就没有可取之处,相反,它们更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因为受篇幅的限制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笔者只想抛砖引玉,对以上六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介绍,期待其它民间文学爱好者对郧西民歌作一个全方位的品赏。


   现代祝酒歌是在潜移默化的继承传统的酒文化和祝辞方式,并赋于时代生活的新意和节奏的前提下形成的;它简洁、明快,富有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集交际、联谊、商务谋略、喜庆、团圆、悼念、祝福于一体的具有多重风格的酒宴语言表达方式。
   郧西的祝酒歌基本自成一体。按宴会的主题分类;可分为庆典祝辞,生日祝辞,开业祝辞,升迁贺辞,乔迁贺辞、升学贺辞,新婚贺辞,迎宾祝辞,送别祝辞,慰问祝辞,安慰祝辞和丧事用语等十二大类;按祝酒人的身份分类,可分为主人祝辞,来宾祝辞,随员祝辞和主持人祝辞等四大类。可以说,在郧西,祝酒歌几乎贯穿到一个人的一生。
   郧西的祝酒歌讲究的是口语化、礼仪性和节奏感,更讲究的是一韵到底的旋律,既使是较长的祝酒歌,也不能超过三个韵脚,否则便显得杂乱无章。例如景阳乡的乔迁贺辞:
   一贺你主东家喜迁华堂,迎新宅居福地喜气洋洋;
   二贺你创新业财源茂盛,全家人老和少富贵荣光;
   三贺你多兄弟朋友宽广,新礼貌待客人走遍四方;
   四贺你多勤劳发家致富,五谷丰衣食足满囤成仓;
   五贺你办事情万事如意,一出门就见喜百事顺当;
   六贺你全家人情深意合,天增岁人增寿老幼安康;
   七贺你多副业兴隆发达,做木工编棕床担当组长;
   八贺你干革命意志坚强,为人民立功勋八方名扬;
   九贺你子女们新登荣榜,为社会献力量早成栋梁;
   十贺你多幸福天长地久,真富贵多荣华地久天长;
   祝你们树雄心一心向阳,贺你们全家乐满室春光;
   祝你们再努力阔步向上,立家园建祖国民富国强;
   创大业立大计锦上添光,幸福多甜如蜜美满小康;
   自今日庆贺后日新月异,祝你们迎胜利幸福无疆。
   郧西的祝酒歌实际上只分两种类型,一是喜事酒歌,二为忧事酒歌。在喜事方面,逢事便要祝贺,基本上是从小孩子满月、小孩周岁,升学、建业、婚庆、寿诞、乔迁、升迁、晋级,一路贺来,其中最讲究的是婚庆酒歌,它从敬媒人开始,到敬引娘、客头、运抬师、娶亲贺辞,请送亲、摆接风酒、结婚典礼、参赞厨师,敬酒、刷床、闹房、圆房、送客等等一整套的礼仪歌,一般都由职业知客演唱。例如《敬媒人》:“红叶题诗千里姻缘由数定,月老为媒婚姻配合今日成,多亏红叶先生,跑的两脚不落灰尘,说合了良缘,结下了喜亲,今日又要完成最后的使命,为了表示敬意和诚心,叫新郎鞠躬敬礼把酒斟。”
   相对于喜事而言,忧事酒歌的套路比较简单一些,它只有“起马席”致辞、客席致辞、“串班席”致辞和“八抬”席致辞等四种类型,这类祝辞一般只注重礼仪交待,例如帮忙人酒席上的《执事酒歌》:“只因孝家老了先亡,奉请大家前来帮忙,忙要帮好,要图个名望,人人有父母,个个有爹娘,这好比是换手抓背,换手抓痒;由于种种原因凑上,这次帮忙的人员不算宽广,基本上是一人多职,一个顶两,希望大家各负其责,团结向上,千万不要呼呼闪闪,躲躲藏藏,打豆腐熬糖,各干一行,争取把忙帮罢之后,每个人都得个口头表扬,话不多说,言不多讲,孝子敬酒,理所应当,有一个人不喝,你跪在面前寸步不让。”
   祝酒歌既是由酒派生出来的酒文化,也是郧西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折射出郧西人的待客礼仪,也反映出郧西人的精神风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郧西民间的祝酒歌一定会像其它文化一样,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四、气壮山河锣鼓歌
   锣鼓歌是郧西民歌的主题歌。由于大部分民歌都是以锣鼓为伴奏乐器,唱起来便声震山野,给人一种粗犷豪迈、气壮山河的感觉!
   郧西的锣鼓歌总共分为阴锣鼓、花鼓穗和薅草锣鼓等三大类。从点子曲牌上又分为水波浪、七岔子、八岔了、十二连锤、画眉跳架、老鼠嗟牙、金鸡三点头、老牛弹蹄子、狮子滚绣球、童子拜观音、朝王见驾、鲤鱼闹莲和长江水、慢赶牛、三句半、四季景、打擂台、步步高等三十种曲牌;它的板路又分为郧阳板、杨洲板、林英儿和秧歌板等四个类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打什么锣,敲什么点子唱什么歌。”
   郧西的锣鼓歌对打击乐的伴奏有着很多讲究:唱阴锣鼓(又称丧鼓)歌的板路多以郧阳板为主,其曲牌有十二连槌、画眉跳架、金鸡三点头、老牛弹蹄子和老鼠嗟牙等等。例如《开歌路》打的是擂台锣鼓:“月儿弯弯照九洲,教家请我开歌路;咚、咚、咚、咚……歌路不是容易起哟,身背锣鼓汗长流;咚、咚、咚、咚……”每唱两句就打一通擂台锣鼓,听起来非常扣人心弦,振聋发馈!歌路开罢,进入正题,开始打鼓闹丧。丧鼓歌每首都有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只有三句,又叫“三句头”,三句头唱罢,就打金鸡三点头的曲牌,这是唱阴锣鼓的基本礼节。第二段的歌词为对偶句,可长可短,最短的不少于四句,最长的有几十句。例如《王祥卧冰》这首歌:“歌师唱罢我接上,听唱江西小王祥,九江岸边王家庄;吃咚吃咚,堂咚咚堂堂,吃咚吃咚,堂咚咚堂堂,吃咚吃咚吃咚堂,堂咚咚堂堂,堂咚咚堂堂,堂咚咚,堂咚咚,堂咚咚堂,堂堂咚咚堂。王祥三岁死了爹,母子二人过日光,王祥长到十三岁,母亲病倒在牙床,不吃不喝不动身,浑身无力面皮黄,王祥这里开言道,叫声母亲我的娘……”落板锣鼓一般都是“老牛弹蹄子”的鼓点,这是正板锣鼓,也有些地方在阴锣鼓中加入花腔锣鼓,例如“林英儿板”和“三句半”等,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的鼓乐。
   在郧西的锣鼓歌中,最有名的是花鼓穗和薅草锣鼓。
   咱们先来赏析花鼓穗。花鼓穗是郧西锣鼓歌中最最活跃的曲种之一,它的唱腔和形式品种繁多,其中以水波浪、八岔子、七岔子、长江水、三句半、扭秧歌等板路最为出名。虽说花鼓穗只有三句式、五句式和七字长板、十字咏叹等几种句式,它可以穿插水波浪、七岔子、八岔子、三句半、长江水、扭秧歌、四季景、步步高等鼓板,使唱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常常听到的歌词有:“你不来了我又来,莫叫花鼓冷了台,花鼓冷台不打紧,锣鼓冷台打不起来,笑坏了几条街。”较为稀罕的唱词也比较多,例如“正月里喂喂,是新年呀么花召,家家户户衣嘛呀子哟,大团圆呀嘛花召,喂、喂,呀嗬嗨,大团圆呀嘛花召……”还例如《四季景》的歌词:“春景日来,春景日来,芍药牡丹花儿嘛一齐来,开在辕门外,人见人人爱……”象这类花鼓穗,它有固定的鼓板曲牌,一般来说不容易混淆。最容易混淆的是花鼓穗中的花腔和高腔,它的锣鼓曲牌常常穿插进行,有时是水波浪,有时是七岔子,有时是八岔子,有时候又伴以扭秧歌等曲牌,如果配合不好,不是歌手唱不成,就是鼓手跟不上,因而别别扭扭,唱不下去。
   除了阴锣鼓和花鼓穗,在郧西锣鼓歌中,最值得研究的是薅草锣鼓。郧西山民有帮工的习俗,那是不计报酬的帮工,帮工人图一个热闹,主人家图一个大方,换工搭伙,互帮互助,显示出帮工的友情和主人的豪爽。但是薅草锣鼓又有诸多的讲究,所以传承下来的歌手不是很多;因为薅草锣鼓歌的歌手们必须熟知请苗神、敬苗神、鼓劲儿、打气、收场等一系列套路,象阴锣鼓中的开歌路、烧更纸、安五方和还阳一样,规矩比较多,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薅草锣鼓歌的专业歌手。
   郧西的薅草锣鼓比较气派,因为它讲究的是一人唱起十人和,所以难以固定它的歌词。综合上津、店子、六郎、河夹和城关的演唱风格,可以将薅草锣鼓分为文锣鼓(既套路歌)、武锣鼓(既战歌)和叫歌锣鼓(既盘问歌)等三种类型,其演唱曲调有“杨州号子”、“郧阳号子”、“八班号子”、“回声号子”、“穿声号子”和“杂歌号子”等六种号子,歌师们在雄浑激昂的各种号子中交流情感,赞美生活,壮胆鼓劲、斗智斗勇,展现出一幕气势恢宏、火热生动的劳动场面,置身其中,让人热血澎湃,激情四射!
   郧西县的锣鼓歌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轨迹。传说庄子的父母相偕着死于除夕之夜,当地风俗没有“破五”(正月初五以前)之前,谁也不愿接触丧家,以免沾上晦气。庄子见父母双亡,心中异常悲痛,扑在父母的尸体上嚎啕恸哭,他的妻子田氏受到感染,也陪着丈夫恸哭,一直哭了一天一夜,哭得天昏地暗,一塌糊涂!后来,庄子问田氏“你哭的啥内容?”田氏回言:“不记得了。”田氏问庄子:“你哭的啥内容?”庄子也说记不清了。庄子后来向田氏提议:“咱们再哭时,用粮斗和脸盆敲击着配乐,每人哭诉一折,你哭给我听,我哭给你听。”在后来的五个长夜中,庄子夫妇二人击斗敲盆,哭诉父母的养育之恩,吸引了不少乡亲到场聆听。再后来,庄子把这种击斗敲盆的哭诉方式运用到道教法事中,并逐渐沿袭下来,形成一种习俗,这就是最早的阴锣鼓歌。
   随着阴锣鼓歌的演变和发展,人们为了打发漫漫长夜,在哭诉亡者的内容上加进了天地宇宙的形成和人类来历的传说,以及古往今来的著名忠臣孝子的故事,号召人们勿忘祖先的功绩,学习忠臣孝子,掌握生存技能。人们以锣鼓歌为载体,广泛地传播生活、生产知识,交流内心感受,弘扬社会美德,鞭挞人间丑恶,不仅给人们以教益,而且渐成一种娱乐形式,这就是锣鼓歌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花鼓穗和薅草锣鼓都是在阴锣鼓歌中演变出来的锣鼓曲种,但是薅草锣鼓则早于花鼓穗,它最早出现于农事生产的祀祈活动中,例如《请苗稼神》:“五请当方苗稼神,保佑五谷得丰登,一天田边走三趟,三天九次田边巡,保护野兽不糟害,看住雀鸟不害人……”后来为了振作精神,调节心神而歌,歌师们便即兴作歌,或唱历史故事,或唱远古传说,或唱忠孝节义,或唱世间亲情,使薅草锣鼓成为一种丰富多采的劳动号子,对鼓舞干劲,消除疲劳,催工号令和指挥生产起着相应的辅助作用。
   郧西县店子、关防等乡镇至今还保留着“帮工锣鼓”的习俗,当人们看到某一家农活忙不过来时,就热情地招呼一声:“要不要打锣鼓?”主人则高兴的地直起腰杆,答应一声:“那倒如哇,只是劳驾各位,恐怕经当不起哟!”听到主人答了腔,领头的人就敲起锣鼓,大声招呼左邻右舍:“走哇,到某某家去打锣鼓呀!”人们便拿上相应的农具,跟着锣鼓歌师前去帮忙,主人家则忙着准备丰盛的酒菜,热情地招待打锣鼓帮忙的乡亲。因此,在郧西农村,“打锣鼓”就成了帮忙的代名词。
   郧西的薅草锣鼓歌非常优美,我们在《郧西民歌集》中读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薅草锣鼓歌,例如:“清早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不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一层锣鼓一层人!”你听,这是多么壮观的劳动场面啊!
   花鼓穗是从薅草锣鼓演变过来的喜庆锣鼓,它的乐器至少有四件;大鼓、大锣、大镲、抛锣,多的时候有大鼓、大锣、马锣、抛锣、勾锣、大镲、小镲、铙、钹、唢呐、海螺、长号等十几件子,主要是配合彩船、车马灯、高跷队演唱的喜庆民歌,其锣鼓曲谱有水波浪,七岔子、八岔子、一字锣鼓、十字锣鼓、长江水、四皮二黄、三句半、四季景、步步高、扭秧歌等三十多种曲牌,歌词也充分体现了喜庆、活泼的气氛!例如:“小小莲船跑的欢,来到主东大门前,一来贺喜二问安,三来拜新年!”“你一翻来我一番,粉白墙上画牡丹,牡丹画在粉墙上,看花容易画花难,各凭各手段。”
   花鼓穗的歌词一般来说比较新潮,但是传统的赞歌和战歌套路依然有所沿袭,这种套路歌虽然传统,因为深受听众欢迎,便仍然保留了下来。
   歌师唱大我不怕,我有葫芦装天下,
   上装三十三天界,下装地府一十八,
   山川河流都装尽,三十六朝信手拿,
   不怕歌师会夸大,比起葫芦一芝麻。
  
   歌师夸大我不藐,你的本事我知道,
   你是蚂蚁撒欢子,始终难嚇人一跳,
   不怕你的葫芦大,一锯切开两把瓢,
   阴沟蚯蚓学龙叫,你想上天去不了。
   花鼓穗中的战歌在各地叫法廻异,郧西人叫作“钻子歌”,房县人叫作“比大小”,丹江口的人又叫作“翻田埂儿”,无论怎么叫法,它始终是锣鼓歌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考验着歌手们的知识、智慧和口才,是锣鼓歌得以传承的纽带,即使是阴锣鼓和薅草锣鼓也不例外,锣鼓是魄,战歌是魂!
   锣鼓歌是郧西人表达喜怒哀乐,渲泻内心激情的艺术形式,它将同其它民歌一样,长存于鄂西北,独立于全世界。
  
   五、亦赞亦战的擂台歌
   赞歌和战歌,也叫擂台歌。它是郧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歌手们显摆才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郧西民歌中十分鲜活、颇具生命力的一部分。
   赞歌的特点是奉承和夸奖,演唱技巧是将对方比作先哲圣贤,人中豪杰、员外富豪、美男靓女,而将自己比作学生、跟班、苦工、穷光蛋、丑八怪……用自己的低微穷丑,烘托出对方的高大富贵。例如:“久闻歌师是能人,赛过前朝诸孔明,胳膊长毛是老手,眼中挑刺是能人,五经四书学得全,文韬武略样样行,今晚歌场一路行,鼓上拜你为先生。”“歌师来了是稀客,伸出双手来迎接,盼你如同盼明月。歌师常在江湖走,见多识广数一流,男儿四海为朋友,为人莫把礼义丢,蓝采荷访着曹国舅,一股仙气前引路。”

共 1384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一篇万余字的大散文,详细介绍了郧西民歌文化。其内容从故事、爱情、祝酒、锣鼓、赞歌与战歌、礼仪歌等六大方面进行分类,这是主流,是其中的经典部分;其次有儿歌、生活歌、谐趣歌、杂歌和时政歌等。总体内容十分丰富,这儿,作者仅对其精华部分作了叙述。为便于读者欣赏,作者不仅只是概要介绍,还具体列举了许多精彩的民歌段子,每个章节均如此。这样,不仅让读者对郧西民歌有一个总体认识,而且也满足了大家一饱眼福——欣赏郧西民歌——的愿望。 因为作者受上级领导的委托,对郧西民歌作了长时间精心的研究,所以对郧西民歌的介绍,脉络格外细致和清晰,如此沉稳的叙述,给人一种驾轻就熟悉、得心应手的感觉。作者为普及和推广民族文化付出的辛苦,功莫大焉!推荐共赏!【编辑:红尘无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28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5-07-27 22:13:29
  作者列举的好多段子读来都感到很质朴,生动有趣。这些资料很难得,值得认真品读;也值得民歌爱好者收藏。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8 11:00:17
  那些段子都在我的脑子里装着哩,随口便可来上那么一段儿,方便得很,嘿嘿!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8 11:04:43
  因为是乡土玩意儿,可能没有几个人能感兴趣。也只有我自己,偶尔将其搬出来晒晒,免得长霉了。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27 22:15:45
  再次感谢红尘无泥老师的辛勤劳动,请允许我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辛苦啦!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6-06-08 21:25:16
  学习了!长知识!民歌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而被世代传承,朋友的这篇文章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受益匪浅!谢谢朋友了!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09 07:27:45
  感谢老师的关注与厚爱!武戈隆重感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