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友情】忆我青涩年华(散文)

精品 【春秋·友情】忆我青涩年华(散文) ——被春雨淋湿的少年心


作者:落拓书生 秀才,217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05发表时间:2015-08-23 12:30:27
摘要:或许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隔了些岁月,回头再看年少时的一些往事,那些青涩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阴、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


   起初,矮山中学的领导们打算搞个补习班,但开学一个星期后只有我们十多个补习生,只能作罢,将我们十多个补习生分到几个应届班里。我被分到83班。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回家拿了生活费,返回学校时,是个非常闷热的下午,因为没有钥匙,进不了宿舍,只好坐在宿舍外面,背靠着一面墙壁打盹,一阵凉风拂面,睁开眼睛,远远的就看见,尹怀里抱着一床叠得方方正正的棉被,缓缓向我走来……
  
   四、去过她家一次
   想不到,尹居然像我一样,辗转到矮山中学补习。只是,这个在异乡重逢的下午,我和尹依旧没有跟对方打声招呼,惊讶过后,望着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心里虽有千言万语,但早已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任凭俏皮的风,时不时撩拔心底那份莫可名状的情愫。沉闷的晚上,在教室里上晚自习时,同桌朱忽然问我:“石别,隔壁班来了个补习生,女的……听说她跟你一样,以前也在石别中学读过初中,你和她认识吗?”我摇着头撒谎说,不认识。但不知怎地,听到尹分在隔壁85班后,那久违的失落感竟又重新回到我的心间。
   更为奇怪的是,在矮山中学补习的这一年里,我和尹竟然没有说过一句话。原因或许是我们都是很骄傲的人,十分倔强。当时我心里想,她不主动和我说话,甭想我搭理她……尹几乎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一年的补习岁月,我则不同,名动校园。
   至于我名动校园的缘故,是因二人和一职使然。第一个人是语文老师罗艳琼女士,她是年级教学组的组长,见我作文写得好,就把我的作文和其他班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油印成册,发给全校师生阅读;第二个人是我的妹妹,她的学习成绩十分好,段考和期末考试的成绩为年级第一名,这让全校师生赞扬不已,于是很多人“顺藤摸瓜”般地知道她还有个哥哥(我)作文写得十分好;一职,即宿舍舍长一职,2000年9月入住108宿舍不久,几个补习生和几个应届生一致推选我做舍长,班主任更是亲自跑到宿舍里点名要我担任舍长一职,后来在我的“英明”领导下,108宿舍每周都评上文明宿舍——奖品分别为两瓶大瓶的洗发水、五个香皂、两盒大盒的牙膏、一包5公斤的洗衣粉,和一面绣有“文明宿舍”四个大字的红色锦旗。不过,锦旗是流动的,哪个宿舍评上文明宿舍后就可以把锦旗挂在门上一个星期。每周星期一举行完升国旗仪式后,我都会走到旗杆下,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从校长手中接过锦旗和其他奖品。我想不“红”都难!我想不成为“校园名人”更难!
   实在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108宿舍里的“兔崽子”们一度荒唐至极,居然拿洗发水当作沐浴露,用来洗澡;其中一个“兔崽子”更是吃饱没事干,突发奇想,在锦旗上写了“雄霸天下”四个字,害得我在全校师生面前被校长点名批评,最后还被罚洗锦旗干净。十几个补习生里,我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我是唯一一个凭着成绩上台领过奖状的补习生。在我叱咤校园的时候,我相信尹一定听到过很多人提及我的名字,然她心里有何感想,我就无从得知了。唯有翻看旧的笔记本,看到以前尹抄写的一些歌曲时,眼前才偶然浮现她的影像。
   知道父亲认识尹,时为2001年5月的一个傍晚,我们毕业班忽然放假,学校叫我们回家通知家长次日下午到学校开中考动员大会,当我走出学校时,建安的末班车(我们村的班车)已经回村,尹平日里也是坐我们村的班车回家,所以我满脸焦急时站在十多米外的她脸上也尽是浮躁的表情,日落时分,在城里做完生意的父亲路过我们学校,他骑着一辆破旧的“嘉陵”牌摩托车,停放路边,远远的就大声问我:“四儿,你们放假啊?”我点点头,朝父亲走了过去,父亲似不经意间看到尹,他走到学校大门口对尹说道:“满妹啊,建安村的班车已经回村里了,我摩托车后座上驮了个大铁箱,没法搭你回去……你坐洛岩的班车到洛岩路口下车,我一会儿搭启仕回去,路过黄洛村时进你家叫你哥或你爸骑摩托车到洛岩路口接你……”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想不到父亲居然认识尹。看样子,两人似乎还很熟悉。尹笑着点头,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断断续续地对我说:“四儿,刚才跟我讲话的那个满妹以前也在石别中学读过书,你和她认识吗?我小时候到她们村里读小学,她爸尹文杰和我同一个班,中午放学后我经常去她家玩,她奶奶经常煮一大锅的粥让我和她爸吃……”我“哦”了一声,犹豫良久,终于还是告诉父亲,尹在石别中学读初三时和我同一个班……父子二人到黄洛村进尹家时,天色已黑,伸手不见五指,尹的家人吃晚饭到半,其中有几个客人,一对中年夫妇(尹的父母)一面忙着起身拿碗、筷子、酒杯,一面热情地招呼我们父子入座。父亲笑着从尹的父亲手里接过一根烟后,将尹搭洛岩班车到洛岩路口下车的事告诉尹的父母,尹的哥哥连忙到堂屋里推出摩托车,骑摩托车到洛岩路口接尹。我当时身上的书生气很浓,人也十分实在,低着头扒完两碗饭,对尹的父母说了一句“叔、叔娘,我吃饱了,你们慢吃。”就独自一人到尹家主屋的客厅里,坐在一张沙发上,打量尹家的客厅。
   进客厅前我看到尹家是三层的楼房,心里委实羡慕不已。我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坐没多久,尹的母亲忽然走进来,笑着将几个柑子往我手里塞,我推辞不拿,尹的母亲劝道:“阿弟,吃呀!这柑子蛮甜的,一点都不酸……阿弟,来到叔娘家里,你就当是自己家里一样,不要害羞……”我终于不再拒绝了,但我把柑子放在沙发上,并不吃,听到尹的母亲问道:“阿弟,你爸讲你以前也石别中学读过书,那你认不认识我家明晓(尹)?她以前也在石别中学读过书。”我点点头,有些拘谨地回答说,自己曾和明晓同一个班。
   尹的母亲连忙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一会儿我家明晓回来了,你们两个可以好好聊天,阿弟你不要急着回家,在我家住一个晚上,或者住几天也行,到时你跟我家明晓一起回学校上课……”我不大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很矛盾,既盼望能在尹家与尹见上一面,又有些怕见到她——主要是,觉得真个见到尹了不知跟她说什么话。我随手抓起沙发角落里的一个布娃娃,恍惚中听到尹的母亲笑骂:“呵呵,这个明晓啊,见了什么东西都想买,买完又不收藏好,搞得家里到处都有她的玩具。”我不由得出神了大半天。
   我最终还是没有在尹家里见到尹,父亲喝完一瓶啤酒,寻了个借口,就载着我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微凉的风,旧日的事,使我心里百感交集。
   2001年6月,我再次参加中考,月底填写完志愿后,和尹又一次无声的告别了……
  
   五、弥漫信笺里的情谊
   几番争吵,年过半百的母亲神情显得有些狰狞,近乎咆哮父亲:“养了五个孩子,要是没一个能上高中的话,我也不呆在这个家了!我离家出走,走到哪里死在哪里,总比死在这个家里好!”语调苍凉而悲怆,使父亲紧咬的门牙松开了。
   于是,我2001年的秋天又重新到石别中学读书了——高中。别了一年,校园依旧,也还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所以谈不上物是人非。高一时,我万万想不到,班里竟有一位老同学与我同班,她叫莫,读初三在99班时她和尹是好朋友,后来我到矮山中学补习时候她也曾给我写过几封信。我和莫算得上是朋友吧,她家在石别街上,是个外宿生,寂寥的日子里我经常托她帮我去街上的书店里租武侠小说,或拿武侠小说去书店里还。
   初冬的一个下午,莫拿两本《寻秦记》给我后,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对我说:“尹明晓叫你写信给她,刚才我给你的那张纸里有她的地址和邮编,你看着办吧!”这时我才知道尹在金城江的卫生学校读中专,然感诧异,连忙问莫:“她怎么突然叫我写信给她呀?”莫撇撇嘴,不大客气地答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只好摇摇头,给少年玩伴东写了封信后,也顺手给尹写了封信,告诉她,曾经99班的同学中有谁在石别中学读高中。因为听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有所感触,我在信末写了一句话:“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挺难忘的!”这倒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含义,只是,每次站在宿舍外的走廊上,望着初中部那栋古朴、陈旧的教学楼时,心头总有些惆怅的情绪。
   我高一下学期的同桌叫刚,他是尹的嫡亲表哥,跟我说了很多尹家里的事情。我正是从刚口中知道尹还有两个姐姐,让我有点无奈的是,刚是个口无遮拦的家伙,整天满嘴跑火车,喜欢胡说八道,尹打电话到宿舍找我时,若刚先接听电话知道是尹后随即胡说八道,什么“他一天到晚泡妞厉害死了!”或“他是个老实人的话,世界上的坏人早就死绝了!”之类的话从刚嘴里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就像长江之水一发不可收拾,惹得我有时几乎怒火中烧了。
   最后一次收到尹的信,是2002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信的开头写道:“不经意间,总有一股怀旧的思绪悄然爬上心头,于是想起你来……”挺文艺的,至于信的中间则是写着“假如有一天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我们也许会走到一块……”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话,却不能使我心湖泛起丝丝涟漪,想来是因我当时正暗恋班里一个女生的缘故……而在这封信里,尹还给我寄了一张个人的生活照,但照片中尹脸上的表情有些模糊,她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衫和一条洗得发白了的牛仔裤,站在一条水泥路上,从色彩上看,拍摄照片的时间应该是黄昏时分。我因没有个人生活照,后来很坦然地没有给尹回信。
   到底过了多久,我现在已不大清楚了,只是模糊地记得有一次回家拿生活费,恍惚间想起很久都没有收到尹的信了,就往她们宿舍打了个电话,一个声音很娇柔的女生说:“尹明晓上个月就已经不读书了,我们没有她家的电话号码,你要是有她家里的电话号码,可以打她家的电话找她……”我“嗯”了一声,轻轻挂断电话,情绪很是低落,分不清心里是遗憾多些?还是忧伤多些?
   自莫转学,加上又不与刚同一个班后,我身边的同学都不认识尹,也就没人在我面前提及尹了,而后经历的事一多,我想起尹的次数也渐渐减少了,心头倒是时时被一种冷冽的忧患意识紧紧缠绕,总难消散。
   ……
   2004年6月,到宜州城里的一中参加完高考,回到石别中学的头天晚上,我和慧、旋坐在操场的一溜空地上,回忆起自己在石别中学度过的五年时光,也轻轻想起了尹,想起那些亲切而恣意开的玩笑,我一会儿笑,一会儿感伤,心里很久才能平静下来。
   回了家里,干了两个月的农活,面色黝黑,我也该到金城江读大专的时候了……
  
   六、只是祭奠逝去的青春
   在我还没走进金城江读大专前,初中及高中的同学里,只有尹一人在金城江上过学。我溜达过的地方,大概也曾有过尹的足迹。
   我们大一军训结束时,十月到了——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西风虽没凋碧树,但吹散了酷暑的炎热。一个云淡风轻的上午,我刚起床,同学胖子近乎是央求我:“文艺委员,一会儿吃完早餐,你能不能陪我去卫生学校看一个网友?我不熟悉金城江,一个人去怕找不到卫生学校。”这使我感到诧异不已,因为胖子是外地的,口中的网友还是他来金城江后才认识的,犯得着一大清早就屁颠屁颠地去见一个陌生人么?我当时还不会上网,自然难以理解胖子的心思,但从他身上隐隐看到自己少年时代的影子,腼腆而羞怯,所以最后还是点头答应陪他去见网友了。
   坐4路公交车。在车上,我笑着对胖子说道:“胖子,叔叔今天算是陪你上刀山下火海了,你小子以后可要好吃好喝伺候叔叔!”然而望着车窗外陌生的风景,我却恍惚了良久,直到下车站在卫生学校大门外时,才真正明白自己肯陪胖子见网友的原因——想看一看有过尹的足迹的校园,祭奠一下那逝去已久的青春。
   胖子在校门外的水果摊买了几斤水果,就打电话到网友的宿舍找网友,结果网友不在,接电话的是网友的一个同学,她对胖子说:“XX不在宿舍,她在教学楼那边弄板报,我现在就去叫她回宿舍,你二十分钟后再打电话过来。”于是,胖子二十多分钟后再打电话到女生宿舍里找XX,接电话的虽是XX本人,可她在电话里说道:“……对不起啊,我和同学正忙着弄板报,抽不出空招待你们。你们先逛逛我们校园,我有空了再打电话和你们联系……”我和胖子只好按XX的话做,在陌生的校园里东游西逛。两人逛累了,就坐在一张石桌边扯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阳光从绿树枝叶的缝隙间渗落到石桌上,微暖。我默默地摆弄胖子半新半旧的摩托罗拉牌手机,始终没有告诉胖子,自己曾有一个初中同学在卫校(卫生学校)里读过书。以致胖子再三向我道谢,谢谢我陪他到卫生学校看网友。
   直到下午两点多钟,XX才打电话跟胖子联系,让胖子到她们女生宿舍与她见面……胖子于是挂断电话后就提着水果去女生宿舍跟XX见面,我没有跟去,独自一人坐在石桌边抽烟。胖子去得快,回得也快,前后不到十分钟,似有些苦笑地对我说:“我们这就回学院吧!”我先是觉得有点愕然,继而很粗鲁地对胖子说道:“操!你小子见的是啥破网友?我们从早上十点多钟等她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钟,她却连顿午饭都不肯请我们吃,够小气的!”而这次陪胖子见网友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共 1484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行走在岁月的隧道里,暮然回头,尽管很多很多已经在视线中模糊,可青葱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总能唤起心中无比的甜蜜和温馨。作者充满感情的文字,将自初中到大学,特别是初高中这段时间在校园的那些人和事,尤其是和尹之间那段难以割舍的纯真的情感娓娓道来,读后不由让人同作者一同走进校园,走进青春,感受清纯的境界之中去,如同一幕精彩的青春情景剧,使人流连忘返。推荐欣赏!【编辑:永铭家珍】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2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铭家珍        2015-08-23 14:00:14
  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的文字。每个人都有难忘的过去,尤其是青涩年华里清纯情感的点点滴滴,回想起来是那么的温馨和甜蜜。
   95分呈上。
永铭家珍
回复1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3 18:34:35
  感谢家珍大姐精心编辑拙作,精彩的编者按更是让我欣喜满怀。
   唯一让我有些不好意思的是,打的分数有点高了,饶是我脸皮一向厚如城墙,看完分数后老脸也不禁有些红了。
   于此,再次感谢家珍大姐精心编辑拙作!顺盼注意休息!
2 楼        文友:青叶        2015-08-23 14:51:36
  尘封心底的是青涩年华的苦辣酸甜,懵懂的冥思,悸动的心跳。打开记忆的闸门,行文如流水,花样年华的青春痕迹,细细流淌,滋润心田。叙事抒情,自由灵活。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段落清晰,彰显有条不紊。同学尹,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像一条红线,引领读者亟不可待地欲听下回分解。美丽的校园,难忘的青春岁月,珍贵的情谊将永久永久。拜读学习,问好书生!秋爽!
   95分呈上。
青叶
回复2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4 07:36:41
  谢谢青叶大姐点评拙作,精美的评语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用时下流行的话讲,好棒!
   流年似水,盼青叶大姐注意劳逸结合,过好每一个日子。
   在此,远握!
   祈祷彼此安好!
3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5-08-23 15:43:12
  看了个开头,女孩子情窦初开的年纪,故事吸引我了。慢慢赏读。98分
青青湖边草
回复3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4 08:00:55
  呵呵……歌德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情窦初开的季节里,有些感情虽不是真正的爱情,但那一份纯真与关切,常常是记忆中的一块瑰宝……
   谢谢老哥打上高分,给予鼓励……
   遥祝安好!笔健!
4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5-08-23 17:39:41
  一气读完,仿佛看到作者在葱茏岁月里的学习和生活,匆匆穿行在时光的隧道。文字老道自然,情感饱满,读来心潮难平。来源于生活的好作品,欣赏欣赏。
青青湖边草
回复4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4 09:48:19
  花样年华,青涩往事。
   总有一些记忆不会磨灭,在时光深处,轻轻诉说那些如诗的情怀……
5 楼        文友:程贤富        2015-08-23 19:03:47
  与女同学小尹在石别中学读初三,在矮山中学补习,以及到尹家中去的所有场景描写,都饱含深情,说明书生在那时对尹的爱是深藏在心中的。事过境迁之后,作者再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无不令人动容。一篇优秀的散文!
程贤富
6 楼        文友:知足        2015-08-24 08:28:40
  书生的文章虽然很长,但挺耐看,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青春的记忆,就是因为那些曾在自己生命中出现过,如今却和自己渐行渐远的人而充盈。温馨也好,酸涩也罢,虽然已成过往,也总会在某个蓦然回首的刹那,勾起自己心绪万千!95分呈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复6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8 19:09:55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与许许多多的人相遇或擦肩。我们相伴着走过一段或短或长的路程,而后各奔东西。青葱岁月,花样年华。那些懵懂的感情,似爱恋亦或似友情,真的不能简单归类。但那份甜蜜或酸涩,会一直留存于记忆里难以磨灭。
   大概在懵懂的年纪里,仰望天空时的心情一半明媚一半忧伤,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在经年后的回忆中,常常多出些许沧桑的味道。
   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这大概就是青春岁月里最真实的写照。
   不大漫长的雨季,走过了,也许就会遇见一个艳阳天……
7 楼        文友:刘恋        2015-08-24 09:07:05
  唉,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大作,居然没有感觉到累呐!犹如情景剧般欲罢不能哩。95分呈上
刘恋
8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5-08-25 07:20:26
  心底的往事如陈年的酒,回忆起来让人醉,也让人痛。
北极主人
回复8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6 11:36:02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9 楼        文友:青叶        2015-08-25 14:43:17
  祝贺书生成精!
青叶
回复9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5-08-25 14:57:32
  其实,我是在向青叶大姐学习,你老人家的《千里之外的牵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别的且不说,至少它让我有个成精的念头……嘿嘿……
10 楼        文友:秋觅        2015-08-25 16:05:44
  生动的叙述,真挚的情感,把那段青涩年华里的情感故事真实地再现,很让人感动。
   96分
秋觅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