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大城小爱之美食美色(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大城小爱之美食美色(随笔) ——青春篇


作者:俺是王月 布衣,402.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3发表时间:2015-08-05 20:53:06
摘要: 因篇幅所限,本文先到这里,还将继续发姊妹篇,衔接本篇,敬请期待。


   后来带海丽来吃披萨,一是稍便宜,二是当时山东口音的服务员介绍名称时发音不清,直到经理不耐烦地赶走他重新介绍才记住,而且这款美食的祖宗是中国,和马可波罗有关。
   马可波罗应该是个骗子,很多学者根据《马可波罗游记》对照他走过的线路以及历史事件的发生,结论是他根本没来过中国,元史也完全没有这个人的记载。这个倒霉蛋应该在中亚西亚一带厮混了二十年左右,那正是蒙古铁蹄肆虐时,他听到太多关于中国的传说,心中无比敬仰,回国后大肆吹嘘,后来坐牢死在监狱里,《马可波罗游记》实际是他的狱友RustichellodaPisa很据他的吹嘘记录而成。马可波罗吹嘘了他在中国吃到的美食面条和饺子,结果诞生了意大利粉和披萨,关于饺子的描述是面粉和馅制作成的美食,于是有了披萨的怪样子。
   我不喜欢披萨,有我最讨厌的洋葱味,海丽很喜欢,夹起时对着牵牵扯扯的奶酪惊叹不已,海鲜造型也让她陶醉,她的声音很大,让我很厌烦,她却完全没有知觉。有送红酒,这是我第一次喝,那时的红酒还没有被中国人炒成天价,所以赠送的也很正宗,经理用法语说了一个法国的地名,我没记住,感觉法语像不小心喝到开水烫了嘴后含糊不清发出的声音,但从此,我爱上了红酒。
   红酒可以催情,那晚海丽赖在我宿舍不走,且依着我,我用不洗脚拒绝,最后她受不了味,意兴索然的走掉,这是我们最亲近的一次。
   蛇口工业区组织足球赛,我代表招商国旅参赛,童男子精力旺盛,打了鸡血般满场狂奔,被多人瞄上后,挨了无数绊子。赛后给我下绊子最凶的一个小领导挖我跳槽,被海丽痛斥,早就看他不顺眼了。那领导有些脾气,说是合理冲撞,海丽建议他的爸爸也去合理冲撞他的妈妈,小领导回骂了句脏话,正好路过一片工地,海丽抄起一块砖砸在领导脑门上。
   结果是赔钱,我受处分海丽被开除,受伤的是本地人,有草莽气,本单位领导担心再出事给了我一个月假,海丽乘机逼我陪她回趟新疆。
   这里介绍一味客家名菜,黄焖狗肉或叫椒腐狗肉。
   走前领导请到家里吃饭,因为我的文笔不错,颇受这位领导赏识,该领导梅县人,军人出身,参加过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四十岁左右。请我吃饭的动机有两个,一是担心我假期过后跳槽,二是劝我离开海丽这个非人类。
   狗肉这道菜是领导亲自下厨,我参观了整个过程,后来自己试着做,效果非常好。新鲜狗肉飞水后洗去泡沫晾干,铁锅入油至八分热加白糖搅动几下,倒入狗肉后加大量酱油飞快翻炒,狗肉会紧缩晶莹,然后起锅(注意翻炒要迅速,至今记得秃头领导翻炒时脑袋上那几根毛彷徨无助东倒西歪的惨状,我做这道菜时试图模仿领导歇斯底里的样子但不成功,血压升高头很晕)。然后连油带肉倒入砂锅,加姜、八角、桂皮、小茴香、白芷、肉蔻等香料,少量料酒,几滴醋,几片番茄,注意,戏骨来了:两块豆腐乳,青椒(嗜辣的人还可加入干指天椒),最后加水淹没,小火煲两个小时左右。开锅即有浓香,酱油和番茄综合后略呈黄色,曰:黄焖狗肉。
   我不形容口味了,反正谁吃谁知道,至今是我的最爱。
   海丽的邀请并没有让我犹豫,我对新疆一直向往,儿时全国都处在灰色和木讷中,而新疆是多姿多彩的。天很高很蓝,绿色的草地夹杂着野花,牛羊满山坡,枝头挂满水果,花帽花裙的姑娘,动听的音乐,翩翩的舞蹈……
   70年代末,新疆自治区维吾尔族歌舞团曾到访我的家乡,和母亲所在的当地文工团联袂演出,几天演出结束后,专门举行了盛大的联欢,因为有免费的西瓜、汽水和葡萄干、肉干、奶条子吃,母亲带我一起参加了联欢会。
   我那时已经懂得审美,那些维族姑娘惊人的漂亮,6岁的我都有惊艳的感觉,色迷迷的凑近去,却又后悔了。没有想象的妈妈身上雪花膏或花露水的香味,而是一种我不喜的奇特气味,像是洋葱和胡萝卜煮在了一起(请原谅,我对维族没有恶意,只是阐述事实,那个年代卫生条件很差,更没有如今的美容护肤品、香水一类的玩意,因饮食不同造成不同体味确实存在)。我正想逃跑却被一肥胖的中年维族阿姨一把抱住,估计这是位领导,强行将我抱坐在腿上以示民族大团结,嘴里还发表着热情洋溢的讲话。
   有报社记者和电影厂的来拍新闻记录片(那时候还没有电视台),摄影师嫌我表情严肃,总逗我要笑一笑,我勉力做出笑脸,心里大骂:尼玛你坐上来试试,这个阿姨身上像是揣了几百个洋葱,一阵阵刺鼻的味源源不断冲上来,老子没昏过去就很给面子了,谁愿意这么小就装深沉。
   从没吃过的葡萄干、肉干、奶条子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母亲很过分,一边像阿庆嫂一样左右逢源,一边偷偷往我怀里揣食物。这些易存易放的食物在我家呆了很久,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葡萄,晒干后还那么长(马奶子葡萄),父亲泡茶时回放两粒,那样的茶我也爱喝;肉干太香了,舍不得吃,在手里轻轻捻成一丝丝的,才舍得往嘴里送;奶条子就不要说了,酸甜酸甜的是我吃过最美味的糖。
   走前一天,海丽还在吹嘘新疆的美食,目的让我多带点钱,她成功了。然后这二十天,确实是美食的天堂,其它的,是地狱。
   从深圳到广州,从广州坐火车到西安,再从西安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坐火车到石河子,我勒个去,一路辗转足足用了一周的时间(93年火车还没提速)。
   而且,不是想象中的草原夹杂着野花,竟然是座军人的城市。艾青的诗作《年轻的城》,写的就是这儿:
   我到过许多地方
   数这个城市最年轻
   它是这样漂亮
   令人一见倾心
   不是瀚海蜃楼
   不是蓬莱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
   都由血汗凝成
   ……
   说实话,这诗比起作者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实在不怎么地,一看就是敷衍政治的需要。
   还好海丽的家不在市区,而在较远的一片农场,眼里满满的绿色,空气沁人心脾。二层楼的场部和平房家属区挨着,共一个大门。海丽的父亲五十多了才是个正营职干部,以久经考验的伟光正自居,整天的腰杆笔直,脸色阴的像个糖尿病人。母亲来自山东沂蒙,当年政府搞民心工程,从齐鲁号召了一批女孩子支边,实际就是嫁给军垦战士,既解决了女孩子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战士们的性苦闷。据说当年来时海丽妈妈清瘦秀丽,后来有肉吃了,又结婚生孩子,慢慢的身材成了鲁智深。
   这夫妻二人让我很害怕,而且先没让我进门,晾在院子里,三个人在屋里嘀嘀咕咕,然后三个人一起出来,夫妻二人阴森森的审视着我,一言不发。
   来的路上海丽一直跟我商量,说是我害的她被开除(草泥马真不讲理),我要替她的前程负责,而女人唯一的前程就是嫁人。我驳斥了她这一观点,语重心长的教会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道理,切不可自误,并答应帮她解决工作问题。身为童男子的我,婚姻还很遥远,妈妈又凶,想想都不寒而栗,怎敢考虑婚姻问题。以后几天她一言不发,火车摇晃着,我专心致志的贪看窗外的风景。
   现在她咬着嘴唇和她的父母一起盯着我,我嗫嚅了一会儿,称呼叔叔阿姨,对自己的到来、打扰表示歉意,问候了他们的身体(心里还问候了他们的祖宗),然后保持高傲的沉默。在海丽的失望中,她爸大手一挥:晚上住传达室老姚那儿。
   晚饭是大盘鸡,我喜欢鸡不喜欢那一家人的嘴脸,所以闷头大嚼,这是我的优点,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也休想影响我的胃口。
   新疆大盘鸡此时刚刚诞生,所以作为炫耀招待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我。产地沙湾县就挨着石河子,是一家清真餐馆的首创,一年即风靡全疆,可见滋味如何。
   后虚心请教了做法:取器宇轩昂的大公鸡一只,屠宰扒光后切大块,飞水除血和泡沫;锅里放油,用小火将少许花椒炸出香味再捞出花椒;一勺糖入锅熬焦,倒入晾干的鸡肉后改大火像炒狗肉一样歇斯底里的翻炒;鸡块收缩后加入豆瓣酱、姜片、葱段、干辣椒及酱油继续发疯般的翻炒;均匀后倒入啤酒淹没鸡块,加八角,桂皮,孜然,改中火加盖慢炖约20分钟;开锅先加盐,再将土豆块倒入翻炒均匀,继续加盖慢炖15分钟(若干锅了可继续加啤酒);最后加上新鲜的青红辣椒翻炒至收汁,加味素起锅即可。
   盛盘时可用煮好的宽面条垫底,面条吸味后滋味美不胜收。嗯,忘记了一样辅料:洋葱。好吧我没忘,是我讨厌洋葱故意漏掉的,喜欢的人可加上,就不告诉你啥时候加。
   晚饭后海丽一家要开会,我被早早送去住宿。海丽爸前头领着我去,威严的背着手,奇怪的是手背的太高,本来就腰杆挺拔,看上去像被人五花大绑,我于是跟在后边作手持钢枪状,像是押送犯人上法场。海丽在身后发出母鸡受惊般的狂笑,她爸回头瞪了一眼,笑声戛然而止。
   传达室老姚也五十多岁,是个一只脚的残废,我敬仰的看着他拄着拐接受海丽爸布置照顾好我的任务,想象他战斗中负伤的样子。第二天他被妇女们殴打时才得知那是他半夜去偷猎人套中的猎物,被套狼的钢夹夹断的。
   海丽爸走后,老姚不耐烦的指给我睡哪一张床便不管我了,自顾自的喝着小酒,还哼着淫词滥调。这一夜我无眠,屋子里的恶臭让我努力的回忆龟息大法,死老姚,懒到这种程度,一只脚都不肯洗。
   第二天很早老姚就去遛弯,我立即起床打开窗户透气。身为南方人我是很勤快的,自己叠好了被子,也顺便帮老姚叠好,过程中有惊人的发现。老姚的被窝里竟然有大量的女性花裤衩和剪了半截类似露脐装的旧汗衫,花裤衩的裤裆处黄渍很明显。我想吐,赶紧把他的被窝恢复原状。还好此时海丽来叫我去家吃早点,赶紧闪人。
   那时候还不知道性心理变态一说,觉得非常惊奇,路上忍不住跟海丽说了我的发现,海丽花容失色,丢下我飞奔着向家里跑去。
   少顷,海丽妈从屋里拎着长柄勺冲出来,嘴里大喊大叫,她的山东方言我一句也没听懂。于是,每家屋里都奔出手持各种武器大喊大叫的妇女,有的只穿着老姚屋里那种露脐装的汗衫,后背打着结,我才知道这是当地的文胸。妇女们汇齐后直扑传达室,30秒后,老姚从传达室里像袋鼠一样疯狂的一跳一跳跑出来,四处逃窜,后边跟着的妇女们尾随堵截。
   这时候院子里已满是大人小孩,和我一样笑吟吟的看着。一只拐被抛得很高,落地后老姚妄想奔过去,却被一精干妇女一钢精锅砸倒,锅凹进去一块,精干妇女心疼的惨呼一声,当场蹲下来修锅,她老公还扑上来踢了她一脚。其他妇女围着倒地的老姚跳踢踏舞,直到海丽爸赶来大喊一声:住手(奇怪,妇女明明是动脚的)。然后男人们将奄奄一息的老姚抬走,此后老姚跟客家妹一样不知所踪,但他一定比客家妹还恨我。
   这一段描述绝对忠于历史,虽然太具有戏剧性,我这一辈子倒霉催的,老遇见这种尴尬事。
   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海丽家来了客人,是来自深圳的神探,于是我的食物更加丰富,新疆美食之旅就此展开。
   首先是凉皮,后来才知道石河子的凉皮享誉全疆乃至整个西北。我家乡也有凉粉,但那是大米或地瓜或绿豆磨成粉制作而成,西北的凉皮是麦粉制成的,石河子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优质小麦的生长,做成来的凉皮色泽透亮,筋道可口,加油泼辣子、蒜泥、油盐酱醋、油面筋、黄瓜丝,豆芽,酸辣可口,胃口大开,吃完一碗涕泪交流,大呼过瘾。
   最喜欢的是羊羔肉,一岁内的羯羊(羯羊指的是太监公羊,真残忍啊,那么小就给骟了),直接清水煮就可以,在我的要求下没放洋葱,沸腾时细心捞去血沫,肉快熟时加盐即可。用脸盆端上,直接上手抓了吃,嫌淡还可以蘸椒盐。真正的鲜嫩香,之后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呜呼哀哉。
   新疆的水果享誉世界,石河子作为新疆地区最好的地域,日照充沛,水资源丰富,来自雪山的融化,汇集成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巴音沟河等五条河流,特别适合棉花及瓜果的生长。农八师又是农垦单位,便诞生了著名的石河子蟠桃,炮台红甜瓜。
   我来的不算晚,赶上了这两种水果的末季,有幸品尝到。在内地也吃过蟠桃,可能是品种问题或不够成熟,青白色夹杂着红色,咬起来有些絮,甜味也不够,便以为蟠桃就是如此,不如水蜜桃高级。在石河子见到蟠桃,如童男子初恋便是性感女郎的惊喜,那毛茸茸的红,性感的曲线,侧面扁平,横面却如丰满的肥臀。其入口汁多甜醇,味浓香溢、入口即化,至今犹在回味。
   炮台红甜瓜更是一绝,十来斤一个,绿色外皮,蛛网版白色瓜纹,刀磕即裂,顿时甜瓜特有的清香便弥漫鼻息。瓜肉黄里透红,厚实的达四指宽,脆生生的清甜,五脏六腑仿佛都被洗涤着。
   关于感情的事,我尽量顾左右而言他不让海丽得逞,她的父母反而因此高兴,对我的接待变的热情规格却下降,按小字辈规格,找了些年轻人来陪我玩,让我阴谋得逞般的开心。
   兵团的子女在广袤的新疆长大,慷慨而仗义,当我提出周边走走时,几个年轻人慨然而诺,当晚我发现他们秘密开会筹资,不禁十分感动,陶子,大斌,棍子,还有美丽的华子,婷婷……,永远记得你们。
   本篇不是游记,就不叙述愉快的行程了,重点讲讲美食。
   新疆古称西域,先秦时便有美丽的记载,《山海经》和《穆天子传》都有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现在看来,西王母是西域的一位部落女首领,热情接待了周穆王。《穆传》中记载了那一路的行程和所见所闻,提到了玉石(如今的和田玉)、马、牛、羊和穄(糜子酒),尤其提到极西之处的赤乌氏部落,其祖先竟与周王族同出一脉,可见那时已有关中人移民与此。
   随着西方及阿拉伯世界的兴起,西域成了战争的火药桶,尤其到隋唐时,突厥,阿拉伯,吐谷浑,昭武九姓…..城头变幻大王旗。强悍的大唐铁蹄,一路突袭,占高昌,统四镇,设安西都护府,宣告了主权。而美食,是随着各方势力的交错,驱赶,融合,杂交而成,并形成了美食中的胡凤文化。
   李白诗曰: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可见那时的长安城的文人聚会,是由胡姬歌舞伴之兼劝酒的。
   唐时的烹饪方式较简单,仅炙,脍,蒸煮而已,而炙和脍,分别来自西北的“西域”和东北的“渤海”,中原为蒸煮。炙指的是烧烤,以牛羊肉为主要材料,也烤禽类,如烤全羊,羊肉串,炙牛肉条等。
   再比如唐朝最著名的美食浑羊殁忽(杀鹅去毛,清除内脏,填入调料,将鹅置入羊腹中,缝合后烤羊,羊肉烤熟后,将羊弃掉,仅食羊腹中的鹅),这道菜是用于犒赏凯旋的将士或尊贵的国宾。
   这次我尝到了这道名菜的演变:烤套肉。即牛腹内塞羊,羊腹内塞鹅,鹅腹内塞鱼,鱼腹内还塞了鹌鹑蛋。说实话,只是看着新鲜,吃起来一般,各种味道串在了一起,加上过多的香料,为了易熟,缝隙处又加了水,油脂过腻,吃完就不想吃别的了,纯属浪费。

共 1082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看到文章的题目我就忍不住点上了,因为是一篇关于美食的文章。中国美食在世界上很是有名,追究其起源不可考,但是发祥一定是在北宋的开封府。作者从开封的小吃写起,然后到杭州,再到无锡排骨,扬州炒饭,四川美食以及新疆饮食特色都有交代,可以说是一道美食盛宴。文章提到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小吃,文笔老道自然,把中华美食在青春行走的脚步里一一得以体现。从文章深度的挖掘中不难看出,年轻时代的作者对美食有着很深的爱好,而且观察力强,细致入微,把一道道美食的做法介绍的很是详细,同时也把一些美食的来源与传播为我们做了一次普及。比如,众所周知的扬州炒饭。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美食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借介绍美食的方式,书写了一段青春的经历,故事里有情感,有懵懂,也有一些青春的感悟。全文以作者的成长历练为根基,以各地美食为铺垫,展开了一段大城小爱之美食美色。让读者食其味,感其语,在一道道美食盛宴里去用心品读发生在作者青春年少时的故事。让我们不自觉地随着文字走进,那年,那月,那段光阴里的故事中。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娓娓道来的故事与美食让人回味绵长……推荐共赏!【编辑:回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5-08-05 20:54:53
  问好,王月!感谢赐稿!
回味
2 楼        文友:回味        2015-08-05 20:55:30
  我个人觉得续集应该一起发稿的,感觉意犹未尽,呵呵。
回味
3 楼        文友:回味        2015-08-05 20:56:20
  美食让人垂涎,青春的经历让人羡慕。王月是个走南闯北的人啊!
回味
4 楼        文友:茉莉花开        2015-08-29 05:41:35
  且不评文,王月分明是一资深吃货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