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摸秋(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摸秋(散文)


作者:通德江南虎 童生,8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8发表时间:2015-08-07 16:18:23
摘要:摸秋一般是过去农村八月中秋或中秋前几天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游戏形为。这里的“摸”有偷的意思,到别人家地里去偷;“秋”即秋天的果实。“摸秋”或分亨别人家果实,自娱自乐;或成全别人家宿愿,偷秋送子。清代诗人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近代名家沈从文对摸秋赋诗:“此夜此时千万家,不知多少人摸爪”。丁玲对摸秋评说:“土家人的习俗真像沌真而又可口的烧酒,未饮先醉”

【荷塘】摸秋(散文) 摸秋,是过去农村中秋几天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游戏。这里的“摸”有“偷”的意思,到别人家地里去“偷”;“秋”即秋天的果实。“摸秋”或分亨别人家果实,自娱自乐;或成全别人家宿愿,偷秋送子。清代诗人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近代名家沈从文对摸秋赋诗:“此夜此时千万家,不知多少人摸爪”。丁玲对摸秋评说:“土家人的习俗真像沌真而又可口的烧酒,未饮先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人一般在八月十五前把自家成熟的果实提前摘回家,预备过中秋或应备村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或感神灵恩赐,或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家秋收采摘之后,总还有“漏网之鱼”,这就成了孩子们肆无忌惮的“独食”了。平时那家园里少了什么,第二天清早就会听到那家婆婆或媳妇在园里骂园。那骂是非常厉害,骂得偷者心知肚明,骂得蒙冤莫名其妙。但中秋临近,如果园里有谁家丢了东西,丢失者不但不骂还沾沾自喜——我家的东西长得好,有人偷,别有求,“童子的手,越摸越有”,丢失什么,来年什么就发旺。孩子们的“摸秋”让他们有一种心里期盼:摸到“葱”说明自己念书聪明,摸到“蒜”说明自己长大会算账,摸到“青果”说明自己将来清白……
   摸秋还有更深一层意义,那就是过去农村医术落后,相信迷信。一些孩子深感身边几多年接回家的新媳妇没有怀上孩子的苦楚,想通过此活动来寄托他们一种善良之心,就在此之前偷得南爪、枣子等。更有甚者把这些东西和其它物件做成男娃娃的形状,敲锣打鼓送到需要的人家,预祝“送男孩,早得子。”需要的人家非常乐意接受,并预备好花生瓜子豆、糕点烟酒茶来款待他们。公公把接收的娃娃叫老伴放置在新媳妇房里的床上,让儿子和媳妇抱住睡上一夜,第二天当一家人的主食。还真别说,有的这么一闹,第二年还真有怀上了抱上男孩的。此活动产生于有娱乐的孩子主动联系想要送子的人家,也有盼子心切的人家上门要求孩子们的送子活动,有此两个供求因素,此习就这样年年流行。
   这种流行还有几个出处。相传在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姓田的酋长,生了九个女儿,唯独缺个儿子,夫妻俩思子心切,经常祈祷神灵求送子娘娘送子。邻居见他急盼之心决意戏弄于他。中秋之夜,赏月完毕,乘酒兴在瓜棚里偷了一个南瓜,贴上纸条,上面写道:“偷个南瓜,送子到家。来年喜酒,莫忘邻家!”挂上红绸悄悄送到他家。田酋长发现后,甚喜,第二年果然生了一个男孩,从此中秋又定为“摸秋”夜。因为时至秋中,瓜熟蒂落,正是收获季节,预兆丰收之意。再就是相传,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摸秋,旧时汉族岁时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此各有各的形式和特色。本人认为更有特色的还算我们宿松。宿松现有七、八十的老人还可津津道来,他们自身经历过,亲眼看到过。
   一群孩子七八个人,由一人为头,访到谁家没生男孩或多年没有生孩子的人家,说好中秋为你家摸秋送子,经得同意。在那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统治下,谁家公婆不愿破费?谁家丈夫不下本?谁家媳妇不苦盼?特别是新媳妇,这样做了,她们就像祥林嫂捐了门槛。一说即合,各司其职。
   孩子头接受了任务,就分配任务。“你负责采一个大西瓜,要圆。”、“你负责采一个大南瓜(变瓜),要长,瓜柄留着。”、“你负责采两条长丝爪(莽爪),花蒂要保留。”、“你负责采两条黄瓜”“你负责四个扁豆角,三粒红枣”、“你负责一个大红辣椒,十几粒葫芦仔”、“你负责红肚兜一件,还有两个茄子”。任务分配完毕后,白天他们开始行动,一般他们都是以放牛或捉蝉为由头,各人为完成各人任务搞实地采点,晚上就可顺藤“摸秋”了。如果第一夜没有完成,采点到的被主人家摘了,第二天为头的孩子综合意见,互换任务或能者多劳,总之要集齐所需之物。
   物件集成,那就是做娃娃了。做娃娃要有一定的艺术构思和审美能力。大西瓜做头,两扁豆角做耳朵,再两扁豆角做眼腔中间用红枣填心做眼珠。红辣椒做鼻子那是最形象不过,嘴用小刀雕刻成樱桃形,牙齿用葫芦仔嵌入,就这娃娃的头出来了。头与南瓜相接就成了娃身。娃身再用丝瓜配上手,花蒂就是天然手指,肚脐再用另一粒红枣安上,两条黄瓜做腿,安上两茄子是脚,再南瓜的柄修整一下,活灵活现娃娃的小鸡鸡就出来了。大家一言我一语,一个完整的男婴就呈现在眼前,再系上红肚兜,高潮就来了,他们七嘴八舌也各自分亨着各人“摸秋”的经历。
   娃娃做成了,也就是八月中秋的晚上,那就是送子了。如果此活动要搞得哄声大,孩子们会央请各自大人一起参加,敲锣打鼓送到承诺的人家。承诺的人家早作好了接娃的准备,编炮迎接,花生、桂园、瓜子、烟酒茶的款待,热闹无比。此一般是孩子头用小被裹着娃娃恭恭敬敬送到男主人手,并说:“观音托我送子来!”男主人小心翼翼接过,口里回答:“我接娘娘送子归!”男主人说完转交女主人,女主人喜得忘了形,连说:“阿弥托佛!我儿来了!我肉来了!”抱入新媳妇房中安放。男主人再就招待客人,就这样一整套的“摸秋”活动基本完成。
   人们的希冀是美好的,这样的中秋真喜气。摸秋,正反映出当时没有文化的文化,寻找娱乐的娱乐,相互祝福的祝福的现实。

共 22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摸秋”旧时汉族岁时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一种祝愿得子的象征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日夜,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作者介绍了家乡宿松八月中秋时的摸秋的意义、经过,同时还穿插了几个民间故事,讲述了“摸秋”的来历,体现了这一习俗的趣味性,以及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祈愿和向往。在作者笔下,那摸秋的孩童聪明善良、活泼可爱,“送子”的场面热闹宏达有意思。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散文,值得品茗欣赏!【编辑:月挂疏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08-07 16:19:26
  感谢赐稿,【荷塘】因您而更精彩!
2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08-07 16:21:37
  “摸秋”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在作者笔下全方位的感知了这个习俗的有趣。那些孩童在摸秋的过程中一定是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充满了希望。习俗有意思,老师的文也有意思!
3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08-07 16:23:11
  问候作者通德江南虎!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精彩连连!期待您的下一个精彩哦!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8-07 17:58:15
  拜读老师美文!欣赏学习。问好老师,遥祝顺康
5 楼        文友:旷达人生        2015-08-07 21:42:08
  好文欣赏,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我不希望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我更希望在文字地堆砌中,证明自己。
6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5-08-08 10:12:57
  谢谢编辑的辛劳!谢谢文友们的褒奖!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7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8-08 21:30:11
  考究,文化气息浓郁。
8 楼        文友:阿木朵朵        2015-08-11 17:43:49
  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学习了,赞赞赞
把阳光埋进心里,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感到温暖。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